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6月24日訊(記者 韓黟瞳)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6月24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9年以來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情況、毒品犯罪特點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據了解,2017年至2019年,在全省三年禁毒人民戰爭中,山東各級法院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為山東乃至全國禁毒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將審判大宗的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作為重中之重,對職業毒販、累犯、毒品再犯堅決依法判處重刑,對其中社會危害性、人身危險性極大的堅決適用死刑。三年來,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毒品犯罪分子有1103人。同時,全省法院對毒品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從嚴懲處,對毒品犯罪形成強大震懾。2017到2019年,全省毒品犯罪案件重刑率為26.10%,高出普通刑事案件重刑率19.64個百分點,同時,嚴格把握緩刑適用標準。2017到2019年毒品犯罪的緩刑適用率為6.1%,低於普通刑事案件緩刑率17.84個百分點。省法院建立專門審判團隊,加強毒品審判監督指導,主動與公安、檢察機關溝通,研究制定毒品犯罪案件刑罰適用和證據認定以及毒品案件管轄、毒品含量鑑定、證據補查補正等問題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統一裁判尺度和證據審查認定標準,這對規範和加強毒品審判工作、確保打擊力度和案件質效將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開展禁毒宣傳,提出司法建議,推進全省禁毒工作制度建設和創新。加強青少年禁毒宣傳,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為平臺,通過舉辦法院開放日、法治教育進校園等活動,向青少年宣講毒品危害,提高青少年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
全省法院將繼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積極擔當作為,重點做好以下工作:繼續在提高案件審判質量上下功夫,堅持依法從嚴打擊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規範認罪認罰制度在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適用,確保量刑均衡,實現精準打擊;繼續加強與公安、檢察等部門的溝通,不斷完善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打擊成效;規範財產刑的適用,嚴格偵查、起訴、審判等環節涉案財產的偵查、審查、移送程序,加大對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及收益的追繳力度,徹底摧毀毒品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進一步做好毒品犯罪宣傳教育,重點針對在校學生、農村務工人員和無業人員,創新工作措施,打造溯源治理新機制,為全面打贏禁毒人民戰爭貢獻力量。
經過三年禁毒戰爭,全省毒品犯罪蔓延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毒品犯罪案件數量逐年下降,但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1.新類型毒品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涉案毒品中,目前傳統的鴉片、海洛因少見,甲基苯丙胺、甲卡西酮、氯胺酮等新型化學合成毒品佔有很大比例,其中涉甲卡西酮毒品犯罪案件居第三位,增長迅猛。2019年以來我省審理了多起甲卡西酮數量在50 千克以上的案件,單起犯罪的涉案毒品數量不斷刷新。
2.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案件增多。山東省系化工大省,化工原料較為豐富。隨著新型化學合成毒品犯罪的不斷泛濫,全省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製造毒品案件增長幅度較大,犯罪分子利用工廠管理漏洞、欺騙手段等各種不法途徑獲取易製毒化學品,通過倒賣或者直接製造毒品的方式謀取暴利,社會危害極大。2019年至今年5月份,共判決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犯罪分子112 人。
3. 有國外生活經歷人員犯罪數量增多。在審結的案件中,發現多起有海外經歷的歸國人員因在國外生活學習期間吸食大麻,回國後仍然從國外購買或自製大麻、大麻油吸食,有的還通過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進行聯絡對外售賣。
4. 毒品犯罪不斷向農村滲透。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年輕人因外出打工、社會交往複雜等原因沾染上毒品,引誘當地其他農民吸毒、販毒現象突出,一些案件中的多個同案犯均為同村村民,對農村安全和穩定造成較大隱患。2019年全年和今年1-5月份,農民身份的罪犯共計1443人,佔全部毒品犯罪總人數的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