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街上走一走
尋找光陰的故事
- 台州 糧宿-
青石板的小路,
黑瓦木樑的二層老屋依舊,
窄窄的長長的過道兩邊,
老房子升起了炊煙,
路口那棵幾百年的香樟,
記錄著時間,
老街,有不曾消失的美麗……
台州黃巖柔川風景區內的沙灘老街,依然保留著原始而古樸的風貌。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此地就有商業活動。民國年間,當地村民立街興市,成為農產品、土特產、手工藝品集中交易場所。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鄉政府、供銷社、信用社、衛生院、糧管所、獸醫站、食品公司等單位搬遷到沙灘老街,沙灘老街逐步成為一條十分熱鬧的街市。
時光變遷,雖然繁華不再,但老街就像一塊美麗的琥珀,封存著令人著迷的往日時光。
老街安靜祥和,既有「依依墟裡煙,暖暖遠人村」的煙火氣,又有不諳塵世的隱逸,走在其中讓人仿若忘記了時間。
沙灘老街與商販遍布的其他老街不同,那些空出的老房被改造成公共空間,書吧、茶吧、酒吧、民間手工藝品店等,留下的原住民經營著家庭式小作坊,生產米酒、饅頭、豆腐等傳統食品。
除卻豐富的活動場域,老街還有著歷史悠久的儒道文化,南宋大儒黃超然創立的柔川學院的遺址至今留存,道教聖地的太尉殿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廟外的古戲臺也得以修繕……
老街上藏著一家由舊時糧倉改建而成的民宿,直接取名——糧宿。
名字保留著祈盼豐收的美好寓意,建築外觀在設計的過程中也秉持著「修舊如舊」的理念,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著原有風貌。
待等入裡後,卻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老房子的陰鬱一掃而光,如一杯熱茶,透著慵懶溫馨的氣質,讓人仿若走進溫情的西方油畫世界。
民宿共有5間房,分別為一稻、一黍、一稷、一麥、一菽,全為Loft的複式空間格局,房間的數量雖不多,但面積都在50-135平。
室內工業風的設計給人以簡約、舒朗的空間觀感,雜糅其中的美式田園風與北歐風,又給房間增添了雅致溫馨的氣質。
一菽是民宿內最大的房間,室內開放式的格局使人在房間各區域內的行走有著無阻隔的自由。
自帶的客廳、餐吧和寬敞的休閒區,適合朋友閨蜜入住,或者家庭出遊。
室內沒有浮華的裝飾,牆上倒有許多清新可愛的掛畫,十足溫馨。
清晨,陽光透過玻璃窗在房間投下斑駁的光影,給一天的伊始增添明媚的歡喜。
房間的硬體設施和軟裝用品也都是極好的,科勒的衛浴、水空調.....及從德國巴斯夫集團引進的建築外圍保溫隔熱系統、自然採光、隔熱降溫等十項適用技術,讓此間的生活安心且環保。
獨棟公區的展廳內展有糧宿的前生影像,無論是繁榮或破敗,這座經由幾十年歲月打磨過的老房子總有著不緊不慢,任時間兀自沉澱的怡然自得。
沿梯而上為民宿內的閱讀室,許是受老房的「怡然自得」所感,室內的氣息溫潤怡人。挑選一本好書,靜靜抱讀,人就在書裡起伏,掩耳不聽塵世喧囂,這是世間最寧靜的快樂。
與閱讀室連接的是室外露臺,露臺是很好的飲酒之地,吹著晚風就著行人與夜色下酒,輕鬆自在。
露臺之下是民宿的早餐廳,室內為開放式的空間格局,淡雅溫馨。牆上掛著的插畫風幽默風趣,給「盛滿煙火氣」的餐廳增添了幾分調皮的天真,餐廳內的廚房可供給住客做飯。
民宿的早餐由店長精心製作,豐富且營養。綿軟可口的三明治、煎蛋、粗糧......日常的幸福感從口腔一下便湧進了心裡。
走出糧宿,沿著老街一路向前,你可以一邊走一邊體驗老街一天的慢生活。
在沈雷剪紙名家創作基地,可以跟著老師,用巧手來打造一幅只屬於自己的作品;在竹編教習館,可以親手摸摸竹條,體驗一把手藝人的生活,帶個小竹籃裝滿美好回憶回歸日常生活;渴了,可以在茶館點上一壺熱茶,靜靜坐著品茶品人生;此外還有展覽廳、米酒店、酒吧、書吧……等著你去一一探索。
走到沙灘老街的盡頭,迎面柔極溪溪水清澈,流水潺潺。騎一輛自行車繞著健康步道一路向前,可以欣賞沿途的田園風情。
步行6分鐘左右是黃巖有名的兩岸三度素拓基地,而驅車10分鐘就到達熱鬧的寧溪古鎮,也是台州特色美食的打卡地。
素拓·攀巖
台州 糧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