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靈水村有個叫周三全的人,此人最近遇到怪事頗多,夜半之時總是聽得一些竊竊私語,仔細聽來,卻是一些佛經在誦。周三全有意咳嗽或是做出一些響動,此時聲音便無。
周三全脖頸發寒,料想得有些不妥,可是仔細想來,卻不知所因為何。在此地曾有一些謠傳,聲稱佛經繞梁者必然做出褻瀆神明之事,周三全仔細想來,近日與人為善,不時做些善事,怎會惹怒神明?
周三全詢問妻子,妻子也說近日晚上總是聽聞誦佛之聲。再問其緣由,妻子也說不知。兩人皆是疑惑,卻真是讓人不解!這誦佛之聲究竟出自何處?周三全準備攜妻子前往佛寺尋求答案。
周三全來到佛寺跪拜佛像,問到:「草民與您無怨,也無褻瀆神明之舉。但每至午夜,卻聽得一些佛經在誦,草民不知為何?只求佛祖一解。」周三全知道佛像不會說話,便將妻子扶起,準備轉身離去。
此時,一老和尚叫住他們說到:「看施主印堂發黑,定是遇到一些不祥之事,不妨說給老衲聽聽,說不定有解可尋。」周三全也無二心,想著說說也無妨,便將這前因後果詳細說給這老和尚聽。
老和尚聽後,眉頭緊鎖稱:「此事分外棘手,如此耽擱,定是有所顧慮,不妨施主先回家,佛祖定會保佑。」周三全聽後連聲感謝,在走之前還詢問了一句:「這位高僧,您相信世上有佛祖嗎?」這老和尚聽了便說:「信則有,不信則無」,說罷便拂袖而去。周三全覺得這老和尚給了答案,但是卻又沒有明確的答案。
周三全回到家中,決定過一夜再下結論。此夜周三全遲遲不能睡去,便來到自家後院之中乘涼。正是夜半三更時,周三全偶爾聽到一些悉悉索索之聲,抬頭望去,正看見有一人影在房頂之上端書輕誦。周三全頓時火冒三丈,卻正想知道這背後隱情究竟為何,便冷靜下來,待此賊人誦完。此賊人誦完之時,周三全早已在梯子之下守候,定睛一看,竟是寺廟之中那老和尚。
老和尚也不爭執,只是感覺已無那般仙風道骨。周三全憤怒的問到:「是何原因讓你在我房頂之上故弄玄虛?又因何緣由在寺廟之內叫住我們?」老和尚冷靜的說:「施主可還知道三年前來你家討飯的乞丐?」
周三全吃驚的說到:「該不會是你?」老和尚說:「正是老衲!當日來你家討飯,你不僅不給,反而惡語相向。待我出門之後,你依然喋喋不休,甚至還說到有辱我母親之語,我便暗自想著給你些許懲罰,讓你知道因果報應,終有輪迴。」周三全聽完之後,愣在了原地。
此事敗露之後,老和尚再也沒來念過經,周三全也再沒聽到過誦佛之聲。但是從那之後,周三全每隔些時日,就去佛寺拜訪,只想求得老和尚原諒。可是從那之後,周三全再也不見老和尚,周三全問其他僧人,其他僧人說他六根不淨,主動離開了佛門。
此事兩人皆有錯誤,周三全錯在不該辱罵別人,這樣便就損害他人自尊心。但是老和尚就對了嗎?也不盡然。作為一僧人,不潛心修佛,反而心存怨恨,真是六根不淨。但是世上哪有完全正確之事呢?其實只要每人退一步,事情便也就得到了解決。願世上之人不如周三全一般不講禮節,也願世上之人不如老和尚一般心存怨恨。
溫馨提示:「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文學。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由半杯水原創。不可與封建迷信相提並論,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