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城市毒品犯罪案件呈現七大特點
2015年至2019年,晉城市兩級法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325案,判處毒品犯罪案犯554人。數據顯示,毒品犯罪已成為近年來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管理秩序的主要犯罪類型之一,呈現出如下特點:一是毒品案件和販毒人員小幅增長。2016年審結毒品犯罪案件46案,判處案犯72人,均為近五年最低。
-
最高法:新增12種新類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數量標準
最高法:新增12種新類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數量標準 2016-04-07 10:25: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新網4月7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長馬巖今日介紹,最高法明確或者下調了部分新類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數量標準,其中,新增了甲卡西酮、曲馬多、安鈉咖等12種新類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數量標準。
-
最高檢:從重打擊唆使未成年人參與毒品犯罪行為
會上指出,「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支付+物流郵遞」逐漸成為製毒的原料、工具、技術購銷以及毒品交易的常見方式,檢察機關從重打擊引誘、脅迫或者唆使未成年人參與毒品犯罪的行為。 禁毒鬥爭面臨嚴峻考驗 新型毒品犯罪層出不窮 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松苗認為,毒品是人類公害,是危害人類健康「最陰險的殺手」。
-
最高法首次以司法解釋形式規定各類毒品犯罪定罪量刑標準
央廣網北京4月7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向社會公布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首次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全面規定了各類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今年4月11日起施行。
-
新類型毒品犯罪上升 五年內毒品犯罪重刑率均超兩成
今年「6·26」國際禁毒日前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李少平指出,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數在2015年達到歷史最高點,一審結案數為13.9萬件,2016年開始回落,2019年降至8.58萬件,降幅為38.27%。李少平表示,當前我國的禁毒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
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減少但偵辦難度增加,毒品種類增多、犯罪手段網絡化
6月24日,「世界禁毒日」前夕,南京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19年以來南京檢察機關打擊毒品犯罪情況,並發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據介紹,2019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毒品犯罪案件479件698人,受理審查起訴毒品犯罪案件732件1005人,保持了打擊毒品犯罪的高效態勢。
-
最高法明確12種新型毒品犯罪量刑標準
本報北京4月7日電(記者王逸吟通訊員韓富鵬)最高人民法院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解釋》系統規定了28種毒品的定罪量刑數量標準,其中,新增了甲卡西酮、曲馬多、安鈉咖等12種新類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數量標準。
-
山東全省新類型毒品犯罪總體上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6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經過2017年到2019年三年禁毒戰爭,山東全省毒品犯罪蔓延勢頭得到遏制,毒品犯罪案件數量逐年下降,目前,這一化工大省仍面臨新類型毒品犯罪總體上升趨勢。
-
最高檢:前三季度毒品犯罪有所下降但呈現「新花樣」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孫瑩)最高人民檢察院10日發布,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會管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有所下降,但廣東、四川等地毒品犯罪仍高發,形勢依然嚴峻。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毒品犯罪63872人,比去年同期下降19.1%。但形勢依然嚴峻,網絡製販毒活動更加突出。
-
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法〔2008〕324號 近年來,全國法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禁毒法律和政策,始終把打擊毒品犯罪作為刑事審判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依法嚴懲了一大批毒品犯罪分子,為淨化社會環境,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於國際國內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禁毒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
【毒品犯罪研究】《人民司法》:量刑減讓原則在誘惑偵查毒品案件中的適用
案號一審:(2014)穗中法刑一初字第370號 二審:(2015)粵高法刑四終字第157號 死刑覆核:(2016)最高法刑核14483628號 二審重審:(2017)粵刑終620號 案 情 2018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大連會議紀要》)中列舉式地提出犯意引誘、數量引誘、雙套引誘三種情形的審查方向,以是否引發被引誘者的犯意、擴大其犯罪範圍等主觀標準為主,以考察引誘行為客觀標準為輔,但並不意味著具體審查時只是片面地依據主觀或客觀的標準。
-
最高法發布新司法解釋 多種毒品定罪量刑數量標準下調
2016年4月7日訊,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公開發布《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當中明確或下調了多種毒品定罪量刑的數量標準,例如在我國危害較重的氯胺酮(K粉)定罪量刑數量標準下調為原來的二分之一。據悉,《解釋》自今年4月11日起施行。
-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2019年審結毒品犯罪案件2208件 重刑率26...
同時,全省法院對毒品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依法從嚴懲處,對毒品犯罪形成強大震懾。2017到2019年,全省毒品犯罪案件重刑率為26.10%,高出普通刑事案件重刑率19.64個百分點,同時,嚴格把握緩刑適用標準。2017到2019年毒品犯罪的緩刑適用率為6.1%,低於普通刑事案件緩刑率17.84個百分點。
-
毒品犯罪成判死刑最多罪名之一
2014年,全省法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4395件5415人,與2013年同比分別增長了17.36%和14.77%;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3661名罪犯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的698人,重刑率高達19.07%,較全省同期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高出10.56個百分點。
-
毒品犯罪案件中立功的認定標準 | 毒辯實務
文 | 申文波毒品類犯罪案件,能否成功認定立功,有時直接決定被追訴人的生死。我國對毒品類犯罪案件的懲罰力度較大,在9類毒品犯罪案件中,以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處罰最重,是無期、死刑案件集中的區域。
-
廣西將宣判321起毒品犯罪案件 365名罪犯將宣判
面對毒品犯罪案件不斷增長態勢,我區法院嚴懲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不動搖。昨日,自治區高級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一年來,全區法院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審理毒品犯罪案件情況,表示在「6·26」國際禁毒日前夕,全區各級法院將對321件毒品犯罪案件,365名毒品犯罪被告人進行集中公開宣判。
-
張明楷\王鋼:毒品犯罪專題研究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12月1日印發的《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2008年紀要》)規定:「代購者從中牟利,變相加價販賣毒品的,對代購者應以販賣毒品罪定罪。」實質根據之一是,當處罰規定以保護實施參與行為的被害人為目的時,由於參與行為缺乏違法性而不可罰。例如,即使幼女唆使成年男子與之性交,對幼女也不能認定為(姦淫幼女類型的)強姦罪的教唆犯。因為刑法禁止姦淫幼女,是為了保護幼女的法益,不能為了保護幼女的法益而處罰幼女。
-
對缺失毒品物證的涉毒犯罪命案,該如何適用死刑?
毒品犯罪案件死刑研究之二:缺失毒品物證的涉毒命案,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應尤為慎重黃堅明、何國銘毒品無疑是涉毒命案最關鍵的物證之一,就如殺人命案中的死者屍體物證一般重要。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大連會議紀要)中關於「毒品犯罪的死刑適用問題」明確規定:「在有些毒品犯罪案件,往往由於毒品、毒資等證據已不存在,導致審查證據和認定事實困難。在處理這類案件時,只有被告人的口供與同案其他被告人供述吻合,並且完全排除誘供、逼供、串供等情形,被告人的口供與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才可以作為定案的證據。
-
各地公布一批毒品犯罪案件
2019年,全國破獲來源於廣西的海洛因案件數、繳毒數同比分別下降15%、65%,廣西製毒案件數、外流販毒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5%、31%,毒品供需兩端均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1月至5月,山東省法院共審結各類毒品犯罪案件422件,判決毒品犯罪分子651人。
-
物流寄遞、藏進飲料、勾連境外……警惕毒品犯罪「新花樣」
一、毒品犯罪呈現新特徵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會管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檢察機關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有所下降,但廣東、四川等地毒品犯罪仍高發,形勢依然嚴峻。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質增長迅速,「藍精靈」「開心水」和大麻巧克力等新類型毒品增多,一些娛樂場所和特定群體濫用情況突出,社會危害性大。如,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販賣毒品案,被告人通過針筒將「γ-羥基丁酸」注射到飲品內重新包裝,銷售給酒吧、酒行。三是境內外犯罪團夥勾連問題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