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9歲留學日本:如果同齡人敢欺負我,我就用學習對付他們

2020-12-25 山海之名oz

說到留學的地點,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美國,英國等國家。可能很少人會想到,在二十多年前,會有那樣一群留學生,年齡或大或小,會選擇前往我們的鄰國——日本。

這些人,懷揣著不同的目的,背負著迥異的背景,坐上飛機,踏足一個陌生的國家,為了自己或者家人開始了自己的奮鬥。

01

1896年,清政府派遣了13名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從此揭開了中國人赴日本留學的歷史。100年後,又有一群人,踏著前人的足跡,來到了這個國家進行學習。而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張素,也在其中。

張素,是一個九歲的小學生,在去日本留學之前,她曾在北京讀小學。因為爸爸在日本工作,9歲的張素隨媽媽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和爸爸團聚。也正是因為此,屬於張素的兩年留洋日本之旅開始了。

02

也許是受到課本等其他方面的影響,即將要前往日本的張素對於日本當地的印象並不是很好。在新幹線上,有這麼一段對話:

爸爸:日本小學生欺負你怎麼辦啊?張素:用學習來對付他們。在中國我跟媽媽已經定了條約,一定要拿第一。爸爸:拿第一是為什麼?張素:為中國爭口氣啊。因為日本人侵略中國,所以我就得……

到學校一周之後,張素小朋友雖然態度有所緩和,但心中一直很在意中日兩國之間的關係。在一次全校大會,在沒有提前通知的前提下,這個中國小朋友被校方邀請做一次講話。結果,她當時就做了一番形似外交官的發言:

國家與國家之間永遠是和平的,願我們這一代,永遠捧起和平的鴿子,唱起和平的歌

這些發言,確實讓人難以預料,很難想像,它是出自一個沒有提前準備的9歲孩童之口 。但轉念一想,這又是有跡可循的。

在那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想要了解另外一個國度,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過,能獲得的信息可能就會顯得片面。在張素心裡,對於日本的印象就是那個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國度,而自己對於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呼籲那裡的人民嚮往和平以及在學習上勝過他們一籌,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充滿力量。

03

人在異國,首先得過語言這一關。在第一節課上,全班同學齊聲唱著一首日本歌謠,張素不會,也聽不懂,只能默默站在講臺邊,等著歌聲結束。

在這麼漫長的等待時間裡,張素感覺到了巨大的陌生感。可她儘管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也只是輕輕嘆了口氣,繼續保持微笑。

天書一樣聽完第一節課,不放心的媽媽一直在教室外面站著……你以為這孩子會帶走嗎?才不。

媽媽剛安慰了幾句,她就回頭找老師去了。一手一腳,笨拙地比劃著,請老師教她讀詞。

小留學生,真不慫。她的微笑面對,不是矯情地偽裝堅強。照樣可以哭、可以嘆氣、可以求安慰。之後,自己解決問題。

好在,學校裡的所有人都清楚張素會面臨的問題,都很積極幫助她。

同桌的佐藤大樹,在上課時會一行行地指著老師講到的地方;班裡的四五個小朋友一下課就圍著張素,教她日語;班主任叫班上一名女同學每天在樓下等她一起上學;校方還特意安排了一位翻譯負責張素的學習……在這一切的幫助下,張素的日語學習有了極大的進步,從課堂上不能發言到搶著第一個發言,從成績平平淡淡到躋身班級第一名,張素做到了來時的目標,同時也發現了日本並不只是那個侵略中國的野蠻國家,真正應該被譴責的應該是日本高層而不是日本民眾。

04

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爆發了一場經濟危機,這場危機,被稱為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機導致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從91年開始,資產負債額在1000萬日元以上的倒閉企業每年都多達1萬家以上。

進入1998年後,日本經濟依然沒有顯現出任何復甦的徵兆,反而加速地向低谷下滑。隨著倒閉公司的不斷增加,張素父親所在的公司也面臨著倒閉的邊緣。

在全家人的考慮下,決定張素和母親先行回國,父親繼續在日本創業,這也意味著張素的兩年留學日本之旅走向了終點。

臨走之前,校長還將音樂課上使用的口風琴送給張素將要前往的北京的學校,一共71臺。

正如張素所言:來日本的這兩年值得,見識更廣了,也認識到了很多人。一次國外留學在當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機會,也不是所有去日本的留學都能遇上這麼好的對待。舊時候中國還很落後,人們嚮往外面的世界是人之常情,而如今中國已經發展成一個綜合國力數一數二的大國,著實讓人感慨萬千。

中日關係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中日之間的留學交往也在繼續。歷史不會說謊,中日也曾有過那樣一段蜜月期,只是現在,回不去了。

相關焦點

  • 小留學生張素:9歲赴日留學,21歲給主席獻花,考第一為國爭氣
    「我要好好學習,為中國爭口氣!」1996年,在日本新幹線列車上上,當父親問她為什麼要拿第一時,剛下飛機的小留學生,9歲的張素大聲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說起來,日本人前往中國學習的歷史很長很長,而中國人赴日本留學的歷史才百十年而已。
  • 30年前感動中日兩國的中國小小留學生,張素
    紀錄片《小留學生》對準了一個來自北京的9歲小留學生張素,記錄下一個孩子眼中的日本社會。
  • 中國小留學生轉到日本小學後,在全校早會上講的一番話震撼了在場所有人…
    但是,我們所講的留學生,一般都是至少高中畢業以後來日本的留學生。然而,還有一群特殊的留學生,他們年紀很小就來了日本,可能一句日語都不會說,就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國度。視頻裡面這個剪著齊劉海的小孩子,就是一名「小留學生」,她叫張素,來日本的時候只有9歲。因為父親在日本工作,一家人沒有什麼團聚的時間。
  • 日本留學被日本人前輩歧視欺負,該怎麼辦?
    用英語跟日本人學生老師交流有時確實感覺隔著一層紗,特別是在研究室的時候,其他日本人學生都用日語聊天交流感情的時候,無法用日語交談有時確實會莫名增加一些誤解。當然,還有一種可能,一些沙雕日本人認為連日語也不會,可能好欺負吧!雖然這種事情,也算少數,但是絕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少。碰到這樣的事情,確實挺倒黴,但是千萬不能慫,你越慫,對方欺負得就越兇。
  • 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 豆瓣9.3分 90年代留學生群像
    關於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紀錄片,片子哥真的有豆瓣9.3分的好片推薦,片子哥八年前看過,十年後再次推薦給大家,因為它徹底改變了我對留學的看法,當然畢竟是十幾年前的片子,當時中國普通家庭還比較困難,所以片中的主人公個個為了夢想而含淚活著。
  • 對付小人的三大「硬功夫」,硬起心腸,讓小人不敢欺負你!
    一般來說,小人都是吃硬不吃軟的,假如一味妥協、退讓,往往會令其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愈發的認為你好欺負。因此,對付小人,一定要具有一些「硬功夫」,能夠硬起心腸,讓小人不敢欺負你。以下就分享對付小人的三大「硬功夫」:一、以硬碰硬,絕不對小人妥協面對小人,有些人之所以不能以硬碰硬,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分是非,更不是因為他們就支持小人。
  • 二十多年前年僅9歲的《小留學生》
    遠渡重洋,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學習、生活。語言不通,聽不懂也說不來。任誰都會覺得這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何況面臨這項挑戰的是年僅9歲的小學生張素。紀錄片《小留學生》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張素的父親張煥然是留日學生,學成後留在日本工作。
  • 二十多年前年僅9歲的《小留學生》
    遠渡重洋,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學習、生活。語言不通,聽不懂也說不來。任誰都會覺得這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何況面臨這項挑戰的是年僅9歲的小學生張素。紀錄片《小留學生》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張素的父親張煥然是留日學生,學成後留在日本工作。為了一家人團聚,張煥然將妻女從北京接去日本,9歲的張素也得以插班進入日本的小學學習。此前沒有一點日語基礎的張素,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日本探索。
  • 早二十年去留學,我也許也會含淚活著
    一部紀錄片 送給每個在外留學或正在為之努力的你 在日本的日子 如果你要去日本留學 受盡溺愛的柳林來到東京後,每天洗11個小時碗,腳底板疼得不敢著地。他卻很自豪:「我柳林也能吃苦,也是一條漢子!」
  • 我媽媽昨天在自己服裝店裡被人欺負,我沒敢動,我很後悔怎麼辦?
    問題:我媽媽41歲單親,昨天在自己服裝店裡被地痞惡霸欺負,我沒敢動,現在很後悔怎麼辦?回答:你好,以前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我也沒敢跟惡霸打架,所以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如果你能理解媽媽,就會明白媽媽也希望你先保護好自己。
  • 孩子被同齡人欺負,教他向老師告狀是沒用的,聰明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被同齡人欺負,教他向老師告狀是沒用的,聰明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同齡人欺負,教他向老師告狀是沒用的,聰明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知道怎樣對付欺負你的同事嗎?下面三點教你解決
    你知道怎樣對付欺負你的同事嗎?下面三點教你解決在職場上幾乎每個公司都有著同一個不好的現象,那就是欺凌。聽起來像極了上學時同學們欺負弱小,大家在公司每天都面對著不同的人。剛進公司的同事也是收到不同人的欺負,例如刁鑽的客戶,欺軟怕硬的同事和領導。其實大家每個人都是欺軟怕硬的,他們只是看你好欺負,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欺凌。有些人會讓自己一再退讓,但是還有些人會讓自己反擊。不再忍受他們對自己的欺凌,那接下來我們以下用三點教你怎樣解決欺負你的同事。
  • 當小孩子被同齡人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當小孩子遇到小霸王,被同齡人欺負的時候,家長該怎麼辦?恐怕是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的問題。比如一位媽媽說她家兒子豆豆的遭遇,豆豆兩歲半了,有一次,她的一位朋友帶兒子來家裡做客,很自然地去翻豆豆的玩具玩,一眼就看中了豆豆最心愛的挖土車。豆豆說:「那是我的挖土車。」朋友的兒子三歲多了,比豆豆高而且壯,中氣十足地吼道:「你要懂得分享!」
  • 追夢女人張麗玲:16歲闖北京,22歲留學日本,31歲任董事長
    01、留學日本,萌生拍紀錄片的念頭1989年留學日本的張麗玲屬於較早出去的那一部分人,那個時候也是中日關係的蜜月期,當時中日之間的留學交流也很密集。當年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有著這麼一批不為人知的追夢人,為了自己或是家庭,在異國他鄉艱難求生。
  • 對付欺負你的人,只需三招,就能不再受氣
    有人欺負,並不是壞事,既能讓你看清楚一個人,還能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當然一直被人欺負,就不太對勁了,所以你要有對付欺負你的人的手段。不用太多,差不多只需三招就行了。因為太多了,會形成你選擇上的負擔,會讓你錯過時機。
  • 中國校園欺凌現象調查:為什麼他們要欺負我
    欺負者通常在同齡人中身材較強壯,也更成熟,而受欺凌者則相對弱小,比同齡人略顯幼稚。最容易成為受欺凌者的,是班級裡「被拒絕的學生」,他們通常課間時也一個人待著,明顯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或內心有些自卑。­  劉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曾長期欺凌一個男生,就是因為其身材矮胖,同學們都叫他「小胖墩」。劉博常在午休時把「小胖墩」拉到樓梯拐角,先是罵,接著打,一般持續5至10分鐘。
  • 日本公主身份高貴,為何仍被同學欺負到不敢上學?天皇也無能為力
    校園霸凌的確是存在於許許多多人的真實生活之中,不僅是普通人會面臨它的威脅,就連日本地位尊貴的公主也有被同學欺負到不敢去上學的經歷。2001年出生的敬宮愛子是日本天皇德仁的女兒,其宮號取自中國古籍《孟子》中的「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子自出生以來就因身份尊貴享受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待遇。5歲時,她被送進日本的皇族幼兒園學習。
  • 我們一起讀繪本——《別想欺負我》
    其實,我覺得凡事都有因果,對付暴力先從自身找原因:為什麼要欺負我,而不是別人?無意中看到一個繪本《別想欺負我》,幫你找到答案。《別想欺負我》一個叫吉姆的小朋友上幼兒園大班了,一早她背著新書包開心的去學校。路上遇到同班同學大個子雷奧和盧卡——他們總愛搗亂還愛找小朋友的麻煩,堵住了吉姆的去路。
  • 日本留學生活日記:來日本留學半年多,我眼中的日本是什麼樣子的
    小李用半年多的時間適應了在日本的生活,現在過馬路時她也不左右查看了,出門時也經常忘記把包上的拉鏈拉上,手機習慣性地保持著小音量或靜音震動狀態。要問小李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對日本有什麼看法,她能滔滔不絕地講好久。話是很多,但也就是以下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