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國家電產業,並非只有頻發的意外與異常的艱難。事實上,在這一年的風雨衝刷和行業動蕩之中,家電圈還看到了很多家電企業取得了巨大收穫和成果。
何聲||撰稿
即將落幕的2020年家電市場競爭,除了多發的意外和艱難的生意,還有哪些收穫與成果?在家電圈看來,一些家電企業的收穫仍然不少,最主要的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基於家庭場景下的套系化風暴
從海爾到美的、海信,再到格蘭仕、長虹,一家又一家的行業領軍企業們,正在加速推動多品類下的套系化整合與成套化推廣。家電圈獲悉,接下來的2021年,包括格力等企業們,也將會加入全品類、多品類的套系化市場引爆之中。最終,這將會成為今後3、5年整個家電一線市場競爭的主旋律,不同企業圍繞套系化的設計、功能和技術比拼,將會全方位展開新競爭。
家電產業的套系化,最早起源於廚電行業,主要是指油煙消的套系化,後來發展到空冰洗電,以及生活電器全品類的套系引爆。
在家電套系化快速在全行業引爆背後,一方面是來自於市場上用戶需求的變化,家電從裝修後選購變成了裝修前的家電家居一體化,生活場景化,以及生活品質化,都在加速套系的銷售;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企業和商家經營結構調整的需求,必須要完成從單品的單臺盈利向多品類的成套化盈利,推高客單價,提升服務設計的競爭能力。而不只是簡單的賣貨推銷水平。
可以預見,隨著用戶主導下的生活場景品質化、舒適化升級,全面取代單一的生活功能化和剛需性問題,這也將會進一步推動套系化家電的銷售,最終為全屋家電的引爆實現「臨門一腳」預熱。
二是:基於用戶主導下的多品牌落地
興趣圈層催生的Z世代,帶給家電產業的最大衝擊,就是越來越多的綜合性頭部家電企業們,開始探索多品牌分層化的用戶經營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一家企業推出多個品牌、面向不同的用戶群體、實現差異化的深耕細拓。而不再像過去那樣,以一個品牌搶奪所有用戶的需求,高中低端市場全部有。
目前幾乎主流的家電企業,都是手中握著3個,甚至5個、7個品牌,基本實現從網際網路品牌、高性價比品牌、品質品牌、高端品牌,以及定製品牌等不同的分類定位,最終則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這正是因為用戶已全面成為今年家電市場競爭的最大動力和最大主角。
可以確定,隨著多品牌覆蓋多品類的企業經營策略相繼落地,接下來這將會進一步加速市場上企業間的商業爭奪戰,最終引發新一輪的品類洗牌和品牌重新排座。不過,控制權則掌握在那些擁有多品牌、多品類市場經營權的大企業手中。
換個角度看,用戶主導的時代,多品牌的落地只是手段,最終的結果將是整個產業的話語權進一步集中到頭部企業手中。這或許是企業洗牌的另一種表現。
三是:基於渠道碎片化下的新零售引爆
家電的零售渠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多而雜,多而亂。碎片化只是家電零售渠道分化的一個縮影,其結果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線上與線下爭奪,走向了全面融合。這也讓家電企業的新零售經營變革,迫在眉睫。
現在來看,家電企業的新零售變革,不是簡單的「工廠直營、一件代發」,也不是推動「線上線下融合與同價」。而是隱藏在背後更為龐大、系統的數位化營銷體系和能力的建設,涉及與經銷商數位化對接,以及第三方的物流平臺和服務平臺打通,最終還要擁有內部龐大的數位化運營管理能力。
說白了,物聯網時代帶給家電企業的最大衝擊,不只是信息更透明、用戶更挑剔,而是企業整體的運營體系必須要數位化改造和重構。這樣讓企業不只是能輕裝上陣,還能向時間要效益、要利潤。
對於一個成熟的家電產業來說,市場從來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企業能否把握市場每一次變化和調整的機會。2020年對於很多家電企業來說是危機重重、困難不斷,但是對於另外一些家電企業來說卻是厚積薄發、積累沉澱的戰略性拐點。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