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大細分時代來了!美的系洗衣機五大品牌如何實現多點引爆?

2020-12-17 智家電

透過「產品力+品牌力」,多維度洞察美的系洗衣機多品牌的場景化落地,智家電看到:這不只是得益於科技創新驅動的成果與魅力,還是積極擁抱用戶、引領消費升級的實力與擔當。

喬華||撰稿

「還是堅持做好『三多』策略:多品牌運作、多渠道、多通路,多元化的渠道怎麼去匹配品牌、打通通路。」

如果說,美的系冰洗多品牌場景的發布和落地,讓行業在需求變化和消費細分的當下,看到冰洗未來新可能;那麼美的洗衣機事業部國內營銷總經理王春凱的這句話,釋放出來的正是美的系洗衣機「多品牌」戰略背後的決心,以及如何以多場景引爆市場新需求的布局。

儘管當前洗衣機產業仍然徘徊在低增長通道,但廠商一致認為,洗護市場最大的挑戰不在於市場需求空間小,而是新消費趨勢下對健康、智能、便捷體驗的品質化需求升級,以及用戶人群進一步分化後追求差異化、個性化洗護方案滿足的消費心理變化。因此,在存量時代打開市場突破口,美的系洗衣機就選中消費細分風口,從戰略維度到產品、品牌和場景落地開始系統化排兵布陣。

AI科技品牌COLMO、小天鵝、美的、東芝、華凌,五大品牌矩陣戰略力求全方位覆蓋超級個體、職場新貴、理性中產、都市白領、社會新人等等不同的用戶圈層,落地到策略層面就是上述王春凱提到的「三多」。不過,不論其多品牌場景如何落地,歸根結底的兩大核心就是「產品力」和「品牌力」,而且兩者都是圍繞用戶展開,契合的正是美的始終以用戶為中心的戰略。

從清庫存到調結構,堅定用好產品抓用戶

「產品的定位決定了你的營銷定位,核心還是產品。」正如王春凱所說,從營銷,到品牌定性、渠道、品類等等一切策略的核心就是產品。在細分消費時代實現多品牌引領也是如此。為此,美的系洗衣機在今年率先啟動最大變革之一:全面降庫存、清老品。

一方面是思維方式向零售端靠攏,調動資源和業務向其傾斜;另一方面是改變代理商考核標準,並投入上億資金拉動。從今年2月開始,美的系洗衣機代理商庫存已是去年的1/5左右;連鎖渠道的庫存在從業內平均的2、3個月調整到3周左右,渠道效率大幅提升。

清老品、提效率的根本,就是要為整個產品結構調整做好準備,為滿足更多細分需求的品牌矩陣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由此,主打健康品質技術的小天鵝、定義高端體驗的COLMO、聚焦年輕時尚的華凌,以及打造智能品質生活的美的、提供日系品質的東芝這五大品牌,得以快速推廣高產品力新品,並引爆潮流。

比如打造獨立分區、雙筒同洗同脫、「真分區洗」體驗的新品COLMO子母太空艙系列;冷水洗滌配合超微淨泡健康洗技術更護形護色,並且能針對羊毛、羽絨等特殊面料定製專屬模式的小天鵝超微淨泡水魔方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拿小天鵝超微淨泡水魔方系列來說,從雙11預售到薇婭帶貨,均價5、6千元的產品「一天晚上能賣幾萬臺」,這些成績正是產品力帶來的。

同樣的品類創新和擴容也是美的系洗衣機釋放細分市場產品力的方式之一:很早就布局乾衣機並拿下國產品牌的第一名;主推洗烘套裝並不斷迭代;嘗試摺疊洗衣機、壁掛機、衣物護理櫃等細分市場等等。未來,即便再差異化的人群和需求,也能在美的洗衣機矩陣中找到品質化的解決方案。

「從洗衣機的角度來講,你怎麼細分,包括乾衣機,怎麼將健康功能或健康產品挖掘出來,推薦給消費者」王春凱如是說。在冷萃銀除菌、UV紫外線殺菌、蒸汽免熨、曬被子等一系列創新黑科技加持下,美的系洗衣機的細分品類、品牌,正不斷刷新分區洗、健康洗標準。從中,也可以看到其用「好產品」打動用戶的初心和堅持。

從爆改陽臺到萬茜代言,用場景體驗與用戶對話

日前召開的美的系冰洗聯合主導的「新珠峰之夜」多品牌場景發布會上,小天鵝品牌首次啟用明星代言:萬茜現場分享洗護生活體驗。這足以釋放出美的系洗衣機的多品牌戰略態度:不但持續升級產品力,還要加強品牌建設、做大品牌聲量。

據了解,明年3月美的系將在上海舉辦東芝品牌的戰略發布會,加上此前COLMO的品牌之夜、COLMO冠名無錫馬拉松,美的系品牌聲量將達到空前的高潮。

另一方面,美的系洗衣機品牌雖然覆蓋五大矩陣,產品和品類也更為多元化,但其最終的轉型方向卻是一致的,就是面向的是消費者洗護家庭需求,終端從單一產品向套系化、場景化的體驗升級。美的系洗衣機的這一戰略變化,也透過王春凱「產品在生產線或展廳裡可以稱為一種產品,我們講的場景,是怎麼能更多地融入到整個消費者的家庭中,最終放在消費者的家裡面」展露無遺。

而場景化的洗護方案升級,放在終端用戶圈層分化、需求細分的市場環境中,無疑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貼近消費者,讓其體驗感更強是一方面;如何結合不同家庭結構、用戶人群滿足洗護要求也是一方面;甚至還要考量如何與家裝、家居風格一致……

對美的系洗衣機來說,則找到了一條以洗烘套裝為支點,通過「打造最美陽臺」概念場景,與用戶溝通的新通路。不管是與蘇寧達成戰略合作,還是雙11火爆全網的「陽臺爆改」直播,從更多疊放式乾衣機推出、到洗烘套系放置在哪、到如何與衣櫃嵌入融合,更多的洗護陽臺場景將在用戶家中一一呈現。

「要打造洗、幹、熨、燙這樣一個深層次的產業領域,包含全生態鏈的、真正的衣物存儲解決方案。」在王春凱描繪的家庭洗護圖景中,甚至包含了「往衣櫃中輸送空氣」的體驗。從洗烘方案升格為衣物護理中心,這或許正是洗衣機產業的未來。

可以說,美的系洗衣機的多品牌場景落定,就是通過產品力配合品牌力,持續滿足消費細分時代用戶的多元的、品質的需求。與其說這是美的系洗衣機的選擇,不如說是時代的選擇。理解了這一戰略初衷,更讓我們對行業持續下行時美的系洗衣機提出零售額20%-30%的增長目標,增添了信心。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網際網路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網際網路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相關焦點

  • 美的系洗衣機多款產品榮膺紅頂大獎!推動新時代下洗護場景的全面升級
    契合市場變化把握消費趨勢布局適合消費者的產品作為我國洗衣機行業領跑者,美的系洗衣機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準確把握消費趨勢,不斷升級產業結構,推出適合消費者和市場的產品。COLMO作為國際高端AI科技智能家電品牌,子母太空艙洗衣機憑藉著「6S分區洗行業標準」,為行業發展樹立標杆,引領新一輪的高端生活方式。
  • 美的系洗衣機:如何推動洗護市場的變革?
    2020年11月23日,美的集團冰箱和洗衣機兩大事業部舉行了對品牌場景聯合發布。這場發布會展現了美的推動中國洗衣機市場革命的關鍵一環——冰洗合體、多品牌聯動。而在這「精彩紛呈」的活動之外,則是美的系洗衣機正致力於推動洗護市場革命的堅定信心。
  • 契合市場變化趨勢,美的系洗衣機以前瞻布局放眼未來洗護產業
    作為我國洗衣機行業領跑者,美的系洗衣機準確把握消費趨勢,不斷升級產業結構,開發出適合消費者和市場的產品,契合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在今年雙11大促中,包括美的、小天鵝品牌在內的美的系洗衣機勇奪雙11當天行業第一,雙11期間銷售同比增長突破50%。
  • 消費分化明顯,洗衣機細分產品邊界拓寬
    中國洗衣機行業亦是如此,上半年受疫情衝擊導致銷售停滯,下半年市場行情快速恢復的同時大眾的消費結構與渠道結構又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洗衣機市場消費分化趨勢逐漸明顯,細分領域迎來了真正的機遇。
  • 三大洗幹套裝c位出道,美的系洗衣機解鎖行業新爆點
    、美的洗衣機事業部熱泵乾衣機產品培訓部負責人劉青分別從技術研發、產品迭代與品牌營銷多個維度展示美的三大套裝的硬核實力,三大產品矩陣代表著美的系洗衣機推動用戶對洗護場景的訴求從傳統形式的單一化洗衣進入「洗衣機+乾衣機」的套裝化高階洗烘時代。
  • 美的系冰洗多品牌矩陣聯動 只為你生活的二分之一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3日,美的系冰洗多品牌場景發布暨2020年新珠峰之夜活動在杭州京杭大運河文化藝術發布中心,現場美的展出了旗下豪華的品牌矩陣、原創型技術矩陣、多場景套系化產品矩陣,呈現了一場前所未有華彩璀璨的科技化的冰洗聯動盛宴。
  • WINIA迷你洗衣機:高品質開拓細分市場
    不同於市面上的大容量、複式等洗衣機品類的「大」,迷你洗衣機憑藉自身強大又硬核的產品力,真正的做到了在「小」之外還兼顧有針對性、差異化的功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貼心的衣物護理服務。尤其是行業領軍品牌WINIA,近年來在迷你洗衣機研發方面表現上佳,不僅引發國內品牌紛紛效仿開拓市場,也在本土化創新方面滿足了中式家庭的洗護訴求。
  • 洗衣機上演變奏曲,這一次主角為何是美的小天鵝?
    基於小天鵝、比佛利,以及COLMO、美的等多品牌的平臺化驅動和體系化制勝,配合差異化、精品化的經營手段。特別是聚焦中高端新品的結構調整和優化,搶到了這一輪消費升級的頭把交椅,更帶動了整個行業競爭升級。消費升級大幕起,洗衣機新拐點進入6月,一場主題為"領航洗幹套 重塑行業格局"的2020年度美的系洗幹套系品鑑會於北京舉辦,美的初見系列、小天鵝超微淨泡水魔方系列和COLMO雲圖系列三大經典洗幹套裝組合同時亮相,開啟了美的系從洗衣機、乾衣機到洗幹套裝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全線引爆序幕,也拉開了中國家庭在洗幹生活方式的升級大幕
  • SIA智速變頻電機,美的洗衣機1600轉/分狂飆2018AWE
    消費升級時代,用戶對一臺洗衣機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洗滌、甩幹功能,諸如徹底清潔、運行穩定、噪音低、安全可靠、智能人性等成為當下高端洗衣機立足市場必不可少的元素。Suspend懸浮,Intelligent智能,Accelerated加速,三個單詞可以準確描述了美的SIA智速變頻電機所具備的超強性能。
  • 美的初見空氣洗潮黑科技驚豔品質消費
    同時,這場美的初見"空氣洗"與小龍坎火鍋、餓了麼星選等不同行業頭部品牌的首次跨界聯合,不僅碰撞出當代青年群體引領時尚消費的潮生活態度,更是通過以場景化營銷刺激消費體驗的方式,將美的"空氣洗"健康洗護的功能優勢快速有效地植入到目標用戶心智中,實現了從"賣價格向賣功能、賣產品到賣價值"的營銷轉變,激發了家電營銷的迭代式創新路徑。
  • 勇奪11.11洗衣機老大之位 美的系憑什麼
    11.11作為年末衝業績的關口,一直是各大家電品牌廝殺的戰場。加之今年上半年產業整體放緩的客觀大環境,11.11可以說是寄託了品牌全年的希望。雖然洗衣機市場今年隨家電大盤整體走弱,但這只是反彈的前兆。據報導,11日當天0點剛過2分鐘,京東平臺的冰箱洗衣機成交額就突破了3億元。
  • 美的多品牌組團搶市場:五品牌年銷售額均鎖定10億
    昨天,美的系冰箱洗衣機首次聯手舉辦了多品牌場景發布會:美的、小天鵝、COLMO、東芝、華凌五大冰箱、洗衣機產品一起亮相,布滿整個展廳。讓人驚豔的產品外觀,搭載黑科技的眾多產品,令參會的經銷商頻頻觸摸外觀,打開冰洗門了解內部結構,詢問技術創新原理。
  • 家電細分市場遲遲難引爆,不妨從興趣圈層找到突破口
    從針對的不同消費人群來分化,細分家電中就有老人家電、兒童家電、母嬰家電、化妝品冰箱,甚至還有婚慶家電;根據不同生活場景的細分中,則包括廚房空調、客廳空調、車載冰箱、辦公室小冰箱、化妝間冰箱等等;還有從不同審美設計細分的,如時尚、典雅、藝術、傳統等不同風格。此外,還有家電龍頭企業近年來一直探索的多品牌戰略,也是一種細分策略。
  • 大型艦隊出航:美的系冰箱洗衣機矩陣出擊
    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新珠峰之夜」活動中,美的方面宣布,要將旗下美的系冰箱、洗衣機兩大業務體系從品牌布局、技術創新到產品陣容進行深度協同,通過多品牌矩陣深化兩大業務協同發展,為美的冰、洗兩大白電業務的發展帶來更大想像空間。矩陣為何?實際上,美的經過多年的發展與融合,旗下已經是滿營精兵良將。
  • 乾衣機市場需求暴增 「美的系」品牌領漲
    事實上,這次乾衣機產品能夠引爆市場並不突兀,因為在過去幾年中,乾衣機的零售量同比增幅都保持在30%以上。綜合這些情況,藍科技認為,乾衣機「爆發式」增長的現象,恰好反映了家電品類創新與技術升級在解決該領域消費需求升級時所表現出的現實意義。同時對於家電企業而言,這也是其保證存量、挖掘增量市場時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內生式增長力。
  • 海信電視美克美家聯手,引爆AIoT時代彩電場景化臨門一腳
    作為家庭客廳唯一主角的彩電企業們,如今正在經歷從大屏高端的市場引爆到家庭場景解決方案的落地變革。那麼,AIoT時代,高端大屏電視的場景化落地突破口又在哪裡?4月28日,高端大屏領軍品 牌海信電視牽手高端家具品牌美克美家,在新浪家居直播平臺攜手打造5大生活場景,以「好好待在家,電視配沙發」為主題,海信電視多款產品與美克美家的時尚家居巧妙融合搭配,共同探討、詮釋客廳空間生活方式,解讀品質客廳為家庭生活增值的重要性。
  • 從5大品類看個護消費新趨勢,「多步驟細分」下品牌如何掘金?
    近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國際發布《天貓國際個護家清行業消費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美發護髮、身體洗護、口腔護理、私處護理、居家清潔五大品類洞察個護家清消費新趨勢。此外,幹發帽、男士私處護理、浴室用品套件/置物架、護髮精油、香薰用品以遠高於其他品類的消費增速,成為細分市場的「潛力股」。02、護髮更專業,「黑科技」「沙龍」優勢凸顯頭髮造型護理作為影響形象的一大要素,產品需求在近年來也不斷愈發細分。《報告》顯示,秀髮洗護進入「多步驟細分」時代,不同細分步驟的洗護髮產品消費高速增長。
  • COLMO取代比佛利、東芝國內上市,美的洗衣機加速進攻高端
    作為美的集團多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美的正在加速推動高端品牌COLMO落地,一方面積極拓展產品線,布局冰、洗、空、廚熱、淨水和嵌入式等多品類,另一方面將各事業部的優質資源集中到COLMO,全力進攻高端市場。
  • AWE2019美的蛻變:科技成新引擎,跨界成新常態,多品牌大爆發
    特別是,透過在今年「包下一個展館」釋放新科技、新業態、多品牌的美的集團一系列動作,家電圈可以清楚看到,家電產業以及領軍企業的變革新信號:科技創新家電發展新引擎,IoT帶來的家電製造向智慧生活服務的變革加速落地,最終面向未來的家電、機器人、智能物流等多業態引爆,以及面向用戶的品牌、產品碎片化細分。
  • COLMO取代比佛利、東芝國內上市,美的洗衣機以全新陣容進攻高端市場
    從10月起,東芝洗衣機將陸續登陸華南、華東市場,為喜愛外資和日系品牌的中高端用戶提供新的選擇。美的洗衣機以COLMO和東芝兩大品牌同時進攻高端市場,加強8000元以上價格區間的產品競爭力,用高附加值產品提升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