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一上映以來,直至今日票房已經突破20億了,首先讓我恭喜《流浪地球》拿下賀歲檔的票房冠軍,這也就意味著,國產科幻電影在中國能站著賺錢。
但是就這樣一部國產的優秀科幻電影,還是遭受到了許多觀眾的質疑,尤其是在豆瓣上有人打出了3分的低分,不少觀眾覺得這部電影:「從剪輯到演員的表演還有臺詞都很業餘」。
就在質疑和讚美中,到底除了我們國人之外的外國影迷們,到底是怎麼看待這部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呢?
總體來說,還是好評居多!
目前來看,國外的主流電影媒體網站還是給的高分,說明了這部《流浪地球》的總體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IMDB更是給出了8.0的用戶好評分,比豆瓣的7.9分還要高出0.1分,而且當中給出10分的觀眾還並不少,佔據了整體數據的40%。
其中打1分的很大程度還是中國觀眾,這其中的緣由,宸子是搞不清楚的。
而且在各大知名媒體的評論基本都是正面且對這部《流浪地球》給予了高度評價的。
比如說英國《衛報》:中國科幻大片挑戰好萊塢
再比如說美國著名的科技媒體 The Verge給流浪地球的整體評價是:「豐富,驚豔,但是有一些地方看起來傻傻的」
除了這些權威媒體的評價之外,其實最能反映一部片子的好壞的關鍵因素還是來自於觀眾們買票進電影院支持,這才是對電影最實際的讚美,根據海外的小夥伴們表示,《流浪地球》上映以後供不應求,很多電影院場場爆滿,基本上得是提前一天才能訂到好位置。
reddit網友貼出了紐約AMC影院的排片。可以看到除了「快賣完了」就是「已經售空」,顯然能表示《流浪地球》在紐約的受歡迎程度。
在了解到youtube網友對這部《流浪地球》的評價時,看到最多的就是「這和好萊塢大片都很不一樣」,《流浪地球》有著和好萊塢相媲美的特效,可是在核心內容和價值觀取向上又很不一樣,這就是很典型的中西思想的差異化。
Youtube網友:當地球出現問題,美國人會去尋找新的地球,而中國人則選擇拯救舊的地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解決方法。
更有很多網友對影片表現出來的國際主義讚不絕口。
youtube網友:我已經4刷了,馬上就要看第五遍。電影裡有俄羅斯太空人、韓國救援隊、日本還有印度的隊伍…電影非常國際主義。不是一個人拯救世界,而是我們一起拯救我們自己。
Reddit網友「在我看之前,我會以為這是中國英雄或中國政府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我錯了。這部電影的國際主義精神讓我非常感動。這不是好萊塢那種英雄單槍匹馬拯救世界的故事。在這部電影裡,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人們一同作戰。這種場景好萊塢電影很少會出現」
絕大部分的歐美觀眾都對《流浪地球》給予了非常正面的評價,但是韓國網友除外。
雖然這些年以來韓國電影對於批判題材和現實題材的電影是拍的得心應手,但是一直沒有突破科幻這面「牆」,當《流浪地球》出現在韓國人面前,一向有著強大的民族自信心的韓國人,開始慌了。
看到這樣的「酸言酸語」其實我們是不用太在意的,只有當我們能做到忽視對方,無論對方再怎麼跳腳,我們只當無視,到那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的形成我們自己的民族自信。
但是從這些言論中,我們也要警惕,我希望《流浪地球》只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始,而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