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愛說話,原因在這裡

2020-10-21 L先生教孩子


本篇關鍵詞:自尊


沒怎麼說過話的堂哥大清早給我發了很長的微信。


原因是他的大寶今年上了小學之後,開始不如幼兒園活潑開朗了,在學校不愛說話,老師隔三差五找爸爸媽媽談話。


他也嘗試了各種方法找大寶談心,總是不能取得好效果。


這位焦慮的爸爸問我,孩子甚至開始牴觸他的教育,這是因為上了小學後學習不好所以自卑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兒童心理學裡,孩子的成長期關鍵詞:自尊。


01

「你是最棒的」


每個人都渴望獲得自尊(self-esteem),這是作為人類個體,自我認同的動力。

在孩子開始上學,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後,你是否發現TA們多少發生了某些變化。


比從前更開朗,又或者遠沒有從前活潑,開始焦慮、情緒化。


美國韋爾茲利大學麻省分校的心理學家喬納森-奇克(Jonathan Cheek)開發了一整套關於情緒的測試題,家長們可以逐一對照是否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很容易就陷入自己感興趣的世界,忘記他人的存在;

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評傷害;

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解讀他人的評價;

並不想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榮譽;


如果你發現以上陳述道出了你對孩子的直觀感受,那麼再試著回想一下:


你想要去鼓勵TA們時,並沒有給予具體表揚(「其實你很有語文天賦」),而是泛泛而談地表達:「你是最棒的!」


初為父母之人,全心全意地愛第一個孩子,而有了第二個、第三個寶寶時,又或者上學後有了比較,孩子建立起的自信會逐漸變得危險。


兄弟姐妹之間,如果弟弟或妹妹很能幹,則哥哥和姐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較大挑戰,反之亦然。


自尊的威脅也會發生在朋友之間,當TA的好朋友在同樣的考試中取得更好成績時,遠比關係一般的同學更具有威脅性。


當TA發現同樣的讚揚並非是獨屬於自己時,孩子的自尊心會嚴重受挫。


02

低自尊和高敏感

孩子對自我的全面評價,是內心驅動力的來源。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是有魅力的、聰明的,並且註定會是富有的和被人愛的,就會減少自卑、擁有高自尊嗎?

是的。

權威心理學家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確定了這件事。


那麼說到孩子內向敏感,心理學上時常聯繫到低自尊和高敏感人群一起討論。人際關係對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導向意義。


面對責備、傷害或挫敗時,孩子更多的是感受到傷心和喪氣,並傾向於向內歸因(認為是自己的問題),逐漸變得內向敏感。


更有情緒激烈的孩子,會感到憤怒和怨恨。TA們完全無法接受他人說自己任何不好,且傾向於外歸因(認為都是別人或環境的問題)。


由於TA們極其敏感,並傾向於過度解讀他人的言語和行為,很容易認為別人在攻擊、針對自己,然後立刻對此作出回應。


這時,你會發現自己從前溫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竟然開始攻擊、貶低或輕視他人,而TA這樣做極有可能是為了自我拔高(self-enhancement),進行自我補償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渴望關注,尋求自我的接納和認同。


03

幫助孩子面對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要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困難的。TA無法察覺到自己一方面以自我為中心,另一方面又無能為力處理這些負面情緒,通常會責怪他人,選擇不去相信和面對。

也許你會想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伴侶隊友,在這裡有幾個建議值得推薦。


1.學習健康的自尊

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樹立積極樂觀的自我形象。過去你所遇到的困難都有可能影響對自己孩子的教育。

對孩子羅列出自己的優缺點,並且告訴TA自己是如何認識如何克服。教會TA說出自己的感受,在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的情況下,依然喜歡自己,接納自己。

關於自身無所不能的完美,這是一種幻覺,而是從內心肯定自我的價值。


2.了解自己

在成長過程中,TA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對自己的能力也沒有足夠的判斷。這時候父母就該主動幫助孩子,了解TA的隱藏天賦,鼓勵並推動TA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父母也要確保孩子知道,自身價值在於他們本身,而不是他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當你真正能夠面對並接受,你像這個地球上的每個人一樣,有閃閃發光的優點,也有讓人不那麼喜歡的缺點,是這些特質共同組成了你。

缺點沒有讓你顯得更弱小,也不會讓你成為一個不會被愛的人。


讓我們幫助孩子更相信自己。


微信關注】

L先生說兒童心理

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和父母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懂你們,一起更懂他們。

↑喜歡文章,別忘了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哪些?父母引導孩子多說話,有這3種方法!
    鄰居家孩子很聰明,總是喜歡一個人獨自坐那裡玩東西,而且可以玩很久,相比而言,我兒子就不太坐得住,而且一會兒過來和我說這,一會兒過來和我說那,總是叨叨個不停。鄰居家媽媽說,她希望他家孩子也可以多說話,但孩子總這麼安靜,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導致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孩子不愛說話?並不是性格原因,而是孩子的求救信號!
    小琴突然就哭了起來,朋友馬上過去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是哭著,也不知道也不說一句話。別的小孩都說是他自己摔倒了,後面加上家長們挨個盤問才知道,有個孩子推了小琴。就因為孩子不愛說話在,還在升小學的考核上,筆試成績很好的,目標也很明確,因為面試不通過,錯過了自己心儀的學校,朋友為此也非常的發愁。孩子不愛說話,受盡了多少委屈,失去了多少機會,孩子面對孩子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 孩子不愛說話,多半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要注意了!
    其實孩子天生就是活潑好動的,開學會說話初期,我們都能感受到孩子對自己會說話這件事的新奇程度,他們總能無時無刻動著自己的小嘴,不停地說說說,雖然我們都不太能聽懂他說的什麼,但是也能看出來,孩子是愛說話的,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有些家長卻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喜歡說話了,有時候一天都說不了幾句話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家長應該反思其中原因!
    我們總是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不愛說話,這讓很多家長非常擔憂孩子以後的發展,但是,作為父母,大家真的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嗎?其實,這個問題值得家長們深究。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喜歡說,而是說得不好、不得體,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孩子那個階段的語言能力不足。如果家長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問題就大肆的批評和嫌棄,孩子交際的自信與勇氣就會被澆滅,往後也很難再擁有。  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喜歡說,而是爸媽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
  • 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
    我們漸漸覺得不對勁,老師也來溝通,幾番折騰,總算有點眉頭。基本上孩子不愛說話,原因有三個:1、沒需要,孩子不習慣說家庭環境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顧得太周到,孩子認為說與不說都無所謂,都能達到目的,漸漸地,孩子也就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意願了;有些父母則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經常指責孩子,喜歡順從、乖乖聽話的孩子,孩子為了迎合父母而壓抑內心的矛盾和不安,有意見也不敢說出來,就會逐漸變得不喜歡表達;還有的父母本身就不喜歡說話或者因忙於自己的事而與孩子缺乏交流,孩子生活在很寂靜的環境中,慢慢地也就不愛說話了。
  • 孩子不愛說話,自卑,您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
    天下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天下父母都在為孩子好!可為什麼孩子還是,自卑、沒有自信、懦弱、脾氣暴躁、不愛說話呢?這些都是孩子的性格缺陷,而導致了這樣的性格缺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位父母的為孩子好!愛孩子不懂分寸,形成溺愛我們都知道溺愛是不好的行為,但卻不清楚什麼程度算溺愛。實際上這是父母的一種錯誤觀念導致的「再苦不能苦孩子」。
  • 三歲孩子不說話的原因是哪些
    有些孩子三歲以上不會說話,有時他們只能說幾句話。 一些孩子在走出屋子或有陌生人出現時選擇保持沉默,那麼,三歲孩子不說話的原因是哪些?​這樣孩子多和不認識的人說話後,下次見到陌生人就不會害羞了。父母對這種孩子一定要多加管教,少讓孩子看電視,多鼓勵孩子出去跟小朋友玩。  5、安全感也很重要,有的孩子不愛說話,可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對別人有一種防備之心,所以不願意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父母不要只顧工作、掙錢,一定要多抽出時間關心、呵護、陪陪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在乎他的人。
  • 孩子不愛說話是怎麼回事?家庭教育已經接近「雷區」了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原來挺愛說話的,怎麼最近突然感覺,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了,又不知道怎麼回事,從小妹身上我發現,有的時候特別愛說話,但又有些時候什麼都懶得說,我翻閱無數案例,總結到一些心得,大家可以對照參考。
  • 孩子不愛說話,家長該怎麼辦?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
    孩子不愛說話,一著急就結巴,家長干著急沒用: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朋友有個孩子馬上四歲了,生的聰明伶俐,但是就有一樣,就是著急說話結巴!為此,他的媽媽沒少發愁。他的媽媽帶他去各種地方玩,不讓他在家,報名了各種早教課程,孩子也很愛聽,但是只要有其他小朋友,孩子就不愛說話,著急說話就結巴,要不就是一頭扎進媽媽懷裡。
  • 為什麼愛說話的孩子更聰明?答案全在這裡了
    1愛說話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孩子在說話時,大腦也在飛速運轉。比如,孩子看到動物園裡的猴子,他會聯想到孫悟空、香蕉,還可能聯想到豬八戒等可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事物。因此,家長在聽到孩子「胡言亂語」時可以仔細聆聽,並順著孩子的思路和他「聊天」,幫助孩子發散思維,引發更多的想像。
  • 孩子不愛說話,是得了自閉症?幫你分析了原因,別輕易下結論
    很多原因都會讓孩子不說話,比如選擇性緘默綜合症。這時孩子只是在陌生環境或者是遇到陌生人等,情緒比較焦慮的時候,選擇不說話。另外孩子不說話也可能是由於發育遲緩,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引起的。自閉症患兒除了不說話之外,還會出現有交往障礙。
  • 孩子不愛說話,說話時間晚,語言敏感期你抓住了嗎?
    如果孩子的如金子般珍貴的「語言敏感期」沒有利用好,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孩子說話晚、不愛說話,長遠的影響就是交流能力差、社會融入感差、智力發育差。所以,想把孩子培養得更聰慧,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是天生的嗎?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很內向,天生就不愛說話。果真如此嗎?這個媽媽能言善道,話語又多又密,怎麼就有這麼不愛說話的孩子呢?真是一點都不像自己啊!一開始他想表達的時候,你要是插嘴,他還會捂著你的嘴巴不讓你說,他來說。如果你每次都不讓他說話,他就自然不想說了,形成了性格。2、家長給孩子的心理暗示。這是小編要重點強調的一點。特別是你當著孩子的面跟別人說:「哎呀,我的孩子才是真的內向,悶悶的,不愛說話......見到不熟的人就不愛親近,膽子特別小。」
  • 孩子不愛說話,並不只是內向那麼簡單
    而作為父母,我們真的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嗎?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孩子在哪種情境下不想說話?首先,大家都不說話的時候。如果孩子接受的家庭氛圍缺乏溝通,父母各自玩手機,毫無交流,孩子想說點什麼,卻無從開口。漸漸的,Ta自然沒有了說話的欲望。其次,就是父母太想讓孩子說話的時候。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是值得慶祝的大喜事,原因無法反駁
    文|文兒朋友家的孩子,今年7歲,乖巧、懂事,提起他街坊鄰居人人誇。但是,這孩子有一個特徵內向、不愛說話。尤其是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就躲在角落裡,不跟人玩,也不主動跟人打招呼,看起來很悶。還記得,上一次我們一起去郊遊,朋友家的孩子,在人群中顯得孤零零的,有其他小朋友找他玩,他還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我們大人鼓勵他,去玩吧,他才加入對方一起玩。所以,朋友經常嘆氣說,家裡孩子太內向了,將來走上社會該怎麼辦,肯定會被人欺負死的。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家裡孩子內向、不愛說話,不見得是壞事,也許是值得慶祝的好事情。
  • 孩子上課老愛說話怎麼辦?四個方法,幫爸媽解決孩子上課說話難題
    孩子上課老愛說話,爸爸媽媽都會很頭疼。「跟孩子說了多少次了,你上課要專注,注意力要集中,要專心聽講,不要說話,孩子就是做不到,怎麼辦呢?」——很多爸媽都會把上課說話歸為孩子「注意力」「專注力」的問題,然後想辦法提升孩子的專注水平。
  • 孩子不愛說話,不善於表達,該怎麼辦?
    其中一個最小的妹妹好像有一點煩躁,心情不太好,一直在鬧脾氣。媽媽問他你想要什麼菜,媽媽給你夾菜,小姑娘手也不抬,就一句「我要這個。」我們把餐桌上所有的菜都指了一遍,問她是不是要吃這些菜,她都在搖頭,這可急壞了媽媽。小姑娘一個勁在那邊哭,也不說要什麼,手也不指,只是抬著頭哭著喊「我要這個我要這個」手也不去指,也不說要什麼,就連她的親媽也對他沒辦法了。
  • 孩子說話晚、不愛說話?爸媽不要著急,柳媽有妙招
    比二寶大的幾乎也沒有像二寶這樣說話的,要嗎只愛嗯,要嗎還只是說兩個字。二寶和其他的孩子相比,因為愛說話,說得清楚,所以人們就覺得他顯得聰明一些。 語言發展慢,雖說不是什麼大問題,可孩子愛說話說得清楚,也是很讓人欣慰的不是嗎?
  •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不愛吭聲的孩子學習都很好」有一定道理
    但是,有一次我在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那裡聽到了相似的觀點,她說:嘴巴伶俐的孩子,成績都一般,相反不愛吭聲、話少的孩子學習都很好。為什麼「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不愛吭聲的孩子學習都很好」?仔細分析下來,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愛說話的孩子,社會性發展得不錯,但是不如說話少的孩子注意力專注孩子性格活潑,懂得察言觀色,人際關係搞得不錯,是社會性發展的好的表現。所以,他很容易和周圍孩子打成一片。而且,愛說話的孩子在不斷表達、交流的過程中,辯證思維和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更容易表現出聰明的特質。
  • 為什麼你家孩子不愛讀書?原因在這裡
    孩子不愛閱讀是有跡可循的,一旦家長對親子閱讀的認識不夠,很容易走進親子閱讀的誤區。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圖書館工作人員直接送給孩子第一名的禮物,並建議父親放棄此次活動,他很震驚,忙問原因,對方卻說:「讀書不是比賽,沒有功利性,你的孩子只想爭第一,而我們希望的是,孩子用心去感受讀書的快樂。」有時候,越急著去獲得,失去的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