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按:美國公司 8i 成立於的 2014 年,他們專注於 VR/AR 領域 3D 人物成像,曾於 2017 年獲得由時代華納領投的 2700 萬 B 輪融資。雷鋒網覺得,照片幫我們的記錄下不少美好的回憶,但對於那些已經逝去的人,消失的物,我們又將如何記錄?未來,全息圖像和視頻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TheVerge 的記者在文章中談到了自己對其的感受,以及該技術的應用潛力。
文中圖片均來自 TheVerge
時間回到 2015 年 4 月,當洛杉磯的女演員兼室內設計師 Ashley Martin Scott 準備去試鏡一個關於「媽媽和寶寶」的拍攝時,她對這個拍攝知之甚少。
Scott 說:「除了『媽媽和寶寶』,我幾乎不知道任何拍攝要求。但是這好像是為未來的寶寶保存一些回憶,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
試鏡地點在當時位於加州卡爾弗城的 8i 公司工作室。進入工作室的 Scott 才發現這不是一個典型的試鏡:她和四個月大的 Reese 將會被製作成全息圖(即立體視頻 volumetric video,這個詞常常被濫用)。8i 工作室正在建立全息圖庫,而「媽媽和寶寶」應該是個很不錯的素材。
Scott 在用 VR 頭顯看自己的第一條錄影時,忍不住哭了。而這段錄影對當時這個創業公司來講也是一個可以稱作「分水嶺」的作品。
8i 工作室的攝影棚由一個高頂的巨大綠色背景板搭建而成,舞臺中央有一個小圈,四周環繞著 41 個攝像機。這些攝像機拍攝過 Ashley 媽媽和 Reese 寶寶,老虎和美洲駝,NBA 球星,摔跤手,男明星喬恩哈姆,等等。所有攝像機捕捉到的原始影像素材數據都會傳輸進計算機中,使用 8i 的專利軟體進行處理,並最終生成一個短小的全息視頻片段。用戶可以使用 VR 頭顯或 8i 移動應用軟體進行觀看。
整個過程是高度技術化的,全息立體視頻內容(volumetric content)將會成為視頻行業的下一個風潮,所以 8i 和其他企業都在試圖將它做得更加完美。但是對於 Scott 來說,在 8i 的首次體驗,無關技術,而是感情。當她第一次在 VR 頭顯中看到自己完成的全息視頻時,她哭了。
Scott 將她的感動歸結於全息立體視頻(volumetric video)的真實感,它可以讓你在一個數字對象周圍走動,凝視它,甚至可以立刻與它交互。Scott 回憶到,戴上 VR 頭顯,她伸出胳膊,仿佛可以抱住寶寶,感受寶寶幻影的肢體,她感覺自己確確實實地接觸到了寶寶,但實際上她的眼前並沒有一個真實的寶寶。那種感覺有些怪,看著全息視頻中的 Reese,仿佛就是一個真正寶寶。
Scott 說:「當照看新生兒時,你會覺得很難熬,覺得白天很漫長,夜晚更加漫長。但是這樣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8i 的全息視頻仿佛讓我再次回到了那個時候,那種感受非常強烈,(所以我哭了)。」
8i 的執行長 Steve Raymond 在 verge 的採訪中說:「公司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技術方面還未達到最佳水平,但我們正在探索一種方式,能夠讓現實的人與一個虛擬人物產生感情聯繫。『媽媽和寶寶』這個全息視頻對公司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兩年後,Scott 終於結束了一系列「媽媽和寶寶」的拍攝,Reese 寶寶已經快三歲了,她一歲的弟弟 Wilder 期間也參與了拍攝。8i 的員工和朋友也開始利用能夠進入工作室的便利為自己的孩子拍攝全息照片:這將會是下一代的照片形式,人們可以在頭顯中、在手機中、甚至在 Instagram 上查看孩子的全息照片。
8i 的內容副總裁(前 Twitter 執行官)Nicole St. Jean 說:「每個人都想要自己孩子的全息照片。」她拿出手機向我們展示出兒子 Lowell 的成長照片,剪輯的視頻中,Lowell 從一歲到兩歲的照片接連播放,裡面那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就是一個全息影像。
「如果 8i 可以把我所經歷的東西帶給每一個人,對父母們來講,將是非常有益的。」St. Jean 說,「如果我可以擁有關於我父母的全息記憶,那會像是一種真實的記憶,好像你回憶中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一樣。」
我第一次聽說 8i 公司是在今年 1 月,當時我專門在洛杉磯花費了一天的時間了解了他們製作全息立體視頻的方法(我甚至製作了一張自己的全息照片)。在採訪中,有人提到了一個當地女演員在為自己的孩子製作全息照片,當孩子長大後,她就可以通過全息照片來回顧孩子的小時候。
一開始,我覺得這個想法有些奇特,8i 當時也沒有為大眾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是我對這個想法感到著迷。因為我目前體驗到的 AR 和 VR 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圍繞遊戲或娛樂來展開,而這個想法則為個人化的 AR和 VR 提供了一個範例。3D 視頻、球形視頻(spherical video)、立體視頻(volumetric video),無論你使用哪種形式,這類視頻的目的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沉浸式的體驗,為人們提供更加逼真的環境。
所以,我們利用這些工具捕捉人類的影像提供給下一代會怎樣呢?全息視頻能夠真正代替人類的體驗嗎?
上個月結束對 Scott 的採訪時,8i 已經將辦公室從加州卡爾弗城搬到了普萊亞維斯塔,從那種典型的好萊塢攝影棚升級為帶有高科技創業公司感覺的大型工業化辦公室。從 8i 辦公室的落地窗可以看到一些先鋒街頭藝術,壁畫的旁邊寫著愛因斯坦的名言:「我們要做的,就是追求真和美,並將它們留給孩子們。」
我們還參觀了南加州大學在洛杉磯的 Shoah 基金會。它是由史蒂芬·史匹柏在 1994 年創建的,用來記錄種族屠殺的倖存者。基金會一項叫做「證言的新維度」的新項目就運用了 AR 和 VR 的技術來捕捉和記錄證據。
Shoah 基金的執行主管 Steven Smith 說:「目前,虛擬實境的應用多集中於遊戲,或是創建一種擬真情境讓用戶在其中探索。但實際上,沒有什麼比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談話更加親密了。所以我們利用 VR 技術,探索一種展示證據的新方法。」
在 Shoah 基金會,我可以和一個仍然健在的大屠殺倖存者 Pinchas Gutter 進行對話。儘管 Pinchas 實際並未在場,但他的全息圖卻顯示在走廊的一個 2D 屏幕中。利用基金會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我們的對話似乎非常自然。有那麼一刻,我甚至感到打斷一段視頻是非常粗魯的做法。
針對 Pinchas 的視頻,Smith 說:「我認為這種形式的直接性可以讓觀眾覺得是在真正貼近它。我想,這將會成為未來記錄歷史的標準方法。」
從 8i 率先開始製作全息影像,Shoah 基金會開始「證言新維度」項目開始,在過去幾年裡,AR 和 VR 視頻的市場應用越來越廣,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雖然虛擬實境的內容往往不易接近消費者——要麼要求高性能的有線 VR 頭顯,要麼需要一個行動裝置,但研發公司 IDC 仍然預測專用的 VR 和 AR 頭顯出貨量將會從去年的不到 100 萬臺增加到 2021 年的 1 億臺。當蘋果和谷歌推出新的智慧型手機 AR 平臺時,AR的內容市場在今年秋天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微軟近期也宣布在舊金山和倫敦開設全息視頻工作室。微軟一直是所謂「混合現實」領域的早期先鋒:不斷開發 AR 內容和程序,但是都是基於 HoloLens 頭顯使用。現在,只要預算充足,開發者、生產商、市場人員,理論上都可以在微軟授權的工作室製作全息視頻。
Raymond 說他相信全息視頻工作室在未來將會隨處可見。一旦克服了技術障礙,製作高質量的全息影像的成本將會大大降低。到時候,普通消費者也可以創造超現實的「時空膠囊「——為身邊的人留下影像記憶,或者為那些我們希望他還在身邊的人。
他接著說:「人們因為種種原因想要將他們所愛的人保存在手機裡。在未來,我們所要做的第一步是去全息影像捕捉工作室,就像我們小時候去百貨商場一樣,不同的是,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在網上購買全息影像,把它掛在你的家中就像看到真實的人一樣。「
via theverge.com雷鋒網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