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青年時期。(圖/新華網視頻截圖)
【澳洲網趙珏8月31日報導】近日,西方又颳起了一陣魯迅熱,作為漢語言文學界的大家,魯迅可以說是圈粉無數。怎麼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魯迅的「狂熱粉」?這套魯迅「粉絲」八級考試卷子了解一下!
本考卷共設四部分,第一部分選擇題,第二部分應用題,第三部分閱讀理解,第四部分附加題。注意事項:本場考試為閉卷考試,答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30分,每題10分):
1.下列哪些文字是魯迅創作的?
A.小紅,小象,小紅象。
小象,小紅,小象紅。
小象,小紅,小紅象。
小紅,小象,小紅紅。
B.你之所以還在喜歡女人,是因為還沒有遇到一個讓你心動的男人!
C.金錢就像沙子裡的水,你倒是願擠,總還是沒的。
D.不管你後臺多硬,請你好好跟我說話,我一般不惹事,一旦惹了,那都不叫事,叫新聞。
正確答案揭曉——A
是不是很意外?新浪娛樂報導,近日,中國藝人楊超越發布的影視作品插曲《小紅象》,被網民吐槽難聽。全篇只有四個字,「小紅小象是小紅象」這幾個字的排列組合。但這首歌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文學大師魯迅!據悉,魯迅為了哄兒子睡覺,編了首歌謠,其中「小白象」是魯迅妻子許廣平對於魯迅的愛稱,兒子海嬰生下來渾身紅通通的,就得了個乳名「小紅象」,海嬰小時候就枕著這首歌謠入睡。是不是沒想到魯迅也有這種反差萌?
2.下列選項中哪位名人沒有被魯迅「懟」過?
A.胡適
B.徐志摩
C.蘇大強
D.梁實秋
正確答案揭曉——C
魯迅先生作為中國新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五四運動中的一代驍將,無疑是充滿戰鬥性的。作為一個戰天鬥地,似乎永遠怒火衝天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罵人從來不管對方的權勢背景,也不講人情世故,該罵就罵,該懟就懟,從不會有絲毫手軟。
《中國日報》報導,徐志摩:徐志摩在《語絲》雜誌中將音樂性描述得無比神秘,甚至達到了誇張和扭曲的地步,於是魯迅寫下了《「音樂」?》一文,對徐志摩高深莫測的「音樂觀」加以抨擊:「能在生活中到處聽到『絕妙的音樂』的人應該是神經出現了問題,產生了幻覺,將其送進瘋人院也不足為奇。」
胡適:由於胡適對日本的軟弱態度,魯迅在多篇文章中臭罵胡適,說他為日本侵略者獻策,並在《偽自由書》一文中說:「胡適博士不愧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師。但是,從中國小百姓方面說來,這卻是出賣靈魂的唯一秘訣。」
梁實秋:魯迅與梁實秋由盧梭的文章結怨,從此開啟罵戰。魯迅在《「喪家的」「資本主義家的乏走狗」》中罵梁實秋:「見了所有資本家都低頭搖尾巴,見了所有貧苦人就趾高氣昂地狂吠,所有的資本家都是這條狗的主人,所以你當然不知道你的主人是誰了」。
3.以下哪個是魯迅的業餘職業?
A.舞蹈家
B.歌唱家
C.嘻哈歌手
D.設計師
正確答案揭曉——D
說到魯迅,都是他初中的文字水平,但你知道嗎?魯迅還是一個設計師呢。
北大校徽。(圖/新華網)
北大校徽:完成於 1917 年 8 月 7 日完成的北大校徽是魯迅早期作品。那時候的魯迅,在文學創作上也尚未名聲大噪,蔡元培邀請他設計校徽,也可謂獨具眼光。魯迅先生設計的標誌採用了「北大」二字的篆書,但他巧妙地將「北」字與「大」字的篆書進行了些許變化,使得兩字的構成元素幾乎完全一致,都是「北」的一部分,又似三個人像。
中華民國首面國徽。(圖/新華網)
中華民國首面國徽:北洋時期的中華民國國徽是中國首面國徽,又稱十二章國徽、嘉禾國徽。1912年8月,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指定3位教育部薦任科長:周樹人(魯迅)、許壽裳、錢稻孫研擬國徽圖案,8月28日完成(參見《魯迅日記》裡的相關記述),3人合作設計圖樣,錢稻孫畫出圖例,說明書由魯迅執筆,1913年2月中華民國教育部發表。
還有魯迅自己的多部作品的裝幀設計,都是魯迅本人的設計的。充分表明了,不會設計的作家不是好醫生!魯迅先生可以說是最早的斜槓青年了。
二、應用題(42分,每題6分)
1.懟客戶
客戶:我給你500塊錢,一周之內給我做一個能刷爆朋友圈的H5!
答案:直接引用魯迅在1919年5月《新青年》雜誌發表的文章裡的一句話「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
客戶:你太沒誠意了,你這麼搞,我們的合作就是死路一條。
答案:《故鄉》中的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3.對付熊孩
熊孩子:嘿(一頓操作)!
眾人(怒):誰家孩子?
孩媽:不就是踢了一下嗎?他還是個孩子啊!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答案:魯迅《戰士終竟是戰士》「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4.懟勸人大度
路人A:氣死我了,我的大作剛發出去五分鐘就被別人copy走了,轉得整個朋友圈都是,點讚都10W+了!
朋友:怎麼這點事情也要計較?太心胸狹窄了,寬容是一種美德!
如何反擊?
答案:引用魯迅《死》「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5.懟「無腦吹」
你說:這個觀點不對啊
朋友:怎麼可能不對?這可是馬爸爸說的!馬雲爸爸還能有錯嗎?
如何應對?答案:引用魯迅《名人和名言》,「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
6.如何對付網絡槓精?
網民:魯迅同學的作文《少年閏土》獲得了一等獎,大家鼓掌!
槓精A:刺猹 是破壞生態,沒道德!
槓精B:不就是炫耀自己是少爺,家裡有長工嗎?
引用魯迅名句「無刺的薔薇是沒有的,然而沒有薔薇的刺卻很多。」
7.陪老婆逛街如何堅定老婆信心?
老婆:這件衣服太醜了吧,朋友說我像跳廣場舞的。
如何應對?答案:引用魯迅《少年閏土》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三、閱讀理解(20分)
1924年9月15日,魯迅先生寫下了一篇散文,名字叫做《秋夜》,這篇散文開篇第一句,就頗具玩味,他說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有讀者就疑問了,為何魯迅先生不直接說兩株棗樹呢?有人說是為了湊字數,有人說是純為了有趣。
你認為哪種說法更合理呢?或者你有獨到的看法呢?
答案(僅供參考):
從空間理解:
對於魯迅先生,他自然很熟悉自家的院子,但是對於一個初來乍到的讀者,可能就陌生了,可以想像這樣一個觀察過程:望向園子,遠遠看上去,有兩株樹,仔細看其中一棵,是棗樹,再跳轉視野,看另外一棵,還是株棗樹。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拍攝視頻,也一定很有趣。
從寫作思維理解:
還有人認為,並沒有讀者想像的那麼複雜,是魯迅先生的寫作,用的是日語的思維,日文的思維是比較散漫的,有人就翻譯了這句話,日文中是:「一本は棗の木である、もう一本も棗の木だ」而這在日文的語法裡,完全沒有問題,還是比較常見的,比較通俗的表達方式。
四、附加題——冷知識(8分)
你知道誰是中國境內擁有最多雕像的名人嗎?
是孔子嗎?還是開國領袖呢?
答案:據新華網報導,在中國國內有成千上萬個魯迅雕像,魯迅可以說是中國擁有雕像數量最多的文學家。
試卷答完了,快對對答案,你能拿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