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通常是指妊娠20周後,甚至分娩期時,胎盤位置正常,但在胎寶寶娩出前,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上剝離下來的一種疾病。正常情況下胎盤通常在胎寶寶出生後才與子宮分離的。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剝)在婦產科僅憑體格檢查是非常難以診斷的一種情況,重症胎盤早剝也是產科的一種急症。由於胎盤是胎寶寶營養和氧氣的中轉站,所以,胎盤一旦剝離後,就沒有營養和氧氣輸送給胎寶寶了,胎寶寶會馬上出現缺氧現象,胎寶寶消化後產生的廢物也不能通過胎盤排洩出去。時間稍長便會危及胎寶寶的生命。
這種病往往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十分嚴重,如處理不及時,即可危及到母子的寶貴生命。
「胎盤早剝」的最大特點是陰道出血,並有劇烈腹部疼痛。如果發生在分娩的過程中,這種疼痛和分娩時子宮收縮所產生的疼痛混合在一起,會使醫師難以診斷;如果發生在懷孕33-35周時,有很明顯的腹痛,整個子宮變得硬邦邦的,有陰道出血的情況,而且出血量比較多,顏色暗紅,基本上可以診斷為胎盤早剝,應儘快去醫院診治。如出血量少腹痛較輕或者沒有腹痛,那也一定不要大意,最好也儘快到醫院檢查檢查,以免遺漏這一重要病症。
婦產科專家認為,胎盤早剝的發生一般與孕媽媽患有以下幾種病有關,如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症(表現為血壓很高,浮腫、化驗尿時蛋白有好幾個加號等)、慢性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全身血管病變(如血管硬化)等疾病。「胎盤早剝」還常常和孕媽媽糖尿病和前置胎盤(胎盤部分或全部覆蓋在子宮內口上)有關。這些疾病都可以使胎盤附著處的子宮黏膜出血,形成血腫,隨著出血量的增多,血腫越積越大,即可造成整個或部分胎盤自附著處從子宮上剝離下來,從而導致一系列嚴重後果。所以一旦發生了上面所說的症狀,應儘快去醫院就診,由醫生進行詳細檢查,以便及早作出診斷,正確處理,確保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