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藝術=?答案就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

2020-12-09 騰訊網

劉慈欣、韓松

《三體》、《流浪地球》

手稿、畫展、漫畫分鏡、電影海報

工業質感、科幻、藝術、美學

......

一場立體、互動、視覺展示盛宴

即將在石景山首鋼園啟幕

11月1日-2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一場科幻界的硬核活動——第五屆中國科幻大會將炫酷開幕。你知道嗎?本屆大會包含了開幕會、7大專題論壇、8場涉會活動以及3個展覽展示,還首次引入了科幻藝術展,意圖通過立體化的視覺盛宴,以美學方式詮釋科幻。

如果科幻大會是一頂皇冠,那麼科幻藝術展堪稱其上一顆寶石,折射出三束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輝。

光芒一 科幻核心 & 藝術美學

本次大會,首次設置了科幻藝術展區,位於三高爐南廣場,下設四大區域,佔地面積約1000㎡,將劉慈欣、《三體》、《流浪地球》、韓松等中國科幻的核心符號作為展示重點,通過畫展、視頻等視覺形式,烘託科幻美學體系下的藝術氛圍,打造2020中國科幻大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光芒二 工業質感 & 未來科技

這是石景山區第一次舉辦科幻類展會,將特色地標首鋼園區與科幻內容結合——藝術作品與園區硬核工業質感跨空間呼應,百年首鋼工業遺存與未來科技跨時間交匯,產生奇妙的反差之感,多維度多層次展現科幻的魅力。

作為本屆科幻大會的主場地,首鋼園將圍繞科幻產業集聚區建設,力爭用十年時間打造佔地71.7公頃、由三中心一平臺構成的科幻之城。

光芒三 親密接觸 & 精神洗禮

報名現場參觀科幻藝術展的科幻迷,將和劉慈欣、韓松等知名科幻作家的手稿、畫作及相關作品來一次親密接觸,了解鮮為人知的背後故事,堪稱科幻迷的精神洗禮之旅。

1.《三體》大型展示互動板

「簡單意味著堅固」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了中國科幻的巔峰之作。《三體》中的臺詞名句以大型立板的形式放置在廣場上,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

內容提供:三體宇宙

Tips

地點:南廣場

2.《三體藝術插畫集》插畫展

作品均來自首次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巔峰之作《三體》的官方紀念畫集。

《捕捉水滴》,李超雄,油畫藝術家

出版畫集《布達·佩斯》《夢行者》

《藍星》,趙恩哲,IGG(中國)副總監

作品《Vouchsafing》等

《三日連珠》,蘇健,插畫師、概念設計師

盛夏星空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美術總監

《倒計時》,黑屋,大二在讀的影像狗

《紅岸基地》,朱老ber

概念設計師、水彩畫家

參與作品《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等

近百位頂尖插畫家根據《三體》的重要情節展開暢想、聯合繪製,通過巨幅展板(部分長達10米),具象展開《三體》廣袤宇宙的每個重要情節,是《三體》的首次大型視覺呈現。

*圖片僅為示意,現場還有更多

圖片提供:三體宇宙

Tips

地點:主會場&B館一層

3.韓松作品封面畫展

由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美術作品金獎得主、插畫家BUTU繪製,展示韓松代表作《紅色海洋》《地鐵》等書籍封面及其筆下猶如異世界的奇境,體現不同於劉慈欣科幻的人文反思。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韓松是著名科幻作家,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與劉慈欣共同構成中國科幻的「兩極」,在中國科幻界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Tips

地點:主會場

4. 《燒火工》繪本大型展覽

劉慈欣唯一科幻童話《燒火工》的繪本展示,亦由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美術作品金獎得主、插畫家BUTU繪製。這是一個充滿孩童式奇想、溫柔與純真的故事,薪火相傳的背後是不求回報的愛與責任。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圖片僅為示意,現場還有更多

Tips

地點:主會場&A館一層(未來局展廳)

5.《流浪地球》視覺設計手稿

首次以動態形式展出《流浪地球》獨家內容——電影《流浪地球》中行星發動機、角色、車輛及氛圍的設計師手繪圖,直觀呈現電影從設計師手繪圖到場景搭建的過程。

參觀者可以近距離觀看這部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中國科幻電影的幕後花絮,感受中國電影人在科幻上的藝術創造力。

Tips

地點:B館一層

PS:手稿內容僅限現場參觀喲

手稿提供:《流浪地球》概念設計團隊 念動文化

此展現謝絕拍照

6.中國當代科幻作家作品展

科幻藝術展區的搭建設計來自國內科幻文化領軍品牌「未來事務管理局」。作為本屆大會承辦方之一,「未來事務管理局」單獨設置一個區域展示獨家珍藏物料,出售玩具、手辦等,更準備了貼紙等小禮物。

Tips

地點:B館一層

7.《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畫作展

國內外28位藝術名家,將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夢之海》等代表作改編為系列漫畫作品。

*圖片僅為示意,現場還有更多

圖片提供: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Tips

地點:A館一層(未來局展廳)

8.中國當代科幻作家獲獎作品漫畫分鏡展

選取國內科幻作家潘海天及萬象峰年的代表作,以漫畫分鏡的形式,呈現科幻小說中的奇觀視覺場景,展現中國當代青年科幻創作者的蓬勃力量。

*圖片僅為示意,現場還有更多

繪製:漫畫星空社

Tips

地點:A館一層(未來局展廳)

9.珍稀科幻電影海報展

包括多幅國內外知名導演籤名的收藏級海報首次公開亮相——

《流浪地球》第一次公開放映的紀念海報(劉慈欣、郭帆籤名)

《流浪地球》藝術海報(劉慈欣、郭帆籤名)

《火星救援》海報(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籤名)

《阿麗塔:戰鬥天使》海報(監製詹姆斯·卡梅隆、原著作者木村雪戶籤名)

《指環王》海報(維塔特效工作室籤名)

Tips

地點:A館一層(未來局展廳)

10.「宇宙抽屜」玩具展

玩具歷來是科幻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事務管理局旗下的獨立玩具廠牌「宇宙抽屜」,展示了首批作品——卡塔卡塔、莫德裡奇、倉鼠克拉克、冰團、牙之……

Tips

地點:A館一層(未來局展廳)

本屆中國科幻大會是國內首次大規模、集中性地從藝術角度展示中國科幻核心內容,體現了文化自信,推動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致力於將科幻產業打造為經濟和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點擊直達2020中國科幻大會報名通道

END

來源:區科委「創新石景山」

編輯:石景山區融媒體中心 石大力

相關焦點

  • 石景山首鋼園將「變身」科幻園? 2020中國科幻大會等你來
    2020中國科幻大會來石景山啦而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十一月意味著什麼?截至目前,中國科幻大會已走過四個年頭,2016-2019年期間分別在北京市、成都市和深圳市成功舉辦。走,小編先帶你看看前幾屆科幻大會的精彩瞬間,你就知道中國科幻大會有多精彩了!
  • 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why not?
    11月22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開幕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得主給出3點理由1歷史底蘊·厚40年前創辦的雜誌《科幻世界》作為國際影響最大的科幻盛典,世界科幻大會已經有80年歷史。11月24日,在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的論壇上,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第一屆和第四屆「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得主吳顯奎表示,科幻是面向未來的藝術,我們人類的美好越來越離不開科幻。申幻的過程就是讓成都、讓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也讓世界聚焦成都,推動整個人類文明走向一個新的階段。
  • 2019中國科幻大會 · 未來局特工捕捉指南
    將在北京園博園舉辦。 2019中國科幻大會 參會+逛展攻略參看 2019中國科幻大會 · 逛展全攻略 ! 這次大會,未來局會出沒哪些活動?
  • 中國科幻大會 | 劉慈欣:科幻讓我們提前適應技術變化
    除了世紀災難、外星入侵,國際科幻有哪些最新發展趨勢?AI不斷戰勝人類,人類未來是否終將屈從技術?科幻作家劉慈欣。東方IC 圖11月10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以「眾創聚力 科幻未來」為主題的2017中國科幻大會正式啟動。
  • 劉慈欣出席2019中國科幻大會 為科普科幻作文獲獎師生頒獎
    【觀察者網訊】11月2日下午,2019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學普及和科幻創作」專題論壇在北京市園博園舉辦。本次專題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學故事會》《北京科技報》協辦。
  • 2018年中國科幻大會南科大分會場日程官宣!
    2018年11月23-25日,中國科幻大會將在深圳盛大舉行。
  • 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本報電(立風)7月28日,四川省成都市召開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申幻動員大會。會上,成都申幻委員會正式成立,面向全球發起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宣言。世界科幻大會(TheWorldScienceFictionConvention,簡稱WSFC)創始於1939年,是全球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活動,迄今已有81年的歷史。
  • 科幻產業迎來黃金時代,如何掀起「科幻+遊戲」的想像空間?
    在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便首次新增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騰訊遊戲、騰訊遊戲追夢計劃和騰訊科普聯合承辦的「遊戲世界中的科幻」專題論壇。作為國內官方規格最高的科幻盛會,本次大會國際化程度極高,雲集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科幻+遊戲」等多項議題。
  • 《科幻世界》入選2020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近日,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篩選審核,最終評選並公布了50種科普期刊進入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 《科幻世界》入選2020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近日,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篩選審核,最終評選並公布了50種科普期刊進入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
    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會期間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科幻閱讀市場總值、周邊產品市場總值等均有大幅增長,全都不同程度得益於《流浪地球》的熱映。  但不可否認的是,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流浪地球》託舉起的科幻熱潮漸漸沉寂,科幻產業暫時沒有新的爆點。所有人都在關心,《流浪地球》的輝煌可超越嗎?中國科幻產業的前路又在哪裡?
  • 科幻訪談之一 | 吳巖:現代中國對科幻的「陌生感」從何而來
    本文根據在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2019)上對吳巖教授的錄音訪談整理而成。中國對科幻文學研究的變化與發展機核:首先感謝吳巖老師接受我們的訪談。您是國內最早進行科幻文學創作研究的人,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出版了很多理論著作。
  • 從《三體》眺望中國科幻出海遠景
    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小朋友在觀看外星人模型。楊益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上海,市民在靜安大悅城內觀看《三體》舞臺劇探秘展。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成為人們的共識。借著這股春風,從1979年起,以中國科普創作協會(現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為代表的一批科普團體先後成立。孟慶樞成為國內最早譯介蘇聯及日本科幻的學者之一。他開始與日本科幻作家星新一通信,又著手編輯「蘇聯著名科學幻想小說選」。
  • 成都正式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對手」:尼斯、孟菲斯
    隨後,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四川科幻學會會長經戈在成都申幻酒會上發表演講,並邀請各國幻迷參與將於今年11月22日~24日在成都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據了解,為了能夠申辦世界科幻大會,中國的科幻機構、科幻作家和科幻迷聯合組成了「銀河科幻聯盟」。
  • 科技,不是可能發生的科幻
    在剛剛舉行的「世界5G大會」上,雷軍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整個網際網路發展的方向是5G+AI+IoT構成的下一代超級網際網路。作為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5年前開始布局物聯網IoT。各類科幻電影給我我們無數未來世界的答案,《蜘蛛俠2》中的章魚博士、《火影忍者》中的兜、《太空漫遊2001》中被造物主超脫肉體改造為意識心態的鮑曼。優秀的科幻是基於科學理論之上言之有據的「科學幻想」,我國當代科幻作家劉慈欣在獲得雨果獎之後說過:「我只寫可能發生的科幻」。
  • 《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入選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最近,來自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一份「紅頭文件」塵埃落定。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科普優秀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審核篩選,最終評選出50種科普期刊進入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2020年),目前公示階段已完成。其中,四川省科協主管的雜誌就有3種入選,分別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和《課堂內外》(小學版)。
  • 重磅來襲,中國科幻「四傑」,讓你過足科幻癮
    以及2020年四川遂寧中考語文作文題《踏上開往____的列車》:……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可以去往任何一個你想去的時間或地點,你希望會遇到怎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這類題目意在激發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創造性地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個性化的認識,有著濃厚的科幻色彩。
  • 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持續升溫
    昨天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一開幕,瞬間就點燃了無數科幻迷的情緒。為了激發大家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想像,培養青年人的創造力,科幻大會開設了討論向及科普向的論壇,方便科幻界大拿與參與者們進一步交流。昨天開設的7個主題論壇均已經獲得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 硬科技與軟文化打造中國科幻大片
    大家一致認為,該片在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闡釋探索宇宙奧秘、思考人類未來的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濃厚的人文精神,充分體現出中國電影的文化自信,堪稱中國電影由高原向高峰邁進過程中一次成功的藝術實踐,更是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變的裡程碑之作。本版摘登部分專家發言觀點,以饗讀者。
  • 釣魚城科幻中心
    2020年1月,釣魚城科幻中心的成立,在中國科幻界引起巨大反響。先後被權威的「華語科幻星雲獎組委會」等傳媒評為「2019中國科幻十大事件」點評之一,並於當月獲得科幻產業評測機構「未來管理局」頒發的「2019年最佳校園科幻傳播」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