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建議"還在說"You'd better..."?這是錯的,快改過來!

2021-02-19 華爾街英語

周一開會,助理毛毛對外教說You'd better speak louder in the live show, 本想建議外教在直播中講話大聲一些,但外教只禮貌的點點頭,沒做回應,會後我叫住毛毛,下次提建議,別用you'd better,不然友好的提議,就變指責和說教啦!

You'd better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學到的是給別人建議,聽起來婉轉,客氣,但在口語中,其實是生硬的要求,命令,用在上級批評下屬,警察審問犯人,或是帶命令口吻的事情,語氣不是很禮貌,表示你該做的事。類似的You should...也不是禮貌的表達!

Now you had better listen to your boss.

你現在最好聽聽老闆在講什麼!

Perhaps we could…

也許我們應該...

It would be better...

這樣會更好...

It might be better for you...

這樣可能會對你更好...

It would be better if we can change the design.

如果我們能把設計改一下就更好了。

我們和甲方提要求,中文都會說,我想要一個....我要...,英文中千萬不要用want,want帶有要求,在英語國家,禮貌的用詞是良好溝通的開始,這個時候,使用情態動詞would, could更加委婉,有禮貌。

更禮貌的表達:

I'd like to have a meeting with you.

我想要和你找時間開個會

我們的中文習慣,讓我們把"please"等同於"請",但如果放在句首,完全就變成了命令,Please reply to me by today. 必須今天回復。

更禮貌的表達:

Could you reply to me by today?

請問可以今天之內回復我嗎?

用to do形式,在英文中的意思就變成,永久去做這件事,用ing的進行時,可以委婉表示我們會進入這種狀況,但不是永久的。

更禮貌的表達:

We need to be doing this as soon as possible.

我們需要儘快把這個完成

We should be supporting her.

我們應該支持她

明天繼續~~

點擊「在看」 "轉發"

支持小編加雞腿~

相關焦點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消極的人,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的代表,你身邊可能會有這樣的一些人,例如,當你和對方講述事業發展的新方向時,對方立馬就能找出這事發展的消極一面,然後就以一個「智者」的姿態,全方位,多維度的挖掘出一切可能出現的壞結果,當你提出這件事還有好的一面時,對方就會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你,然後一聲嘆息,他心中的潛臺詞就是:這人真蠢啊。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其實不是 "我愛你"
     點擊上方"桐廬百事通"↑免費訂閱本微信平臺 · 與桐廬同步 「I love you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There are a million scripts, and there will one for you.不錯,騙子終究是騙子,手法再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目的只有一個:騙錢。有人說能夠真正走在時代的前列,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科學家,一種是騙子。2017年有數據顯示,中國單身女性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億。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這是一位女網友<遊野仙蹤>今天,發表的一篇文章,字很少,意味沉重,可畏是一字千斤。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There are a million scripts, and there will one for you.不錯,騙子終究是騙子,手法再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目的只有一個:騙錢。有人說能夠真正走在時代的前列,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科學家,一種是騙子。2017年有數據顯示,中國單身女性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億。
  • 「提建議」千萬不要說成是「you'd better...",說錯可能害你丟工作!
    每到周一都是各個公司開例會的時候,在例會上老闆通常都會問對於這周的工作大家有什麼建議?此時新人Mayen想在會議上提出自己的建議,然後就說:Boss,you'd better..."老闆一聽到you'd better就馬上皺起眉頭。其實在口語中,You'd better多數用在上級批評下級,不是有禮貌的提出建議!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01程璐和思文曾經在脫口秀中說自己婚姻的模式,就像睡在上下鋪的兄弟。這種婚姻模式一度被人津津樂道,現在也因為這種模式而選擇分開。離婚後兩人還同臺做了關於離婚的解答。這對曾經的夫妻很真實也很直接地回答了網友們最關心的問題。
  • 兩歲半寶寶和她的動物"牧場",二十多隻動物友好相處
    最近幾天,又玩上了動物"牧場"的小遊戲,常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先把動物們一個一個拿過來排好隊,再把食物一個一個找好擺在動物們面前,粘在一起的水果還要切開分給兩個動物。看看這些動物們,不論吃草的還是食肉的,都親親蜜蜜一起吃著飯,這是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大聯歡啊。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科普|為什麼自閉患兒總是"聽不懂話"?
    ",而"聽不懂"好像變成了星孩的生活日程,當父母叫孩子做某件事時,孩子就只會呆站在一旁。其實,星孩"聽不懂"有時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指令超出孩子認知可以理解的程度,所以才會聽不懂。可偏偏讓孩子學會聽指令可以訓練孩子的服從性,服從性又是社交團體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日後當孩子進入到校園生活時,能不能融入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父母總不能就這樣不管孩子聽不懂話吧!但是要怎麼說孩子才能聽得懂呢?
  • 從"高級保姆"帶大的皇帝朱由校看:保姆與老人帶孩子有何區別?
    於是很多家庭,都在請保姆帶孩子;也有些家庭,是讓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來帶孩子。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是請保姆帶孩子好?還是讓爺爺奶奶,老人們帶孩子好?保姆帶大的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首先說誰帶孩子更好的問題。其實爺爺奶奶帶,保姆帶,都不如媽媽爸爸親自帶,因為父母帶大的孩子更自信,開朗,與孩子的親密感更強。
  • 防疫情宅家,延期開學,你這樣管教"神獸"也許是上策!
    更有甚者,還要面對一個撓頭事,那就是對"神獸"管理教育問題!",不少朋友調侃自家"神獸"作呀,打遊戲上網熬夜,早上不起床,上網課隔靴撓癢不頂事!大人天天手機不離手,幾天不洗漱,床鋪亂糟糟,"神獸"會暗自竊喜:彼此彼此!家長要克服這些問題,做個愛看書學習、愛生活愛乾淨的"上進生",裝樣子也要象。
  • 面試中問薪水"How much is the salary ? " 哪裡不對了
    Ben到一家外商面試,到最後面試者問他有沒有問題想問,他想知道這個職位的薪資,就直接問"How much is the salary?"面試最後結束在一種他覺得小尷尬的氣氛中。Ben問我們,英文的面試裡怎麼問薪資才自然呢?首先用how much的句子問薪資,語法上的錯。
  • 這個母親的"瘋狂"舉動,卻引得旁人拍手稱讚
    1 啼哭的女孩和"瘋狂"的母親 幾天前,我正陪著孩子購物,突然聽到一陣小孩的哭聲。 講道理,這是一般的家長首先想到的三個字。 但實際上,我們認為講得通的道理,在孩子面前往往卻行不通。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講、道、理這三個字。 講,當然是從嘴巴裡說出來,讓人耳朵裡聽進去。 我們都知道,孩子最早的學習來自於模仿一一主要是看,然後是聽。因為眼睛接受信息提供給大腦處理的速度,要遠遠比耳朵傳輸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