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很多地區小學、中學、大學都陸續的返校了,這時家長重新開始關注起了座位的問題,一個班級那麼大,所有的家長都想讓孩子往前坐,但這並不現實。
還記得之前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座位圖,比如靠窗的賞景區、正對講臺的學霸區、靠牆的休息區等等。
大部分家長認為,離講臺越近孩子越受關注成績就會越好,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
坐在第一排靠近老師的孩子學習不一定最好,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裡面可能藏著一個「大學霸」。老師在排座位的時候不會去故意針對誰,家長了解其中的原因。
常見的幾個排座位方式
1)按照孩子的身高排
如果說家長在什麼時候希望孩子不長高,那就是在班級排座位的時候吧。因為一開始老師不是了解每個同學的情況,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按個頭排座位。
小個子坐在前面大個子坐在後面,這樣不會擋到大家的視線。談不上公不公平,是一個比較妥當的處理方式,家長不會挑理。
2)按動態成績排名
小學一般不會有這種情況,到了初高中的時候會有些老師會按照學生的成績來排名。
而且如果每次排名改變了,學生的座位也會改變,這樣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一個方式。
3)尖子生帶中下遊學生的方式
老師不想放棄每一個學生,那麼就會有一種情況是,在尖子生身邊安排坐一個稍微落後一些的學生,這樣可以帶動後面的學生努力學習,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
不過很多家長覺得這樣存在歧視,而且尖子生的家長怕孩子被帶壞。
4)特殊區域最,最難管的學生放在前面
有時候離老師最近的一個座位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而是班級裡那個最淘氣、最愛搗亂的學生。
老師不想放棄每一個學生,所以他會把這個不好帶的孩子放在眼皮底下看著,督促他改正自己的行為。
座位和成績的關係要靠自己掌握
其實家長不要太緊張,與其每天擔心孩子坐在哪裡,會不會被老師忽略,不如讓孩子掌握一個更好的學習方式。
坐在哪裡跟成績沒有特別大的關係,主要看孩子是否有以下幾個能力,還要有一些家長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教會孩子這樣做
★ 坐在後面聽不見,要跟老師說
有的老師嗓門不是很大,坐在前面的同學可以聽見他講課,但坐後面聽起來不是很清楚。這時候我們不要不好意思要及時告訴老師。
因為講課的過程中可能少聽到一句話就會差出很大一截,所以坐在後面不要緊只要能聽清老師講課就好。
★ 坐在最前面的同學記得休息眼睛
坐在班級的第一排也不是什麼特別輕鬆的事情,因為離黑板太近長時間這樣看著黑板,孩子的視力可能會受影響,所以我們坐在前面的同學們要記得定時休息眼睛。
★ 學習成績主要看自己的能
認真學習的孩子坐在哪裡他都很認真,無心聽課的孩子把他放在老師眼皮底下他還是會溜號。
當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要責怪座位的問題,同樣在一個班級裡面,孩子的成績差出去很多是有一定道理的。
主要考驗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還有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運用能力。與其想著調座位不如提高孩子的這些能力。
糰子媽心裡話:
孩子進入新的校園、新的學期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願每個孩子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忘初心、拿到好成績,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和未來。
【今日話題】大家的孩子坐在班級哪個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