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星星的日子》:宮崎駿的自我鼓勵,我們都要成為獨立的人

2020-12-20 二次元小蘭

關於這部小電影,是我搜索宮崎駿的簡介中,無意中看到的他的一部作品。剛開始是被這個小電影的名字《種下星星的日子》所吸引。感覺好文藝,很清新,所以才去看了整部小電影。的確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像故事,加上有宮崎駿柔美,細膩的畫風風格。

這是一部小電影,帶上夢想逃離現實世界

故事講述了,在一個幻想世界的奇妙故事。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在於,在這裡有一個「時間局」,它是一個嚴格監督人類使用時間方式的機構,一個少年為了逃離時間局的控制,而離家出走。

當他在沙漠上獨自行走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女人,這個女人邀請男孩到她的農場一起生活。男孩答應了女人,然後開始一起在她的農場上生活。後來,男孩用蔬菜換到了一顆星星的種子,決定將種子種下。

其實看完這部短片動畫電影以後,我是沒有離開就二刷了一遍。因為這個看似簡單的簡短的小故事,帶給我的信息量太大,人文關懷,奇幻想像,時間管理,成長,治癒,對立勇敢。太多值得思考的內容。

我帶著滿滿的疑問從新二刷這部短片動畫電影。可以這麼說,再多的不合理,反常規,到了宮崎駿的動漫裡,都是順理成章的既視感。沒有宮崎駿不敢想像,不能借用的東西,他的想像來源不固定可能是鄰家小孩兒,可能是一部小說,可能是他的情感經歷,可能就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想像。

所以這部短篇動畫電影中,出現的奇幻世界,我一樣會驚喜,但是我更看重,這樣一部短片動畫電影,他創作的初衷是什麼?想要傳達給觀眾怎樣的主題思想。

這部動畫短片改編於,井上直久的作品《伊巴拉度》,雖然只有16分鐘,但是看過這部動畫短片的影迷,卻能夠牢牢記住這部作品。並且很多網友認為,宮崎駿創作這部作品,是將自身一些年少的經驗,投入在了劇中主角小男孩的身上。

宮崎駿的治癒能力,就像是帶著魔法的力量

我二刷這部動畫短片之後,不知不覺就想到了另外一部動畫電影《小王子》。一樣是天馬行空的想像,一樣得到了地球之外。小男孩用星星的種子,種出一顆星球。在《小王子》裡,小王子在地球上有一顆玫瑰花,都是到了地球之外的星空。

《小王子》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就創作背景,情感表達上面來看,兩部作品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兩部作品都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卻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第一,《小王子》這部動畫電影,有著深刻的創作背景,是作者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積累,是厚積薄發的產物。它不僅是一部給孩子看的童話,更是哲理與思考的「結晶」,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

第二《種下星星的日子》是宮崎駿將一個小男孩從逃避,到接受的過程生都會出現相逢和分離,因為這就是人生常態,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階段我們在不同的階段裡,體會不同的人生味道,能夠在看慣了世間百態之後,仍然有勇氣尋回當初的純真。

種下星星的日子,擁有所有的美好

很多時候提到治癒系動畫電影,我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因為他的作品畫風清新,透著恬淡生活的愜意,仿佛再大的災難,都會在悄無聲息中化解。

讓觀看他的動漫的觀眾,沉浸在他的綠樹房屋裡,純真的孩童,調皮而可愛,路邊的小花小草,都在隨風起舞。悠揚的旋律裡,宮崎駿筆下善良的妖怪,帶著孩子的願望,在沒有束縛的天空,自由翱翔。

治癒的意思是指一股神秘力量使人滿血復活的過程,這就是宮崎駿的治癒力量。

《種下星星的日子》的小故事裡,小男孩生活在一個被時間管理局約束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不能浪費。但是小男孩似乎不能夠嚴格準守規則,他總是在時間限制的最後幾分鐘裡,才想起來這個時間裡應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情。

當他的行為引起時間管理局的注意,小男孩也想要逃到一個沒有時間約束的地方。雖然逃離了原來的世界,但是他並沒有在逃離原來的世界以後,得到悠閒自在的生活。

相反他在種下星星的日子裡,漸漸明白,人的成長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沒有誰可以逃出時間之外。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勇敢前行,而不是留在原地,躊躇不前。

突然在小男孩的身上,找到很多人的影子,我們都知道時間很珍貴但是我們總認為我們有的是時間,不用擔心時間會用完。直到猛然意識到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才突然驚醒。

很多時候我們會羨慕宮崎駿的想像力,因為在我們看來,很多孩童時期,擁有的天馬行空的想像,會隨著成年後思想的固化而消失。

但是宮崎駿的想像力一直都在,他是在告訴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是我們自己做的選擇,是在成年以後堅守內心的純真,還是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的變了顏色。

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美好,我們唯有用心體會,才能夠發現它的與眾不同,感受到不一樣的美好。

本篇文章由【二次元小蘭】原創,內容純屬個人看法,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動畫電影《種下星星的日子》劇情介紹及影評
    《種下星星的日子》(日語:星をかった日)是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為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製作片長約16分鐘的短篇動畫電影,該片由神木隆之介、鈴木京香、大泉洋配音。種下星星的日子海報劇情簡介一個發生在幻想世界的奇妙故事。「時間局」是一個嚴格監督人類使用時間方式的機構,為了逃離時間局的控制而離家出走的少年主角「諾那」(ノナ),在鄉下遇見了神秘的女性「妮妮雅」(ニーニャ),並與她開始在農場的新生活。
  • 宮崎駿十大經典動畫電影推薦 宮崎駿電影
    宮崎駿十大經典動畫電影推薦:宮崎駿系列電影埋伏送彩蛋 大多數網友都沒發現!  種下星星的日子  豆瓣評分:8.8  小男孩NONA獨自走在沙漠上,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女人NINYA,然後開始在她的農場上生活。
  • 宮崎駿:18部動畫經典語錄,治癒心靈的良藥
    動畫電影,此生最愛宮崎駿! 《哈爾的移動城堡》 人生中遇到的磨難很多,我們愈是成熟,也愈是膽小,反倒在絕境中才能激發出內存的潛能,從而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
  • 宮崎駿——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盞燈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宮崎駿漫畫迷,不但家裡充斥著各種相關圖片,還會以動畫片的人物名字命名我自己的QQ暱稱、微信暱稱,乃至我家兩個寶貝的名字。其實,也不止我這樣,好多和我有著同樣情結的人,比我更甚的多。當然,這一切都是源於宮崎駿塑造出了大量的活靈活現的形象。
  • 自我鼓勵,做內心有力量的人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12月,在我們經歷了這麼一個不尋常的一年之後,我希望給大家講一個不一樣的主題,那就是:自我鼓勵。作為父母,我們看了很多的育兒書,告訴我們要多鼓勵孩子,魯道夫·德雷克斯教給我們: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 謝謝宮崎駿,讓我成為不那麼糟糕的人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千與千尋》學會承受,學會長大,學會哭過以後,還能微笑地擁抱爸爸媽媽。
  • 宮崎駿在復出之後,誰還記得他的經典作品?宮崎駿經典動漫盤點!
    在之前的文章我們說了在年底的時候宮崎駿的龍貓即將會被重發上映,很多朋友都表達了對老爺子動漫的喜愛,所以最近這幾天我打算寫幾篇關於宮崎駿老爺子的作品,今天咱們就先來說幾部老爺子的經典動漫,除去龍貓以及千與千尋,因為這兩部動漫已經在之前的文章寫過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之前的文章翻閱!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成為有主見的人?
    如何不讓孩子成為不迎合他人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是自己有主見的人。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工作中,人際交往中,盡一切努力滿足別人的請求,遷就身邊的人,更甚者喪失自我麼?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獨立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倡導民主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多是具有自信、合作、樂觀的孩子。
  • 宮崎駿唯一獲奧斯卡的電影,《千與千尋》註定成為經典
    那些在你腦海之中一閃而過的童年回憶,讓宮崎駿變為了現實。2019年,年僅80歲的宮崎駿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會有人沒有看過宮崎駿的電影嗎?我想真的有,但也許你能不經意說出幾個電影名稱來。也許宮崎駿是將每一部電影當做自己最後一部來對待,所以才產生了如此多的精品。
  • 從落榜吉卜力到接班宮崎駿 這部動畫要影史留名!
    上了大學,他接觸更多類型的電影,在好萊塢商業片與藝術電影的薰陶中,更加堅定要在畢業後進入動畫界,做出屬於自我風格的作品。 他參加吉卜力工作室職業動畫師的徵選,結果落選,宮崎駿罕見給他寫了一封親筆信,大意是:「如果你進入吉卜力,才能一定會被磨耗殆盡,所以才不讓你通過測驗。」「希望你好好加油,就算從小作品開始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面。」
  • 宮崎駿的作品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像我們吹「今敏」「細田守」,包括「新房昭之」我們都是稱為「動畫製作大師」之類的級別,但是我們從來都不吹「宮崎駿」為什麼,因為他已經牛逼到不需要我們吹了,人人都知道他牛逼,宮崎駿的外號是「動漫之神」而大師實際上就是人類領域的極限,而神就已經超越人類的領域了,因為宮崎駿做的動畫,一般人做不出來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而日本人在經過發展後終於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體,由於日本向美國過多的輸出商品導致貿易逆差越來越大,很多人都開始反對日本抵制日貨,出口受阻後日本人又玩起了股票和債券,最終日經指數從1980年的500點左右,到了1989年12月19日達到38915 點,日本的經濟突飛猛進。
  • 別人眼中我的樂觀,都是自我的鼓勵的結果
    消極一點的人會產生抗拒心理,因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做不好會讓自己對此自我否決,產生不自信的心態;樂觀一點的人會鼓勵自己,因為是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所以要厚積薄發,不斷學習。我認為我是屬於兩者都有的人,消極過後又會樂觀看待。我記得上份工作的老闆問我,你需不需要被鼓勵?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經典之作究竟要表達什麼?大家都有不同的解讀
    各位小夥伴你們想想看,《千與千尋》裡的坊寶寶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的那些「巨嬰」,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整個人的成長方向都有點畸形了。當然啦,宮崎駿在電影裡使用了誇張的手法,讓坊寶寶連路都不會走。現實中的那些「巨嬰」雖然會走路,但是沒辦法做到獨立生活。
  • 鹿野| 《龍貓》與宮崎駿的社會主義情結
    摘 要  在《龍貓》之前的80年代中期,宮崎駿創作了兩部很有影響力的作品《風之谷》和《天空之城》,這兩部作品是非常典型的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歌頌勞動與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傾向文藝。
  • 當最懂宮崎駿的人也走了,吉卜力還有沒有未來?
    誰知,宮崎駿卻在製作中途再次產生了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和藝術靈感,單方面把千尋修改成了我們後來看到的「活力奔跑型」角色,最終效果之出色固然讓觀眾不會去質疑大師分毫,但也成功傷害到了安藤雅司的尊嚴,他在影片完成後便憤而離開吉卜力轉投到另一位大師今敏旗下。
  • 動畫大師作品裡的夏日,宮崎駿五部適合暑假的動畫,都好美!
    如果說動畫圈裡可以跨越年齡層使得動畫作品都有較高的接受的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絕對算得上一位,而且絕對可以被算在「相當成功」的那一類之中,作為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核心與靈魂,宮崎駿擔任監督並創作的動畫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並久久流傳,在這個炎炎夏日之中,就讓我們再跟著那些作品裡的夏日風景
  • 宮崎駿的電影為什麼會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隱藏彩蛋太多了
    懸崖上的金魚姬也叫崖上的波妞,這部動畫是宮崎駿在2008年在吉卜力工作室創作的一部動畫,這部改編自格林童話故事《美人魚》的作品講述了一條海裡生活的金魚姬「波妞」在海灘上被人類男孩「宗介」拯救後成為好朋友的故事。
  • 成為你自己,每個人都嚮往,你有獨立探索並自我實現自由的勇氣嗎
    父母說:「這樣有什麼不好,你這麼多年過得順風順水還不是我們給你安排的結果,自己決定有什麼好,哪有我們多年的經歷和閱歷來的實在,我們是為你好,你也要體諒一下我們。」成為自己才是這些不一樣的孩子應該做的,作為父母要給與足夠的尊重和理解。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發表演講時說:「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他們可能已經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這種內心的渴望,就是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