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2020-12-23 熱情的豫東文化

導讀:一枚小小的印章揭開兩座墓墓主人神秘的面紗,再現了西漢梁國那段輝煌歷史!

歷史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神秘的,考古學家們通過研讀古書籍、探秘文化遺址層、鑑別墓葬出土文物等方法來還原歷史的神秘。那麼,當一座墓葬被發掘後,考古學家都是怎麼判斷墓主人身份的呢。

通常考古學家會查看該墓是否有墓志銘出土,墓志銘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如果沒有墓志銘出土或墓志銘已遭到破壞,那麼考古學家則會根據墓葬級別及出土文物、檔次,看文物上有沒有代表墓主人身份的銘文或官職的印璽,如若墓葬中既沒有墓志銘也沒有出土標誌墓主人身份的文物、也沒有歷史資料明確記載墓主人身份及墓葬位置,那麼這座墓主人身份只能靠考古學家推測或成歷史之謎。

那麼,河南省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是誰呢?有沒有墓志銘或出土標誌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呢?

保安山2號墓位於芒碭山主峰東南的保安山北峰,該墓1991年發現,1992年開始進行考古發掘,1994年清理完畢。據參與發掘的考古人員介紹,這座已多次被盜,僅存空墓,沒有出土墓志銘,那麼有沒有出土標誌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呢?

參與發掘考古人員介紹,保安山2號墓雖然墓室內沒有出土較多珍貴文物,但是考古人員卻在該墓山頂南側約50米處發現一個陪葬坑。陪葬坑為長方形石坑,鑿制較粗糙,坑口用大型石板封蓋。坑內出土大量鎏金銅車馬飾件及兵器、玉器、絹等文物2000餘件。車馬飾件均為實用器,有車軎、轄、銅泡、銜、當盧、傘柄、蓋弓帽等;兵器有弩機、鐵劍等;玉器有帶鉤、玉璧、劍飾等。

更為珍貴的是還發現了一方形銅印,刻有「梁後園」三字。這枚銅印最早發現者就是陳文欽,據陳文欽回憶,當時不知道是銅印,較小、沾滿泥土,像是車飾件。當考古人員清理後發現刻有字「梁後園」,在場的人員驚喜若狂、熱淚盈眶,這枚小小的銅印正是確認墓主人身份重要依據。

「梁後園」銅印印面長方形,覆鬥形頂,長梯形鈕,印文為陽文篆書「梁後園」三字,印面長2.6釐米、寬2.2釐米,通高5.3釐米,鈕高4.4釐米。該印為目前芒碭山西漢王陵中唯一出土的銅印。梁後園的「梁」指的是西漢梁國。梁國乃西漢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諸侯國,轄四十餘城,皆多大縣,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天下膏腴之地。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初封彭越為梁王,定都定陶,經劉恢、呂產、劉揖。於公元前168年,漢文帝之子,漢景帝之胞弟劉武從淮陽王徒封為梁王,為梁國的第五任梁王,定都睢陽(今商丘市睢陽區),當時芒碭山屬西漢梁國。

《史記·梁孝王世家》索隱《述徵記》載:「碭有梁孝王之冢」。《水經注·獲水》引應邵曰:「縣有碭山,山在東,出文石,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也--------山有梁孝王墓,其冢「斬山為廓,穿石為藏。」清光緒編《永城縣誌·古蹟》中記載:「孝王洞在保安山之東麓,其中有十字街,飲馬池。」《太平寰宇記》載;「梁孝王墓在縣(北)五十裡,高四丈,周回一裡,碭山南嶺山。這些資料足以證明梁孝王葬於芒碭山,但是保安山1號墓是否就是梁孝王劉武墓呢?

「梁後園」的「後」啥意思呢?在古代文獻中「後」專指「諸侯」、「王」、「王后」之意,而沒有前後(方位)之意,前後的「後」是「後」(念hou,後的繁體字)這個字。結合以上歷史文獻及2號墓的規模、級別及出土文物(發掘時墓內有金縷玉衣玉衣片及玉璧殘片)判斷,「梁後」只能是梁王劉武之妻李王后。「園」則指陵園,那麼也只有李王后才能與劉武是同一個陵園。

再者,1992年在對保安山1號墓前的陵寢發掘,當時出土諸多有帶有「孝園」文字的筒瓦,在西漢諸梁王中,死後諡「孝」者只有劉武一人。另外,根據西漢帝陵形制及埋葬制度「同位異葬」,即夫妻同位異穴合葬。

帶有「孝園」文字的筒瓦,結合2號墓陪葬坑出土「梁後園」銅印,兩者前後相應、相互印證。由此判斷,保安山1號墓墓主人是梁孝王劉武,北約200米的2號墓墓主人是劉武之妻李王后之墓。一枚小小的印章揭開兩座墓主人神秘的面紗,還原西漢梁國那段輝煌歷史!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墓文物周三亮相首博 包含墓主人身份關鍵性證據
    原標題:南昌海昏侯墓主人究竟是誰? 這位「沉睡」了2000多年、擁有近兩萬件珍貴陪葬的神秘墓主人的身份謎團,牽動著大家的眼球。他是誰?他真是漢武帝之孫、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嗎?   昨日,記者從首都博物館獲悉,在即將亮相的441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將有詳實的物證和書證揭開墓主人身份。
  • 海昏侯墓留下五大未解之謎 暫時無法提取劉賀DNA(圖)
    專家分析,劉賀有如此多的黃金,是因為劉賀的身份和經歷特別,而且史料記載劉賀被廢後,依然繼承了其父所有財產。「即使同為侯位,劉賀墓也比馬王堆漢墓更重要,因為劉賀畢竟是王子侯,而馬王堆漢墓的主人是功臣侯。」
  • 宅基地發現古墓,墓主身份成謎,農民拿出一隻罐子,揭開古墓秘密
    唐肅宗李亨認為這是瑞祥之兆,遂下詔改陳倉為「寶雞」。可見,寶雞是個藏寶之地。其中有兩座墓已經朽毀,只有編號為M3的三號墓比較完整,三號墓長長 4.3、寬 3.6 米,距離地表深 2.4 米,兩槨一棺。墓主頭南腳北平躺下葬,但僅剩下了部分遺骨。
  • 探訪儀徵古蹟之八卦山明墓
    這裡就是八卦山,周圍有很多連綿起伏的小山包,目測高度大抵都在20米左右,明墓就在群山環抱中一個很小盆地的土丘上。這裡有不少現代墓葬,據說,還有許多古墓,一般人不敢單獨在這裡走,陰氣足呢。我繞著古墓封土堆轉了一下,上面雜樹叢生,周邊沒有墓碑和磚、石構件。我問他們關於這個墓,有什麼信息嗎?比如墓主人是誰?幹什麼的?
  • 徐州獅子山發現楚王墓,墓主是哪代楚王?其王后之墓揭示出真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徐州地區周圍的大山上陸續發現有八處、十五座漢代楚王墓;它們的主人身份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學者們都在研究每一座墓的主人是哪代楚王;其中獅子山楚王墓最為特別,在它的旁邊有一座楚王后的墓葬,正是這座王后墓揭示出獅子山楚王墓的真實身份;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藍田漢墓墓主或為漢武帝之女 曾被誤認為荊軻墓
    2009年至2010年,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對這座墓進行發掘後確認該墓為西漢高等級大墓,但墓主人身份一直是個謎。  近日,經過對當年考古資料的整理、研究,負責該墓發掘的專家推測,墓主人身份極有可能是漢武帝之女鄂邑長公主。這一戲劇性的發現,也展現了考古工作的繁冗複雜和不確定性,正如專家所說:「這座墓主人的身份只能是推斷,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確認。」
  • 內蒙遼代貴妃墓主身份驚人 價值堪比海昏侯墓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26日電:26日,中國考古界享有盛名的內蒙古自治區遼代貴妃墓主人身份再次出現新突破。當日,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蓋志庸研究員經過長期考證最終確認,該墓主人身份為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蕭太后外孫女。
  • 銀龍之墓,千裡同鏡 中蒙歷時三年探秘匈奴貴族墓
    蒙方帶隊的,則是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主任、主持發掘了高勒毛都2號墓地1號大墓的額爾登巴特爾教授。  「去蒙古之前,對高勒毛都2號墓地的了解只限於一些片段,看到文物,震撼程度遠超想像。」 周立剛說,他是最先與器物相遇,而後開始這段考古之旅的。  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的博物館很小,裡面的陳列品幾乎都是從高勒毛都2號墓地1號大墓及其陪葬墓出土的。
  • 學者揭南京東吳大墓墓主身份 被稱已是突破
    因這座墓歷史上多次被盜,因此考古發掘中,並沒有找到與墓主身份直接相關的文字信息,專家學者只能通過從墓葬形制、隨葬器物、出土瓦當等方面入手,考探墓主身份。  眾所周知,東吳歷時52年,共有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位皇帝。有學者依據墓前、後室墓頂四隅券進式穹隆頂結構,判斷大墓屬孫吳晚期王或侯墓,還有學者從大墓被破壞的遺蹟和相關資料,推測其屬於孫吳中期孫亮在位時的權臣孫峻。
  • 【滎陽文化】狐偃冢——待解的墓主之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該墓的時代及主人,傳說為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狐偃之墓。清代《河南通志》亦說「春秋狐偃冢,在汜水胡固村之南。為晉大夫」。狐偃,春秋時期晉國人,晉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的舅舅。
  • 北京工地發現一古墓,墓主人身著龍袍,他究竟是什麼身份?
    然而,在對墓主人的棺槨進行清理髮掘之後,專家們也發現,墓主人是一位身穿龍袍,並佩戴著東珠朝珠的尊貴之人。那麼,這個墓主人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他又為何會擁有如此尊貴的服飾物品呢?2006年時,在北京石景山玉泉公路的一個施工工地上,工人們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
  • 廣西發現2座三合土棺槨 疑為明代建文帝夫婦墓
    至11月18日研討會結束,棺槨墓主人身份仍然是個謎。  1 棺槨主人身份高貴  這次專家聚首上思,緣自2008年10月15日在該縣城東面「官皇屯」出土的「三合土」棺槨。專家發掘後發現,墓主人為「夫妻合葬」,而從女性墓主人棺裡,清理出一件在當年看來,質地非常優質、色度十分晶亮的「黃色金絲衣服」。
  • 【邊疆時空】孫泓 | 幽州刺史墓墓主身份再考證
    摘要:幽州刺史墓是在朝鮮半島北部德興裡發現的一座壁畫墓,在墓中發現墨書文字,記錄了墓主人的籍貫、姓氏、官職和卒年月日等,但因姓氏部分墨書文字已經漫漶不清,使學術界對其身份產生了不同看法。本文根據目前已知的4­-5世紀的文獻資料及幽州刺史墓的墨書題記,對幽州刺史鎮身份、官職及其生存時代歷任幽州刺史進行了考察,確認史料中所記載的南燕桂林王慕容鎮不是幽州刺史墓的墓主,認定墓主鎮為前燕慕容暐時期的幽州刺史,推定他亡命高句麗的時間在360年前後,最終借道高句麗,在大同江下遊建立了移民政權。
  • 亳州「王墓」遺址,一座充滿未解之謎的千年土丘!
    在該鎮向西兩公裡許,有個村莊叫王倒坐村,在村子南邊,有個俗稱「王墓」的土丘。關於這座土丘,因為年代久遠,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古墓蹤跡已難覓初冬時節,暖陽高照。聽到記者問起王墓,王寨村95歲的王柴氏告訴記者,在她年輕時,王墓要比現在高得多,至少有村民瓦房的兩倍高,墓前曾經還有石桌、石凳、石香爐等物品。一位村民表示,王倒坐村的由來和王墓有關。
  • 墓裡乾坤:太原北齊婁睿墓
    婁睿墓壁畫婁睿墓,發掘於1979年4月至1981年1月,婁氏是北齊統治者鮮卑高氏的內戚,墓主人婁睿為北齊世祖高歡妻婁太后兄壯之子。畫面上的七個人,地位不同,等級不同,身份不同。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排中間主人公是身份較為顯赫委氏家族中重要人物,其北邊者為主人公的族人,用心協助主人迎接客人。後排五人屬於隨從,交頭接耳,都心不在焉,只是應付差使。畫家把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刻劃得淋滴盡致,一目了然。旒,古時旗子下面懸掛的飾物,旗的正幅名縿。旗上部附綴的長飄帶名遊,斿又稱之為旒。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衛將軍」那麼,這個神秘的墓主人會是誰呢?理由嘛,就是衛青死的時候漢武帝還在位,按照漢朝規制,他的墓只可能在漢武帝的茂陵地帶,而鳳棲原這座墓,是屬於漢宣帝的杜陵範圍。也就是說墓主人應該和漢宣帝有某種關聯。後查閱史料,專家認為:這個衛將長史既能享受如此大規模的甲字型墓葬,又與漢宣帝有不一般的關係,那麼,此人很有可能就是張安世。
  • 廣西上思巨石棺與帝陵異曲同工 墓主疑似建文帝
    墓主人身墊「北鬥七星」圖案板和「黃色金絲衣服」,及「開元通寶」「乾元重寶」隨葬古錢幣等事實將研究人員引向了另一個大膽的推斷方向。「北鬥七星」是明朝皇陵的葬式,這種墓主人身墊「北鬥七星」圖案板的墓葬形式在廣西沒有發現先例,就是在國內也十分罕見。在那個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誰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韙呢?
  • 唐朝名相韓休之墓面世 墓室內除了壁畫基本被盜光
    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是唐代大畫家、宰相韓滉所做的《五牛圖》,近日,韓滉之父,同樣曾是唐朝名相的韓休之墓面世。令人驚喜的是,該墓居然是壁畫墓,雖然被盜嚴重,但壁畫保存較好,壁畫中的內容令考古與美術界都頗為震撼。
  • 一個小墓出土甲骨碑文,專家翻譯過來傻眼了,墓主人來頭比皇帝大
    主人的名姓現在也無從考證,但是它旁邊的碑文,卻說出了它驚人的來歷,也使小編目瞪口呆。碑文上赫然用甲骨文刻著幾排字:女巫魂兮,靈遊林兮;守我家兮,老祖屍兮。萬年睡兮,帝俊生兮;子炅鷙兮,祖羲和兮。行人安兮,神賜福兮。看不懂是正常的,我來給您翻譯成人話:我是沉睡萬年的女巫,出生在帝俊的國度。
  • 隱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數學之謎
    海昏侯墓出土的許多器物就充滿了古老的數學之謎,只不過有的是謎面,有的是謎底,更多的是籠罩在器物上的迷霧,需要人們認真地去探究,破解一個個啞謎,剝開一層層迷霧,從而展示出我們的祖先在數學方面所取得的令人驕傲的輝煌成就。一、《易經》中的數學之源在海昏侯墓的文書檔案庫中,發現了《易經》類的竹簡文字,通過紅外掃描,目前解讀出其中一枚的內容為:「≡≡屯建建者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