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2019年審結毒品犯罪案件2208件 重刑率26...

2021-01-07 全景山東

  魯網6月24日訊(記者 韓黟瞳)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6月24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以來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情況、毒品犯罪特點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據了解,2017年至2019年,在全省三年禁毒人民戰爭中,山東各級法院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為山東乃至全國禁毒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將審判大宗的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作為重中之重,對職業毒販、累犯、毒品再犯堅決依法判處重刑,對其中社會危害性、人身危險性極大的堅決適用死刑。三年來,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毒品犯罪分子有1103人。同時,全省法院對毒品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從嚴懲處,對毒品犯罪形成強大震懾。2017到2019年,全省毒品犯罪案件重刑率為26.10%,高出普通刑事案件重刑率19.64個百分點,同時,嚴格把握緩刑適用標準。2017到2019年毒品犯罪的緩刑適用率為6.1%,低於普通刑事案件緩刑率17.84個百分點。省法院建立專門審判團隊,加強毒品審判監督指導,主動與公安、檢察機關溝通,研究制定毒品犯罪案件刑罰適用和證據認定以及毒品案件管轄、毒品含量鑑定、證據補查補正等問題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統一裁判尺度和證據審查認定標準,這對規範和加強毒品審判工作、確保打擊力度和案件質效將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開展禁毒宣傳,提出司法建議,推進全省禁毒工作制度建設和創新。加強青少年禁毒宣傳,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為平臺,通過舉辦法院開放日、法治教育進校園等活動,向青少年宣講毒品危害,提高青少年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

  全省法院將繼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積極擔當作為,重點做好以下工作:繼續在提高案件審判質量上下功夫,堅持依法從嚴打擊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規範認罪認罰制度在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適用,確保量刑均衡,實現精準打擊;繼續加強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溝通,不斷完善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打擊成效;規範財產刑的適用,嚴格偵查、起訴、審判等環節涉案財產的偵查、審查、移送程序,加大對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及收益的追繳力度,徹底摧毀毒品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進一步做好毒品犯罪宣傳教育,重點針對在校學生、農村務工人員和無業人員,創新工作措施,打造溯源治理新機制,為全面打贏禁毒人民戰爭貢獻力量。

  經過三年禁毒戰爭,全省毒品犯罪蔓延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毒品犯罪案件數量逐年下降,但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1.新類型毒品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涉案毒品中,目前傳統的鴉片、海洛因少見,甲基苯丙胺、甲卡西酮、氯胺酮等新型化學合成毒品佔有很大比例,其中涉甲卡西酮毒品犯罪案件居第三位,增長迅猛。2019年以來我省審理了多起甲卡西酮數量在50 千克以上的案件,單起犯罪的涉案毒品數量不斷刷新。

  2.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案件增多。山東省系化工大省,化工原料較為豐富。隨著新型化學合成毒品犯罪的不斷泛濫,全省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製造毒品案件增長幅度較大,犯罪分子利用工廠管理漏洞、欺騙手段等各種不法途徑獲取易製毒化學品,通過倒賣或者直接製造毒品的方式謀取暴利,社會危害極大。2019年至今年5月份,共判決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犯罪分子112 人。

  3. 有國外生活經歷人員犯罪數量增多。在審結的案件中,發現多起有海外經歷的歸國人員因在國外生活學習期間吸食大麻,回國後仍然從國外購買或自製大麻、大麻油吸食,有的還通過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進行聯絡對外售賣。

  4. 毒品犯罪不斷向農村滲透。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年輕人因外出打工、社會交往複雜等原因沾染上毒品,引誘當地其他農民吸毒、販毒現象突出,一些案件中的多個同案犯均為同村村民,對農村安全和穩定造成較大隱患。2019年全年和今年1-5月份,農民身份的罪犯共計1443人,佔全部毒品犯罪總人數的37.30%。

相關焦點

  • 最高法:毒品犯罪仍然是增長最快的案件類型之一
    葉攀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25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整體來看,毒品犯罪仍然是增長最快的案件類型之一,毒品犯罪案件審判仍然是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的重要任務。
  • 各地公布一批毒品犯罪案件
    2019年,全國破獲來源於廣西的海洛因案件數、繳毒數同比分別下降15%、65%,廣西製毒案件數、外流販毒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5%、31%,毒品供需兩端均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1月至5月,山東省法院共審結各類毒品犯罪案件422件,判決毒品犯罪分子651人。
  • 六盤水市法院集中公開宣判毒品案件並對兩名毒犯執行死刑
    、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推進「以案釋法」警示人民群眾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對毒品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懾,2020年9月11日,六盤水市兩級法院對毒品案件進行集中公開宣判,並對2名毒販執行死刑。2017年,罪犯餘昌良、胡云君共謀並共同出資購買毒品進行販賣,涉案毒品海洛因39塊,共計淨重13 652.2克。六盤水市中院以販賣、運輸毒品罪判處餘昌良、胡云君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廣西將宣判321起毒品犯罪案件 365名罪犯將宣判
    ;nbsp&nbsp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訊(記者 梁靜 通訊員 覃曉寧)去年,全區法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6281件,佔同期審結刑事案件20.22%。面對毒品犯罪案件不斷增長態勢,我區法院嚴懲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不動搖。昨日,自治區高級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一年來,全區法院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審理毒品犯罪案件情況,表示在「6·26」國際禁毒日前夕,全區各級法院將對321件毒品犯罪案件,365名毒品犯罪被告人進行集中公開宣判。
  • 新類型毒品犯罪上升 五年內毒品犯罪重刑率均超兩成
    今年「6·26」國際禁毒日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李少平指出,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數在2015年達到歷史最高點,一審結案數為13.9萬件,2016年開始回落,2019年降至8.58萬件,降幅為38.27%。李少平表示,當前我國的禁毒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 貴州這個地方公開宣判多起毒品案件
    為全面貫徹落實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要求,切實提高依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推進「以案釋法」警示人民群眾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對毒品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懾,近日,六盤水市兩級法院對毒品案件進行集中公開宣判,並對2名毒販執行死刑。
  • 晉城市毒品犯罪案件呈現七大特點
    2015年至2019年,晉城市兩級法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325案,判處毒品犯罪案犯554人。數據顯示,毒品犯罪已成為近年來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管理秩序的主要犯罪類型之一,呈現出如下特點:一是毒品案件和販毒人員小幅增長。2016年審結毒品犯罪案件46案,判處案犯72人,均為近五年最低。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體現了當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也闡述了人民法院對相關類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標準。
  • 杭州刑事律師:毒品犯罪相關法律規範匯總(2020版)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毒品犯罪批捕起訴工作的通知》 【高檢發刑字〔1997〕55號】14.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關於審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導意見》15.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遼寧省公安廳《關於辦理毒品犯罪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4.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遼寧省公安廳《關於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標準的參考意見》5.
  • 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減少但偵辦難度增加,毒品種類增多、犯罪手段網絡化
    6月24日,「世界禁毒日」前夕,南京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19年以來南京檢察機關打擊毒品犯罪情況,並發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據介紹,2019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毒品犯罪案件479件698人,受理審查起訴毒品犯罪案件732件1005人,保持了打擊毒品犯罪的高效態勢。
  • 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牡丹江中院召開全市法院打擊毒品犯罪新聞發布會
    為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深入開展禁毒宣傳,8月31日,牡丹江中院召開全市法院打擊毒品犯罪新聞發布會。牡丹江日報、牡丹江晨報、牡丹江電視臺、牡丹江廣播電臺等媒體記者受邀參加了此次新聞發布會。2019年至2020年8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毒品案件50件,同比2017至2018年8月下降45.7%。
  • 山東全省新類型毒品犯罪總體上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6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經過2017年到2019年三年禁毒戰爭,山東全省毒品犯罪蔓延勢頭得到遏制,毒品犯罪案件數量逐年下降,目前,這一化工大省仍面臨新類型毒品犯罪總體上升趨勢。
  • 長汀縣人民法院重拳打擊涉麻製毒犯罪
    為從嚴依法打擊涉麻製毒違法犯罪,數月前,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長汀對長汀籍涉毒被告人塗某老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這是長汀縣禁絕毒品的又一縮影。由於長汀縣涉麻製毒犯罪現象較為突出,2011年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毒品問題重點關注地區」,2015年被國家禁毒委升級為「毒品問題通報警示地區」。
  •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通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處置情況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謝成軍 記者戴正聰)為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更好地發揮司法引領和規範的積極作用, 9月11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5年全省法院辦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情況。
  • 積極推進毒品案件審理,營造播州無毒環境
    為落實省、市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相關文件精神,2020年5月6日,播州區人民法院成立了以院黨組書記、院長為組長的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計劃用三年時間,對毒品犯罪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力爭落實省、市、區禁毒「大掃除」相關文件精神,配合區各職能部門將播州區打造成製毒不敢進、販毒不敢來、運毒繞道走的禁毒示範區。
  • 菏澤集中宣判6起涉黑涉惡犯罪案件 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20日上午,菏澤全市兩級法院組織了第8次涉黑惡犯罪案件集中宣判活動。其中,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起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2起惡勢力犯罪案件進行了二審宣判,鄄城縣人民法院對2起惡勢力犯罪案件、定陶區人民法院對1起惡勢力犯罪案件進行了一審宣判。
  • 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法院今年新收案件13881件 在線立案率達10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12月9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通報萊蕪區人民法院涉疫情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萊蕪區法院新收各類案件13881件、結案12871件,結案率87.15%,一審服判息訴率89.26%,在線立案率100.00%,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市法院前列。
  •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案件呈現四大特點
    本報太原6月6日訊(記者 雷清明)「破壞生態環境的犯罪案件,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案件數量逐年上升,2017年同比增長98%,2018年至今已新收一審案件99件;二是罪名相對集中,非法採礦和非法佔用農用地犯罪突出,約佔60%;三是共同犯罪突出,犯罪人員文化程度偏低,犯罪年齡集中在中青年;四是部分企業單位和個人環保意識和法治觀念不強。」
  • 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今年6月,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體現了當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也闡述了人民法院對相關類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標準。目 錄1.
  • 實證剖析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中止情形
    我們認為背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一是從被追訴人的主觀心態上考慮,部分被追訴人涉毒多基於牟取暴利(購毒自吸另談),在實施涉案行為之前就早已認識到自己會判處重刑,對最後結果也早有預料,但敢於鋌而走險,其內心真實想法應是把腦袋綁在腰帶上,一幹到底,未曾想過懸崖勒馬;二是我國對毒品犯罪是嚴厲打擊,司法機關對毒品犯罪從嚴、從重、從快打擊,致使現實司法生態中認定為犯罪中止的實證案例可謂難上加難;三是從刑法理論對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