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Adam學習錄
相比於其他科目如管理學,高數等,經濟學大家都是第一年考,誰也不知道考啥,那麼對考綱理解就非常重要了,萬變不離其宗,理解了考綱就等於考試贏了一大半,所以對於考綱一定要細緻研究。
今年考試院沒有給出經濟學的考綱,但其實也不用怕。就算給出考綱也基本就是給出整個目錄,最多告訴你哪些是識記,哪些是理解還有哪些是應用的,但其實經濟學更多考察的是你對知識點的理解,很多題目你要理解完之後用自己的話寫出來,這一點跟管理學是不同的。管理學就是「背多分」,經濟學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背誦,否則你不懂其中的經濟學原理,很有可能對題目一臉懵逼。
經濟學導論
兩本書給的都不一樣,馬工程的很多,包括了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再到研究方法等等,北大的那本就只是簡單的提完了經濟學是啥,這部分看幾眼就行了,估計只出一兩道選擇,大概知道下就好。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這個標重點,必出計算選擇,這個可以說是經濟學的基礎和開端了,後面所有微觀有關的內容都是從這裡延申的,沒有需求和供給就沒有交易,就沒有經濟學,裡面涉及了需求供給函數和均衡價格如何求的一個問題,很基礎但也很容易。裡面涉及了畫圖以及計算,所以這章入門了,整本書就容易很多。
消費者行為
兩本書區別出來了,北大那本只提了邊際效用分析和無差異曲線,另外一本還說了預算約束線和消費者均衡,這裡會出簡答。。。說不定要讓你畫圖的,經濟學簡答基本都是畫圖和你用文字表示,你給我畫出來,計算題也可能畫圖,經濟學=各種圖 圖 圖 圖 圖。
企業生產與市場結構與生產要素市場和收入分配
這兩個考點可以算在一起的,因為之間是相互聯繫的,這個考點也是經濟學裡面的重點,也是計算題必考的,這一章需要去理解各個市場的區別,所有英文代表的含義,各個計算公式之間的邏輯聯繫,包括TFC\TVC\AC\AVC\AFC\MC這些的聯繫,理解大於死記硬背,這個和管理學最大的區別就是,經濟學不要死記硬背!!!!理解了就自然記住了。
均衡與效率和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這兩個考點屬於出簡答或者選擇,都是理解性內容,相對於上面的考點來說沒有那麼重要,你要去了解什麼是一般均衡,去用圖了解帕累託最優標準是如何產生的,完全競爭市場又和帕累託最優有什麼關係
往年考試院給出考綱都會有題型示例,今年沒有考綱自然也就沒有了。
那麼經濟學的題型有哪幾種呢?
偏文科的題型就是:單選、多選、填空、判斷、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題。
偏理科的題型出法就是: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簡答、計算和案例分析題。
不管出哪幾種題型,只要對教材的知識點足夠的熟悉,都可以考高分的。今年是「專插本」改革第一年,社會上的就業壓力也還是很大,所以相信考試院不會為難大家的,大家要做的就是好好複習。
背誦真是個令人痛苦的事情。太多的枯燥乏味,太多的條條框框。但是經濟學不能死記硬背啊,管理學有些詞你真的只能死記硬背,但是經濟學的名詞解釋
比如說需求的名詞解釋: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願意並且能夠購買出售的該商品的數量。
然後供給的名詞解釋: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願意並且能夠提供出售的該商品的數量。
發現沒有,背一個等於背兩個,而且我不用死記,我就知道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需求就是消費者,供給就是生產者,在任何可能的價格下願意購買/出售的該商品的數量,一下就記住了,很容易的。
再說簡答題,簡答題其實只有一些章節才會出,重點關注有圖形的章節,特別是很多圖的,因為這些最容易出簡答讓你去解釋為啥為啥,經濟學其實圖是很重要的,也是輔助理解的工具。
計算題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就是靠刷題吧,題目寫多了,各種計算公式都見過,那麼計算題在怎麼變,你也會做,所以計算題我推薦用刷題的辦法解決。
經濟學是拉分的科目,放點心思,因為管理學不會至少還能編,經濟學不會,怎麼都編不出來,計算題至少30分,簡答20分,選擇再出幾個要計算的,一下就拉開五六十了。大家可以根據你要考的學校難度,給自己的經濟學成績定個目標,稍微比你目前估計的分數高一點。對於兩本書的建議啊,只想考五六十分的,學習能力差的,看北京大學的西方經濟學導論為主,馬工程為輔,北大那本搞定經濟學就入門了,想考高分的看馬工程的那本為主,那本比較細,有些知識點是北大那本書裡沒有的,但是考綱很泛,所以具體考不考誰也不知道,但是想考八十到九十的必須看,我認為經濟學兩極分化會很大,和高數一樣,學霸就八九十,學渣三四十,不像管理學,整本背下來了,考超綱的話就只能八十分,稍微背398把基礎題拿下來都能五六十,拉的分其實不多。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分享了,最後,祝大家在4月份的考試超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