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低於第一宇宙速度的速度向地球外飛行,能脫離地球引力嗎?

2020-12-11 鍾銘聊科學

#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第一宇宙速度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搞懂第一宇宙速度到底是什麼,具體的數值是多少。

實際上,我們高中都學過想要擺脫地球的引力,至少需要的是第二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而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而從地球出發想要擺脫太陽引力的最小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是16.7km/s。

那這個第一宇宙速度是咋來的呢?

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假定人造飛行器繞著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通過「萬有引力=向心力」,聯立公式,就可以求得第一宇宙速度v1。(這裡設地球的質量M,地球半徑R,人造飛行器的質量m,G是引力常數,g是重力加速度。)

然後把地球半徑數值和重力加速度常數帶入就會得到7.9km/s,從整個求解過程,我們應該知道的是這裡設定的是飛行器貼著地球表面在飛行,實際上,要達到什麼樣的預定軌道還需要不同的半逕取值。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如果一個飛行器的速度低於第一宇宙速度飛行,也就是低於7.9km/s,能擺脫地球的引力麼?

這其實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共分兩種情況:

有持續的動力輸出,維持速度。只有一定的初速度,或者達到一定速度後就停止加速。

持續的動力輸出

如果一個飛行器可以有持續輸出動力,保持一定的速度飛,那它就是可以飛出地球的,並且擺脫地球引力。因為要擺脫地球就要消耗能量,只要消耗足夠的能量,飛行器就可以離開地球的引力場,這一點也不算複雜。不僅如此,飛出太陽系都不是什麼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飛機即使遠遠達不到第一宇宙速度,它也可以一直飛。(如果一直有油的話)

當然,持續的輸出動力在實際操作中是不可能的,這意味著要帶無限多的燃料,但燃料本身也佔一定的重量,因此,基於系統複雜度等情況,火箭大多都是2-4節的,基本上不會超過5節,而它們執行任務也只是推進到一定的速度條件就不再持續輸出動力了。

所以,更常見的其實是第二種類型: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或者達到加速到一定速度後就停止加速。那這種情況下,低於第一宇宙速度還能擺脫地球的引力麼?

牛頓大炮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牛頓思考萬有引力的路徑來思考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儘管看來很平,但那地球就是球形的,這就意味著大地其實是彎曲的。如果我們擁有一雙「千裡眼」,意思是我們可以看到無限遠,那麼我看到的大地就是向下彎曲的。也就是下圖的圖二的情況,而不是圖一。

那這有為什麼問題呢?假設你有個理想的大炮,然後你站在北極。那麼如果你舉起一個炮彈,然後鬆手,這個時候,炮彈就會原地掉落在地面上,就像下圖中的情況這樣,說白了就是來了一把自由落體。

如果,你使用大炮來打炮彈,這個炮彈打出去之後的速度是小於第一宇宙速度(7.9km/s),那麼會咋樣呢?

會像下圖所示的那樣,最後掉到地面上,只不過會距離初始位置有一定的距離。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可以對這個運動進行拆解,把它看成是一個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其實就是炮彈的速度,而豎直方向這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的自由落體運動,像下圖這樣。

但是在地球上的情況和上圖唯一不一樣的是,大地不是平的,而是曲的,而且還是向下曲的。這就意味著,地面也是向下移動的。但是呢,飛行器向下的速率比地球表面向下的速度要快,於是,就會最後掉到地面上。因此,低於第一宇宙速度是不可能飛出地球的,連繞著地球運動都做不到。

那要如何才能呢?

這時候我們把炮彈的速度調節到第一宇宙速度,這時候,豎直方向上,雖然還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向下落,但是飛行器下落的距離恰好和地球表面下降的距離是相等的。於是,就會出現飛行器繞著地球轉的情況。

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一宇宙速度下,飛行器可以貼著地球表面飛行的原因。(這裡其實運用了理想模型的,實際上地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

那如何才能擺脫地球的引力呢?

其實還是可以繼續使用整個思路,我們繼續給炮彈加速,整個速度加到第二宇宙速度甚至更大一下,這時候速度串出去特別遠,而豎直方向著只運動的一點點,地球表面下降的速率遠遠高於炮彈豎直方向上下落的距離,這個時候就能夠擺脫地球的引力,離開地球。(當然,實際上,更加嚴謹推理的過程是從能量的角度去著手的,這裡只是介紹一下牛頓思考萬有引力的思路。)

所以,要求飛行器達到什麼樣的速度,並不是隨便來的,而是非常嚴謹的推導過程,而要擺脫地球引力,就至少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1.2km/s。這裡在補充一句,其實這是在地球上發射飛行器的結果,對於不同的天體,就有不同的宇宙速度,和地球是不一樣的。

因此,持續加速的話,是可以擺脫地球引力的,但如果只是加速到一定速度後就停止加速,並且這個速度低於第一宇宙速度,那就無法飛出地球,更不要說擺脫地球引力了。

相關焦點

  • 【前沿物理】脫離宇宙到達另一個宇宙的最低速度——第六宇宙速度.
    第六宇宙速度這個概念便產生了。1234當在地球上以這一速度發射飛船,即可脫離全宇宙的引力,由於目前尚未測準宇宙總質量,因此沒有準確數值。 宇宙速度定義1234宇宙速度是指物體達到11.2千米/秒的運動速度時能擺脫地球引力束縛的一種速度。在擺脫地球束縛的過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並不是直線飛離地球,而是按曲線飛行。
  • 如果有一個無限長的梯子,能不能在沒有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情況下離開地球?
    我們知道,地球表面的物體都受到了地球的引力(重力),並被地球的引力牢牢地束縛在地球表面。人們想離開地球表面需要克服這個引力,常規思維,想要克服這個引力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持續不斷對物體或人提供向上的動力,直至完全離開地球引力圈。比如說火箭在上升階段就是這樣。還有,人攀爬梯子也是持續對人提供向上的動力,這個動力當然是來自人自身,人消耗自身的化學能,藉助梯子的反作用力不斷向上升。
  • 地球逃出太陽系需要多大速度,與三個宇宙速度什麼關係?
    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為了躲避太陽紅巨星災難,加速脫離軌道,向深空逃亡。那麼這個速度要多大才能夠脫離太陽引力呢?有些朋友對這個問題和迷惑,認為不是有三個宇宙速度嗎?逃逸速度16.7km/s不就是脫離太陽引力的速度嗎?
  • 火箭只有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出地球大氣層嗎?能否慢慢飛出去?
    近日,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美國和阿聯也相繼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對於地外探測的話題也重新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焦點。大家在看到這些火箭發射時噴出的雄雄火焰,在感到無比的震撼之外,有時不免心生一個問題,那就是火箭通過燃料加速,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後是否才可以脫離地球大氣層?
  • 【每周三題】高三【163】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的推導
    【題頭】    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應如何推導?第二宇宙速度的推導是否超綱?
  • 如果地球被木星引力捕獲,真的能夠點燃木星,從而推走地球嗎?
    眾所周知,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游離的小型天體,這些天體隨時都有可能被其它較大的天體所捕獲,從而撞擊到其它天體之上。如果這些小型天體撞擊到地球之上,對於地球的生態影響是極為巨大的,幸而太陽系擁有木星。這是因為我們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進行加速。要脫離太陽系的引力束縛,就必須要具有16.7km/m的初始速度,而地球很難達到這樣的初始速度,所以就必須要在前進的過程中進行加速。利用行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是目前最為便捷的加速方式,迄今為止,人類向太陽系外所發射的探測器全部利用了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
  • 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是怎麼算出來的?
    關於7.9千米每秒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第一宇宙速度,但更準確的說,7.9千米/秒的原意是在地表環繞不落下的速度,而近地軌道上的速度則要稍稍小一些,但由於相差不大,大家就將這個7.9千米/秒直接作為第一宇宙速度了!如何計算第一宇宙速度?
  • 3.9萬米高空跳傘成功,為何沒有落向太空?地球的引力範圍有多大
    我們都聽過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然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現在我們知道,當物體的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後,就能夠脫離地球,繞著地球轉圈圈,永不落地。但是當這顆蘋果是從地球外面的太空裡掉出來的時候,這顆蘋果肯定不會掉到地面,這又是為什麼呢?
  • 逃離太陽系,人類能做到多快——三大宇宙速度與最快的太空飛行器
    說到這裡呢,就不得不提到三大宇宙速度(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第四第五第六等等)。簡單地講,第一宇宙速度就是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速度,是7.9km/s,第二宇宙速度就是逃離地球的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是逃離太陽系的速度,是16.7km/s。但是實際上要比這幾句話複雜一些。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
  • 每年1.5釐米,地球正在遠離太陽,這是要脫離太陽系嗎?
    而且彌散在整個太陽系中的,太陽風也會對地球產生一些微小的影響,我們常聽說太陽風具有壓力, 這是因為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以非常高的速度飛行,它們具有動能;在撞擊到任何物體的時候都會因為傳遞動能而產生壓力,那麼地球在外太空飛行的時候就會與太陽風每時每刻發生碰撞。
  •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會逐年變慢嗎?
    這對地球繞太陽的速度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許多人想要知道的,有人這樣問我:「我讀過您的一篇文章說,(目前)地球軌道正在緩慢地遠離太陽移動。地球繞太陽旋轉是更快或更慢嗎?你能為我澄清一下嗎?」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答案確實如此。每年,地球遷移都離太陽如此微小,並且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公轉。
  • 太陽的質量和體積都比地球大的多,為什麼太陽的引力沒有地球大?
    太陽和地球大小的真實比例誰說太陽的引力沒有地球大?引力是相互的,其大小與兩方的質量和距離都有關,如果不先確定它們,引力將無法比較大小,這就是答案。第一種情形:同一物體距太陽和地球相同距離的引力大小比較。萬有引力F=GMm/r(G為引力常數,M為天體質量,m為物體質量,r為物體距天體質心距離)可知,距離r一定,這種情況只考慮天體的質量大小即可,哪個天體質量大,哪一個的引力就大,顯然太陽質量大,所以太陽的引力大。
  • 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多遠就會被引力拉下造成災難?
    近年來,有不少小行星掠過地球,有的距離地球才幾萬公裡,雖然有驚無險,但人們很擔憂,小行星撞擊地球到底要多近就會被地球引力捕獲,撞向地球,從而引發巨大災難呢?其實這只是一種誤區。小行星撞地球一般是沒有距離要求的。
  • 太陽公轉速度2倍於第四宇宙速度,為什麼還在銀河系內轉圈?
    太陽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50km/s,繞銀心轉一圈大約要2.25億年。太陽現在已有50億年高齡,大約已轉了20圈,大概還要轉20圈,才會結束它輝煌的一生。太陽公轉速度跟宇宙速度有什麼聯繫?第四宇宙速度是多快?我們常會看到航天新聞裡提到宇宙速度,這到底是多快的速度?宇宙速度就是物體從地球飛出,逃離天體引力的速度。
  • 宇宙中有比30萬千米每秒的光速更快的速度,那就是宇宙的膨脹速度
    比如,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汽車,通常會有一個速度的限制,那就是120千米每小時,也就是差不多33.3米每秒的速度,如果快於這個速度,就超速了。宇宙中比光速還要快的速度不過,在太空探索中,我們普通汽車的速度就太慢了,如果我們發射人造衛星,就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那麼就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以上,也就是7.9千米每秒。如果我們要飛出地球,完全擺脫地球的引力,那麼就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千米每秒以上。
  • 宇宙中有比30萬千米每秒的光速更快的速度,那就是宇宙的膨脹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還要快的速度不過,在太空探索中,我們普通汽車的速度就太慢了,如果我們發射人造衛星,就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那麼就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以上,也就是7.9千米每秒。如果我們要飛出地球,完全擺脫地球的引力,那麼就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11.2千米每秒以上。以此類推,如果要擺脫太陽系的引力,就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16.7千米每秒。
  • 《探索宇宙的助跑器:火箭》第二章 神鷹急速—火箭的原理與宇宙速度
    第二章    神鷹急速—火箭的原理與宇宙速度  第一節  反作用力與火箭推進  1.反作用力  地面上所有的物體要運動,都需要克服某種阻力。就像汽車要克服摩擦向前奔跑、魚兒克服水的阻力一樣。
  • 第六宇宙速度有多快?
    「宇宙速度」是脫離某個天體引力範圍所需的最小速度,比如第一宇宙速度是某個物體圍繞地球做勻速的圓周運動時的速度,一個物體進入軌道後,只要這個物體具備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不需要再加速或增加動力就可以圍繞地球進行勻速運動,第二宇宙速度才是脫離地球引力進入宇宙空間需要的速度。
  • 解讀《流浪地球》第一部,那些天文地理常識,真的合理嗎?
    在宇宙深處的巨無霸恆星的內部就是重元素聚變。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宇宙中兩個星球越是靠近,因引力而產生的潮汐作用力越強。當兩個星球的距離小於一定數值時,其中質量輕的一方將被引力拉扯、撕碎。星球之間允許的最短的距離值,便是洛希極限。計算表明,地球和木星的距離如果低於103萬公裡,那麼大氣就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脫離地球;如果距離低於7.44萬公裡,那整個地球都會被撕碎。
  • 如果飛機一直朝著天上飛,能不能飛離地球?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放過風箏或者氫氣球,這些速度很慢的東西在最初的時候都能夠擺脫地球引力,慢慢的向天空飛去,不過由於地球引力始終存在,而支撐風箏或者氫氣球升起來的上升力會在中途消失,因此這些東西不會飛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