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不愛吭聲的孩子學習都很好」有一定道理

2020-09-04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孩子上學以後,學習成績如何,始終牽扯著父母的心。雖然,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方面是最棒的,但現實情況是學習好的孩子,只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不過,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雖少,但他們站在人群中好像並不難認。就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凡是在人群中,看上去少言寡語、斯斯文文的孩子,一問成績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而那些小嘴巴拉巴拉說個不停,在人群中很活躍的孩子,好像成績都很一般。

原本,我以為這只是我的個人經驗。但是,有一次我在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那裡聽到了相似的觀點,她說:嘴巴伶俐的孩子,成績都一般,相反不愛吭聲、話少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為什麼「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不愛吭聲的孩子學習都很好」?仔細分析下來,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愛說話的孩子,社會性發展得不錯,但是不如說話少的孩子注意力專注

孩子性格活潑,懂得察言觀色,人際關係搞得不錯,是社會性發展的好的表現。所以,他很容易和周圍孩子打成一片。而且,愛說話的孩子在不斷表達、交流的過程中,辯證思維和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更容易表現出聰明的特質。

但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是注意力是否專注。不愛說話的孩子,在專注力方面就很有優勢。他們能夠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課堂上只專注於老師講的什麼,在黑板上寫了什麼,他從老師那裡得到的知識很連貫,學習效率高,學習效果就容易好。所以,通常情況下,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不愛吭聲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愛說話的孩子,在團體中混得不會太差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不愛吭聲的孩子學習都很好」,父母聽到這句話也不要悲觀,認為只有不愛說話的孩子才是好的。會表達、理解能力好、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孩子,在團體中混得不會太差。

我們也可以發現,孩子從初高中只專於學習成績的環境中走出來,讀了大學,甚至走上社會。那些真正學習好、學得精、學得專的人,往往到不了很高的位置,通往是往技術型方面發展,而在一個團體裡,走得高,能夠領導人的人,都是能言善辯,非常機敏,會管理人的人。

所以,孩子學習成績和愛不愛說話關係大不大,我們也不用太在意。孩子的路還很長遠,長大以後誰厲害,誰普通還不一定,父母只需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即可,剩下的就是靜待花開了,說不定孩子會給你驚喜。

【話題討論:你身邊學習好的孩子,是愛說話的,還是少言寡語的?】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沉默的孩子學習都很好?真有一定道理
    那些小嘴巴愛說個不停、非常活躍的孩子,學習成績則似乎很一般。 後來,從知名兒童教育家李玫瑾教授那裡聽到了類似的觀點。她說:嘴巴伶俐孩子成績都一般,相反,不喜歡說話和很少說話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 李玫瑾:成績好的孩子多半不愛吭氣,成績不好的孩子更加能說會道
    有許多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得出經驗,認為那些老老實實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都比較好,不要感覺這些孩子看上去呆呆的,可是卻能夠擁有著更好的接受能力。記得之前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她曾經也說過,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並不僅僅在於智力,主要就在於成績好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吭聲,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反而更能說會道。這是因為,不愛說話的小孩,他們的專注力更強,之所以不願意說話,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而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但是那些能說會道的小孩,專注力往往差一點,所以成績多半也不好。
  • 孩子不愛說話?並不是性格原因,而是孩子的求救信號!
    小琴突然就哭了起來,朋友馬上過去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是哭著,也不知道也不說一句話。別的小孩都說是他自己摔倒了,後面加上家長們挨個盤問才知道,有個孩子推了小琴。就因為孩子不愛說話在,還在升小學的考核上,筆試成績很好的,目標也很明確,因為面試不通過,錯過了自己心儀的學校,朋友為此也非常的發愁。孩子不愛說話,受盡了多少委屈,失去了多少機會,孩子面對孩子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 孩子愛打遊戲 不愛學習 掌握這3點 讓每個孩子都成學霸!
    一、放大孩子優點增強自信心其實,細心的家長也都能發現每個小孩都會有很多優點,比如,愛說話、愛看書、喜歡動畫片、熱愛小動物,愛出門、調皮好動等,我們可以抓住任何一個優點並進行正確的引導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從內心自發的認為這件事我喜歡,我能做到,我一定會做到的。
  • 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
    大豪在學校上課很少主動回答問題,和同學合作也是被動分組完成任務,有問題也不會找老師。回到家,我們問他在學校過得如何,也只隨便應付幾句,興致缺缺。要是家裡來客人,打個招呼就回房間。外出時更是沉默不語。我們漸漸覺得不對勁,老師也來溝通,幾番折騰,總算有點眉頭。基本上孩子不愛說話,原因有三個:1、沒需要,孩子不習慣說家庭環境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 愛說話的孩子更聰明!你家孩子有「話癆」的潛質嗎?
    別再阻止 愛說話的孩子更聰明然而,我們需要意識到,孩子在你面前不斷的說話,其實是想和你交流,通常愛說話的孩子會更加的聰明,爸媽們可不要阻止孩子說活了,這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語言天賦哦!◇ 愛說話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孩子在說話時,大腦也在飛速運轉。
  • 孩子不愛學習有妙招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思維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學習的認知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家長都在為孩子進行著教育投資。但是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愛學習感到很迷茫 ,有些不知所措。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三點建議可以幫你讓孩子活潑開朗一些
    我同事的女兒小雅,長的非常可愛,扎著兩個羊角辮,穿著公主裙,誰見了都喜歡,都想逗逗她。可是誰跟她說話她都不吭聲,只是靜靜地躲在媽媽身旁望著你。小雅依然不吭聲,弄得人家問幾句得不到回應就算了。一、為什麼會有內向、外向之分?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愛說話,尤其是到了陌生環境中,幾乎不與人交流,人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內向。通常情況下,這種內向不愛說話的現象多在 3—6歲之間開始出現。
  • 孩子平時考試成績不行,期末成績都很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文|凝媽孩子上學以後,家長格外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孩子大大小小的考試有很多,每周隨堂檢測,每個月月考,還有期中期末考試。在不同的考試中,孩子發揮並不穩定,有一種現象很特別,平時考試成績不行,但是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就很好,這讓家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讓孩子學習的同時,別錯過了愛,這種愛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
    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老師講課不聽,下課又不知道作業是什麼,老師給家長發群裡,老師休息的時間都沒有。老師是愛學生的,跟愛自己的孩子是一樣一樣的,不像你們說的老師沒素質」……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有的替老師這個行業說話,有的在聲討那個體罰孩子的老師。當然還有更刺耳的聲音。
  • 孩子不愛說話,家長該怎麼辦?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
    孩子不愛說話,一著急就結巴,家長干著急沒用:讓孩子敢說話,首先讓孩子開口!朋友有個孩子馬上四歲了,生的聰明伶俐,但是就有一樣,就是著急說話結巴!為此,他的媽媽沒少發愁。他的媽媽帶他去各種地方玩,不讓他在家,報名了各種早教課程,孩子也很愛聽,但是只要有其他小朋友,孩子就不愛說話,著急說話就結巴,要不就是一頭扎進媽媽懷裡。
  • 那些愛和孩子講道理的家長,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開玩笑地問她:那你都是怎麼教訓的呢?她說:還不就是告訴他,光著腳走會凍感冒,地上有很多小東西會扎了腳,如果地上有水的話還會滑到,我每次都這樣跟他說,根本就不管用,怎麼說都不聽。我說,那你為什麼不在地上鋪個爬行墊讓他隨便走呢?後來她告訴我,在地上鋪好了爬行墊,孩子玩得更歡脫了,自己在家也是光著腳到處走,這才發現原來不穿鞋這麼隨意地走真的很舒服。
  • 不愛學習的孩子,錯過了早期學習習慣的培養,還有機會彌補嗎?
    文/寶貝的信仰小屋之前做私人教育的時候,有個媽媽特地找到我說,他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除了老師和家長的責罰能讓他安靜讀一會兒書,其他時候連書都不會碰一下。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是優秀的,其實在一個班裡,你會發現不管學習好不好,每個孩子各有特點,學習好的孩子正是學習不好的孩子的榜樣,但只能羨慕難以模仿。
  • 坐在「學霸區」的孩子,成績不一定很好
    大部分家長認為,離講臺越近孩子越受關注成績就會越好,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坐在第一排靠近老師的孩子學習不一定最好,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裡面可能藏著一個「大學霸」。老師在排座位的時候不會去故意針對誰,家長了解其中的原因。常見的幾個排座位方式1)按照孩子的身高排如果說家長在什麼時候希望孩子不長高,那就是在班級排座位的時候吧。
  • 坐在「學霸區」的孩子,成績不一定很好
    ,這時家長重新開始關注起了座位的問題,一個班級那麼大,所有的家長都想讓孩子往前坐,但這並不現實。4)特殊區域最,最難管的學生放在前面有時候離老師最近的一個座位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而是班級裡那個最淘氣、最愛搗亂的學生。老師不想放棄每一個學生,所以他會把這個不好帶的孩子放在眼皮底下看著,督促他改正自己的行為。
  • 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哪些?父母引導孩子多說話,有這3種方法!
    鄰居家孩子很聰明,總是喜歡一個人獨自坐那裡玩東西,而且可以玩很久,相比而言,我兒子就不太坐得住,而且一會兒過來和我說這,一會兒過來和我說那,總是叨叨個不停。鄰居家媽媽說,她希望他家孩子也可以多說話,但孩子總這麼安靜,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導致孩子不愛說話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只有逼著孩子不愛學習的父母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十歲孩子的媽媽,最近總是向我抱怨,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那麼不愛學習,一拿起書就想睡覺。學習成績也是一直不好,嘗試了報名各類補習班,結果依然毫無起色,看著孩子又累又困,心裡很是不舍,但一看到孩子的成績,肚子裡的火,又忍不住冒出來。最近看到網上經常傳來有些孩子走極端出事的視頻,心理也是毛毛的,不敢過分的管教孩子,但是不管教,又擔心孩子會變得自暴自棄。
  • 你的孩子不愛說話,原因在這裡
    原因是他的大寶今年上了小學之後,開始不如幼兒園活潑開朗了,在學校不愛說話,老師隔三差五找爸爸媽媽談話。他也嘗試了各種方法找大寶談心,總是不能取得好效果。初為父母之人,全心全意地愛第一個孩子,而有了第二個、第三個寶寶時,又或者上學後有了比較,孩子建立起的自信會逐漸變得危險。兄弟姐妹之間,如果弟弟或妹妹很能幹,則哥哥和姐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較大挑戰,反之亦然。
  • 父母:「我愛你!」孩子:「不,你不愛我!」
    事實證明,如果操作不當,孩子並不能理解你對他的愛。一次,孩子拿著58分的成績單回家,怯怯地遞給你籤字。你本來微笑著,招呼孩子該吃飯了的臉,在看到成績後,瞬間垮掉了。「我怎麼養了你這麼笨的兒子?!」、「連及格都不會嗎?!」、「吃那麼多好吃的,都吃狗肚子裡去了?!」……孩子蒼白著臉,落寞地走了。
  • 孩子不愛學習愛遊戲,背後的神奇機制,80%的父母都弄反了
    孩子成績一般或者很差,但好像也無心學習,一有機會就玩遊戲,怎麼說都不聽,這邊父母著急得不行,那頭孩子完全無動於衷。以我家兩個孩子為例,他們一個初中,一個高中,成績都很好,電腦在自己房間,手機在自己手裡,兩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遊戲,近幾年,我們也不再跟他們說遊戲時間的事,但我觀察,兩個人玩得都很節制,無論是開學後還是在家上網課期間,都是周一到周四專注學習,周五放學後才會開始玩遊戲,周六周日也玩兒,但所有的學習任務都不會耽誤,一到周一,馬上無縫切換到上學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