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不靈,西北菜撐不起上市夢,西貝賈國龍的資本故事怎麼講?

2020-12-17 騰訊網

文|蔣澆

編輯|孫靜

不向資本低頭的西貝餐飲,傳出了上市的消息。

12月2日,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表示,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和資本。

此前,賈國龍曾對外宣稱永不上市,但疫情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讓他重新認識了資本的力量。

關於資方接洽等上市具體事宜,《財經天下》記者聯繫西貝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對於西貝的「改口」,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財經天下》周刊記者表示,西貝必然是要上市的,現在所有的頭部餐飲企業都在努力上市。上市對於規模化、品牌化、以及差異化都有幫助。從行業發展以及自身需求來說,西貝不上市的話,就會比較被動。

疫情下現金流撐不過仨月,重新認識資本

今年2月,賈國龍對外訴說餐企之困,稱春節前後一個月損失營收7-8億元,兩萬員工一月支出就有1.5億元,若疫情無法有效控制,帳上資金撐不過3個月。

頭部餐飲企業尚且如此,中小企業可見更為艱難。這一消息傳出後,迅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一周後,西貝收到了浦發銀行1.2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暫緩危機。

「我會重新評估西貝上市的可能性,災難也教育我,不能把話說絕。」賈國龍公開表示,疫情的衝擊,讓他發現西貝存在現金流問題;沒錢發工資,讓他重新認識到資本的力量,從而萌生上市想法。

朱丹蓬認為,對於西貝這樣的頭部餐企而言,上市不僅能提升其抗風險能力,還能助力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

西貝莜麵村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7月16日,西貝在全國共有379家門店。據此前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西貝營收約為55億元、利潤3.8億元,共有員工2.3萬名。

2016年,賈國龍曾表示西貝的目標是衝擊十萬家門店。現在看來,西貝門店數量距離這一目標有點遠。反觀已上市的海底撈,疫情期間卻在加速擴張。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173家門店,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開一家新店;其門店總數也由去年年底的768家增至今年6月底的935家。

在海底撈影響下,餐飲企業資本化的道路也越發清晰。今年以來,餐飲企業陸續傳出上市的消息:1月,主營西北菜的九毛九登陸港股;7月,老字號同慶樓A股上市;10月,巴比饅頭上市;11月,百盛中國回港二次上市。

其實早在今年8月,西貝對外公布的一則信息,已經透露出這家餐飲企業正把上市提上日程。當時,西貝宣布將公司總部、上市公司主體、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落地呼和浩特市。

不過,西貝至今仍未披露具體上市地點和時間。

單一西北菜撐不起「上市夢」,轉型新零售

除了上市計劃,賈國龍還表示,西貝即將關停子品牌「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以及放棄上半年籌備的快餐項目「弓長張」,轉向發展餐飲新零售,主打「賈國龍功夫菜」餐飲零售項目。

「疫情期間,我天天在家叫外賣,包括西貝推出的半成品,我覺得這是個可以到家的工業化好產品。」賈國龍認為,主打到家場景的半成品菜是疫情下餐飲新零售的未來。

對於賈國龍關停快餐、轉型餐飲零售的舉動,業內人士認為,西貝主營的西北菜市場空間有限,近年嘗試快餐又屢次失敗,單一的業務難以支撐「上市夢」,轉型零售除了發展新業務,還可以吸引資本。

實際上,主營西北菜的西貝,在經歷幾年的高速發展後,已陷入自身的增長瓶頸。一方面西貝所在的中式正餐行業存在著規模化、標準化的難題;另一方面西北菜整體規模較小、集中度低,市場增長空間有限。

目前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逼近5萬億,預計未來六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仍有望達9%,市場空間巨大。但據中國產業信息網信息顯示,2018年,西北菜在中餐市場中總共佔比不足5%,總營收僅有1682億元;而且這一賽道的市場集中度也偏低,前三名市佔率合計僅有4.3%,其中西貝佔比3.2%。

(圖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在此背景下,西貝也急於尋求第二增長曲線。自2016年以來,西貝陸續推出了燕麥麵、麥香村、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等多個快餐項目。不過,快餐條線屢次折戟。

「快餐是需要強大系統支撐的食品工業,正餐思維像一堵牆一樣擋著西貝人,主要是擋著我。」賈國龍曾反思,西貝快餐做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研發能力不夠。定位正餐的西貝近兩年也越做越累,因為商場的客流都在下滑,依託這一商業場景的餐飲企業發展也被帶入瓶頸期,因此西貝想要做跨領域的嘗試。

一份半成品菜賣179元,餐飲零售化的故事好講嗎?

不過,西貝新推出的半成品「功夫菜」並不是新鮮事物。此前,已有海底撈、小龍坎等餐飲企業,以及盒馬、每日優選等生鮮電商入局這一賽道。姍姍來遲的西貝,能否講好餐飲零售化的資本故事?

賈國龍本人應該是信心滿滿的。據了解,西貝將「賈國龍功夫菜」定為集團未來十年的核心業務,其超級中國廚房和功夫菜品牌項目總投資20億元,預計明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

朱丹蓬表示,餐飲零售化是頭部餐飲企業未來布局的重要方向。但對於西貝而言,想要建立起護城河,需要在依託資本之後,能有更多創新和升級。

記者查詢多款生活服務類App發現,西貝已上架的「賈國龍功夫菜」僅有西貝莜麵村經典的酸湯莜麵魚魚、西貝手扒肉、蒙古牛大骨等5至7種菜品,價格區間在49-179元。而與其他半成品品牌十多種品類、14-100元的價位區間相比,「賈國龍功夫菜」相對定價較高、種類較少。

「不值得」「又貴,回來又要加工,同等價位我可以點很多外賣。」在一些到家平臺上,有消費者吐槽,一份半成品的「賈國龍功夫菜」,價格接近200元,比出去吃還貴。

除了價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以外,對於剛剛涉獵半成品賽道的企業而言,生產線的成熟、標準化出品、口味的調試都是難題。此前,同樣發力半成品菜的杏花樓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半成品菜研發成功率只有10%。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告訴《財經天下》周刊,轉型餐飲零售化確實可以作為西貝吸引資本的故事,但對比日韓,國內半成品還處於起步階段。該投資人認為,西貝這類頭部餐業上市不難,難的是上市後能不能藉助資本的力量,讓自己發展更好。

據贏商網統計,2020上半年,13家上市餐飲企業除廣州酒家、中科雲網外,其餘11家企業營收、淨利雙雙大跌,其中8家淨利潤暴跌超200%,7家由盈轉虧。其中,今年1月剛上市、同樣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上半年淨利潤虧損8590.2萬元、關店70家;而去年同期,九毛九還能盈利9256.2萬元。

這種過山車式的財務表現,當然有疫情因素的影響,但包括疫情在內的不確定性,反過來也提醒餐飲企業要提高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新零售之路才起步的西貝,想要與資本共舞還要面臨不少挑戰。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快餐帝國上市,一個靠臺灣小吃撐起的IPO
    10月23日,餐飲集團快餐帝國登陸港交所,發行價為0.65港元/股,公司計劃發行2億股。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是快餐帝國首次衝擊港交所,該公司曾於去年9月26日向港交所遞表。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快餐帝國著實令人捏一把汗。
  • 快餐帝國(01843.HK)上市,一個靠臺灣小吃撐起的IPO
    一個專注於士林臺灣小吃的新加坡企業去香港上市了。10月23日,餐飲集團快餐帝國登陸港交所,發行價為0.65港元/股,公司計劃發行2億股。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是快餐帝國首次衝擊港交所,該公司曾於去年9月26日向港交所遞表。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快餐帝國著實令人捏一把汗。
  • 西貝賈國龍:最怕躺著享受過去勝利的果實
    ,他在大二那年把好友召集在一起,以酒後一句瀟灑的「女士們,先生們,爺不念了!」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位顧客向他質疑,「你們的海鮮怎麼吃起來有股羊肉味?」這才點醒了他。既然這樣,不如還是做自己熟悉的吧。於是他把從深圳請來的團隊全部請走,把海鮮拿掉,全部換成了莜麵、羊肉,改名「金翠宮莜麵美食村」。
  • 上市即破發!10000家肯德基、必勝客們撐起的百勝中國怎麼了?
    據彭博報導,百勝中國成為了香港交易所一年多以來十億美元以上的上市交易中,首發表現最差的個股。為什麼百勝中國回港上市首日就破發?破發是與農夫山泉有關?有人說:「百勝中國選錯上市時間了。」此前,百勝中國在招股書中表示,在港二次上市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和深化餐廳網絡,未來希望發展至超過2萬家餐廳。下沉市場能再造一個百勝?當前,百勝中國的門店已突破1萬家,從1萬家門店到2萬家,帶著中餐夢的百勝中國能否「再造一個百勝」?
  • 中式快餐為什麼成為了熱門賽道?
    疫情後,高頻剛需的快餐店迎來了最快復甦,快餐也成為餐飲最受關注的業態之一。 連鎖品牌逆勢擴張,正餐業態品牌加速入局,資本加碼……疫情之後,快餐成為了餐飲業和資本界最為關注的領域。
  • 賈國龍推翻西貝不上市「豪言」曾因疫情後漲價口碑下滑
    成立至今,雖然業績不斷增長,但賈國龍無論在門店定位還是快餐領域的推進上,都曾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經歷。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前海底撈上市時,賈國龍曾喊出"西貝永遠不會上市"的豪言。然而疫情來臨之際,賈國龍卻通過"哭窮"收穫了浦發銀行的貸款和授信,並在之後改口表示將重新評估上市事宜。
  • 房多多尷尬:屢次轉型、更換上市地點背後 資本故事並不好講
    那時的房多多還頗受資本青睞,2015年的融資額高達2.23億美元,由方源資本投資。不過還沒等房多多在新房市場站穩腳跟,房地產已從藍海變為紅海時,於是2015年房多多將突圍方向定為二手房市場,渴望找到公司真正的「護城河」。
  • 宗寧:凱叔,在資本市場講了一個精彩的「文化自信」故事
    「凱叔講故事」深耕兒童內容多年終於一鳴驚人,近日凱叔召開發布會宣布獲得由新東方領投,摯信資本、浙數文化(原浙報傳媒)旗下基金、艾瑞資本跟投的B輪融資,金額為9000萬人民幣。內容創業者喧囂過後,價值內容開始凸顯「凱叔講故事」微信公眾號和「凱叔講故事」APP由原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王凱創辦,其實這也不是王凱的第一個內容創業產品,最早的時候,做為前央視《財富故事會》的主持人,王凱選擇做的是一個和《羅輯思維》類似的視頻節目「凱子曰」,但成績並不理想。經過深思熟慮後,就繞開了這個成人故事領域,深耕兒童市場,也就有了今天的「凱叔講故事」。
  • 中式快餐即將迎來上市公司,不是老鄉雞!
    餐寶典分析認為,鄉村基做認證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上市!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鄉村基即將二度奔赴資本市場。(鄉村基2010年曾在美國上市,2016年退市——編者注)今年6月,鄉村基拿到紅杉資本的數億元投資,當時就有分析認為其可能在謀求再度上市。現在它找沙利文出認證,可以說坐實了這一點。
  • 優客工場(UK.US)上市:不講「二房東」的故事講什麼?
    美股 優客工場(UK.US)上市:不講「二房東」的故事講什麼?原文標題《優客工場上市:不講「二房東」的故事講什麼?》。12月12日,聯合辦公空間企業優客工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UK」。這一舉動不可謂不勇敢。創建於2010年的聯合辦公空間企業WeWork,在成立之後一直飛速發展。
  • 隱瞞關聯關係,財務違規,一家口腔醫院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麵包財經的老鐵們早就留言希望我們能研究一下這家公司,既然讀者點菜了,又怎麼好意思拒絕。先從業績預告發布前的股價大跌說起。春節前,在各種內因和外圍股市影響下,大A股畫風突轉,從開年連陽,轉為百股跌停。但通策醫療的下跌,來的似乎比大盤更早一些。
  • 西貝上市不容易:要過股權結構、品牌迭代、成本「三道坎」
    「目前,西貝處在上市前的培育期和孵化期階段,西貝正打算上市,尋找好的資本,但是現在是初期,還處在學習打磨的階段,未來上市的時間和地點還沒有具體確定。」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資本的介入確實可以提升西貝的抗風險能力,另外也可以釋放更多的股權給員工,以此激勵。「從賈國龍決定開始對接資本市場時,就應該做好包括財務、法律方面的準備。
  • 西貝賈國龍:996算啥,我們都是白加黑,夜總會!你怎麼看996?
    西貝賈國龍:996算啥,我們是715,白加黑,夜總會!我們就是這麼拼!經常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時,白天加晚上,夜裡還總開會!我們是要讓員工幹的值,幹的願意,高高興興地715、白加黑、夜總會!讓員工喜悅地選擇這樣做,享受這樣做!
  • 泡泡瑪特上市後的故事會怎麼講?做內容,建平臺,併購同行
    泡泡瑪特上市後的故事會怎麼講?泡泡瑪特明天就要正式上市了,它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那麼接下來,泡泡瑪特的故事要怎麼講下去呢?「我自己覺得五年以後,我們(泡泡瑪特)有可能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公司,但是最像迪士尼不代表我們會像它一樣去拍電影,而是我們也將成為一個擁有多個IP的大型集團。」泡泡瑪特CEO王寧曾公開表示。
  • 但名創優品的老故事已經不靈了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鴻鍵來源:資本偵探(ID:deep_insights)原標題:名創優品的老故事不靈了低迷了近兩個月後,名創優品終於在二級市場迎來爆發。
  • 十歲的知乎要上市了,但想好故事要怎麼講嗎?
    儘管創立十年才上市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並不算快,但知乎突然間曝出這一消息還是讓外界錯愕,因為但凡能上市的企業通常都可以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邏輯自洽的故事,有一個看起來能跑通的商業模式,但知乎的商業模型是什麼,要向投資者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在許多人都說不清的情況下,或許知乎自己也沒底。
  • 物業上市是融資「容器」or講故事「道具」?
    作者丨韓德偉 編輯丨李瑩 排版丨馬丹鳳 來源丨地產資管網(ID:thefutureX) 與不溫不火的房地產市場和艱難的商業地產市場相比,今年物業公司異常靚麗。除13家上市公司前赴後繼奔赴港股遞交招股書以外,還有很多企業已把上市作為近一兩年的戰略重點。
  • 用AI老師教英語的在線教育公司要上市,流利說的資本故事怎麼講?
    招股書顯示,流利說創始人王翌為第一大股東,持有27.9%股權;IDG資本持有13.4%股權;摯信資本持有13.4%股權;聯合創始人兼CTO胡哲人持有股權11.9%;GGV紀源資本持有股權11.7%。流利說創立於2013年,是一家主打人工智慧概念的在線英語學習平臺。若本次在美股成功上市,流利說或將成為AI概念在線英語美股第一股。
  • 九毛九想上市,但太二酸菜魚離海底撈差了幾十個味千拉麵
    但是上海只有15家「太二酸菜魚」沒有「九毛九西北菜」。北京甚至只有7家「太二酸菜魚」、6家「九毛九西北菜」。王先生認為:「想要成功上市,九毛九必須離開現在的廣東市場,擴展到全國,但是往新的區域開,必須得到新區域的消費者認可,但是現在看這個品牌區域性太明顯,一個做西北菜的,往北沒有市場,這是多尷尬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