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96
徐老師 您好!
Q1:請問EC不好怎麼提高?句子能看懂,就是不說人話,即使是一些不太要求「雅」的人文社科類文本翻譯的也不像漢語。考研在即,看漢語文學作品及報刊太佔用時間,如何提高自己的漢語表達能力?
Q2:用什麼材料練習一筆審校呢?專八改錯多是語法/語義題,跟一筆審校不太類似。小白不知道哪裡有合適的審校材料可供練習,還望您指路。
Q3:閱讀特別差怎麼辦?GRE單詞已背完,兩本專八閱讀都已讀完,閱讀正確率依然堪憂,速度也慢,例如去年底考的六級閱讀才得了160分。我打算重讀兩本專八閱讀,您建議是精讀還是掐著時間讀(泛讀)呢?
感謝徐老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這封郵件,祝您工作順心身體健康!
A
關於Q1,以前多次回答過,想提高漢語表達能力,就要多看中文。不看中文材料,怎麼談提高中文表達能力?如果佔用時間,建議直接找人類社科類的中文材料看,分析下這類文本的表達特色。
不佔時間就可以提高表達能力,沒有這回事的。
再說Q2。一級審校,個人感覺是非常變態和無聊的。說句不好聽的,在滿篇的中式英文裡面找錯誤,處處都是錯誤。專8的改錯題和它根本不是一個套路。
這方面,目前沒有發現太好的練習材料。不過,可以說說一級審校的主要錯誤來源。
首先,語法問題,重點是時態和單複數以及搭配習慣,如介詞。其次,細節。英漢審校題目,往往譯文裡面有數字、年代譯錯。最後,重點概念。審校題目的漢英部分,往往有些重要概念譯錯了。
關於這方面的學習經驗,微博上有部分經驗貼,可以搜索看看。
關於Q3,閱讀特別差,可能是因為平時講得太少,大腦轉不動或者轉得慢吧。建議多做泛讀,泛讀一遍後,看看能不能說出原文的主要含義。如果可以,說明理解能力還不錯的。
此外,也可以從視譯的角度,閱讀材料。即,一邊閱讀,一邊翻譯原文的含義。
Q97
徐老師你好!我最近做翻譯做的很迷茫,每次對參考譯文都覺得自己的譯文一文不值,好像一篇篇好文章都被我給浪費了【哭】經驗貼裡都在說復盤,我目前認為除了積累詞彙,最重要的就是比較與參考譯文的差別,體會參考譯文的方法技巧和語言。可是翻譯沒有公式,到下一篇的時候情況又變了,又浪費一篇好文章【哭哭】。
請問有什麼辦法改變現狀呢?感謝老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聽我倒苦水!挫敗感真的太折磨人了😭
A
翻譯沒有公式,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表達方式或者句式。總之,學翻譯,主要是學處理思路,而不是單純的字詞。而且,正是因為翻譯的材料內容多樣,才有了翻譯的樂趣。
筆譯如此,口譯更是如此。
不同的材料,自然有不同的理解、邏輯,最後的譯文措辭自然各不相同。這都是正常現象,沒什麼可抱怨的,也不是個人能改變的現狀。
此處,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案。如果有,就是多練習,做不同類型的文本,接觸得多了,也就有印象了,慢慢也就有體會了。這也是為什麼過去CATTI歷年題目做幾篇,上考場考個及格並不困難一樣。
套路這東西,每種風格的文本都有。前提是,你得做過足夠的練習,才能知道套路是什麼。
Q98
徐老師您好,從上岸學長的經驗貼裡發現了您的公眾號,這幾天瀏覽了一下裡面的內容,真是感覺相見恨晚啊!
我是一名跨考生,本科是學財務管理的,但是本科四年一直沒有中斷過英語的學習。一戰本專業失敗,四月份出結果後迷茫了一段時間,後來決定轉戰MTI。我是五月初正式買書準備的,六月份回學校進行畢業論文答辯以及學校的一些事情就耽擱了半個月。因為本科不是英專,也很少接觸翻譯,所以總覺得這半年的備考時間很緊張。(雖然一戰的時候有幸聽過唐靜老師的翻譯網課,練完了英語一和英語二的所有翻譯真題,但都是英譯漢)。
在漢譯英這方面我感覺困難不小,暑假備考期間每天都有在練習catti三級的真題,看中國日報的漢譯英並模仿學習,以及背誦一些我覺得很好的表達。現在離考試還有五個月,懇請老師給一些對跨考生的建議。
感覺老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查看我的郵件,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答覆。
A
談建議之類的問題,非常難回答。原因非常簡單:我們各不知底細,怎麼能隨口給談建議?
此處,只能瞎說一通,不知是否適合你。
先說政治。政治想背就背,不背的話,就把教材看五遍,看過五遍之後,很多概念就自然明白了。為什麼呢?因為政治書,看一遍的作用基本為零。那麼多抽象概念,你看一次就會的話,你讓出書人的臉往哪放?
考前一周,把各大培訓機構的題目列印出來,重點看大題。分析下理解思路和要點,說不定就能在考場上遇到差不多的題目。
再說基礎英語。這個科目,多數學校的考試內容就是平時的英語考試內容,詞彙、閱讀、寫作、填空之類的。沒什麼可說的。可以上網搜索下基礎英語的學習經驗貼。前幾天,有考上外的同學,基礎100分,考了95。這就是學霸的樣子。
最後說翻譯。開了這麼多期的QA,相信不少問題也可能出現在你身上。不管你譯得怎樣,語法問題越少越好。如果現在每句話都有語法問題,估計成功的機率先打個五折(默認目標學校是不錯的)。而且,一定要積累重要概念,多做練習。
千萬,不要,光看不練。
一看就會,一做就廢。說的就是那些看參考譯文,感覺簡單的要命的人。不動手,永遠不知道自己出錯的能力有多強。
百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東西,能看多少是多少。網上也有很多經驗貼,講如何記憶。微博下,你就知道。
Q99
徐老師你好!
我是你的山東老鄉 首先向你表白(不要嫌棄我是男生) 非常喜歡老師的譯文講解 每次看就像老師站在身邊講一樣 犯的錯多了就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也很喜歡這個問答環節 會解決好多人的疑問
俺是一所雙非一本的商科學生 英語基礎不錯 想要跨考MTI 鑑於MTI競爭壓力大 所以擇校選了一所理工211 但我想知道老師對這個選擇的看法怎樣 以及未來的就業問題 假如想當一名老師 理工學校會有限制嗎
A
俺也不知道你的「基礎不錯」到底有多不錯,也不知道你說的「理工211」到底是哪所學校,所以,俺怎麼評論你的選擇呢?
你自己感覺安心,目標學校適合自己的基礎,就是不錯的選擇。我說這個學校不如北外,你會放棄現在的選擇不?
關於就業,建議備考的孩子就不要先考慮了。先把學考上,以後再談就業的問題,好不好?很多人現在就擔心就業,搞得就像還沒結婚,就擔心孩子將來上什麼學校一樣。
把這點思考的時間,留給翻譯練習,不更香嗎?
當然,有的學校因為專業實力、地理位置,就業方面多少會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機會。此處,就要看個人的就業期望了。如果現在就想在大城市生活,北上廣的學校歡迎你。
如果是當老師,問題是什麼老師。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一般老師,沒有太多限制。無論你在哪裡讀書,真的有點實力,當老師沒有太多困難。(師範類的似乎自帶光環一些。)大學老師,要求就高多了。
問題在於,你將來想進的學校有沒有限制? 當不成老師怎麼辦?萬一研究生期間換目標了呢?
別想這些問題了,先考上再說。研究生期間多學點東西,再去考慮就業。
Q100
徐老師好,我來打擾您啦!感謝帥氣善良有才的徐老師,考研路上能認識徐老師真的太幸運了!
我的情況:本科學校不好,想跨考某211理工,大學期間也沒啥重要成就,四六級分數不算高(還沒刷分),但從小到大英語成績一直還行,跨專業考翻碩,心裡還是放不下英語。
我的問題:筆譯還是口譯?
我大學期間去外面專門學過口語(花了好多銀子啊啊),所以發音還可以,聽力一般,但是表達差點(就是跟人對話有點吃力)。但我喜歡說英文,所以動了考口譯的念頭…(原因好簡單) 還有目標院校口譯招的人少,往年報考的人數也遠不及筆譯,所以感覺競爭不會像筆譯那麼大?(也許是我太天真了)
然後我還發現這所學校的口譯方向跟我大學的專業是比較接近的,筆譯方向就是科技翻譯,我是文科生,如果考筆譯,有幸考上的話,學的過程會不會特別吃力呀。
我還想如果學科技翻譯的話,畢竟理工科學校,是不是將來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呢。(我問題好多,我就是個特別糾結的人,辛苦徐老師了)
所以,徐老師您的角度,建議我該考口譯還是筆譯呀,還是換個學校(也不是不行)。
還有一個小的翻譯問題。徐老師漢譯英的話,是不是大部分中文帶雙引號的,翻譯成英文,除了一些特殊的專有名詞要大寫或加書名號等,其他大部分都不用帶引號了(因為是翻的它意思?)
辛苦徐老師了!辛苦!
A
透過這些問題,仿佛看到一張糾結的面孔。
關於筆譯還是口譯,建議先摸著自己的良心,問:我到底更想學哪個?
如果真的想學口譯,就不要想著那所目標學校的筆譯方向是科技翻譯。一個真心學口譯的人,關心筆譯學什麼幹嘛?分明是在給自己選擇退路。
這所學校的口譯招得人少,而且報考的人也不算多,原因比較多。在理工類學校學語言,一般情況下,都不如專業的語言學校或者文科類的院校。
請注意,「是一般情況」,槓精勿擾。
二般情況下,也就是某些理工類專業的翻譯方向,這類學校就有明顯的優勢。畢竟,它們是專業的。就好比,你到中國礦業大學學煤炭翻譯(瞎編的專業),肯定比到北大學煤炭翻譯強。
具體到某個領域的翻譯,建議多搜索下,看看有哪些推薦學校的實力強。然後結合自己的水平考慮下。
至於考口譯還是筆譯,自己決定。因為這是你自己參加的考試。至於學校的選擇,還是那句老話:一方面適合自己的真實水平,一方面適合自己的發展期望。二者,至少要符合一個。
最後,關於引號的問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英文裡面,引號的作用一般有兩種。一、直接引語,包括全部引用和部分引用。二、反諷,就是說,對某個概念表示不認同。
中文裡面呢?查查。
如有翻譯學習方面的問題,包括但不局限於漢英筆譯、口譯、視譯以及考試等,歡迎將問題整理後發送到 xx1758@hotmail.com 或者 xxlin2018@outlook.com。
謝謝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