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上市不容易:要過股權結構、品牌迭代、成本「三道坎」

2020-12-23 正北方網

近日,關於西貝上市的傳聞不斷。而此前,西貝的董事長賈國龍曾經對外界宣稱:「西貝永不上市。」不僅如此,西貝新開的賈國龍功夫菜也以其功夫菜的名稱、快餐化的加工方式遭到消費者和媒體爭相報導,爭議不斷。

「目前,西貝處在上市前的培育期和孵化期階段,西貝正打算上市,尋找好的資本,但是現在是初期,還處在學習打磨的階段,未來上市的時間和地點還沒有具體確定。」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資本的介入確實可以提升西貝的抗風險能力,另外也可以釋放更多的股權給員工,以此激勵。

「從賈國龍決定開始對接資本市場時,就應該做好包括財務、法律方面的準備。西貝上市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在中式正餐裡面應該是規模體量最大的、品牌影響力也是最強。但是餐飲企業上市規範性要求比較高,這也是過去餐飲企業上市難的一個體現。」和君諮詢合伙人、零售連鎖專家文志宏對記者說。

食品產業分析師、資深專家朱丹蓬表示,雖然品牌影響力以及規模夠大,但西貝上市之路還將面臨股權結構梳理、服務體系調整、管理運營提升等諸多挑戰。

股權結構

從「永不上市」到開始尋找合適的資本謀求上市,賈國龍之所以做出轉型或許是深受資金鍊之困後的戰略選擇。

西貝莜麵村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7月,其在全國25個省58個城市共有379家門店。據西貝方面此前公開的信息顯示,2019年,西貝營收約55億元,利潤約3.8億元,共有員工2.3萬名。而疫情「黑天鵝」來襲,現金流支撐不了3個月將近6億元的員工工資,這樣的窘境讓賈國龍第一個公開喊話。就在賈國龍公開「哭窮」7天後,浦發銀行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就入帳到西貝餐飲集團。

2月6日,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即完成核批西貝餐飲授信額度達5.3億元,在2月7日,通過遠程線上核保和籤署保證合同後,浦發銀行即落地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並且入帳西貝餐飲集團,浦發銀行僅用了4天時間。但貸款畢竟是要還的,幾年前,賈國龍曾經表示西貝的目標是開出10萬家店,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拓展和創新,但最後失敗離場,餐飲業雖然資金鍊充足,但如果要想規模化高速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海底撈上市後的發展賈國龍也看在眼裡。

「西貝如今在品牌、規模和行業地位上可以說優勢較大,尤其西貝莜麵村的主業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只要梳理好股權結構,加強組織能力建設,進一步夯實企業文化,未來上市可期。」清華經管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長聘教授鄭曉明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西貝相關負責人回應說目前公司整體資金鍊健康穩定。

文志宏也表示,目前資本市場的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資本市場對於餐企上市的路徑基本打通了,關鍵問題在於餐飲企業自身是否規範。

很多業內人士也認為西貝上市的最大障礙是股權結構。記者在天眼查上查到,賈國龍是內蒙古西貝餐飲集團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直接持股比例為66.51%,加上其他股權鏈間接持有的股份,賈國龍最終受益股份達到80.86%。雖然西貝總公司的股權結構還算清晰,但是其在全國各地投資的公司就有100餘家。賈國龍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有12家,擔任股東的公司有13家,擔任高管的公司有16家。

「這是早期賈國龍為了激勵員工造成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的股權結構非常亂,投資了很多公司,相互交叉持股,比如上海的西貝多家都是賈國龍的相關親戚持股的。」

「西貝如果想統一股權,難度和付出的成本肯定特別大,若想上市就需要用第二曲線的方式對西貝去做估值。」羽生餐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邊江對記者說。「這些公司的資產是否會裝到未來的上市公司之中,決定著公司未來股權結構梳理的難度。」分析人士表示。

西貝人均消費在100元以上的價格區間被消費者和業內普遍認為是中端偏高的。對此西貝相關負責人解釋,西貝的菜品價格是要隨著原材料成本的變化而變化。「但是,西貝的管理架構導致其各個門店分公司層層加價,總部從每個門店都要抽走5到10個百分點的管理費,這就造成雖然菜價不菲,但是每個門店的利潤並不高,而且西貝供應鏈的管理也是比較混亂的,其牛羊肉進貨價格有很大空間,這些成本也轉嫁給門店了。」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就上述問題向西貝相關負責人求證,其回復稱:「門店和總部的利潤分成是四六開,這幾年西貝的營銷費用大概在總營收的3%,如果再升一點可能會到5%。」

產品迭代試錯

了解西貝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賈國龍本人比較「獨斷」,做事情有決策力,但是也經常有拍腦袋的想法,個人色彩比較濃重。

正是這個特點才有了西貝後來的「四年換四次招牌」的歷程。2015年起,賈國龍又親自帶領團隊摸索快餐業務,從「西貝莜麵工坊」(西貝內部叫五代店項目)「西貝燕麥麵」「麥香村」,到「西貝超級肉夾饃」「XIBEI EXPRESS」「西貝酸奶屋」,再到國民食堂「弓長張」……幾乎每一年就推出一個子品牌。但幾年下來,並沒有哪個品牌真正做成了。於是他不得不從2020年5月起,宣布暫緩快餐項目。

與此同時,西貝的營銷費用花費可謂不菲。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西貝請了華與華營銷諮詢策劃公司,與特勞特這樣的營銷定位公司也曾經有過合作,每年在分眾傳媒、機場等場景廣告投放費用不菲。「在品牌營銷上的投入成本都會於後期放在菜價裡,所以西貝的菜價不斷上漲。」

在這位人士看來,西貝做快餐註定是一條不歸路。「某諮詢公司給西貝的策略是快餐,所以這幾年西貝下的子品牌等飯館在菜單上一直做減法,但實際上西貝團隊都是中餐出身的大餐飲模式,轉型做快餐的基因就不對。而且在餐飲界,快餐和中式正餐差別很大,比如快餐講究的是便宜但標準化程度高,但是對口味的要求不高,而正餐則很難標準化,廚師、店長的培養都很難,用做正餐的基因去嘗試快餐不會成功的。」

餐飲零售化走向何方?

春節期間暴發的疫情「黑天鵝」讓賈國龍資金鍊經歷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他也看到了未來餐飲零售化的趨勢勢不可擋。

可以說,西貝對於功夫菜的定義打破了傳統消費者的認知。「中餐的核心在於人,這個功夫菜廚師和爐灶都省了,一排冷藏櫃,八大菜系的餐盒在裡面。店員就把這些單人份方便速食料理包用電磁爐或微波爐加熱後,連『錫紙盒』一起送到顧客面前。」每天幾乎都要在北京遠大路世紀金源中心「覓食」的白領王曉覺得西貝的路數有些看不懂。這種連裝盤擺設都沒有的「極簡」風格,被很多網友戲稱為「人均百元飛機餐」。

一位做餐飲圖書20年的資深圖書編輯說,賈國龍功夫菜品嘗後從口味上說應該是中規中矩,適合需要快節奏的白領,服務很好,但是對於口味上比較挑剔和講究的消費者來說,應該還是明廚明灶的中餐更加能夠大快朵頤。記者在大眾點評相關網頁上看到,對於賈國龍功夫菜的消費者評價也基本符合專家的看法,服務滿意度高,但是口味眾說紛紜。對此,西貝的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我們的功夫菜還原了全國很多個菜系,不光是西北菜,齊魯苑淮揚江浙閩內蒙都有。用急凍鎖鮮的技術還原原始的味道,在研發生產配送的過程中是非常下工夫的,但端到顧客的餐桌上時,顧客只需要加熱一下就可以享受到,功夫菜是由此而來的。」

2020年10月,賈國龍斥資在內蒙古建立的超級中央廚房奠基。據了解,這個中央廚房是西貝目前華北、華東、華南三大中央廚房總面積的6倍,也是國內餐飲企業建設規模和產能最大的中央廚房,總面積193畝。該項目一期投資6億元,總投資預計將達20億元。

「中餐的基因轉向新零售,利益點在哪兒?到底能夠解決消費者什麼需求點?目前西貝在新零售方面的方向和定位似乎還比較模糊,看不太清楚。」邊江說。

業內人士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再多的口味經過冷凍、滅菌等環節,口感必然喪失,不如餐廳,如果只像頤海那樣做一些方便菜自熱小火鍋,就不需要花費成本租店面,價格也不會那麼高。」

當然,對於餐飲零售化的話題一直沒有定論,因為這個領域畢竟是跨行業的藍海,包括盒馬等零售企業也同樣覬覦這個市場。「西貝目前在全國也就幾十家店,可以說賈國龍一直在探索,試圖找到第二條曲線或新的增長空間。當然這也與主要決策人的個人戰略偏好或者風格有關係,但事實上即便暫時不考慮快餐或者是功夫菜,西貝現有的西貝莜麵村依然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沒有完全到瓶頸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西貝這種有強勢品牌新型盈利模式和擴張空間的餐飲企業,上市的瓶頸不是很大,運營能力是最關鍵的。」文志宏說。

[責任編輯:趙鑫華]

相關焦點

  • 賈國龍推翻西貝不上市「豪言」曾因疫情後漲價口碑下滑
    "把利分給奮鬥者,西貝永遠不上市!"賈國龍如是回答。"非要加上'永遠'兩個字嗎?","加上'永遠'兩個字是必須的,就是要把話說絕,斷了人們的念想。"值得一提的是,在西貝的股權結構上,西貝分店在全國各地採用的模式為總公司內蒙古西貝餐飲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多員工參股,持股比例為6:4。
  • 西貝重啟快餐:「弓長張」定位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
    西貝又推中式快餐品牌「弓長張」,定位是「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   消息一出,即成熱點。   儘管賈國龍婉拒了大量採訪,但是從透露出來的關鍵信息,已經有N大看點。   第一大看點:國民食堂   賈國龍認為,快餐這種「國民食堂」,是未來的方向。
  • 西貝永遠不上市,把利分給奮鬥者!
    「把利分給奮鬥者,西貝永遠不上市」,這兩句話裡蘊含的內容我並不陌生。要實現這個願景,靠錢砸不出來,資本、設備乃至食材都好複製,最難複製的是人——一個個動力十足、訓練有素的操心小老闆和一線員工。很多餐飲人都記得賈國龍吹過的大牛,「西貝快餐項目要開10萬+店!」但賈國龍在內部講,開10萬+店是最讓我激動的嗎?要實現西貝願景,必須調動更多人積極參與。
  • 西貝樊娟解讀品牌打造根本大法—聰明人用足笨功夫
    我想說的是:西貝也是如此,除了技術和方法之外,西貝還掌握了另外一股力量——一些最基本的道理。正是這兩股力量結合起來,最終成就了這樣一個品牌。      幾個月前,賈總(賈國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曾講過這樣一句話,他說:「西貝做品牌的方法是聰明人用足笨功夫。」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準確地概括出了西貝的品牌之道。
  • 西貝變陣:收縮快餐業務,籌劃上市
    西貝莜麵村精選店(圖片拍攝:趙曉娟) 記者 |趙曉娟啟動上市、關停快餐店,西貝莜麵村創始人賈國龍最近放出了兩大消息。一名店員告訴界面新聞,已經聽說了超級肉夾饃的將全部關閉的消息,但不確定這家門店具體何時停業。位於崇文門附近的西貝超級肉夾饃店。(圖片拍攝:趙曉娟) 在廣安門附近的一家超級肉夾饃店內,界面新聞注意到,該店已經撤掉了原來綠色系的超級肉夾饃LOGO,換成了「西貝莜麵村精選」,原來的西貝酸奶屋也精簡為一個小吧檯。
  • 再添億元助推劑,奈雪的茶想上市還有四道「坎」要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松果財經,作者丨葉小安2021年,奶茶界再掀一股上市暗潮。近日,奈雪的茶完成了新一輪1億元C輪融資。市場紛紛猜測奈雪的茶本次是為上市做準備。另外,自去年起喜茶也傳出過上市的消息。雖然二者對此均予以否認,但「新式茶飲第一股」競速賽已然開啟。
  • ...產品塑造超級品牌:戴森、特斯拉、小罐茶、西貝莜麵到底贏在哪裡?
    所以現有產品還是先有品牌?當然是先有產品。戴森吹風機這麼受歡迎嗎?毫不誇張的說,戴森重新定義了吹風機。可以看到外形美觀而且無噪音,戴森吹風機採用的是流體設計,外形具有金屬的質感,而在設計上也是顏值超高。用了幾十年的吹風機一直存在過熱問題,容易損傷頭髮。國際品牌飛利浦、國內廠商飛科等等,不可謂營銷投入不大。
  • 從西貝莜麵村等7大品牌布局看2016餐飲變革趨勢
    西貝莜麵村:好吃戰略是中產階級消費能力的體現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近期提出,好人做餐飲的時代已經來臨,一方面是「時勢造英雄」,整個餐飲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和成熟可以支撐「好吃戰略」的實施,另一方面則是「厚積薄發」,得益於西貝多年來「折騰自己」積累的研發實力。
  • 西貝新款兒童餐全國上市 開學季孩子補充營養正當時
    (原標題:西貝新款兒童餐全國上市 開學季孩子補充營養正當時) 金秋九月開學季
  • 經典股權結構分析,成功企業的10種股權設計,價值10萬億的經驗
    馬雲既融了資,還用了大師們說的最差股權結構,但馬雲還能把握主動權,牢牢控制公司,因為除了股權結構,馬雲還和投資人做了其他規則設計,可以看股權道之前發過的文章哦。可能有人要說是阿里合伙人制度吧,其實阿里合伙人制度是5年之後的2010年才正式推出的。
  • 長成「全球最大」,要邁過幾道坎?
    原因很簡單:只要給股民推薦相關概念股,就繞不開這家創業板上市企業、全球最大的粘結釹鐵硼磁體製造商。創業某本地老闆願意投資200萬元,並提供幾間庫房給他作為生產車間。「全球第二、三、四名的產量加在一起,還沒我們多!」吳志堅說。看門道巨頭把它當小業務公司將其當成「命根子」,「要想生存,我們必須比巨頭更用心」第1道坎初期和國內外龍頭比沒有規模優勢,怎麼辦?
  • 從九毛九(09922)上市看中式快時尚餐飲爆發
    龍頭CMG(墨式燒烤)上市14年股價上漲17倍,2019年股價大漲94%,高成長下高估值(PE中樞65x+),遠超行業平均25x,一因上市前麥當勞標準化管理&供應鏈奠基,二因墨西哥菜相對大賽道;三因上市後本地供應商計劃等管理創新。
  • 海底撈、西貝等涉足快餐意欲何為?
    這三大正餐品牌「染指」快餐意欲何為?   我們還得思考,布局快餐是正餐品牌發展路上的「優質戰略」嗎?最後,誰才能真正笑傲快餐江湖?   餐飲副牌各有各的問題,成為第二曲線沒那麼容易   我們先來具體看看這三個新品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各自又有什麼樣的性格。
  • 海底撈、西貝也要遵循漲價「基本法」
    近日,餐飲業兩家頭部企業海底撈和西貝,因為「漲價」引起了消費者和網民的不滿和爭議。 「沒想到火鍋底料都要吃不起了!」。此前,「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的話題登上熱搜。一片土豆就要1.5元,半分蝦滑32元,小酥肉也要40多塊錢,連鍋底都漲了,吃一頓人均要220元。 海底撈偷偷漲價,輿論瞬間炸了鍋。
  • 分析:在疫情下,為什麼西貝呼救而麥當勞安然無恙?
    而且賈國龍公開表示,將會重新評估上市的事情。自身如果沒有任何困難,不上市沒問題。但遇到這種大災大難,你突然發現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的。但,我們反觀國際餐飲巨頭麥當勞,這些困境幾乎對麥當勞不造成負面影響,這又是為什麼呢?
  •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再上潮頭 專家提醒投資者要警惕
    股權質押的優勢在於,企業經營情況良好之下,股票有看漲的價值,大股東把自己的股權質押出去獲得資金,並不影響自己作為股東權益,不論是用於補充企業的流動資金,還是用於對外投資,都是一種限制較低的融資方式。但如果大股東自己並不好看企業的發展,企業自身經營也出現問題,股權質押就成為一種套現離場的手段。
  • 西貝賣「剩菜」人均過百,是智商稅嗎?
    這跟在火車上賣的特產醬鴨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我60塊?,大家咒罵「周扒皮」西貝早晚倒閉,撂下狠話從此封殺西貝。不上市因為「沒自由了」,不降價因為「會讓品牌掉價」。肉夾饃單價30起,喝酸奶不消費個百八十走不出去。
  • 夫妻之間有這三個坎,過了就是夫妻,孩子是第一道坎!
    這是很美妙的,也是每個經歷過戀愛的夫妻必經的路。然而很多人在這一步就已經結束了,很難撐到結婚,就更別提婚後的生活了!結婚以後有三道坎,有的能過一輩子,有的成了過路客,還有的更慘,成了風雲化成煙,「婚姻」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要經歷那麼多的磨難,好夫妻過三關!過了這三個坎才叫夫妻,感情也到了一定的程度,相濡以沫白頭到老便容易了不少!
  • 海底撈和西貝漲價後又降價道歉,為何是必要的?
    海底撈和西貝為何要漲價?原因很簡單,以海底撈為例,自1月26日暫停營業至3月12日陸續恢復正常營業,海底撈大部分線下門店足足停擺了近50天,哪怕在門店開門迎客之後,由於疫情原因也有限流措施,導致客流量明顯下降,再加上物流成本提高、食材價格上漲、門店租金等因素都在推動海底撈經營成本整體上漲。
  • 西貝花了500萬策劃費,只為賣火一道菜!爆款法則必學!
    動感的傳播:視頻1、爆款新品要符合品牌核心價值西貝是以莜麵打頭的西北菜代表品牌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可以有效地嫁接品牌長期形成的認知能量,讓新品顯得更加專業、地道、有吸引力,可以更容易讓產品大賣。2、做足五感體驗,為新品造勢西貝對於蒙牛牛大骨的五感體驗宣傳做到了極致,做到了——未來已聞名;入店已知形;未嘗已知味;上菜已曉故;入口已入情。一句話;爆款要有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