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嗎?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女性懷孕之後,在前3個月由於胎像不穩,需要多加休息養護,但其實,除了孕早期之後,還有一個月份也極為關鍵,需要用心呵護,那就是孕7月(孕28周),甚至在民間還有「七活八不活」的說法,可見人們對於7月確實非常謹慎。
為什麼懷孕7月要謹慎對待
從時間上來看,7月屬於孕中晚期,此時胎兒基礎發育基本完善,但是其生殖器官、肺部和氣管等部位發育還不夠完全。
如果在這個月份早產出生,其肺泡無法正常打開,只能有很淺的呼吸,不足以支撐日常呼吸需求,幾乎很難存活。
此外,這個月份也是胎兒發育極不穩定的階段,有四道難關需要去闖,都熬過了,寶寶基本就能順利出生了。
關卡一:胎位異常
孕7月是檢查胎位有無異常,幹預的最佳良機,因為這個月份是胎兒長個子的臨界點,此時宮內還有一定的空間供寶寶轉動身體,所以胎位和姿勢易發生變化。
但是隨著寶寶長大,宮內空間逐漸縮小,失去運動空間,胎位會逐漸被固定,如果檢查出胎位異常,可以及時糾正,以免後續無法糾正,影響發育和生產。
關卡二:胎動減少
此時寶寶處於細節發育階段,加之其體積、體重在不斷增加,宮內活動空間相應縮小,活動相對受限,所以會出現明顯的胎動減少情況,此時,每日給寶寶數胎動尤為關鍵,可以及早發現異常信號,儘早幹預。
關卡三:臍帶繞頸
此時寶寶大動作發育已經完成,精細動作發育也接近完善,加之宮內還有些許玩鬧空間,淘氣起來就喜歡抓著臍帶玩,在翻滾打鬧之間很可能會導致臍帶繞頸,從而引發危險。
通常,臍帶繞頸1周左右,寶寶大多會自己繞出來,但是一旦達到2周以上,嚴重可能會造成宮內缺氧,甚至引發胎停。
關卡四:早產
此時胎兒逐漸增大,宮腔附近肌肉所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加上身體敏感度上升,極易受到外界刺激而誘發宮縮,引發早產。
而不少孕媽認為懷孕到了這個階段就安穩了,於是不注意飲食,身體上過度勞累,從而引發胎兒早產。加之此時腹部快速隆起,也易導致物理撞擊誘發早產。
「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存在嗎
這種說法在醫療不發達的以前確實存在,但是現如今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已經不復存在了。
1、七活?
7月大的寶寶其大腦正在發育,參與生理調節的神經系統發育也接近完全,肺部雖然發育還未接近完全,但維持肺泡大小和穩定的活性物質已經出現,也就是說,這個月份出生的寶寶有一定的存活機率。
但是在以前,缺乏相關的醫療護理器材和方法,寶寶能否存活下來完全聽天由命,所以存活率相對較低。
而現如今,在一般情況下,7月大早產兒的存活率最高可到99.9%。
2、八不活?
這個月的寶寶發育更加健全,皮下脂肪逐漸增多,已經具備出生後調節自身體溫的本能,更能適應出生後的環境。
但之所以會出現八不活的說法,主要原因在於胎兒自身發育出現問題,無法繼續再繼續生長,也就是說,八不活主要是胎兒自身缺陷原因所導致的存活率降低。
懷孕7個月應當如何科學護理
1、補充營養
在保障飲食全面均衡的基礎上,需要增加鈣質的攝入量,以維持寶寶骨骼發育所需,可以多食用魚類、肉類、蛋類和牛奶等。
2、數胎動
每天早中晚各三次,如果一小時內在3-5次,12小時內在30-40則屬於正常範圍,如稍有增多或減少,只有符合平時規律,也都是正常的,反之則不正常,需引起注意。
3、定期產檢
懷孕到了7個月的時候,孕媽一定要按期產檢(一般為兩周一次),如若身體不舒服,也可適當增加產檢次數,來觀察胎兒發育情況,警惕出現臍帶繞頸和胎位不正情況,儘早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