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家長: 我家小孩剛七周歲,學琴十五個月,現在小湯5剛開始,大湯2剛開始,拜爾到89條,孩子們的哈農到19條,兒鋼2正中間。這樣的進度是不是慢啦,老師說他基本功很好,小孩每次作業完成得也很好。這樣每本一條不拉地練,會不會影響他的進步啊?很鬱悶。老師僅僅對他作業不滿意的就是樂感。是不是樂感沒上去,其它方面都不錯也不能往前趕進度啊,盼回復。
答:A.根據你孩子的情況,老師應該是很盡心的,家長配合的也好,孩子的學習也是比較順利的;B.關於進度和教材安排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逐條學習有一定的必要;C.孩子樂感差應該是聽得少的緣故,如果老師很少做示範,可以讓孩子多聽錄音或者看視頻;D.不管進度快慢,樂感的培養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某家長:王老師您好:我女兒6歲了,學琴快8個月了,剛學完小湯2,速度是不是太慢了?
答:以我的觀點看是有些慢。現在是學琴最佳年齡,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更大的潛力,學習更多的內容,取得更快的進步。如果按照現在的進度,學完拜厄可能需要1年半到2年,小學畢業最多到849程度。入門時期周期拉得過長,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對以後的學習也不利,容易把學生拖「疲」。你也可以看看老師的其他孩子進度如何,再了解一下老師的教學計劃,再下最後的結論。
3、某家長:我女兒現在學琴一年半,情況如下,請指點:A、彈到大湯二(小步舞曲),拜厄第77條,哈農第2條,請問這種速度可以嗎?有的老師說,4歲半的孩子這個進度有點快了;B、不愛唱譜,但彈比較熟練時會自己唱出來。有沒有必要逼著她開始就必須唱譜呢?C、有點愛看琴鍵彈琴,是否必須糾正過來呢?對以後影響大嗎?D、我們現在請的上音的教授,每次上新課基本是演示一遍,然後就讓回家去練了,我現在覺得自己的水平有點跟不上孩子了,是否家裡還得請個陪練老師才行啊?是不是比較有名氣的老師帶孩子都是這樣的呢?十分感謝您,幫助。謝謝!
答:1、進度正常。從這個進度來看,學習應該是比較順利的,老師是盡心和負責任的,孩子的天賦也是比較好的;2、沒有關係;3、正常(這一點我考慮了好大一會,最後還是這兩個字);4、陪練很有必要。
4、某家長: 我兒子四歲半開始學琴,每周兩次,老師是本科畢業專業老師,至今學了兩年多一點。這兩年他學了小湯1-4,第四冊還沒完,孩子們的哈農,孩子們的拜厄上冊,正學下冊,兒童鋼琴初步教程1冊,正學2冊,還挑了香港的輕鬆學鋼琴裡面的一些曲子,還有但昭義老師的書,只是選學,其他還沒涉及,按王老師的說法,兒子的進度是否太慢?盼回音。謝謝!
答:學琴比較早的孩子,進度沒有必要太快。我的觀點是:學琴年齡小時要多『橫向』發展,即進度壓縮,教材量增加。學琴年齡偏大時,可以縱向發展為主,即教材精簡,進度加快,儘快度過識譜關,進入手指訓練。你孩子教材的安排是比較科學的。
5、某家長:我兒子4歲7個月開始學鋼琴,現在學了16個月了,學過的教材有:小湯:第1、2、3、4冊———第5冊《踏板練習曲》、孩子們的哈農:第1—22條練習曲及一些音階、和弦與琶音、孩子們的拜厄上冊:第1—37條練習曲、兒童鋼琴初步教程:第一冊共22首曲子、第二冊共7首曲子、彈奏過的考級曲目:一級曲目:跨欄比賽、德國舞曲;二級曲目:練習曲、俄羅斯的歌、元帥;彈奏過的樂曲:星星之歌、生日歌、數鴨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兔子乖乖、採蘑菇的小姑娘、櫻花、風笛舞曲。請問,按照您文章裡所說,我們學了一年多了還處在入門階段,這樣的進度是不是太慢了?我們是不是要和老師商量下進度和教材的事啊?
答:從你孩子學習的情況來看,教材安排是合理的,老師應該是很有經驗的,也是很用心的,孩子應該是喜歡鋼琴的,並且學得比較順利。分析如下:1、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學習了很豐富的內容,是必要的;2、小湯系列為主,補充了《兒童鋼琴初步教程》,以我的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與我的思路相同;3、在一開始就重視了音階、琶音的訓練,是正確的;4、學習了很多好聽的樂曲,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興趣。
我在寫《業餘鋼琴學習的四個階段》這篇文章時,關於進度這一點反覆進行了斟酌,分析如下:A、如果5歲多開始學琴,一年後還在學習小湯二,我認為是錯誤的,這樣的進度已經把學生拖疲了。由於心理的疲憊,這樣的學生如果想把鋼琴學好就有難度。為了反對這種教學方法,我想把學生的進度設立一個大致的標準。但是也只能供參考,因為學生之間還要有很大的個體差異。B、兒童在發育過程中,每過一段時間,甚至短短幾個月,其心理和生理都會有較大差別。因此,你的孩子是4歲半學琴的,與5歲多學琴也是有不同的。3歲多學琴的家長會有這樣的體會: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學習半年的內容,5歲多的孩子很可能在一、兩個月就輕鬆學會了。C、文章裡還有這樣一句話:「入門時期必須有紮實的基礎,才能進入下一時期」。(王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