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論道]12-:臺灣工業工程理論及應用發展回顧!

2021-02-14 精益工業工程

臺灣工業工程理論及應用發展回顧

(作者,王國明、簡禎富)

王國明: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工業工程博士,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臺灣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臺灣元智大學創辦人。專著三部,在國際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30多篇。長期從事工業工程、生產力管理、資源配置和績效評估等工作;是臺灣教育部和國科會的資深顧問。

簡禎富:

現任職於臺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臺灣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 ,臺灣清華大學清華講座教授 ,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EMBA教授,曾任臺灣清華大學主任秘書 。

附1:王國明教授專訪

採訪│楊育佳、郭亦心  撰稿│楊育佳、郭亦心

http://www.ie.nthu.edu.tw/files/13-1267-71234-1.php?Lang=zh-tw

1. 在教授擔任系主任的期間,整體的領導方針為何?系上當時的發展情形為何?

 

  清大工工係為1974年成立,當時因為臺灣經濟問題,許多學習工工專長的老師不願回臺灣教書,因此面臨重大的師資缺乏。當時工工還不是一門普及的科學,甚至有許多人並不清楚工工的領域及定位,一直到毛高文校長兼任工工協會第一屆理事長,也同時擔任工學院院長才開始建立工工系在國內的聲望,直到民國70年工研院及竹科成立,越來越多優秀教師才願意回臺教書。當時工工系的教師幾乎都是由別系的教授兼任,如阮約翰教授為數學系兼任教授,溫於平教授、陳茂生教授、吳鑄陶教授也都為經濟系和數學系的教授兼任。

 

 

2. 在擔任系主任期間令您最印象深刻的事?

 

  當時工工系還沒有成立研究所,但有鑑於一個好的科系必須有完善的大學部及研究所,才能有獨立的研究經費,在還沒有研究所之前,工工系的研究經費多列在化工、動機、資工的預算下。當時剛好遇到全校推行的電動車計劃,為國家級的計劃,此時工工系和其他系合作,充分發揮工工所學,也讓其他系了解工工系的領域及定位,因此在民國70年成功成立了工工系研究所,為全臺第一個工工研究所。

 

 

3. 工工系學生在進入職場的優劣勢為何?

 

  工工系的學生學了很多方面的知識,不像其他科系專注在同一個領域上,工工在早期以生管、品管、物流為主,但由於臺灣產業外移,大多數企業已轉為服務業,因此近年來工工系學生又多學習了管理方面的學科,這樣多方面的學習,即是臺積電一直強調的T型人才。

 

 

4. 能否以自身求學經驗給學生建議,工工系學生需要加強哪方面的能力或經驗?

 

  現在的學生應該要當個T型人才,也就是要有跨領域的專長,舉凡工程、人文、社會、和計算機方面,都應該要有所涉獵。現今臺灣的產業結構,有 70%人口是屬於服務業,所以我認為,工業工程應該慢慢轉型,與服務業做結合。而轉型的出發點,在於講求「創新」,以及持續的改善。以下和服務相關的課題都是現在學生們可以多做研究的,例如:服務設計、服務營銷、服務創新等等,利用人因、生管等知識,針對「人的需要」去做設計及改善,再加上雲端技術帶來的便利,以及APP 的普及化,相信可以讓工業工程有很大的進步。

 

 

5. 對於工工系系慶40周年,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舉辦的活動?

 

  我建議可以辦場研討會,討論與「未來」相關的議題,或是請系友回來分享,內容包括本系未來的願景、共識,以及各個產業要如何永續發展。這是一個長久的議題,對於社會、經濟、環境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內容可包括綠色競爭力、綠色產業、綠色供應鏈等等,以及如何讓原料、製程設計不要對環境造成汙染。另外,臺灣正面臨少子化,也就是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逐漸攀升,面對這種情形,我們應該要有什麼應變方法?對於老人照顧、老人產業,是不是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這些都是我們可以討論的議題。

附2:王國明教授專訪

https://dalab.ie.nthu.edu.tw/nthuad.php?pid=201

簡禎富清華講座教授

Chen-Fu Chien
Ph.D. Tsinghua Chair Professor


現職

國立清華大學清華講座教授: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EMBA/MBA
科技部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科技部「IC產業同盟」計劃暨「清華-臺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AIMS)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哈佛大學商學院 PCMPCL 結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暨電機工程系雙學位(斐陶斐榮譽會員)

經歷與榮譽

國立清華大學主任秘書、政府科技計劃審議委員、國家質量獎審查委員、中華卓越經營決策學會理事長、國科會固本精進計劃推動辦公室總主持人、「竹科2.0」規劃計劃主持人、國立清華大學副研髮長兼首任產學合作執行長、臺積電工業工程處副處長(臺積電第一位借調的國內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劍橋大學訪問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青年訪問學者獎等。發表超過160篇學術論文,取得23項發明專利(10項美國;13項中華民國);並與臺積電、聯發科、臺達電、廣達計算機等公司建立雙贏的產學合作機制,導入產業創造具體效益,累積產學合作研究經費超過壹億伍仟萬元,累積清華大學技轉金收入超過壹仟參佰元。著有《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管理》《決策分析與管理》及《數據挖礦與大數據分析》等書;主編《創業清華》、《固本科園 臺灣精進》、《產業工程與管理個案》及《清華百人會》等書及《竹科30》有聲書。並撰寫臺積電、聯發科、創意電子等哈佛管理個案。

曾榮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獎(學研團隊類)(2017)、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2016)、行政院國家質量獎-研究類個人獎(2012)、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1、2007)、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劃(2011-2014)、第一級計劃主持人獎(2005-2008)、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個人獎(2009)和團隊獎(2010)、教育部產學合作研究獎(2003)、APIEMS Fellow (2016)、IEEE Tra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2015年最佳論文獎(2016)、IEEE Trans. on Automation Sciences &Engineering 2011年最佳論文獎(2012)、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2002-2003)、清華講座教授(終身榮譽)、國立清華大學傑出產學合作獎(2016、2007)、清華特聘教授(2010-2013)、清華大學產學績優教師(2013)、清華大學工學院傑出產學合作獎(2013、2016)、清華大學績優技轉教師獎、清華大學智財商化績優教師、科技管理學會院士(2012)、工業工程獎章:產業貢獻(2010)和學術貢獻(2016)、第一屆東森杯大數據競賽冠軍(2014)、呂鳳章獎章(2003)、傑出工程教授(2010)、工程論文獎(2003)、工業工程論文獎(2003)等殊榮,國科會《學與致用》(2007)的九個典範之一,以及經濟部標竿學習計劃選為「產學合作最佳標竿」。

研究領域

決策分析、大數據分析、半導體製造、決策質量、醫院管理、工業3.5



免責聲明: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和核對真實性,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大家怎麼看?點擊【在看】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IE亮劍」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落幕 吉林大學和西南科技大學...
    作為第十二屆清華 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的冠名商,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製造總部總部長陽玉龍就《東風日產智能製造之路》與參會嘉賓進行了分享。此外,來自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CTO(金航數碼常務副總經理)高星海、物流行業資深專家相峰、聯想控股佳沃股份董事長、豐聯集團董事長湯捷、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中心副主任唐皓、百世集團副總裁張芒粒、京東數據研究院院長劉暉、滴滴出行平臺司機運營總監張亞雄、中國外運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自動化負責人代曉君、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專職外部董事兼集團黨委巡視組組長汪玉春、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教授趙磊
  • IE工業工程詳解
    來源 | 汽車智庫工業工程是關於設計、改進,人工集成,材料,信息、裝備和能源的學科。工業工程是對人、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等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實施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和社會科學的專門知識和技術,結合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認、預測和評價。
  • 【專業解讀IE】為什麼說IE(工業工程)無處不在?
    工業工程(IE)的申請一直都是工程類裡比較熱門的專業,工程類中學習其它專業的也會來湊熱鬧(比如CS、EE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大家錯誤地認為這個專業偏重於管理而不是技術,所以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
  • 吉林大學斬獲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特等獎
    在12月19日舉辦的「第十屆東風日產杯-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總決賽」中,由吉林大學孔繁森教授帶領的工業工程專業參賽團隊作品《某車橋生產企業減速器裝配線的改善與優化》獲得大賽最高榮譽——特等獎。這是繼2014年吉林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在該賽事中獲一等獎以來的又一喜訊。
  • 「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舉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1日訊 (記者 顧陽)第十三屆「東風日產杯」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暨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工業工程創新方法專項賽日前在清華大學舉辦。  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部、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辦,來自行業內專家、企業家代表、高校代表等500餘人出席了活動。  據悉,本屆IE亮劍共徵集來自知名企業和高校的263個案例,經過初選共有20個代表隊晉級決賽。
  • 【預告】第十二屆工業工程應用與推廣及人才培養研討會暨工業工程專業暑期教師培訓班
    各有關單位 : 為了推進工業工程的發展,擴大工業工程在企業的應用,產學研結合,促進工業工程人才培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及其工業工程分會定於
  • 西安交大學子獲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一等獎
    11月18日,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部、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的第十三屆「東風日產杯」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在清華大學主樓召開。本次比賽從全國知名企業和高校的263個案例中篩選出20個代表隊晉級決賽,其中高校和企業代表隊各10個。
  • ...2014第四屆工業工程師協會亞洲會議及2014第五屆亞洲工業工程與...
    7月21日­至22日,國際工業工程學會(IIE)、亞洲工業工程師協會(ANIE)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承辦,匹茲堡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協辦的「2014第四屆工業工程師協會亞洲會議及2014第五屆亞洲工業工程與管理創新國際會議」在南洋大酒店成功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服務科學與管理創新」。
  •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工程管理、工業工程與國際經濟與貿易三...
    工程管理、工業工程與國際經濟與貿易三個新介紹  工業工程專業培養具有機電工程技術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工業工程和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應用能力。畢業後能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的高級管理人才。
  • 喜報:能源學子在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中獲佳績
    12月6日,第十五屆「東風日產杯」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暨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工業工程創新方法專項賽決賽在清華大學舉行。由能源學院教師袁清和、賈順指導,學生周廣鋒、關義浩、趙佳麗、康強完成的參賽項目:一種自働化的智能調控式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創新設計,入圍全國總決賽,憑藉優異的表現榮獲全國二等獎;另有教師李美燕、盧國志、任大偉、顏偉、鄭玉潔指導的四個參賽項目榮獲全國三等獎,實現能源學院工業工程學子在該賽事的新突破。
  • 第十五屆「東風日產杯」清華IE亮劍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圓滿召開
    2020年12月5~6日,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全國工業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委員會
  • 厚德報考 每日一講 - 專業 - 工業工程類 - 工業工程
    培養以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技術為基礎,以工業工程的理論、方法為紐帶,以運籌學、人因工程、設施規劃、計算機技術及現代集成製造技術等為工具,培養能夠對企業生產系統等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的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現代製造業高級管理人才和物流專門人才。工業工程是一門專注於工作效率提高的學科,對於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時非常有幫助的。
  • 工業工程師(IE)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這不是什麼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IE學科產生、應用和發展已有近百年實踐歷史,由於側重面和時代的不同,國內外有關工業工程師的說法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5種:否則,他們也不可能按照工業工程的要求,合理地、科學地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把企業搞好。同時另一方面,正如美國IE學會所說:工業工程師卻常常發展為高級經理,因為他們比其他專業工程師具有更多的經營技巧和訓練,其結果是,今日許多大公司的高層領導人都具有工業工程的背景。
  • 如何將工業工程技術應用到先進位造業中
    說起工業工程技術在製造業的應用,我們直接會想到的往往是標準工時的核算、新廠房的設計、作業現場的改善、以及人機作業的分析等這些傳統的IE技術,它們在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使用得尤為頻繁。
  • 煤炭清潔高效燃燒領域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的探索者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及其動力工業的支撐。我國的能源資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煤炭的總體品質較差,相對於工業化發達的國家,我國在能源的利用效率、環保等方面面臨巨大的挑戰。  繆正清深切地了解我國能源資源結構這一國情,毅然地選擇了煤炭清潔高效燃燒這一具有重要研究和應用價值的方向。
  • 工業工程:工業技術與管理的完美結合
    本專業是管理科學、系統科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交叉性、跨學科複合型專業。工業工程(IE)是從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工程科學,以運籌學理論為基礎,是追求效率和優化的科學。工業工程是企業成功之術,是一門「技術+管理」的科學,可對複雜製造系統進行規劃、設計和優化,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加強企業對市場的快速響應能力。
  • 2022考研丨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介紹及發展前景!
    冪學教育:管理類聯考第一品牌今天帶同學們了解下MEM工業工程與管理及發展前景。
  • 第五屆「纖科杯」上海市大學生工業工程應用與創新總決賽暨精益智...
    第五屆「纖科杯」上海市大學生工業工程應用與創新總決賽暨精益智造之工業工程+(IE Plus)人才培養論壇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為促進工業工程在全國各類企業深入應用,搭建工業工程應用成果交流分享平臺,提升中國企業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競爭力,在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工程類專業教指委、
  • 專業解讀丨工業工程:工業技術與管理的完美結合​
    本專業是管理科學、系統科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交叉性、跨學科複合型專業。工業工程(IE)是從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工程科學,以運籌學理論為基礎,是追求效率和優化的科學。工業工程是一門綜合應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理論和知識以提高各種組織的運作效率、有效地應用各種資源、能源,以便取得最大效益的學科。
  • 機器人的行業理論產業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打開APP 機器人的行業理論產業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南方都市報 發表於 2020-12-14 09:50:06   12月11日,2020年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此次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的舉辦是中國自動化學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關於開展「科創中國」品牌工作號召的具體舉措,是促進科技經濟融合,探索集聚學會資源,加快科學家與企業家交流合作的實踐方式。會中桂衛華、王耀南、李培根三位院士與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股權機構等多名代表共同探討了行業理論產業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