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 最近,韓國發生不法企業使用蘿蔔下腳料生產和消售「垃圾食品」的風波,使全國為之震驚。韓國消費者對「垃圾食品」危害四方感到極大的憤慨。韓國輿論呼籲加強整肅,規範市場秩序,加強食品安全。
據新華網報導,6月6日,韓國警察廳宣布,幾家不法食品原料企業將本應作為垃圾丟棄的蘿蔔下腳料製成「垃圾餡」,交由11家有名食品企業大量生產和銷售速凍餃子和包子。其中一家不法企業的餃子餡產量佔韓國全國餃子市場的70%。韓國警方檢查表明,「垃圾餡」使用的是製做泡菜時所剩的下腳料,其中混雜著腐爛和沾有泥土的蘿蔔。經食品檢測部門檢測,「垃圾餡」中含有大腸桿菌等細菌。
隨著警方和食品管理部門調查的深入,「垃圾食品」的涉及面更廣,問題更加嚴重。10日,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公布了18家使用「垃圾餡」生產和銷售「垃圾食品」的企業,其中包括知名大型食品企業。這些企業生產的蘿蔔餡餃子涵蓋80%以上的同類餃子市場。存在食品衛生問題的不僅是速凍餃子、包子,還有其他方便食品。食品攙雜使假,導致食品中毒等危害消費者健康的事件頻發。
目前,韓國「垃圾食品」的衝擊波已超出了食品安全的範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經濟的打擊。受到危害和顧忌受危害的韓國消費者抵制購買「垃圾食品」,使方便食品銷量銳減,殃及其他食品行業。與「垃圾食品」有牽連的股票全線下挫,有些著名食品企業的股票跌得很慘。由於日本政府日前決定禁止進口韓國產速凍餃子,「垃圾食品」事件的影響開始延伸到對外貿易。
韓國早就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釀成「垃圾食品」事件始於企業不法利潤和執法機關整肅松馳。此次最早被揭發的幾家不法企業有199起,先後生產了3440噸「垃圾餡」,非法牟利22.9億韓元(約合200萬美元)。這些企業使用下腳料生產「垃圾餡」還節省了大量垃圾處理費。執法機關在檢查流通食品時敷衍了事,對違法企業輕罰輕處,造成了食品安全綱紀不立的市場環境。
「垃圾食品」事件暴光後,在韓國社會引起極大反響。韓國輿論紛紛譴責這種違反公共道德和市場準則的行為。韓國總統盧武鉉召開國務會議研究食品安全問題,要求各級政府和調查機關加強食品安全法制,徹底根除食品安全犯罪行為。韓國檢察機關宣布開展清除「垃圾食品」的「戰爭」,組成聯合執法組織對含有劣質添加物、有害物質食品和變質食品進行全面檢查,扣押了一批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韓國執法和食品檢測部門表示將重責違法企業,將違法者繩之以法。
韓國輿論認為,「垃圾食品」暴露了韓國存在唯利是圖、輕視食品安全的嚴重問題,成為「在國際上丟醜「的事情。現在再也不能無視消費者對違反食品安全的不法行為的憤怒,必須以國民的健康和安全為重的思想重新武裝起來,嚴加懲處不法行為,使食品市場形成安全、良性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