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在手風琴上如何演奏舞曲類作品

2020-12-23 綜合快報雨欣

舞曲是根據舞蹈節奏寫成的器樂曲或聲樂曲,由於時代、民族特性和功能、用途的不同而有很多種類型。一般來說,舞曲都具有鮮明的節奏。在舞曲裡,某種典型的節奏型貫穿始終,這種典型的節奏型正是各種舞曲相互區別的重要標誌。在歐洲流行的舞曲主要有:圓舞曲、探戈、波爾卡、小步舞曲等等。手風琴作為一種外來的樂器,其獨特的音色和藝術表現手法適合演奏各種類型的作品。它既能獨奏又能重奏、伴奏,其音色優美,和聲色彩豐富,音色豐富,音域寬廣,有極大的音樂表現力和感染力。它既可演奏單聲部樂曲又可演奏多聲部音樂,既可表現歡樂的氣氛又可表達憂鬱傷感的情緒。舞曲節奏鮮明,旋律優美,音域適中,伴奏與和聲手法都比較簡單,非常適合用手風琴來演奏。下面就結合手風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舞曲的體裁特點來加以分析。

一、圓舞曲 圓舞曲(Walzer)又稱華爾茲,是奧地利的民間舞曲,18 世紀後半葉用於社交舞會,19 世紀開始流行於西歐各國,它採用3/4 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奏明顯,每小節僅用一個和弦,曲式結構簡單明晰。由於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貝多芬、舒伯特曾寫過圓舞曲,威伯的《邀舞》也是精心處理過的圓舞曲,蕭邦的圓舞曲更是鋼琴作品中的範例,而通過老約翰·施特勞斯和蘭納奠基、小施特勞斯發展起來的圓舞曲則有別於他人,他們的圓舞曲有典型的維也納風格,俗稱維也納圓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緒和調性相仿的舞曲連貫組成,注重內容的標題性, 既能在舞廳裡伴舞,也能在音樂廳裡演奏,是一種雅俗共賞的音樂形式。 以手風琴曲《多瑙河之波》為例,伊萬諾維奇作曲, 寫於1880年, 旋律優美,帶有淡淡的哀愁,通過流動的音符表現多瑙河緩緩流淌的河水。此曲前半部分旋律富有歌唱性,可採用連音觸鍵的方法來演奏,使曲調連貫。由於是3/4 的節奏, 演奏時風箱應給出音頭和重拍,風箱運行應平穩而飽滿,多採用長風箱。後半部分旋律富於跳躍性,氣氛熱烈,在觸鍵時應加快觸鍵和離鍵的速度,奏出顆粒感;注意手腕的放鬆;採用短風箱。在演奏時還應充分發揮想像力,全身心的融入到音樂中去,仿佛自己置身於多瑙河的岸邊,更深刻的去理解和詮釋作品。

二、探戈 探戈(Tango)是一種雙人舞蹈,源於非洲,流行於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視為國粹。2/4拍, 在實際演奏時要用頓挫感非常強烈的斷奏式演奏,將每個四分音符化為兩個八分音符,使每一小節有四個八分音符。探戈作品一般不大,常為同主音大小調的兩、三個主題連在一起來構成,用裝飾性的對位旋律為主旋律協奏。多採用切分音,使旋律與伴奏常構成交錯節奏。探戈曲調優美,情緒深沉,帶有濃重的哀傷和惆悵的情緒。在阿根廷探戈樂隊通常由班多尼奧(手風琴的一種)、鋼琴、低音提琴等組成,有時還加有大提琴、小提琴、吉他、鼓等樂器。探戈舞曲多為重奏樂曲,也有獨奏樂曲。探戈大師皮阿佐拉的作品在世界廣泛流傳。 阿爾貝尼斯的《化妝舞會》是最早傳入我國的探戈舞曲之一, 此曲為G小調, 復三部曲式。樂曲第一部分:A 主題用一小節帶頓音的八分音符和一小節用連音組成的曲調交替進行而構成,具有獨特個性。演奏時力量落於指尖,觸鍵要到底,做出顆粒感,要加快觸鍵與離鍵的速度, 每個音都要彈奏的乾淨,不拖泥帶水;風箱要平穩,張弛有度。B 主題以短促有力的樂句開始,用模進手法進行發展。此部分的觸鍵方法與A 主題奏法相同, 但在風箱運用上,要儘量使用短風箱,並給出音頭和重拍。樂曲第二部分:C 主題是由前面主題引申發展而來的, 由連音和切分音相間構成, 充分體現出探戈舞曲的特點。D 主題旋律主要採用下行模進手法,性格活潑。音符時值變短, 同音增多,觸鍵難度增大,演奏時應注意手腕放鬆,奏出顆粒感。接著樂曲從頭反覆, 結束在第一部分。演奏全曲時,風箱強弱變化要明顯,稜角分明, 有時需要有爆發力來作出突強的效果,有時需要細緻而平和的風箱,有時還需要在切分音處用手腕的力量來給予點綴。

三、波爾卡 波爾卡(Polak)一詞是從波希米亞語中的「半」字演化而來的。波爾卡舞曲產生於1830年左右的捷克, 舞者們常站成一個圓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波爾卡是一種二拍子的快速舞曲,三部曲式,節奏活潑跳躍,在第二拍的後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頓的裝飾性處理。捷克民族音樂的奠基者斯美塔那最先將此種舞曲形式用於器樂和歌劇創作。手風琴以其獨特的音色很善於表現這種樂曲。 約翰·施特勞斯的《閒聊波爾卡》寫於1858年,原為管弦樂曲,後被改編為手風琴曲。作品採用迴旋曲式,降A 大調,2/4拍,快板。樂曲前三小節為引子, 接著跳躍性主題出現,這一主題旋律用倚音構成,輕巧且略帶有詼諧,生動而逼真的刻畫出了一群嘰嘰喳喳、喋喋不休的快樂婦女的形象。之後以這一主題旋律為主用加入倚音、波音、顫音等變化輔助音的手法來展開,惟妙惟肖的描繪出婦女們快樂的說話聲。最後,樂曲在歡快幽默的氣氛中結束。在演奏時, 連音、斷音、裝飾音等要通過不同的觸鍵方法來完成。

四、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源於一種法國古老的民間舞曲———土風舞,17 世紀(約1650 年)流入宮廷,逐步變得速度徐緩、風格典雅,逐漸盛行於貴族社會。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三拍子, 中庸速度, 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 風格典雅優美。19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謔曲所代替。

相關焦點

  • 《演奏中的手風琴》通臂猿-協助拍攝
    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這是許多樂器無法比擬的;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可以說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地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 俄一男子演奏手風琴吸引海象聚集聆聽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6日報導,近日,俄羅斯一位手風琴演奏者用悅耳的曲子把一群海象聚集在一起。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在俄羅斯北冰洋的新地島海岸。手風琴演奏者用悅耳的曲子把一群海象聚集在一起。波格達諾夫(Alexander Bogdanov)坐在船邊,置身於北極圈寒冷的海洋中,開始用手風琴演奏一首流行的華爾茲舞曲。新地島群島周圍的地區是大西洋海象的聚集地,不久,一些海象在聽到音樂後就出現了。亞歷山大繼續演奏,很快,他的船周圍就擠滿了海象。海象們對這種不同尋常的聲音感到興奮,伴著亞歷山大的演奏吠叫著,隨著音樂上下擺動,就像是音樂會上的粉絲。
  • 藝術雲課堂分享手風琴演奏技巧
    齊齊哈爾新聞網8月11日訊(扈珵)市群眾藝術館以百姓點單、線上服務的方式,日前組織骨幹黨員開設「藝術在線——雲課堂」,滿足鶴城百姓的文化需求。雲課堂根據群眾需求設置聲樂、器樂、舞蹈、戲曲、美術、書法、篆刻、非遺等多門類課程,並結合本專業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融合知識介紹和專業講解分析,分期分批錄製教學視頻,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教學培訓,進一步引導群眾提升藝術欣賞水平。
  • 7首手風琴曲,一段懷舊時光
    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可以說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地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7首手風琴演奏的曲目,懷舊一下。
  • 線上手風琴教學研討會
    」三個話題,發起了班集體線上手風琴教學研討會。2.對訓練及訓練四要素的思考,演奏一首作品前,查閱相關視頻資料,對照樂譜,觀摩演奏者對樂曲的風格把握以及技巧音色情感等方面的控制;聽老師的講解及不同風格的演奏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思考在考試或舞臺表演中如何增強樂曲的把握性,把平常練習的內容充分表現在舞臺上,我認為平日紮實,有意識的背譜非常重要,在練習時設計好樂曲中的呼吸、運氣、意念、聽覺、控制神經等等。
  • 摺疊的音符——陳軍手風琴的多面性
    >手風琴屬於活簧類樂器。手風琴常見種類——鍵盤式、鍵鈕式、班多鈕琴等亞洲最常見、也最容易上手的鍵盤式手風琴,右手是鋼琴鍵盤,左手是和弦組合,一個鈕就是一個和弦組合,用來配上簡單的和弦伴奏非常方便。但事實上,到了歐洲就會發現手風琴種類更是繁多,且各有眾多的擁護者。
  • 談兒童手風琴教學
    他們不耐煩做簡單的、重複的基本訓練,希望很快就能夠演奏各種樂曲,最好能拉幾個大作品,以為這樣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如果學生連基本的彈奏方法都沒有掌握,又怎能進一步提高演奏技巧呢?循序漸進是手風琴教學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原則,手風琴的教學要從基礎訓練開始。  1.要有正確的姿勢  演奏時的姿勢對演奏水平的提高很有影響。
  • 全國音樂院校手風琴教師聯盟暨中國電子手風琴研究會成立
    日前,全國首個音樂院校專業類教育聯盟——全國音樂院校手風琴教師聯盟暨中國電子手風琴研究會第一屆代表大會在蓬萊舉行。 王樹生教授表示,電子手風琴研究會首先要立足於「學術」,電子手風琴還是要依託音樂學院的手風琴發展方向,從傳統教育開始打下基礎,然後向電子手風琴等多方向發展。不然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曹曉青教授指出,音樂院校手風琴教師聯盟的發展是多學科的。如:班多鈕手風琴、流行手風琴、手風琴室內樂、手風琴合奏等。這些學科對今後手風琴事業在中國的發展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 手風琴之歌 我心愛的北京少年宮
    陳老師還給我起了個外號叫「小俄羅斯」,因為那時我太喜歡俄羅斯音樂了,無論是舞曲、歌曲,我總覺得俄羅斯那優美、深情、遼遠又略帶憂傷的樂曲,像披著白紗的白樺林,深深觸動著我,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使我流連,使我嚮往……除了練習老師留的作業曲目,我一有空就演奏俄羅斯古老的民歌像「得聶伯河」、「神聖的戰爭」、「海港之夜」、「燈光」…… 陳輔導員提醒我:「你不能這麼隨意,想練什麼就練什麼,要規範
  • 多種樂器聯袂演繹探戈舞曲
    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手風琴等不同樂器聯袂演繹了多首樂迷耳熟能詳的探戈舞曲,還有實力派舞者精彩奉獻華麗優雅的探戈舞蹈,讓觀眾盡享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本場音樂會由我國知名作曲家、長影樂團音樂總監史志有執棒。
  • 立陶宛跨界手風琴家Martynas音樂會登陸威海
    立陶宛跨界手風琴家Martynas音樂會  90後立陶宛手風琴家Martynas,他的音樂細膩浪漫,又激越奔騰。手風琴家  馬蒂內斯·列維基斯2004年成為第一位獲得立陶宛 『Queen Morta』 獎的手風琴家。
  • 曾昱僑:國際手風琴界的冉冉新星
    深圳晚報記者 趙偉君 曾昱僑,12歲深圳女孩,不久前發行首張巴揚自由低音手風琴獨奏專輯《彼得與狼》,這是她繼2019年10月獲得世界三大賽事之一——第44屆義大利卡斯特費達多國際手風琴比賽兒童組第三名後,再次用藝術作品證明自己的天賦。在天賦加持下,她在追夢路上灑下的每一滴汗水,最終澆灌出了絢爛的藝術之花。
  • 莫扎特的鋼琴音樂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
    獨立舞曲等其他作品莫扎特的鋼琴音樂包括各種獨立的舞曲和其他作品。他的最早作品是以同一低音創作的小步舞曲,這些作品的創作可能離不開他父親的指導。到了晚期,莫扎特也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品,如《a小調迴旋曲》(K.511,1787年),這首作品並不是一首常規的迴旋曲。它以一個相當憂鬱的行板主題開始,旋律中包含著小調與大調的微妙交替,插部與它產生對比,但它們的基礎效果卻是統一的。
  • 手風琴經典教材:馬格南特手風琴演奏法1 手風琴愛好者的福音
    馬格南特手風琴演奏法馬格南特手風琴演奏法1 本文內容均通過網絡公開合法途徑獲得,該資源僅作為閱讀交流使用,其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若有侵權行為,請在下方留言,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馬格南特手風琴演奏法2 本文內容均通過網絡公開合法途徑獲得,該資源僅作為閱讀交流使用,其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若有侵權行為,請在下方留言,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 【經典旋律】《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手風琴獨奏【視頻+樂譜】
    本期節目為大家帶來一首圓舞曲形式的軍歌——《我愛這藍色的海洋》,願我的琴聲能夠像風一樣,吹走您全部的不愉快!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手風琴獨奏【視頻】
  • 慈谿市手風琴事業發展之路
    2012年進入慈谿市實驗小學開展手風琴興趣小組,因為教學理念新穎,同時在表演上抓住了發揮小朋友樂於表現的心理特點,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愛和接受,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有所提升。2014年帶領小朋友參加了霍納深圳手風琴比賽,在學生們的努力下,收穫了豐碩的成果,從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從低谷到復甦,手風琴教學經歷了什麼 | 爭鳴
    的確,手風琴善於展現音樂課堂教學的靈活性,也有助於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但更善於彰顯師範性樂器的手風琴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弱勢,是有它的原因的。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手風琴迅猛發展的時期。記得我1993年上大學的時候,除了學習鋼琴、聲樂,手風琴也是必修課。使用它最多的是各個社會團體活動,甚至到了「只要有歌聲,就有手風琴聲」的普遍狀態。
  • 「到人民中去」——中外名曲演奏音樂會在《採茶舞曲》誕生地舉行
    2019-03-28 14: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學晶3月27日晚,泰順縣東溪鄉上村文化禮堂燈光璀璨、絢麗無比,宛轉悠揚的弦樂聲從茶館廣場傳出,飄入「音樂小鎮」的家家戶戶。此次「到人民中去」--中外名曲演奏音樂會,由中共泰順縣東溪鄉委員會、東溪鄉人民政府主辦,浙江音樂家協會承辦 ,杭州城市樂團友情出演。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一級指揮家宋家明老師擔任樂隊指揮,浙江省小提琴學會副會長、一級演奏員樓美仙擔任樂隊首席。
  • 2020威海市迎新年手風琴專場音樂會在海洋劇場精彩上演
    12月15日晚,由中共威海市委宣傳部、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威海市群眾藝術館承辦的「我和我的祖國」—精緻城市·幸福威海—2020威海市迎新年手風琴專場音樂會在海洋劇場精彩上演。本場音樂會在《中國少先隊隊歌》、《菊花臺》兩支手風琴交響樂的優美樂曲聲中拉開了序幕。隨後是兩支充滿法國風情的獨奏《潘切瑞探戈》和《無動於衷》。此次音樂會演奏的曲目既涵蓋了西方國家的音樂作品,還有許多國內優秀的民族曲目。《花兒與少年》、《賽馬》、《牧民之歌》這三首充滿民族特色的手風琴樂曲,耳熟能詳的旋律描寫了祖國各地的民族風情。
  • 先鋒路街道山丹街東路社區 開展手風琴入門知識教學
    8月18日,先鋒路街道山丹街東路社區通過「點單」方式聯合陳坪街道福利東路社區開展了一場手風琴入門知識教學活動。活動中,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授了基礎樂理知識,講解了手風琴的基本構造與發聲原理。隨後老師彈奏了一首簡單的手風琴作品,把左右手的演奏動作分解並反覆慢速地演示多次,讓孩子們仔細觀察並一起練習,老師還讓孩子們從自己演奏手風琴的兩個角度進行觀察,學習鍵盤與貝斯的正確奏法。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練習,部分孩子已經能演奏出一段簡單的手風琴樂曲,並表示自己已經對手風琴演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繼續學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