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醫生的同意之後,馬上催促老公趕緊辦出院手續,然後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我們終於大包小包的出院了。雖然那時候已經算得上春天了,可冬天的寒冷依舊遲遲沒有褪去,於是我被媽媽裹成一個粽子的模樣,抵禦外界的風寒,月子裡可得多注意一點。出醫院大門就直接上車了,終於不用待在醫院了,我心裡欣喜若狂,最重要的是家裡這個小成員也終於可以回家了。
我們家住七樓,沒有電梯,由於肚子上有傷口,背也不方便,乾脆自己試著慢慢往上
走。大概是在醫院待久了,再加上術後也沒怎麼恢復過來,感覺整個人都是輕飄飄的,向上踩一步就要停留一會兒,再繼續下一步。總之在老公的攙扶下,成功回家了。於是我的月子生活便正式開始了。
回到家的寶寶也特別乖,不哭不鬧,黑黝黝的一雙大眼睛好奇地到處看,而我則被催促到床上靜躺。婆婆開始在廚房忙碌著各種滋補湯水,接下來的每一天便開始了漫無休止的吃,喝,睡,當然還有忍受著直抵心頭的餵奶痛。
沒有了月嫂的幫忙,寶寶的吃喝拉撒算都落在了我一個人頭上,我開始了如何做一個好媽媽的修煉之路。這一路上還得感謝的就是我婆婆對我的幫扶,我老公工作忙,只有下班時間在家裡,平時都只剩我婆婆和我在家照顧寶寶。說實話,剛開始幾天真的是我不適應,寶寶也不適應。因此,婆婆為讓我晚上休息好,所以寶寶都由她在帶,我只負責餵奶就行。
傷口的痛真的算不了什麼,主要是乳頭皸裂導致的餵奶痛,每餵一次我都在疼痛中遊走,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誰也替我分擔不了。再加上寶寶要吃,我自己也是堅持母乳餵養,只能在疼痛裡期待著自愈。總想著這次疼了,下一次就要好一點了,只要是寶寶不吃,就立馬塗上之前醫生開的軟膏。每天就這樣重複重複……大概是堅持了一個星期左右,正確的餵奶姿勢也摸索出來了,疼痛也早已習慣了,後面就輕鬆得多。
本以為難熬的日子就出頭了,結果沒過多久,我開始成功堵奶了……由於沒有經驗,也不懂什麼是堵奶,就覺得脹,硬,痛。婆婆說是這樣的過幾天就沒事了,多讓孩子吃就好了。可是我就感覺越來越痛,最後整個胸都硬起來了,也說不上具體哪裡痛,碰也不敢碰,只能繼續堅持多給寶寶喂。由於在月子裡,也沒有想過要去醫院,我也以為是餵奶的必經之路,便就這樣硬撐著。慶幸的是撐過幾天之後,竟然還沒事。
日子總是又驚又喜,寶寶臉上開始出現白色小顆粒,我以為是慄粒疹,沒多在意,後面慢慢就變成了紅色。婆婆說是「衣胞瘡」,是因為埋在地裡的胎盤開始腐爛,等胎盤腐爛之後自然會好,這是我們當地的說法。我當然不會相信這玄乎其玄的東西。由於當時氣溫回升,再加上寶寶頭髮特別長,穿得有多,多半都是長的溼疹。便給婆婆科普,讓她晚上不要給寶寶捂太多,溼疹這個東西一熱就更嚴重。然後在孕嬰店買了專門擦溼疹的軟膏,連續用了幾次,也沒什麼多大的效果,索性就不管他。
後來的半個月我依舊每天吃,喝,睡。大概是寶寶生長得快,吃得也多,所以也沒有再堵奶。總的來講,有婆婆的照顧,我整個月子還算不錯,就這樣帶著前半個月奶娃時的痛以及後面關於寶寶溼疹的擔心總於熬完一個月。出月子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出門,帶寶寶去洗澡,剃胎毛。因為整個月子都還比較冷,我們又笨手笨腳,索性出月子帶他去專門嬰兒洗澡的地方。
又是第一次帶小傢伙出門,他也很興奮,到處看。他的頭髮特別黑,而且還很長,差不多可以扎一個小辮子了。剃完頭髮,就是洗澡,小小的模樣,帶上小小的遊泳圈,在水裡兩個小腳丫還是不是的撲騰兩下,小光頭的模樣可愛極了。當了媽媽以後,母愛的泛濫,讓我覺得他的一舉一動都喜歡,每一個小細節都想去記住。
我最最親愛的寶貝,媽媽愛你,謝謝你的到來,讓我領略到做媽媽的幸福,雖然有時候也有措手不及的無奈,畢竟媽媽也是向你一樣,剛剛適應這個身份。以後還有好長好長的時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陪你經歷更多更多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