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多多尷尬:屢次轉型、更換上市地點背後 資本故事並不好講

2020-12-22 GPLP

作者:夏天

審校:一條輝

房地產是個大池子,誰都想攪動一番。

北京時間10月9日,房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招股書,代碼為「DUO」,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募集最多1.5億美元資金。房多多在招股書中暫未透露發行量、發行價格區間等信息。

招股書顯示,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的收入為16.04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10.32億元增長55.4%;實現淨利潤1.00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3763萬元。

事實上,屢次調整戰略的房多多一直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因此與同行安居客、鏈家、房天下的差距逐漸拉大,作為一個房地產交易平臺,現在給自己披了一層「產業網際網路」的外衣,還能獲得資本的青睞嗎?

屢次轉型,房多多有多焦慮?

想要做平臺的房多多似乎一直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個「追風者」。

2014年「網際網路+」風靡,O2O模式盛行其道,房多多也不例外渴望通過O2O模式發動一場房地產行業顛覆革命。

房多多聯合創始人兼CTO、昔日騰訊技術大拿李建成曾透露:「我們2014年的時候,在我們平臺上服務的房產交易金額是2000億左右,主要以新房為主。」

那時的房多多還頗受資本青睞,2015年的融資額高達2.23億美元,由方源資本投資。

不過還沒等房多多在新房市場站穩腳跟,房地產已從藍海變為紅海時,於是2015年房多多將突圍方向定為二手房市場,渴望找到公司真正的「護城河」。

但是這時進場的房多多已經晚了,二手房市場已經被「蠶食」得差不多了。

頭部玩家安居客、鏈家與房天下早已三分天下,愛屋吉屋、平安好房等中小玩家經過慘烈廝殺黯然退場,而房多多雖然活下來,但與頭部玩家的差距已不可逾越。

易觀千帆指數顯示,2019年8月,房多多的月活指數為21.8萬,安居客的月活指數為1928萬,鏈家的月活指數為542.4萬,房天下的月活指數為353.1萬。

在二手房市場沒有了話語權的房多多,也深知自己的故事不太好繼續講下去了,再加上從2015年就未傳出融資消息的房多多,因此儘快尋求上市是不得不做的選擇了。

事實上在2018年6月,業內廣傳房多多將於2018年9月28日遞交香港上市申請,但2018年9月末,風向又變為房多多將於12月在美國上市。

多次轉型、更換上市地點背後,可以看出房多多的焦慮,再加上2015年獲得融資後再也沒有融資消息傳出,可見房多多急於上市之心可見一斑。

「產業網際網路SaaS第一股」的故事不好講

2019年產業網際網路的風口來了,房多多好像抓著一根「稻草」。

2019年3月,房多多在新春發布會上回應,2018年房多多發展良好,目前業務模式從B端、C端轉為專注B端。

同時,創始人段毅對外界承諾,「做獨立平臺,不自僱一個經紀人,不開一個線下店;捍衛每一個平臺商戶的正當利益;不侵佔任何一個商戶的私有數據。並表示,這是他用3年時間、耗費3億元買來的教訓。」

簡單來說,房多多想要做的是一個新房、二手房代銷的超級服務平臺。通過為中國的房地產經紀商戶打造SaaS解決方案,以經紀商戶為中心,充當著經紀商戶與其他房地產專業人士、購房者、賣房者及交易相關服務提供商連接的橋梁,讓經紀商戶在房多多的生態系統內完成交易。

但是,問題來了。

房多多既不為中介服務,也並沒有提升用戶的效率,反而是為房產經紀人服務,但是這中間存在悖論,既然房產中介已經能夠獲得交易,為什麼還會需要房多多這個平臺呢?

因為從用戶角度來說,選房購房會選擇中介,用戶也是為中介付費,之後中介已經可以到手的交易,不必要再去選擇房多多平臺,因為房多多平臺賺取的就是交易佣金以及一些創新項目及增值服務。

另外,就算房多多解決了房產經紀的效率問題,但是最終買單的是用戶。

說起SaaS,美國已誕生多家企業服務巨頭。2019年上半年,Zoom、Slack和CrowdStrike這三家軟體公司上市,且都有著驚人的估值,上市後股價更是漲勢喜人。

但是反觀國內的企業服務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更不用說房地產行業了,因為人們已經習慣看房、選房、談判都在線下,那麼這其中就有太多考驗人性的灰色空間了。

房多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將經紀人的行為記錄並方便以後查詢,但是這並不是短時間能夠被規範下來,並且每一城市的行情也不一樣,那麼這可複製推廣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房多多的上市之期不遠了,那麼如果成功上市,房多多又會講出怎樣的故事呢?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快餐不靈,西北菜撐不起上市夢,西貝賈國龍的資本故事怎麼講?
    不過,西貝至今仍未披露具體上市地點和時間。 單一西北菜撐不起「上市夢」,轉型新零售 除了上市計劃,賈國龍還表示,西貝即將關停子品牌「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以及放棄上半年籌備的快餐項目「弓長張」,轉向發展餐飲新零售,主打「賈國龍功夫菜」餐飲零售項目。
  • 網際網路房產中介江湖風再起:房多多赴美上市 擬集資1.5億美元
    很多人都記得,2014年前後中國網際網路房產中介掀起O2O熱潮,誕生了諸多玩家,如房多多、愛屋吉屋、吉屋、平安好房、貝殼等。但隨著O2O泡沫的破裂,很多平臺或收縮或消亡或沉寂,房地產的江湖已無它們的太多消息。10月9日,房多多忽然宣告赴美上市,攜帶諸多知名投資人,房多多再次開啟網際網路房產中介的資本化徵程。
  • 傳貝殼要上市!估值雖近千億,但鏈家老闆左暉仍面臨「壟斷」質疑
    擁有龐大商業版圖的左暉,在資本市場裡從來不缺故事,缺的是最後一把火。6月16日,有消息稱貝殼找房內部已正式啟動上市,或在今年內完成,上市地點定在中國香港或美國。貝殼找房pr告訴市界,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有後續進展,再進行公開。
  • 房多多從港股轉戰美股IPO!這次換了概念牌?淡化地產中介 主打產業...
    二、房多多上市之路異常艱辛房多多的資本之路並不順利。自成立以來,房多多共完成四輪融資,最後一次是2015年9月獲得的2.23億美元的C輪融資,當時估值超過10億美元。在C輪融資完成的三年之後,房多多傳出將於2018年9月28日港交所交表的消息。然而不久之後,房多多便放棄了香港市場,轉戰美股。
  • 貝殼找房新故事:95億美元估值與「掏空鏈家」真相
    3月25日,貝殼找房啟動D輪融資,騰訊領投8億美元,D輪融資重點用於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創新以及優秀人才招募培養等,進而驅動用戶體驗和行業效率提升。   在愛屋吉屋、房多多之後,房產垂直賽道裡面,再也沒有一個像貝殼找房這樣有故事的標的了。
  • 貝殼找房敲鐘在即,「反殼聯盟」徹底輸了?
    根據胡潤研究院在2019年10月發布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在成立不足一年的獨角獸的公司中,貝殼找房估值最高,達到600億元。尋找一個替代者如今,鏈家系選擇以貝殼為主體,打包鏈家與貝殼找房尋求上市,轉型之後的貝殼究竟有何神奇之處?這樣的決定,又能否得到美國投資者的認可呢?
  • 物業上市是融資「容器」or講故事「道具」?
    但相較之下,港股物業板塊已達一定規模,是物業公司上市真正的主流市場。因此,這裡我們主要討論港股市場。 最後,關於「熱寵」這個概念,要分成兩方面看:一是確實有大量物業公司市盈率、成交估值比較高,但也有不高的,因此「熱寵」的背後也有失寵的。
  • 趣店上市 現金貸故事不好講
    趣店上市 現金貸故事不好講 左手現金貸右手校園貸 流量完全來自阿里 近日,趣店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首次公開募股定價為每股19美元至22美元之間
  • 痔瘡藥不好賣了?馬應龍轉型遇「尷尬」
    (原標題:痔瘡藥不好賣了?馬應龍轉型遇「尷尬」) [摘要] 面對我國藥品監管日趨嚴格,藥品利潤遭遇瓶頸的困境,馬應龍和許多醫藥老字號一樣試圖尋求轉型突破的機會,但是馬應龍要想依賴大健康業務完成轉型蛻變實屬不易。
  • 一夜飆漲400% 狂歡過後的房多多(DUO.US)只剩落幕?
    截止收盤房多多股價報47.06美元,漲幅394.85%,創下去年11月份上市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及股價收盤新高,股價已較上市首日收盤價上漲逾260%。在中概股歷史上,房多多這一次暴漲似乎要留名了,一夜之間火爆全網引起廣泛討論。在暴漲背後,房多多靠的是實力還是有心炒作?自衛生事件以來,中國房地產交易領域網際網路化趨勢明顯,房地產線上營銷成為趨勢,房多多又能否抓住這波發展機遇?
  • 最優秀的企業家未來需要講好哪三個「故事」? 400+優秀上市公司...
    最優秀的企業家未來需要講好哪三個「故事」?未來三十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這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11月27日在深圳參加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時所分享的觀點。這一高峰論壇,憑什麼吸引到國內頂尖經濟學家、知名公私募基金以及券商高層、上市公司高管等數百位資本圈大佬匯聚深圳?
  • 神奇媒婆拼多多:讓資本愛上扶貧
    2015年拼好貨和拼多多成立,從成立到2017年第一季度,其電商收入全部來自於拼好貨的農產品,主要是生鮮水果自營售賣。之後的事情大家都清楚,拼多多憑藉微信小程序和朋友圈做社交電商崛起,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身從自營電商到平臺電商的轉型。從2017初年至今的三年多時間裡,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每年增長1億多。
  • 宗寧:凱叔,在資本市場講了一個精彩的「文化自信」故事
    「凱叔講故事」深耕兒童內容多年終於一鳴驚人,近日凱叔召開發布會宣布獲得由新東方領投,摯信資本、浙數文化(原浙報傳媒)旗下基金、艾瑞資本跟投的B輪融資,金額為9000萬人民幣。內容創業者喧囂過後,價值內容開始凸顯「凱叔講故事」微信公眾號和「凱叔講故事」APP由原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王凱創辦,其實這也不是王凱的第一個內容創業產品,最早的時候,做為前央視《財富故事會》的主持人,王凱選擇做的是一個和《羅輯思維》類似的視頻節目「凱子曰」,但成績並不理想。經過深思熟慮後,就繞開了這個成人故事領域,深耕兒童市場,也就有了今天的「凱叔講故事」。
  • 娃哈哈為什麼不上市?為何娃哈哈對資本如此牴觸?
    娃哈哈又要上市了?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娃哈哈考慮IPO,融資規模或超10億美元,潛在上市地點為香港地區,最早明年上市。有時間、有地點,更有融資規模。7月7日,娃哈哈集團公關部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沒有上市相關計劃」。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曾表示,娃哈哈不差錢,「我們有100億元的現金」。娃哈哈還提出過堅持「不負債、不發債、不貸款、不上市」四不口號。  但現實的情況卻不容樂觀。2013年,娃哈哈營收為783億元,堪稱最輝煌的一年。
  • 長租公寓爆雷事件愈演愈烈,為何他家敢申請上市?
    在納斯達克上市前被舉報如此多的中概股公司,「三彩家」還是頭一份。有意將長租公寓風險剝離根據天眼查企業結構圖信息,三彩家與城城找房背後曾有過相同的股東或實投人,而三彩家的招股說明書中也寫明城城找房曾是三彩家的關聯方。
  • 別再說買不起房了!拼多多「百億補貼」覆蓋房產領域,助力城市候鳥...
    (原標題:別再說買不起房了!拼多多「百億補貼」覆蓋房產領域,助力城市候鳥安家!)
  • 房多多登陸納斯達克,創始人段毅:我特別清楚自己不能做什麼 | 獵雲網
    獵雲網註:衣食住行中,「住」和網際網路的關係最遠,房多多的上市成為中國產業網際網路SaaS第一股。文章來源:中歐商業評論(ID:ceibs-cbr),作者:周琪。房多多於美國時間11月1日晨間,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DUO」。據了解,此次房多多公開發行6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發行價為每股13美元。
  • 拼多多美股上市啟示錄:中企海外市場的危與機
    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為,由於A股IPO特有的盈利門檻等要求,一些網際網路及生物醫藥的中資企業出於融資需求,不得不謀求赴海外上市。而海外市場中靈活的市場機制以及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投資群體,將激發中資企業更多地發展和維護基本面。
  • 貝殼找房要上市?官方回應:別瞎說,我沒有
    貝殼找房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據公開資料,貝殼找房成立於2018年4月。主要公司為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註冊時間為2017年11月14日。貝殼找房在2019年實現了盈利。由於新房業務的爆發,GMV的營業額幾乎翻了一番,估值甚至超過2萬億美元。結果,一些媒體最近報導說,貝殼找房的內部已經偷偷正式啟動上市流程。知情人士說,首次公開募股的具體時機取決於上市進程的促進。
  • 由房多多、貝殼找房看產業網際網路全新時代的到來
    本文從愛屋吉屋、金色家園、平安好房這些已經成為過去式的企業出發,重新審視當下熱門的貝殼找房、房友、房多多等企業的崛起和一個產業網際網路全新時代的到來。   早在2010年鏈家就和IBM合作IT化改造   而誕生於網際網路大潮的另一家公司房多多,則是用網際網路改造經紀行業的一個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