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上映第六天,票房破了17億,2月9日的單日票房4.15億,在中國影史的單日票房榜上,高居第六位,貓眼預測的總票房達到51億,吳京兩部電影破百億概率很大。
2月8日,《流浪地球》已經開始在海外上映,包括美國22個城市、加拿大3個城市以及澳大利亞全境,那麼海外媒體對這部電影評價是怎麼樣的呢?
相信不少網友已經看過了韓國媒體的「酸」評,那麼再來看看美國、印度、新加坡是怎麼評價《流浪地球》吧,已經有吹「爆」的趨勢了!
目前IMDb大約1500人給《流浪地球》評分,從8.1分降至7.9分,而後又升回了8.1分,可能大家對IMDb不熟悉,這是亞馬遜旗下的影評網站,類似國內的豆瓣,不過知名度要大得多,《紅海行動》當初也IMDb也拿到了8.1分,不過後來降至了6.8分。
8.1能和什麼比肩?已經可以入圍IMDb最知名的「Top250電影榜單」,《雷神3》、《金剛狼3》、《V字仇殺隊》、《楚門的世界》也是這個分數。
美國一向是救地球的主力軍,所以對這種科幻片也持包容態度,5000萬美元的投資,在好萊塢只能算是中等規模。
美國《紐約時報》評價: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後來者,在電影業中,中國也是科幻片領域的後來者,不過「這種局面就要改變了」,這部電影被視為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開端。評價重點提到了劉慈欣,認為「把劉慈欣的作品改編成電影對任何影人來說都是挑戰。」
英國《金融時報》評價:中國電影人開始有信心挑戰被好萊塢壟斷多年的科幻片了。中國憑此片一舉躍入科幻片領域,展現出該國電影人日益雄厚的製作預算和信心,他們已有能力挑戰這一曾經由好萊塢壟斷的題材。
印度《News18》評價:《流浪地球》的故事中有一個前所未見的元素:地球整個兒被抬走放進另一個太陽系,哇!這部電影看起來相當獨具一格,完全可媲美好萊塢,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好萊塢。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影片的特效、節奏、敘事完整性都可圈可點,科幻片達到這個水準已經超出預期。中國要拍出優質的科幻片,除了在製作精度上追趕,更重要的還是得看能否在境界和價值觀上抗衡好萊塢。
澳大利亞電影網站Flicks的評價:他們可以在形勢危急之時打破計劃、雷厲風行做該做的事,而且他們做這些事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偉大事業無私奉獻,而在美國英雄這邊,這通常只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一個副產品,而非主要目的。評價特別點出了電影中體現的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的價值觀,並認為這可能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