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 將幫助50位患者重見光明

2020-12-24 智酷實訊

消費時報網 近一年內千餘位患者諮詢「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公益活動, 200多名患者陸續到銀川愛爾眼科醫院檢查,截止目前已有29名貧困角膜盲患者在銀川愛爾眼科醫院成功復明,術後他們恢復了生活生產能力。為助力脫貧攻堅戰,幫助更多「因盲致貧」的角膜盲患者,2019年在銀川市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銀川愛爾眼科醫院將再幫助50位貧困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4月20日銀川市民政局、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7部門聯合銀川愛爾眼科醫院召開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2018年度總結公示會。在2018年7月21日,由銀川市民政局、銀川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銀川市扶貧辦、銀川市紅十字會、銀川市殘疾人聯合會、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銀川市慈善總會與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共同啟動「你是我的眼」寧夏100例角膜移植手術公益活動,三年內為寧夏100位需要角膜移植手術的貧困患者,實施公益手術援助。

角膜移植西部行公益活動的開展,讓寧夏的角膜病患者不用再四處求醫

據統計,中國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約500萬人,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只有5000人左右。這意味著,每年只有5%的角膜盲症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在寧夏地區,受氣候、紫外線及風沙影響,角膜病發病率非常高,且醫療條件有限、交通閉塞,使得很多罹患角膜盲症的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當地人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角膜捐獻量幾乎為零,這也是寧夏地區角膜病致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悉,近一年已有29名康復患者,分批在銀川愛爾眼科醫院進行了角膜移植手術,醫院積極協調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分布在全國的10個角膜庫25個角膜捐獻站,為寧夏的患者第一時間提供角膜材料,湖南愛眼基金會為患者提供手術費的援助,聘請全國優秀巡診專家組組長李紹偉教授及其成員在銀川愛爾眼科醫院實施角膜移植手術,術後多次對患者回訪與複查,視力得到了改善,恢復了生活及生產能力。

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李紹偉教授為患者手術,同時帶教、指導寧夏當地的眼科醫生

據了解,4月19號,李紹偉教授聯合銀川愛爾眼科醫院院長顧青又成功為7名角膜盲患者進行了角膜移植手術,接受手術的患者從三十多歲到七十歲不等,他們有些人已經失明近30年,有些人因為等待一片角膜材料長達10年之久,他們中有些人,很久沒有看見過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沒看清過親人的臉龐,失去了穩定的工作,每一位患者都一段心酸的故事,面對疾病當初的沮喪、恐懼、失望、摧毀了他們生存的意志,但是在政府的關懷下,在親人的支持下,親情,友情又給了他們的生活的勇氣,相信不久之後他們也會康復出院重見光明。

「每一例成功的角膜移植手術是都是寧夏眼科學界的驕傲,角膜移植西部行公益活動的開展,解決了寧夏因無角膜材料而制約角膜移植手術的開展,讓寧夏的角膜病患者不用再四處求醫,不用苦苦等待角膜材料,不用負擔高額的手術費,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治療。」來自寧夏同心縣人民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楊德萬欣喜地表示。

花季少女沒錢治病耽擱15年,公益的力量讓她的視界亮起來

大家是否還記得,2018年廣受大家關註失明10多年的女孩李花?如今她的生活是什麼樣呢?

據了解,李花8個月時就發現視力不正常,當時家裡條件不好,也沒給孩子治療。父母靠種地養活一家五口,常常入不敷出,李花的眼病就被耽誤,以前的李花是個自卑、孤獨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身邊常離不開人照顧,走路要有人攙扶,吃飯需要把飯碗遞到手裡,原本家裡的主要勞力不多,還要留人照顧,給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到了該上學的年齡,李花渴望像別的孩子一樣去學校讀書,父母試著將她送到學校,但因為眼睛看不清,她跟不上老師的進度,還總是被同學嘲笑和欺負,最終她無法承受這種壓力不得不退學。

曾經,因為眼疾她只能被困在這個黑暗的牢籠裡。去年8月,同心縣當地一個政府工作者在報紙上看到了有關「2018角膜移植西部行」寧夏站公益救助項目的報導,把消息告訴了李花父親。得知女兒的眼睛有地方治,而且手術費用還能減免,他又燃起了一絲希望,立即著手為女兒在銀川愛爾眼科醫院報名,多年眼疾,終在這裡柳暗花明。2018年10月14日,全國優秀巡診專家組成員韓旭光主任及顧青院長共同為李花開展了手術。

角膜移植手術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現在的李花視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家她可以幫媽媽洗衣做飯,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不需要家人的幫助也能獨立生活,父母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出去幹活掙錢,家裡的經濟情況不再那麼拮据,閒暇時,父親會教她看書識字,她也可以和朋友在陽光下一起奔跑, 那個自卑、孤獨的女孩消失了,她變得樂觀、自信起來。

李花開心的說,「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她的願望就是好好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來報答這些一直幫助她、關心著她的好心人,她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信心。」

銀川市民政局局長致詞

「從這幾位康復代表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其實,寧夏還有許多貧困角膜盲患者由於受眼病影響,失去了勞動甚至是生活能力,2019年這項工作還將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聯合愛爾眼科醫院開展這項工作,緊密聯繫各地政府、民政、衛生、殘疾、紅會等單位,建立角膜盲貧困患者信息共享平臺,聯合不同領域的專業慈善組織和愛心企業,在部分深度貧困地區繼續開展綜合扶貧行動,力爭早日打贏脫貧攻堅戰。」銀川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銀川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楊軍利表示。

「五合一」協助模式,有利助推寧夏當地角膜病診治能力

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眼科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

「近年來,中國眼科發展迅速,但地域差異明顯,醫師個體間技術能力差異也非常大,項目除了向角膜盲患者提供慈善手術外,主要培養西部地區手術醫生及技術人才,開展現場教學培訓、指導當地醫院建立角膜移植中心、現代化眼庫、安排當地醫生到技術較好的醫院進行培養。通過這種「五合一」的協助模式,提高當地角膜病診治能力,「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分別在新疆、甘肅、寧夏、青海、陝西、四川(藏區)、貴州、雲南等地陸續啟動,西部行項目在寧夏開展以來,銀川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成立了角膜病科,建成了銀川市愛爾眼庫,以顧青副院長為學科帶頭人,與國內角膜移植技術領先的多家臨床經驗豐富的醫院保持技術交流合作,組織醫護人員培訓學習,能夠獨立開展角膜移植手術,這一切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一方面是全體銀川愛爾人的共同努力和集團學組的幫助,更離不開地方政府各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後期還需加快對愛爾眼庫的落地工作。」李紹偉教授強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西部醫療技術水平,造福患者。

2019年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醫院力爭再幫助50位需要角膜移植的貧困患者重見光明,與各縣區的民政、衛生所、殘聯等機構密切合作,通過組織眼健康醫療服務隊到患者家裡進行檢查,為困難的角膜病患者提供就醫的便利。讓我們呼籲每一個人給予身邊角膜盲患者更多關愛,幫助他們點亮心燈。

相關焦點

  • 「你是我的眼」2018角膜移植西部行新疆站公益行動在烏魯木齊舉辦
    活動現場今日上午,愛爾阿迪婭眼科醫院在烏魯木齊天山君邦大飯店舉辦的「你是我的眼」2018角膜移植西部行新疆站公益行動圓滿成功!「西部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們由於衛生習慣、營養水平、勞作環境欠佳,加上醫療條件有限,罹患角膜盲症時得不到及早治療,病情或演化為角膜白斑、角膜潰瘍等,最終結果就是失明。」李紹偉教授還指出,在我國大量的角膜病患者中,20%以上病情惡化後需要通過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光明。
  • 昨成功移植角膜的兩眼疾患者將重見光明 - 今日早報
    劉吉波走了  但他還能「看見」我們  昨成功移植角膜的兩眼疾患者將重見光明  ●《遇害的哥捐獻角膜了卻心願》後續                   □通訊員 餘寧寧 實習生 李敏 本報記者 丁原波    早報訊 在鄭美花的心裡,只要丈夫劉吉波的心臟還在跳動,她就能感受到他還活著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生前心願:當我離開把愛留下 2016年陳琦上高三時因雙下肢發現腫塊被診斷為骨肉瘤,2017年她考上了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成為美術設計專業的大學生。上大學期間,家人帶著她四處問診,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做了雙側下肢截肢手術及化療,她也因此不得不放棄學業。
  • 聾啞人右眼扎傷或失明 換上"人造角膜"將重見光明
    1月26日上午,醫生檢查患者李女士術後狀況時說。據悉,我省3患者「人造角膜」移植術均取得成功,這也是西北首次使用「人造角膜」替代稀缺的供體捐獻角膜。  右眼扎傷 聾啞人面臨失明  52歲的安康患者李女士是聾啞人,1月初砍柴時不慎被樹枝扎傷右眼,從縣醫院轉入西安市第一醫院時,右眼幾乎失明,被診斷為真菌性角膜炎。
  • 退休小學老師捐獻角膜遺體,助兩人重見光明
    三湘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志願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能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能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在看得見的希望項目中多少顆愛心能幫助一名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
    18183首頁 支付寶 在看得見的希望項目中多少顆愛心能幫助一名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帶來光明? 1月27日螞蟻莊園 在看得見的希望項目中多少顆愛心能幫助一名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帶來光明?
  • 《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追蹤:他生前遺願...
    常年定居海南的約翰·斯旺勝非常熱愛中國,他曾說,失去光明的人是痛苦的,他願意把自己的眼角膜獻給中國人,幫助失去光明的人重見陽光。所以,2017年4月13日,約翰·斯旺勝通過三亞市紅十字會籤署了《中國紅十字會遺體捐獻自願書》。2020年6月20日晚,美國人約翰·斯旺勝因慢性呼吸衰竭在海口一家養老機構離世。
  • 兩名少年再見光明 「魔芋大王」捐贈的角膜已成功移植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嘉新)10月22日,多彩貴州網以「教授的遺願:捐贈眼角膜讓貧困地區孩子重見光明!」為題,對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何家慶教授捐贈眼角膜急尋「新主人」一事進行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在全國最高角膜獲取量的眼庫,仍有近五成患者無法實現當年移植
    而最近一次的移植後評估,娜娜的角膜通透性似乎又出現了問題,她的免疫系統對來自異體的角膜,表現出了極強的排斥。會不會要接受第四次移植,仍然充滿著極大的未知數。如果將人眼的構造比成一部強大的光學照相機,視網膜、視神經和大腦視覺中樞的功能就是膠捲,虹膜類似於光圈,而角膜就是鏡頭。鏡頭花了,肯定會影響最後的成像、出品。
  • 武漢普瑞眼科第二屆《角膜移植培訓班》圓滿開展 呼籲更多愛心人士...
    眼角膜供體急劇匱乏的情況,面向社會發出呼籲,希望更多人能關注並參與到角膜公益捐獻中,將光明傳遞下去。據了解,來自全省60餘位醫生參加了「角膜移植培訓班」學習,39位獲得了角膜移植培訓結業證書。全天的培訓課程豐富緊湊,圍繞角膜病診斷、角膜移植手術診療及手術實操、角膜移植術後護理進行相關學習、探討以及實踐操作,共同探索角膜病診療的新方向,致力於讓更多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推動眼科醫療事業的發展。「國內角膜病學臨床診療及手術醫師人員面臨大量缺口,希望通過這樣教學與實操結合模式,讓更多基層醫生成長起來。」
  •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勉縣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我們願意這樣做!」近日,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他們自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這些患者裡邊不僅有老年人、中年人,還有小孩,所以我想的就是盡我自己的力量來為大家做些什麼。」勉縣醫院自2019年與陝西省紅十字眼庫建立聯繫以來,組織開展過多次宣傳活動。此次醫院22名眼組織捐獻志願者中,有大約80%是來自眼科的醫護人員,這些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角膜疾病患者,對患者的處境都非常理解,因此這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進行得很順利。
  • 青島中皓:光明在前
    通過角膜移植手術,許多眼疾患者復明,並在小康路上實現自立自強。杜同芝  沒有人願意自已的世界一片黑暗,盲人也渴望光明。為了一片角膜,等待、再等待……許多本可重見光明的眼疾患者,在漫長的等待中永遠失去了希望。  據統計,全球視力損傷或失明人數高達22億,其中至少10億人的視力損傷問題本可預防或尚待解決。
  • 在「看得見的希望」項目中,多少顆愛心能幫助一名需要角膜移植的...
    在「看得見的希望」項目中,多少顆愛心能幫助一名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帶來光明?你們知道支付寶螞蟻莊園2019年1月27日的正確答案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正確答案了,希望能幫助你們。
  • 緊急眼角膜移植手術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助45歲男子重獲光明
    由於自身工作繁忙,沒能定期複查和隨診,加上自己的不重視,以為滴下眼藥水就可以好;去年鄒先生感覺自己的右眼視力下降明顯,角膜逐漸變成灰白色。 「我今年45歲,靠開計程車賺錢,上面有老人,還有老婆和兩個孩子,眼睛視力有問題還怎麼開車呀?這個家怎麼繼續維持下去壓根都不敢想,我是個男人啊~」作為家裡的頂梁柱,鄒先生十分焦急。「聽到醫生說要做角膜移植手術的時候我整個人是懵的,我都不知道會拖的這麼嚴重,而且現在眼角膜很稀缺,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排上隊。」
  • 他們千裡送「光明」,66歲大伯說:「再次看到這個世界,我以為是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記者 吳朝香「再次看到這個世界,我到現在都以為是在做夢。」 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內, 66歲的陸先生多年後,重見光明,喜悅之情不言而喻。遠程會診手術後,兩位患者重見光明第二天下午,陸先生視力提高到0.16,第三天視力達到0.3,隨著切口癒合、水腫消退,後期視力將進一步提高。
  • 全省60餘位醫師來漢學習角膜移植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專家現場教學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 吳旭晴)12月19日,在武漢普瑞眼科第二屆《角膜移植培訓班》開幕式上,記者了解到,截止2019年,武漢市共有超過千人獲得角膜捐贈。武漢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駱鋼強在現場向社會發出呼籲,希望更多人能關注並參與到角膜公益捐獻中,將光明傳遞下去。「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角膜盲患者數超過400萬,其中80%左右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得以復明,但因為供體角膜的匱乏而導致大量角膜病或角膜盲患者無法接受治療。」駱鋼強說。
  • 癌症患者捐獻角膜被婉拒 姚貝娜事件後終如願
    姚貝娜去世後,朱強榮接到的熱線電話比平時多了一倍,表示要填寫角膜捐獻志願書的人一下子增加了10多位,就在1月21日和22日,杭州有兩名離世的人都捐獻了角膜。姚貝娜離世前的義舉,不但給兩名眼病患者帶去了光明,更是做了一個榜樣,讓更多的人願意捐獻眼角膜,尤其是一些癌症患者,從姚貝娜的舉動中看到了希望。
  • 四川省人民醫院同時進行三臺器官移植 3名患者重獲新生
    ,近百位醫護人員共同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近日,通過器官捐獻網絡分配,四川省人民醫院同一時間進行同一供體心臟、雙肺、肝臟三大器官的捐獻與移植,使3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醫院肺移植曾富春團隊、心臟移植黃克力團隊、肝臟移植張宇團隊與重症醫學、麻醉科、手術室、檢驗科、放射科等學科醫護技團隊協同努力,分別為3位患者實施了器官移植手術。」
  • 5,736位世界最貧困人士2019年在Tej Kohli角膜研究所獲贈視力恢復...
    在2019年期間,5,736位失明或重度視力受損個體在Tej Kohli角膜研究所獲得治癒,該所是總部位於倫敦的Tej Kohli基金會與總部位於海得拉巴的世界衛生組織協作中心LV Prasad眼科研究所之間的合作。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
  • 群英薈萃 共享前沿: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第二屆《角膜移植培訓班...
    ,將光明傳遞下去。劉教授指出,需要進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同時合併白內障,為了挽救患者的視力,可以同步進行角膜移植聯合白內障手術,這樣既可避免二次手術對角膜等眼部組織造成的二次傷害,同時,又能達到快速、安全恢復患者視力的目的。相比傳統角膜移植或者白內障手術,聯合手術的風險性及疑難性大大增加。但武漢普瑞眼科醫院擁有RESCAN700術中OCT導航顯微鏡,能夠輔助醫生實時了解眼內組織,為手術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