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2天,我就當上了甩手媽媽

2020-09-05 螞小蟻小姐

井井有條又熱氣騰騰的生活

最近我的生活目標就只有一個:成為一名盡職盡責儘快甩手的一年級小豆包家長。

小九開學第3天,就從一覺睡到日上三竿的小懶蛋變成了早睡早起的勤奮寶寶:自己起床,自己洗漱吃飯,自己背上小書包,放學回到家立刻完成作業,自己整理第二天的書包……順便還贈送了一個「洗澡自由」——連吹頭髮都不需要我再幫忙了。

我能這麼輕鬆變成「甩手媽媽」,完全得益於一本好書——《教孩子學整理:從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這本書裡說:只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教他做整理,讓他們有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就可以遊刃有餘地應對這些生活的變化。

沒錯,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本者,王婆本婆。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也沒有關係(當然有關係!),接下來我就簡單分享下,如何用整理的思路給孩子做小學入學準備的——還有我掉過的那些坑。

// 提前下單,浪費一半

直到小九開學前一個禮拜,我還基本上沒有準備什麼東西。我的好朋友Coco老師說想送小九一個餐盒,這是她家小糰子哥哥上學的必需品,我說不著急,等學校說需要再買吧。結果拿到學校通知一看,小九的學校果然不需要餐盒。兩個生怕浪費東西的整理師差點抱在一起歡呼「幸好沒買!」。

孩子秋天要上學,從春天就開始籌備各種入學用品,等到開學卻發現和學校要求的不一樣,又得重新置換,還多出一堆嶄新卻用不上的學具。

這是多麼熟悉的場景啊!!想要整理房間,先買一堆收納盒,結果整完發現用不上,「如何收納不用的收納盒」變成了最大難題。

現在購物這麼方便,而且,學校一定會為家長準備這些物品預留足夠的時間。儘管等學校提出具體要求,再著手準備入學用品吧。你會拿到一張非常精細的清單,嚴格按照要求購買,又省心又不出錯也不會造成浪費。

// 購物不測量,買回淚兩行

因為學校給的清單上專門提醒了注意直尺的尺寸,所以我先測量了筆袋的內徑,才下單買的尺子,保證能夠順利放進尺子裡去。

但到了書包,我還是掉坑裡了。

為了儘可能減輕小九肩膀的負擔,我按照A4文件袋的寬度買了一個小書包。結果想要放文件袋的時候才發現,書包底部寬度確實是夠的,但上面因為設計成了好看的弧形,A4文件袋的兩個角會露出來,根本就拉不上拉鏈!

後來更換了一個同樣尺寸的書包,但上下都是方形,正好可以放進去文件袋。

「先測量再買」和「儘量買方形的工具」是我平常在整理課堂上給大家念叨過無數遍的原則,沒想到輪到自己,還是一不留神就犯了錯。

// 孩子不參與,做也沒意義

學習用具陸陸續續到貨了,接下來就是整理好它們,這件事由誰來做呢?看過《教孩子做整理》的小夥伴肯定知道,親子整理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放著讓孩子來!

兒童心理專家皮亞傑說過「認識是由行動的得來的」。儘可能讓孩子自己完成上學物品的整理,他就可以在將來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它們。孩子不會做怎麼辦?帶著他一起,教給他方法,做給他看,一遍不行,就多嘗試幾遍,總之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孩子參與進來。

上學物品的整理,主要就是完成分類的工作。

1,按照「家裡用的」和「學校用的」分開

像鉛筆、橡皮、紙張這些東西,在學校會用到,在家裡也會用到。首先按照學校要求的種類、數量,分出「學校用的」,為了減輕負擔,這部分不要多帶。剩下的就根據需要自己選一些出來,留在家裡日常使用。

2,按照學科分類

按照學科對書本、資料和學具分類,是讓孩子們自己管理起來方便清晰的最簡單的方法。學校通常會要求用學具袋,按照學科分類裝起來,放入書包中。在家裡,我們也可以設置幾個文件盒,收納那些留在家裡的零散的紙張、練習本、課外學習的資料等。

3,按照使用/備用分類

我曾經在幫一個三年級的小男孩整理房間時,我們從家裡搜羅出來了12把剪刀、32塊橡皮、13個卷筆刀,26把尺子,還有將近100支筆!它們被隨意丟在了房間的各處,想要用的時候找不到,只好又去買新的,於是家裡的文具就越來越多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建立「備用品小倉庫」。

在和小九一起整理文具的之後,我們也設置了「學習用品小倉庫」,除了正在使用的,剩下的全部集中放入這個小倉庫,需要補充的時候就到這裡去拿。

// 標籤貼完,都歸我管

書包、美術袋、學具袋、筆袋、書本、封口袋……還有每一支筆!通通都要貼標籤……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感謝自己買了一隻標籤機。

你也許會想:怎麼這麼麻煩,難道不貼標籤孩子就不知道東西是自己的嗎?其實,貼標籤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怕東西被弄丟。

我們在上門整理的最後,都會和客戶一起給物品貼標籤,尤其是帶小朋友一起整理,一定會讓他們親自去做貼標籤這個動作。這個小小的儀式感,其實是我們在整理完成後,重新審視物品的過程,不但可以加深記憶,還可以建立責任意識——上面寫著我的名字呢,我要管理好它們呀!

// 固定生活節奏,媽媽輕鬆甩手

「硬體」到位後,還有更重要的「軟體」——建立新的生活節奏。

孩子們其實是喜歡有規律的生活的,你也許早就發現,家裡最願意重複固定行為節奏的人,就是那個小傢伙了。如果今天做事情的流程和昨天不一樣,孩子就會立刻發現。

所以,爸爸媽媽要做的,就只是和孩子一起建立這個流程,並且重複執行幾次。一旦這種秩序被內外一致地建立起來,孩子就會願意去自主地維護它,根本不用我們催促。

1,早睡早起

如何讓一個在家裡放肆了半年的幼兒園小朋友,迅速轉變成早晨不到7點就能自己起床的小學生?我只做了兩件事:首先,和他一起根據上學的時間倒推出他必須起床的時間,讓早起變成「必須」的事,其次,選一個他喜歡的鬧鐘,讓起床變成「快樂」的事(最後Coco老師送了這個貼心的小禮物,小九愛不釋手)。

如果一件事是「必須」且「快樂」的,那還有什麼做不到的理由呢?

2,回家第一要事:完成作業

這一條可能是很多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但是如何才能讓孩子做到呢?

其實很多時候小朋友們沒有意識先做作業,只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回家先完成作業,就可以自由自在、不受幹擾地玩耍——正如整理好房間是為了享受生活一樣。當然,最重要的是,寫完作業就真的可以「自由自在」、「不受幹擾」,而不是繼續被爸爸媽媽嘮叨和管束。

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就建立這個規則,而且一旦建立,不論遇到什麼情況——家裡來了客人,要出去玩耍……都不要輕易打破,尤其是不能是被爸爸媽媽自己的私事打破。

3,兩個重要的清單:進門整理+次日物品

從學校回到家需要做什麼?第二天上學前需要準備好什麼?在《教孩子做整理》書中就附有這兩個清單,和孩子一起梳理這兩個流程,寫下來,貼在進門的位置。

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的做法,既不是自己隨心所欲,也不是依賴媽媽權威,而是這個家裡看不見摸不著的「規則」在起作用。

重複幾次之後,孩子的習慣自然就會養成,再也不用跟在後面催促「快洗手快喝水快寫作業」,也不用第二天起床兵荒馬亂到處找東西了。

第二天上學的準備,不能等早晨起來再做,而是前一天就要完成。把要交的作業放入書包->根據第二天的課錶帶學具->檢查鉛筆是否需要削->檢查是否還有新的口罩->不帶的學具要歸位到家裡固定的位置->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書包放在一起……

在第一次和小九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是手裡一邊拿著樂高玩,一邊和我一起完成的,結果第二天到了學校,果然他就忘記了老師讓帶的東西放在哪裡。

於是我們就把「玩耍開始」的時間,從「寫完作業後」,改為「次日物品準備完成後」,要求他必須先專心完成這些準備工作,才能開始自由玩耍。

開學第三天,小九在出門上學前,自己跑到小黑板前仔細看了一眼當天課表,「俯瞰」了一下自己當天的生活,然後從容地走出了家門。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經基本上可以「放手」了。

所以,如果你問我當甩手媽媽最大的心得,那就是一句話:把外接的「爹媽牌」移動電源,換成的孩子自己的內置電源

什麼東西在哪裡,怎麼拿怎麼放,什麼時間需要做什麼,需要做什麼準備……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要「播種」到孩子自己的小腦袋裡,這些事情的驅動力都是來自孩子自己的內心。

在《歡迎來到一年級》這本書中就提到,一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讓孩子喜歡上學,以及,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喜歡才有行動的動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終極秘訣。

我知道,這一切並沒有什麼新鮮,它是從孩子知道把自己的玩具放回原處那一天開始,就學到的東西。

E-N-D

圖部分來自:Instagram

文:螞小蟻小姐

《愛上收納:井井有條又熱氣騰騰的家》作者

《教孩子學整理:從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作者

日本JALO一級生活規劃師、MLO講師

中國規劃整理塾上門導師、籤約講師

韓國KAPO一級整理收納專家

脫口秀《整理不可以》主創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個人微信⬇️

01

●往期精華閱讀

► 點擊閱讀

02

●家居書籍推薦

► 點擊閱讀

03

● 國際認證課程

► 點擊閱讀

04

● 一對一個案諮詢

► 點擊閱讀

05

●新居收納規劃

06

● 親子整理工作坊

07

●上門整理服務

相關焦點

  • 考得咋樣不重要,80後媽媽甩手放養學霸
    80後的孩子都要高考了 【考得咋樣不重要,80後媽媽甩手放養學霸 】印花T恤,時髦地在腰間打個結,修身白色牛仔褲配粉色老爹鞋,相較於隆重的旗袍媽媽,80後家長謝豔霞的送考裝扮顯得比較青春和清淡。她笑稱自己屬於甩手放養式育兒,「對孩子關心比較少」。
  • 詠春拳的四大原則之二:甩手直衝
    甩手直衝首先從字面解釋就是:「甩手」指對方與我手臂相接時,對方突然將與我方相接的手臂撤去(無論撤向任何角度)。每當對方「甩手」時,我應迅速以第一時間,第一距離發招,從對方撤手處直攻入其中線要害。「甩手直衝」其實是從長期的黏手訓練中獲得的本能發力反應。
  • 不做「甩手校長」
    當你指出存在的問題時,他們常常會說:「我主要抓宏觀思想,具體工作由分管領導負責。」還有一些校長,在學校很難找到他們的身影,不是開會就是外出辦事了,即使有幸碰到,也是端坐在校長室裡。有的教師說:「我們的校長除了開會布置工作,就是提筆籤單據,具體工作與他無關。」 毋庸置疑,學校工作千頭萬緒,必須分工負責,但上面提及的校長,總有「甩手校長」之嫌。
  • 家庭教育裡「甩手爸爸」是多少孩子童年的傷
    前兩天給一學生的家長打電話,微信聯繫,該生爸爸在接通後,我問他假期裡有沒有關注到家長群裡每天發的「防溺水」信息?爸爸說:「忙」再問,你有沒有打電話跟孩子聊聊假期安全?爸爸回答:「忙,孩子的事情都是媽媽過問。」我只好再聯繫孩子媽媽。
  • 雙胞胎兄弟被姐姐訓哭,媽媽安慰:再忍忍,還有50天姐姐就開學
    導讀:雙胞胎兄弟被姐姐訓哭,媽媽安慰:再忍忍,還有50天姐姐就開學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雙胞胎兄弟被姐姐訓哭,媽媽安慰:再忍忍,還有50天姐姐就開學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神奇甩手功,可以治百病!(圖文教學)
    「甩手功」是佛醫堂在「養生禪修課」中曾多次講的內容,是一項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小動作,但是不要小看這個小動作,它暗合道妙,經過研究發現,這個小功法就可以對無數種疾病有很好的調養作用。今天我們再次詳談甩手功!每天甩甩手
  • 開學第三天了,我的糊塗媽媽你什麼時候來學校接我?
    開學三天了,孩子們都開始進入了學習狀態,可是,有些爸爸和媽媽們還沒來得及適應開學生活,沒跟上孩子們的節奏,慢了半拍。01 媽媽,你不會又忘了接我吧?今天,芸芸發了一條狀態,底下人回復爆了,怎麼回事呢?原來,開學已經第三天了,作為媽媽的她每天去接孩子,都只記住了五年級姐姐的放學時間,每次都忘記接妹妹了。妹妹今年是一年級新生,今年開始和姐姐上同一所學校了。妹妹以前上幼兒園時,都是到晚上才接的。
  • 平甩功,每天這麼甩甩手,把一身病都甩掉!萬人受益~
    ▲ 甩手功圖示。甩手時雙手保持自然狀態,每次甩到第五下時配合下蹲一次。(下文有動圖指導)這套功法源於《易筋經》,甩手功適用面特別廣,對高血壓、肝病、心臟病、神經衰弱、氣管炎、關節炎等多種慢性疾病都有顯著的作用。甩手功保健原理
  • 出生在媽媽無助,爸爸甩手,爺爺奶奶旁觀的家庭的小孩,最不幸!
    為何媽媽會打孩子?那可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啊!她一個人帶孩子,遇到折騰的孩子,她比別人上三份班都辛苦!上三份班的人,最少三五個小時能睡,對她可能是奢望!她要24小時圍著孩子轉,還要不被老公體諒,還有婆婆的冷言冷語,不幫助!身體壓力和精神壓力!
  • 焦頭爛額的開學季2
    9月3日,開學第二天。小班分批試學,老三老四2號上了,3號就休息了。本來想著會是輕鬆的一天,結果……老大二年級,一般7點半從家裡出發,老二大班,最早不能超過8點,所以3號,還是分開送了兩個寶貝,然後開始一天的忙碌。
  • 我媽帶著小姨上門照顧,婆婆直接甩手就走
    生老大剖腹產,回到家婆婆在他兒子面前一個樣,他兒子上班之後又是一個樣,吃飯按照正常人燒,我還得挺著刀口給孩子換尿布,還說當年她生他兒子沒三天就下地除草了,現在的人就是太金貴,沒有一絲絲的單獨照顧產婦意味,氣的我奶水少,刀口也恢復不好,我姐來看我的時候感覺不對,當天我媽和小姨帶著東西來上門照顧,婆婆藉機甩手就回老家,從此月子裡沒個人影,更不要說電話啥的,現在孩子已經上學,你覺得我會帶孩子和婆婆親嗎
  • 開學季下學期上課103天,放假47天,及開學前應做的準備
    我們先來看看下學期及明年的日曆:秋學期開學時間:9月1日國慶節、中秋節放假:10月1日~10月8日秋學期期末考試:2021年1月18日~1月24日寒假時間:2021年1月29日春季開學時間:2021年2月22日
  • 羅利國際幼兒園北京校區:開學100天紀念日
    ▼100天的時光,老師與小朋友朝夕相伴,相互溫暖。讀書、數數、唱歌、畫畫……見證了太多的成長故事。在【法國班】「開學100天紀念日」活動上,老師帶領小朋友回顧了100天裡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老師,100天我都長大了」;「老師,100天都過生日了」;「老師100天我都長高了」。
  • 來四川上大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聽不懂四川話了~~
    來四川上大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聽不懂四川話了~~ 2019-08-09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姐姐開學第3天,弟弟想念姐姐,媽媽提醒:忘記她揍你了?
    最近很多家庭的大寶都開學了,只留下小寶在家中「稱王稱霸」。不過很快小寶的狀態就有些不對勁了,少了競爭對手的小寶們也變得鬱鬱寡歡了,這不,就有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家小寶的狀態。姐姐開學第3天,弟弟對姐姐各種思念
  • 雙胞胎媽媽分享:2歲半寶寶7天脫口而出講英文,10天養成習慣
    本期人物介紹姓名:毛毛和豆豆年齡:2歲8個月年級:幼兒園小班連續英語聽讀學習天數:61天我是毛毛和豆豆的媽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兩個寶寶學習MyEnglish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給毛毛和豆豆選擇MyEnglish的初衷,是為了豐富他們的詞彙量,擴大他們的認知視野,培養他們的英文語感。
  • 雙胞胎媽媽分享:2歲半寶寶7天脫口而出講英文,10天養成習慣
    本期人物介紹姓名:毛毛和豆豆年齡:2歲8個月年級:幼兒園小班連續英語聽讀學習天數:61天我是毛毛和豆豆的媽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兩個寶寶學習MyEnglish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給毛毛和豆豆選擇MyEnglish的初衷,是為了豐富他們的詞彙量,擴大他們的認知視野,培養他們的英文語感。
  • 讓10000人觸動:我要當的是酷媽媽,不是苦媽媽!
    (2)「10個月之前還是一個少女,10個月之後變成了身邊多一個喊媽媽的阿姨,不單單是身體受傷,心靈也受傷,心態也受傷,想起這些笑容就逐漸變態。給我點時間適應不過分吧?」「我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天也知道,只是不想承認,或者說,不容易承認...」「但我不存在後悔,只是少女心不死。」
  •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導讀:「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姐姐開學第3天,弟弟對姐姐各種思念,媽媽吐槽:好了傷疤忘了疼
    最近很多家庭的大寶都開學了,只留下小寶在家中「稱王稱霸」。不過很快小寶的狀態就有些不對勁了,少了競爭對手的小寶們也變得鬱鬱寡歡了,這不,就有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家小寶的狀態。姐姐開學第3天,弟弟對姐姐各種思念在姐姐放暑假的時候,弟弟一直是處於被壓制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