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學校組織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周末興趣特長班學習。象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智慧的體操。它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智慧。自漢代發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深受人們喜愛。
學校四年級有30多名同學報名學習象棋,由我執教。
剛開始學習的半天,我由象棋的發明經過、楚河漢界的含義、棋子的擺法、車馬炮等各個棋子的走法講起,講到紅黑雙方各代表歷史上的誰、哪一方先走及其原因,通過一個個故事,生動形象地把象棋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
聽著我的講述,同學們的下棋興趣越來越濃,個個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神情。我讓大家自由選擇同學對弈,我在巡視、指導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水平。對弈幾局後,贏的同學興高採烈,輸的同學鬱鬱寡歡。我組織同學們安靜地看我,願意和我下一局的舉手。幾個同學舉起手後,大家推薦劉沛誠同學和我對弈。
我們擺好棋子,通過多媒體展臺展示給同學們看。開局前,我強調對弈規則:摸子走子,落子生根,不準悔棋。劉沛誠紅方先走。他當中炮,我馬起跳。我一邊對弈,一邊講解劉沛誠走的每一步棋的目的,再講我的對應辦法,適時講些下象棋順口溜:當中炮,馬發躁;三步不走車,贏都當作輸;馬走邊,獨死無生;無事不捅當中卒……
我邊走棋邊講解,一不留神,被劉沛誠吃了一個炮,處於劣勢。我說:「在此情況下,我要爭取和棋。要和棋,他只多我一個大子,就主動和他對子,對到最後,他一個大子殺不死我的棋,和棋目的就可以達到。當然,還可以爭取反敗為勝。所以,處於劣勢的時候要沉住氣,集中精力,等待對方出錯。要英勇頑強,不認輸,爭取贏。」後來,劉沛誠果然一時糊塗,一個車走到我馬腳下被我吃了。我高興起來,乘勝追殺,十多回合後,他輸了。
在後來的學習中,我向同學們講解象棋的開局走法和基本對應辦法,引導大家深入分析、思考對方走每一步棋的目的,自己的對應辦法有哪些,選擇最優的對應辦法實行。慢慢提高要求,分析對方接下來幾步會怎樣走,自己分別怎樣應對。我的理論講解與同學們的實際對弈相結合,穿插進行,同學們進步明顯。
兩個月後,我組織大家進行比賽,林立雄同學8局全勝,唐縉禹同學7局全勝,劉沛誠同學6局全勝。其他同學則有贏局也有輸局。通過比賽,同學們看到了自己的成績,也發現了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激發了大家的上進欲望,學習的勁頭更大了,非常喜人。
下象棋,讓人的思維敏銳,注意力集中,分析能力、預測能力、判斷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到開發,還能增進身心健康,培養競爭意識和抗挫折意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謂是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