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藝術:永恆與不變

2020-12-14 蘭瑾軒學藝

每當看見埃及的文化相關的物品,總是忍不住驚嘆這個民族的智慧與文化。

埃及的藝術與發達的手工製作造業與埃及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

我們現在所見的配色鮮豔大膽的彩繪,又或者精細的木雕、石器和象牙工藝品,以及使用黃銅、貴金屬和寶石製作精美的金屬工藝品都是為了他們的領袖——法老而服務,而且從出土文物來看,多半不是為了日常生活所服務而是為了死者來世「享用」而製造。

最新出土的彩繪木棺體現了古埃及裝飾藝術中的兩大門類:雕刻和繪畫。這種木棺上的淺浮雕的裝飾性特徵與繪畫原則無異。

這些出土的木棺十分精緻,充滿著極強的宗教氣息和神秘主義色彩,呈現出靜穆、莊重、渾厚和遒勁的藝術形態。這是由於「永恆」和「不變」的宗教信仰和「長存的秩序」與「恆定的倫理」。

接下來我用幾個關鍵詞帶著小夥伴們一起來了解一番古埃及的繪畫藝術。

一、散視法,即視覺感知的逼真讓位於內在的理念,我們又稱之為「假想透視法」。表現一個盒子,則畫出其正面、頂面和兩側,不僅精心繪出外殼,並且細細描繪盒子裡的東西,也就是說既能看見外貌,也將內在的情形表現出來。

二、側臉正身,也就是從不同角度把對象集中在一個形象中,正、反、側同繪於一身,取所畫對象中最能反映其局部特點的諸面造型集繞一體,如側面的臉配一個正面的眼睛。正面身體配側面的腳描寫。

我不得不懷疑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就是由此受到啟發而得的。

三、輪廓勾線色彩平塗,不追求光線明暗變化僅為平塗填充。色彩使用大膽豐富,以純色為主,基本色譜為紅、黃、綠、黑、藍、白,色彩不相互摻雜,通常用黑色勾勒輪廓。

了解了以上幾點,下次再看見相關的文物或藝術品就能很快分辨出是否是埃及典型的藝術品或者文物啦!

相關焦點

  • 古代埃及雕塑繪畫藝術特點
    埃及藝術,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術。其特點是:建築體量巨大,宏偉壯觀,具有強烈的崇高感;雕刻樸素寫實,整體性強,有觀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傾向;繪畫線條流暢優美,色彩豐富。現遺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畫。埃及藝術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產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 藝術設計考研之外國工藝美術史:古代埃及
    盾形石板的前後都用浮雕形式表現了美尼斯王統一埃及全境的各種形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時代開始的歷史性作品,內容形式都極為完美。作品以象徵性的手法充分表現了美尼斯的巨大威力和宏偉業績,同時體現了埃及藝術的古樸渾厚特徵。紋飾中人物頭側、體正的表現手法,奠定了埃及藝術風格的基礎,以後古埃及藝術中的人物形象都有「正面側身律」的特徵。
  • 永恆文明埃及法老介紹 拉美西斯屬性一覽
    永恆文明埃及法老介紹,拉美西斯屬性一覽,永恆文明埃及法老介紹,拉美西斯是埃及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法老,他生前為埃及留下了累累戰果。那麼拉美西斯這位法老在永恆文明的戰場上有著怎樣的表現呢,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 英雄背景 拉美西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
  • 永恆不變的是變化
    永恆不變的就是變化!三年時光裡,那些遇到的人,經歷的事,美好的瞬間和心靈的感觸,都將珍藏於心到永遠。
  • 中國的藝術創新重要,還是傳承重要?
    我們在談到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埃及藝術的時候,常常會說它是遠古藝術中的永恆藝術。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之所以說它永恆,其實有兩層意思在,第一層意思是指埃及留下的藝術品是永遠存在而很難毀壞掉的,比如說埃及的金字塔。
  • 變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柯柯&KOKO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化是一直都存在的,是永恆不變的定律。昨天晚上,家裡突然停電了,炎炎的夏日停電是最嚴酷的懲罰,忍受不了的我訂了個酒店,在酒店裡度過了舒適的一晚。
  • 話說埃及:古埃及藝術的源流,法老納爾邁的巖板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藝術的源流,法老納爾邁的巖板。在新石器時代初期,尼羅河流域的沙漠洞穴中,原始社會狩獵者藝術中的精品被保留了下來。(研究者通過畫面上的船隻形狀,認為乘船而來的是東方的異族人;因為這些船隻的底是平的,船頭、船尾高高翹起,與古埃及原始人古陶器上繪製的凹底船大相逕庭。)
  • 《道德經》第十四章,永恆不變的道
    而道理也是不會因時間改變而改變,也是從古至今都有的,也是那永恆不變的。常有人問,《道德經》適合老子當時的社會,距今兩千多年了,還適應當今社會嗎?此章就是告訴人們雖然時過境遷,也許稱呼變了。但是道理是恆久不變的。同樣,道理也不是誰想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的。道理不會改變,只有人們理解的對與錯。這個世界無論怎麼改變,總有那些永恆不變的東西。
  • 埃及文化主題,歸根結底是王,這是古埃及藝術創作準則
    埃及文化主題,歸根結底是王,這是古埃及藝術創作準則從埃及藝術創作的指導思想來看,其主題主要是描繪神與王,而歸根結底是王。不論神與王都被賦予神聖化、理想化的性質與特色。埃及的雕像、繪畫作品,除了具有各自不同形象的面孔之外,常常被描繪為寧靜、安詳、莊重、肅穆甚至神聖不可侵犯的形象。
  • 沒有固定的規則,才是永恆不變的自然法則。
    永遠沒有固定的規則,是永恆不變的自然法則。自然界變化萬端,人間事瞬息萬變,沒有什麼是永恆不朽的。一匹狼都會有觀念上的變通,人,又憑什麼說,自己的觀念時無法改變的?
  • 書摘|從埃及到永恆:法老的秘密如何天下皆知?
    卡爾·累普濟烏斯(Karl Lepsius)和奧古斯特·馬利耶特(Auguste Mariette)才是埃及學領域當之無愧的巨人,儘管他們二人的身高都比不上貝爾佐尼。累普濟烏斯是普魯士埃及學家,1842年帶領一支工作隊前往埃及,他們的任務是儘量記錄那裡的古蹟。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成果驚人。
  • 你指尖跳動的電光,是我永恆不變的信仰
    及後續外傳作品《某科學的超電磁炮》個性、王道的人物角色設定在她一出場便存在感爆棚甚至遠超當時魔禁男主角上條當麻的人氣後續出外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你指尖跳動的電光是我永恆不變的信仰
  • 【耕雲解惑】法的本質永恆不變,方法隨著時代在改變
    答:法的本質永恆不變,因為真理是原本如此、畢竟如此的。理論的本質不變,但是方法會隨著時代而改變。安祥禪並不需要改變你現在的生活方式,只要求改變你的心態。如吃素,做不到也不勉強。又如參話頭,也不適合現代工業社會一般在家人的修學方式。
  • 萬法因緣和合,變幻不定,真如真實存在,永恆不變
    萬法因緣和合,變幻不定;真如真實存在,永恆不變。佛性是永恆不變的,所以詩人說「真是我,長如此」。詩人的意思是喜樂好惡應該具有永恆,固定不變的性質。也能夠見性成佛,實現永恆。
  • 生活不可能平平淡淡、永恆不變!人生中的變故總是不期而遇
    運動是永恆的,赫利厄斯的戰車也不會因為你的失望而放慢腳步。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擁抱生活。生活也會以最熱烈的擁抱回應你。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誠如李安在《飲食男女》中借老朱之口說出的話:『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生活不可能平平淡淡永恆不變,人生中的變故總是不期而遇。但是我們卻可以坦然面對。
  • 人生,有三個永恆不變的真理,越早明白越好
    而人生,其實有這三個永恆不變的真理,越早明白對我們人生越有利。一、能為我們人生負責的只有自己每個人都生而孤獨,這個孤獨並不是說我們沒有親人朋友。相反,而是儘管我們身邊有關心我們的人,也有我們在乎的人。但都無法改變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一事實。
  • 這種植物象徵永恆,朋友純潔的心,永遠不變
    文竹的花語是象徵永恆,朋友純潔的心,水遠不變。婚禮用花中,它是婚姻幸福甜蜜,愛情地久天長的象徵。
  • 畢達哥拉斯:數學、規律、永恆與上帝
    畢達哥拉斯正如大部分宗教人士所認為的那樣,因為外界無法向我們展示這樣一種純粹的規律,而人的內在,結合著靈魂、純粹思維、思想、理性能力的內在,由於它可以通達感官事物中所蘊含的不變以及永恆存在的事物(認識數學規律),而這樣的能力不正是通往永恆上帝之路嗎?
  • 21款賓利飛馳永恆不變的奢華質感
  • 埃及行,7000年的歷史的開羅已滿目瘡痍
    我要去埃及,我要看看金字塔,跟隨心靈的呼喚,春節長假,帶著媽媽去旅行。熱愛藝術的我們,每當翻閱藝術的書籍,永遠避不開的詞彙便是埃及,埃及,在我的心目當中早已成為神聖的代名詞,懷著萬分的敬仰與朝聖的心情,我終於踏上了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