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2020-07-24 欣欣寶貝的媽媽

緊繃了一學期,自家孩子終於考試結束進入假期了。許多家長都會不去給孩子施加限制,任由孩子通宵打遊戲,再睡到中午醒,作業全部放置,直到假期結束的前一周才開始惡補。然而,假期結束後,孩子卻呈現出無法融入課堂學習的狀態,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這對於家長和孩子都不是願意看到的結果。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因此,孩子考試結束進入假期,可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制定表格。


一、 表格的制定方法

只要一張作息表,就能夠有效規劃孩子的時間,對於孩子的精神狀態以及開學後的學習成績都有著正面作用。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首先,將每天24小時劃分成早、中、晚三個區域,再由家長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規定每小段時間內要做的具體內容,例如規定早7點-早8點是起床、洗漱、吃早飯的時間,早8點-早9點是自由活動的時間,早9點-早10點是做一張假期作業的卷子的時間……諸如此類,將孩子的作息做出詳細規劃。表格的制定應當嚴格保障成長時期的孩子的充足睡眠時間,以及健康生活規律,玩耍、鍛鍊都不可少,要注意勞逸結合。在此以外,家長們根據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每天都要至少保證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舉個例子:

7:00-7:15 起床、洗漱

7:15-7:30 準備早餐

7:30-8:00 吃早餐

8:00-9:00 自由活動

9:00-11:00 寫作業

11:00-13:00 午餐與午休

13:00-14:00 練字

14:00-16:00 玩耍

16:00-17:00 做家務

17:00-18:00 吃晚餐

18:00-19:00外出散步

19:00-20:00 寫作業

20:00-21:00 閱讀書籍

21:00 睡覺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二、 制定表格的作用

1、建立時間觀念

蒙森曾經說過:「不守時間就是沒有道德。」

表格中將一天的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事都劃分清楚,學習1小時過後是玩耍時間,那麼孩子去遵守這樣的表格,會有助於他們建立時間觀念,減少拖延時間,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大的正面影響。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2、培養孩子獨立性

表格中安排孩子自行整理房間,獨立準備簡單早餐,不事事依賴父母,有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家長也會輕鬆又省心。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3、不會讓孩子荒廢學業

固定的學習時間不會讓孩子落下課程,在反覆鞏固中,知識點反而會更加牢靠,對於孩子的學習有著很大幫助,根除了開學後成績一落千丈的隱患。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4、確保孩子身心健康

高爾基曾經說過:「健康就是金子一樣的東西。」

任由孩子放縱玩耍,晚睡晚起,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精神狀態會造成十分不好的影響,而如果規定休息時間與起床時間,則能夠確保孩子生活規律不受假期影響。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三、 讓孩子遵守表格的要點

1、讓孩子共同參與

想要讓孩子接受假期的作息表格,且遵守作息表格的安排,不應該由家長兩人獨自製定,而是應該考慮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共同參與製作作息表這件事。這樣孩子會更有參與感,也就更願意遵守自己與爸爸媽媽共同制定的表格了。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對於孩子的玩耍需求,家長一定不要駁回,勞逸結合的假期才更加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但是對於玩耍的時間需要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由孩子提議每天玩8小時以上,這樣的話,指定表格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2、完善的獎勵制度

任何孩子都需要家長的讚揚與肯定,因此在孩子遵守表格的時候,不妨對他進行口頭表揚以及實際獎勵。

可以另外設計一張表格,每遵守一天,就在表格上貼一朵象徵鼓勵的貼紙,每10天進行一次結算,如果孩子每天都認真遵守了,那麼不要吝嗇獎勵,一頓孩子想吃已久的大餐、一個孩子想要的物品。獎勵制度會給孩子更大的動力,讓其能夠真正發自內心地願意遵守這張表格。

孩子放假了不能隨意放養,聰明的家長會做這樣一張表格


讓孩子享受假期,不是家長貫徹「放養教育」的理由。

3種正確的英語啟蒙方式,孩子很受用,「小白父母」必看

「孩子醜成這樣,還天天曬!」寶媽頻繁曬娃被懟,引網友熱議

3-6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期,注重這4點,幫娃培養「超強記憶力」

相關焦點

  • 放假不代表放養,假期裡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暑假,讓孩子放鬆之餘,家長也會擔心孩子生活和學習不規律、沉迷遊戲、做作業拖延,以及可能出現「假期症候群」等等。放假不代表放養,假期裡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家長的隱憂■擔心孩子隨意鬆散,做作業不夠自主
  • 孩子放暑假家長的監護責任不能放假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孩子正處於7~13歲年齡層的南寧家長來說,該如何讓孩子度過暑假,基本分成4派:遊玩派、補習派、歷練派、放養派。孩子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假期生活理應得到父母和老師們的科學引導。學習成長不分時間、地點,在學校學知識是學習,日常的行為舉止也都是學習。現在很多孩子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認為放假就等於放羊了,這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 放養≠放縱,正確「放養」才能解放孩子天性,培養真正的興趣
    1、孩子不受管教放養過度顯然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因為家長在孩子需要糾正的時候反而疏忽於教育,認為管束和規範孩子會讓影響到孩子的天性。然而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即使想放養孩子,然而孩子犯錯的時候仍舊第一時間給予糾正。
  • 別誤解放養教育,真正的放養: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好習慣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國內的教育也開始流行起了釋放天性的熱潮,有部分人開始對孩子實行放養式教育。他們認為,要保留孩子身上的特點,不能以父母的意志壓制孩子。接受教育從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是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進入賽道了,放養會讓孩子不停的駐足玩耍,甚至會走偏。
  •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讓孩子自由生長?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散養不管著的話,一是自己放不下,二是孩子埋怨說爸爸媽媽不關心自己,這樣的情況真的是讓各位家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做才算對呢?給孩子快樂的童年時光,就是讓孩子自由生長嗎?聰明的父母一般會這樣做。聰明的父母這麼做70後李女士是某上市公司的部門經理,她的身上有"三高",高學歷、高智商和高情商。在公司是一名優秀的職場女性,在家是一枚細心溫柔的寶媽。
  • 資深小學班主任建議:寒假來了,孩子可不能放養!家長要早做準備
    不少家長都評論:家長要哭了、沒想到又被坑了一把……不過,調侃歸調侃,真正的父母是不會被寒假打倒的!只會提前做好準備,幫孩子合理規劃寒假生活。面對可能到來的又一個「超長寒假」,我特意和兒子的小學班主任溝通了一下,班主任建議:寒假來了,孩子可不能放養!家長要做好這5個準備!
  • 很多家長都做錯了這一點,放養式教育,並不是放任不管
    第一:認知規則放養教育,作為父母的首先要培養孩子認知規則,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這樣才能教會孩子學會如何去保護自己。比如,在大路上不可以隨意跑動玩耍,因為來往的車輛眾多,稍微不注意便會被車撞到,這樣便會傷到了自己。
  • 「圈養」和「放養」的孩子
    男孩子整天的沒人管,猶如放養的牛羊一般,任由他在外玩耍。奶奶不在家的時候,他經常沒飯吃,爺爺就給他幾塊錢,讓他在外面買一碗粉或是一碗方便麵吃。所以,他特別瘦。這個男孩子並不會因為家人不管自己而不開心,他見我女兒騎單車,他就在旁邊看,然後又向我女兒借單車來學,他的膽子很大,不到一天時間內,就自己學會了騎單車。後來,他家裡就給他買了一輛單車。讓他放假的時候可以騎著玩玩。
  • 讓放養也有邊界,孩子才能受益!
    最近,在網絡上有一則討論,引起了網友們,家長們,教育界人士的強烈反響。這則討論的內容是:孩子究竟要不要放養,什麼才是對孩子有益處的放養,如何讓放養成為養育孩子的最佳方式。一位教育專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放養不是不管不教,而是有邊界的放養,這樣的放養才能讓孩子受益。這位教育專家的觀點受到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今天,我們就在這裡談談放養的問題。
  • 放養教育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真的嗎?
    就像告訴孩子,馬路上是不可以隨意跑動玩耍的,因為車很多,速度又很快,如果隨性玩耍,很容易被車撞到。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自己,走在馬路上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人和車才可以在馬路上和平相處。我們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過是希望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如果說健康快樂成長是硬幣的一面,那麼理解並遵守規則就是另一面。
  • 老師有話說,如何讓孩子假期實現彎道超車,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假期是孩子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節點,每個學生擁有著差不多的假期,為什麼開學考檢測中,有的學生成績奮起直追,而有的學生成績一落千丈呢?問題出在學校的放假制度上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上呢?這點值得各位家長深思。1.晚起孩子放假,沒有學校嚴苛的作息時間約束,孩子起床問題,相信各位家長都深有體會。賴床成了假期必做事情。為什麼要強調要早睡早起,這點的要求不只是給學習的學生,還有工作後的成年人。希望各個學生明白,這樣的要求並不是僅僅給還處於未成年的你們規定的,對工作中的成年人,也是有著相同的要求。
  • 「放養式」教育有好處,但不適合所有孩子,這幾點需要家長了解
    學校組織活動,桃桃媽向成績靠前的家長取經,那位家長對桃桃媽說,孩子不要管的太緊,越緊就越是管不住。並且說道,自己平時不太管孩子,想做什麼做什麼,孩子自律能力很強,不需要說的太多。隨著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成年人都無法完全的拒絕手機的誘惑,更何況一個孩子。在網絡上甚至是在我們身邊,都可以見到兩三歲的孩子,刷抖音玩遊戲已經樣樣精通,拿走手機就會哇哇大哭。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聰明的同時,實際上暗藏危機。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完全「放養式」。孩子看手機玩遊戲,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則,孩子很有可能就會無止境地玩下去。
  • 孩子做事太粗心、馬馬虎虎不細緻?聰明媽媽這樣做
    孩子做事太粗心、馬馬虎虎不細緻?聰明媽媽這樣做親戚家有一個孩子幹什麼事情都是&34;,&34;典型的現代版的&34;。他媽媽也老是說他,為了改掉這個壞毛病也是嘮叨了無數次,可是孩子還是很疏忽。其實,這就是孩子專注力太差的表現。
  • 孩子放假不寫作業怎麼辦?優秀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暑假到了,每到暑假假期就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因為終於放假了,可以不用做作業了,這也是令很多的家長頭痛的事情,孩子放假有很多的家庭作業,但是孩子卻不願意寫該怎麼辦?下面一起來探討一下吧!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平時在學校裡就是整天的上課,寫作業,已經感到疲勞了,都有厭學情緒了,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假,本來應該好好玩了,老師還布置那麼多的作業,家長逼著自己寫,心裡肯定不高興,不想寫,理解孩子的苦衷。
  • 放養孩子到底是好的教育,還是家長偷懶的藉口?
    現在鋪天蓋地的強調要放養孩子,釋放孩子的天性。而作為新一代的父母,因為小時候的各種遭遇,我們也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給他們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自由。 當放養教育出現後,很多家長都會趨之若鶩,在還不理解放養的真正意義,就盲目跟從要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樂生活。
  • 這4種養娃模式,可能會有礙孩子的成長,比起放養孩子還嚴重
    這4種養娃模式,可能會有礙孩子的成長,比起放養孩子還嚴重每個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最終這張白紙上面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畫面,還是要家長來執筆描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只有家長教育的好,孩子才可以成長的更好。
  • 隨意評論教師的父母,痛快了自己,毀了孩子,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覺得,父母更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因為父母對孩子的直接、間接的教育、影響時間長、範圍廣,很少有人能夠超越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除了父母之外,人們常常認為的是,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最大。我覺得這個「影響」僅限於學生時代,當孩子長大了,進入社會之後,老師的影響會逐漸減弱、消失的。
  • 兒童節給家長放假不能只是娃哈哈等企業自發
    25日,一張娃哈哈內部文件截圖在微信朋友圈傳播:「考慮到員工低齡子女『六一』兒童節沒人陪伴,經集團公司研究決定:2018年6月1日,至少有一名子女年齡在14周歲以下(含14周歲)的在職員工,公司予以放假1天,陪伴孩子。」
  • 孩子愛塗鴉,是天賦還是玩鬧?聰明的家長一般會這樣做
    其實,上述案例中,像周周這樣愛塗鴉的小孩子並不少,他們有的人得到父母的支持,把這個愛好發展了下去,而有的人卻被父母粗暴地打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父母的哪些做法會扼殺孩子的天性?一、孩子為什麼喜歡塗鴉?1.繪畫敏感期根據本世紀初美國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兩歲之後就開始進入了繪畫敏感期。
  • 放養式帶娃火了,好的放養孩子既快樂又懂事,家長先學會劃清界限
    導讀:放養式帶娃火了,好的放養孩子既快樂又懂事,家長先學會劃清界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放養式帶娃火了,好的放養孩子既快樂又懂事,家長先學會劃清界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