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偉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羋九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個短視頻:
一個小猴的肚皮不幸被劃破了一個口,疼痛的它感到非常傷心,於是每次見到同伴都會露出傷口,然後非常難過地講述自己受傷的經歷和此刻的感受。
這個話題和動作每重複一次,自己就更加傷心一次,結果導致自己的傷口受到感染,最終憂鬱而死。
看到這個小視頻,頓感惋惜,由此想到了魯迅筆下的一個典型人物——祥林嫂。
在《祝福》中,魯迅先生用冷峻犀利的筆觸把祥林嫂的悲慘命運刻畫得淋漓盡致。
祥林嫂,不僅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更是整個社會的縮影。如今,「祥林嫂」已經成為網絡流行語,代指逢人就訴苦的負能量人。
託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個個不同。」
書中祥林嫂的不幸大多源於人們在封建禮教下的奴性思想。
在舊社會,婦女成為了男權社會下奴役壓迫的對象,尤其是「三從四德」思想,「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思想,「好女不嫁二夫」思想在人們心裡根深蒂固。
祥林嫂作為舊中國農村婦女的典型人物,雖然勤勞、樸實、堅強、善良,但依然逃不出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束縛的法網。
雖然拼盡全力去抗爭和改變,但依舊被踐踏,被鄙夷。
雖然祥林嫂是魯迅先生虛構的人物,但她的悲劇如實地反映了當時被奴性的社會現實。
當然,在《祝福》中,魯迅先生不把矛頭指向祥林嫂的性格特徵,主要諷刺那些看客們冷酷的態度,批判整個時代的封建思想。
他把祥林嫂的悲慘一生作為一個典型環境中的一個典型人物來寫,大膽抨擊並控斥了對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的不滿,認為是封建化思想將祥林嫂由人間推向地獄,由人變為非人。
也許多數人都很可憐並同情祥林嫂,假若現在人只顧譴責她,會被認為和那時候的冷酷看客們沒什麼區別。
因為魯迅筆下的她,經歷了太多難以想像的苦難:
第一任丈夫去世,被逼改嫁,第二任丈夫也去世,唯一的兒子被狼吃掉,魯鎮上人們的嘲諷態度,舊社會的封建禮教......
遇到此境況,如今再堅強的女人也會悲痛至極,淚水哭幹。
沒有經歷像她這樣的苦難,沒有生在那個時代,怎麼會體會出一個女人的辛酸苦楚?正如董卿所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深受,只有冷暖自知。」
為祥林嫂同情也好,伸冤也罷,大環境下亦不能否認個人的性格原因。
有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
雖然人們深受舊社會封建思想的壓迫,但最後的悲劇也不乏存有像祥林嫂這樣的亞健康心理。
這麼說,也許會有人感覺缺乏同理心,被說成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換成自己有這樣遭遇,恐怕早已精神崩潰。
但可憐之人也必有可恨之處。她的一生,雖是時命,豈非人事?
遭遇如此命運,拋開大環境的封建思想,個人性格原因也不容忽視。
不要逃避,最好接納
在《祝福》中,祥林嫂早年嫁給比她小十歲的丈夫,有一個嚴厲的婆婆和一個小叔子,可是丈夫不幸去世。
為了逃避被賣掉的命運,祥林嫂孤身一人來到魯鎮,在衛老婆子的介紹下,在魯四老爺家中作女工。
雖然當時魯四老爺等人對寡婦有偏見,但祥林嫂看上去是一個安分耐勞的人,她幹起活來勤快有力,很快受到好評。
日復一日,祥林嫂的做工依然沒有懈怠,年底籌備福禮全是她一人幹。
然而,勤勞的她終究沒有逃離被婆婆賣掉的事實。
新年剛過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為了給小叔子籌辦結婚的彩禮,突然來到了魯鎮,並強行帶走了祥林嫂,祥林嫂一路罵,一路喊叫,終是嫁給了第二個丈夫賀老六。
如此逃避自己改變不了的現實,還不如好好接納,安心過餘生。
不要逢人就訴苦,這樣只會更傷心
到了年底,祥林嫂的兒子出生了,彼時的一家人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厄運又一次降臨在這位婦女身上。
先是丈夫死於風寒,緊接著兒子被狼吃掉。家庭的重創徹底擊垮了祥林嫂。
為了生活,祥林嫂又一次來到了魯鎮,還是選擇在魯四老爺家做工。
但這一次回魯鎮,她的臉色非常差,死屍一般,毫無笑容。
祥林嫂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悲慘遭遇,尤其是接受不了兒子的死。
彼時的她,根本就沒有心思去做別的事情,注意力也不會集中,她逢人就講起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
逢人訴苦的效果呢?
鄉親們起初還有些同情,但是她反覆絮叨地訴說兒子阿毛被狼吃了的事情,漸漸的被鄉裡人所厭惡,將她的故事淪為笑柄,淪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有時候是自己將自己的悲劇反覆強化,讓自己越發傷痛,每逢訴苦一次,心裡就難受一次。
後來鄉親們一見到她就知道她要說的下一句是什麼,還故意說給她聽,之後,祥林嫂聽了後更加傷心。
如果學會儘快轉化話題,轉移注意力,不要只盯著一件事情反覆訴苦思考,也不會出現抑鬱症的症狀。
即便生活再悲苦,也要學會釋懷,學會調節自己,不至於得精神疾病。
尤其是舊社會,得了精神疾病,被認為是瘋人,加上沒有好的醫療水平來治療疾病,最後只能讓疾病癒發厲害。
不要盲目聽信別人
魯四老爺感覺祥林嫂身上有不貞不潔之氣,會敗壞了風俗,於是從此祭祀時不再讓她插手。此時此境下的祥林嫂更如重錘一棒,精神越發不濟了。
而後來,祥林嫂偏偏又聽信了柳媽的迷信話語,祥林嫂為了死後不下地獄,特去廟裡捐了門檻來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
然而一切愚昧做法都是徒勞,祥林嫂的境遇每況愈下,終於被逐出了魯家,直至後來淪落街頭,成為乞丐。
就在大家都忙著新年「祝福」時候,祥林嫂被窮苦,被精神摧殘奪去了生命。
當然,她的命運使然最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要想改變命運,其道路是推翻這個萬惡的封建制度。
但是光推翻封建制度還不行,還要改善自身不好的性格。
命終由己造,雖是時命,豈非人事?
如今,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要有寬廣的胸懷和更高的境界,不能因為婚姻不幸就放棄自己的生命。
女性不要把婚姻看成生命的全部,要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讓自己更加堅強,讓內心更加剛強,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因為沒有比生命更加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重。
排版|匆匆
【每日話題】現實生活中,你有見過祥林嫂這類的人物嗎?來分享一下吧!
(歡迎關注,文章版權歸砍柴書院平臺帳號所有,任何媒體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