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啟蒙:人生就像是一個旅程,我們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呢?

2020-12-17 一筆興華

今天講旅卦與小過卦。

旅卦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艮為山。旅卦象徵著寄旅,行旅。

旅卦

上卦離表示削有,下卦艮為止,地道止則不利在安居,趁著天道光明,先離開此地,故曰旅。

旅卦揭示人生寄旅的道理,在一個地方遇到困難,生活受到影響,人生之路如何走 ,旅居一個地方重新來過。在旅居途中務必小心翼翼,謙卑柔順,中正行事,切忌驕傲自滿,掉以輕心,招致禍端。

旅:小亨,旅貞吉。

旅卦象徵行旅,天道行地道止,不利求大,故曰小亨。因地道止,而不利再居住,只有離開此地去行旅,才是吉利。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猥瑣不堪的出門旅行,這種場面是由自己的錯誤造成的。倉皇出行,說明自己的過錯已經不能在本地立足,自取其咎。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在旅途中住進旅店,懷中揣帶著路資,得到童僕的幫助,這是堅守正道的結果。二爻的行旅是有備而來,不但是資費充裕,並能得到童僕的幫助,說明這樣的人生行旅是順應天時,得道多助。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旅途中房舍失火,喪失了的童僕,如果不接受經驗教訓,會出現更大的危險。人生的旅途,由於失誤而招惹是非,引火燒身,喪失別人的信任幫助,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九四,旅於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行旅在外,身處異鄉暫為棲身,不能安居。雖然得到路資幫助,但我的心情仍然不愉快。為什麼獲得資斧還不愉快呢,因為身無居所,身負的大事還沒有完成。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射野雞雖然喪失一支箭,但最終完成使命,獲得榮譽和爵命。射雉是行旅的任務,矢亡是箭旅的損失,寓意人生的得失。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兇。

在旅途中,旅人看到火燒掉了鳥的巢穴,見此情景旅人大笑起來,笑鳥的愚拙。可立即聯想到自己的旅途經歷,自己和小鳥相比有什麼區別?觸景生情,嚎啕大哭起來。這種情況就像是在旅途中丟失了牛,失去了幫手,很危險啊。

旅卦總結:

人生就像是一個旅程,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踏進了旅途。在這個旅途中充滿了喜怒哀樂,隨時發生意料未及的事情,人生的得失,悲歡離合,都展現在這個中途中。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人生呢?困而不悲,喜而不驚,樂而不驕,富而不奢,足矣。

下面講小過卦。

小過卦上卦為震為雷,下卦為艮為山。小過之意為小有過分,超過之意。天高山低,雷響山上,瞬間即逝,小有超越,故曰小過。

小過卦

前有大過是強度超過本位太過,需要損或者益。而小過剛剛過本位,而不失衡,但小過已提醒注意,勿發展為大過。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小有過而不失偏,積極修正,可以繼續亨通發展。但小過切不可再過,否則晚矣。

初六,飛鳥以兇。

自然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各有自己的領域標準,一旦超越自身的標準,就會帶來危險。就像飛鳥一樣,若是飛的高度有所超越,就會引來射殺,危險就來了。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

晚輩超越了祖父,遇到了祖母,但不能再越過祖母。在家庭中,有些事情可以超越祖輩,有些事情不可以超越,此乃對長輩的尊敬,以祖母來表示道德的底線。在國不能越君位,否則有犯上的嫌疑;遇到與其相合的臣子,君臣同心治國利民。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

不要驕傲自滿,自恃強盛而放鬆防備。忽略戒備給別人以進攻相害的機會,從而帶來危機。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接三爻,要想做到無咎,做到隨緣遇合,不自恃強盛,嚴厲戒備,才有利發展。不要心存僥倖,堅持走不過之道。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在小畜卦中已經講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在小畜卦中已經密雲聚集,但下雨時機還不到。那麼在小過卦怎麼講呢?陰陽相聚和合才能下雨,前者蓄積不足,而今者卻是小過,陰陽不和而不雨。王公有帶繩子的箭射殺洞穴中的禽獸,有失準頭,難以獲得。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

沒有相遇就超過了,是因為志向不同。飛鳥離之,是脫離群體,獨自行動,這樣很危險,往往是災禍降臨,難以逃脫。災為天災,不因自己而降。眚為自身原因之災,現在災眚雙至,可想小過已成大過而不可改也。

小過卦總結:

君子就效法小過之象,在一些尋常小事可略有過分,大事萬萬不可。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事,切不可姑息養奸,心存僥倖,有小而大,災禍降身,為時晚矣。

華夏學之《易經啟蒙》系列專題,論述易經自然之道,弘揚華夏正統文化,本文是第二十八篇,敬請期待後續文章。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的啟蒙孩子?《易經》講了四個字:啟蒙以正!
    當前的時代是最適合研究《易經》的時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個時候萬象都有,而且千變萬化。對於古代的人而言,他們是很難想像的。因為古人生活是比較單一的。在我們生活中遇到的萬象,其實都可以用《易經》來解釋。
  • 人生太難了?《易經》裡的這三大智慧,悟透它,就像開掛了一樣
    人生一世,猶如在道路上或行走或奔跑,不可能永遠平坦寬闊,很多時候路是不平坦的,甚至還有陷阱,但是我們想要不斷前進,只能克服它們,沒有後退可言。在遇到坎坷的時候,人總是銳氣大減,但是一個人的良好的品德和人生大智慧就體現在如何面對艱難困苦中。
  • 《易經》:人生的奧妙精髓,藏在簡單三個字裡,你看懂幾個?
    學者馮友蘭認為《易經》是一門「宇宙代數學」,易經相當於宇宙的符號和公式,所以它不講世間萬物,但世間萬物都可以代入進去。這或許就是《易經》的神奇所在,《易經》中有三個筆畫相近的字,它能夠描繪出漫長人生的狀態,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 三十歲的女人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生活呢?
    01都說「女人三十豆腐渣」,從這一刻起,你的皮膚會慢慢變的粗糙,眼角紋、抬頭紋也會找上你,黃斑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身體各項素質都會下降,這個時候的你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未來不可知的生活呢?毋庸置疑,這個時候是女人面臨人生的第一個坎,一個開始接受自己不年輕的坎,接受自己的脫髮,接受自己失眠,接受自己的皺紋,接受自己的黃斑,不要去太在意這些,等你心態放平了,這些問題找你的速度就會慢下來。你越是著急,越想盡各種辦法去護膚,去做雷射,都不是長久的,去了的總會回來的,但只有你內心放平了,心態積極了,身體素質就會好起來,自身免疫也變的強大,內因解決了,外因就好解決了。
  •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生命是一個奇蹟,而創造生命的大自然更是奇妙無比。這時,我的耳旁仿佛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最美麗的風景只在最美麗的心中!人生就像,一次只有起點的旅程。生命始時,父母便給了我們一張車票,並給我們準備了,充足的食物,直到我們的身體漸漸強壯,便將我們送上了旅行的列車。車緩緩地開動了,人生亦真正開始了。
  • 破解《易經》第38卦之睽卦:怎樣開啟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生?
    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睽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38卦,卦畫是離上兌下,卦象火上澤下,澤的特性是愉悅,火的特性是光明而依賴。都是有活力的主體,只是有點水火不相容,所以總是感覺彆扭、乖離,這樣人事不通的情況下,想成大事難,但基於澤與火的特性,最終是可以冰釋前嫌的,所以卦辭說:小事吉。
  • 《易經》64卦的人生感悟
    第四感悟:目標明確果斷前行——戰勝疏懶 我們要找聰慧的「啟蒙」老師作為指導,而不是「啟蒙」老師來找我們,如果「啟蒙」老師指出我們的缺點和錯誤,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時機慧眼明察——走向成熟等待是一種智慧。等待是一種積蓄。等待是一種信念。
  •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轉身便是旅程中的故事
    有人說,等我有錢了,等我退休了,等孩子長大了,我就可以說走就走,去外面看看了,我想說人生很短,不要蜷縮在一小塊陰影裡!一個轉身,光陰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歲月便成了風景。你們說的等到了,你的人生也就失去了很多。我們的這一生就是一條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斷跌倒,也一定要爬起來。
  • 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就走成一條什麼樣的人生旅程
    行走人間,就註定了要面對紅塵百態、世事滄桑,面對厚重的歷史、鮮活的現實,以及那遙遠而未知的未來。而在生活中,最常面對的就是挫折和磨難,在它面前,有的人逃避,有的人退縮,而有的人卻能坦然面對。  生活的所有提醒,不是在煩惱中較勁。生活,在每個人心中寫了篇成長的日記,那裡面記錄著我們的每一次辛酸,每一次悲傷與歡樂。
  • 人生就像一場旅程,摩旅就是享受人生
    摩旅,對我來說有時目的地只是一個藉口,更多的是享受「在路上」的感覺.....或風雨中一路前行,或陽光中信步徵程,又或者在山景中悠然自步,此刻,只有你最懂我的心……摩旅,對我來說一個人、一輛摩託車、一條路,在這段充滿激情的旅程中
  • 易經;「啟蒙」是孩子一生命運的關鍵,施教者需做到以下三點
    正所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生而蒙昧,所以教育成為當務之急。一個孩子兒時的教育,又決定他一生的命運。那怎樣給孩子正確的啟蒙呢?易經的蒙卦讓我們遵循三個原則。教育秉承著一個原則,就是「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她主動的學習,才會進步,才能開發出他自己的智慧。教育不能強加給學生,而是要達到學生主動求教老師(老師,也指父母)的理想狀態。一個人主動很重要,包括成年人,也有解不開的問題,這些問題為什麼解不開,就是我們對這些問題弄不懂,弄不懂就是蒙昧,所以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學習是為了突破一個又一個困境。
  • 《易經》:人生最重要的是啟蒙的道理
    #國學易經卦德:下卦為坎為險,上卦為艮為止全卦喻示:人生最重要的是啟蒙的道理,強調矇昧無知只有通過啟蒙教育才能茁壯成長。啟蒙之始,宜嚴以施教,必要時應給以懲罰,使之回歸正途。若姑息遷就,任其自由散漫,劣性滋長。日後鑄成大錯,則後悔莫及。所以初六犯下小錯時,就要予以適當懲戒,使其銘記在心,如此才能避免其日後的無窮禍患。
  • 一個人,一段旅程,一種人生
    一個人,一段旅程,一種人生旅行中不免有些坎坷,除去時間上的拖延,中途又幾經變故,越是驚險越是奇遇當然越是精彩,對於我們來說,無論筆下的文字多麼鮮活,語調多麼輕鬆,真正經歷過才知道,一段旅程,永遠比文字能承載的更豐富,而旅途中的記憶,無論好壞,
  • 《易經》教你做生意:遇到虧損時,保持好這3個心態
    因為破產而傾家蕩產的人數不勝數,更有甚者,由於破產而沒有能力承擔債務,只能是選擇「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可其實,在生意上,不管是盈虧,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運用好了,哪怕不能大富大貴,也可以順順利利。《易經》教你做生意,遇到虧損時,保持好這3種心態。變化是常態,穩住心態《易經》說,損益是一種變化的常態。
  • 人生總是磕磕絆絆,用好的心態去面臨以後的人生,才是對的
    人生就像是一齣戲,因為有緣才相聚在一起,不管我們面臨過什麼事情,或者是遇到開心的事情,或者是不開心的事情,我們都應該知道怎麼去面對,因為只有學會用什麼樣子的心態才知道以後用什麼的方式走人生的道路!誰能說人生沒有一點磕磕絆絆呢?
  • 人生經典語錄: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一定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若事事苛求盡善盡美,人生也就無樂可言了。在我們面臨不幸和挫折的時候,不妨靜觀其變,思考一下,如果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有什麼可後悔的呢?如果生命是完美的,那麼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一心一意只想著往上爬,結果卻掉進了下坡路。
  • 易經的含義:人生想要不斷進步,或許需要做好這三種準備!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百家從這當中吸取營養。易道幅員遼闊,潔淨而微妙。它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之作,它把人的涵養和實踐性及其人的命運說來到極致。終究人這一輩子並不全部都是老天爺決策的。《周易》的偉大之處不在於開創或間接性形成一個系列的算命方式 ,而在於它啟迪我們去正確理解世上的「貞正之道」。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雖然現在這個社會易經沒有了將相的稱謂,但《易經》依舊備受追捧。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文化的神經。不過,幾千年來,對於《易經》是迷信產物的質疑聲也從未中斷,因為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他,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妖魔鬼怪就不敢接近你。
  • 《易經》導師必修課:《易經記憶與易術》!解開宇宙人生的密碼,從這裡開始!
    它是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謀略中之謀略,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書,是解開宇宙人生的密碼寶典。歷朝歷代的科舉考試都會考《易經》,所以每個參考者對《易經》都是能倒背如流的。尤其是還沒有發明造紙術的遠古和中古時代,不可能隨身帶著一擔竹片或一堆骨頭查閱,所有讀懂《易經》的人,《易經》早就爛熟於心的。
  • 《易經》中的一個字是關鍵!懂得人可能福氣自來
    提起「福氣」兩個字,我們總會非常關心,因為,沒有人想總是遇到不好的事情,都想變得有福一些。那麼,人生在世,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趨福避禍呢?我們熟知的「群經之首」——《易經》,就給了我們很有益的啟示。易之萬變,不離其宗,守其規則,天、地、人三才相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