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小學老師捐獻角膜遺體,助兩人重見光明

2021-02-08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志願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能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能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回憶起母親陳欣(化名)生前的點點滴滴,大女兒尹英(化名)不禁淚如雨下。

5月13日21時48分,飽受病痛折磨的陳欣老人靜靜地走完了生命裡最後的時刻,享年78歲。家人遵循她生前囑咐,將老人的角膜和遺體分別無償捐獻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5月13日晚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與陳欣家屬見面並順利完成了遺體捐獻交接工作,完成了老人生前的夙願。據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介紹,經實驗室專業檢測與評估,陳老的眼角膜質量良好,於5月16日分別移植給一位病毒性角膜炎和一位角膜白斑患者,將幫助這2位患者重見光明。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負責人潘愛華教授說:「陳欣老人的生命,將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遺體將成為湘雅醫學院學生的『大體老師』,用於臨床外科系統等手術培訓、方式方法研究及教學研究。作為醫學生的第一個『手術』患者,醫學生更是帶著敬畏之心不斷練就自身醫術。遺體捐獻對於醫學院醫學教學,醫學科研這方面起到一個非常大的促動作用,在此,我們非常感謝陳老和家屬做了這個了不起的決定。」

老人去世後,女兒(尹英)整理母親遺物發現她的一些工作照和志願遺體捐獻申請書等,「這些東西一直被母親當做寶貝收著。母親一輩子正直勤懇,喜歡讀書,精神世界豐富,對生死看得透徹,她能做出這樣的決定,雖在我們的意料之外,但完全在情理之中。母親崇尚偉人的情懷,她也想為這個世界做出自己的一點小小貢獻」。

「若我不在了,我的身體還能為醫學研究做貢獻該多好!」這是陳欣老人生病後常掛在嘴邊的話。「捐獻遺體是母親生前最執著的心願,雖然捨不得,但最終我們都同意了,現在我們家族及孫輩也都了解且關注到遺體捐獻,讚許母親做得真棒,我們都相信母親並沒有離開,只是以另一種方式更有意義地活著。」二女兒尹勤(化名)含淚說。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78歲退休老師捐獻角膜遺體,成為「大體老師」繼續傳道授業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瑞金醫院知名骨科專家病逝 捐獻遺體和角膜
    其女兒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時捐獻了角膜。在醫學院,遺體捐獻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主要用於學生的人體解剖學習。蔡體棟教授的女兒、瑞金醫院康復科醫生蔡海鷗說:「早在2014年,父親便提出生後要將遺體和角膜進行捐獻,我非常贊成和理解,因為我也做了相同的選擇……」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的遺體(角膜)捐獻告別儀式上,交大醫學院紅十字志願者周仕依代表所有交醫學子向遺體捐獻者表達了崇高敬意和感謝之情。
  • 《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追蹤:他生前遺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9日消息(記者 王天宇) 6月27日,在博鰲超級醫院,經過兩臺緊張的手術,76歲的美國人Swanson John Michael(中文名:約翰·斯旺勝)捐獻眼角膜的愛心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他去世後捐獻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了2名失明患者的眼中,來自四川和河南的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陳琦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取得聯繫。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
  • 結婚20周年紀念日 這對青島70後夫妻去捐獻了遺體
    這對70後夫妻並沒有選擇去浪漫餐廳慶祝「瓷婚」,而是一同來到了青島市紅十字會,籤署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成為2019年青島市第289名、第290名申請登記遺體捐獻的市民。記者從青島市紅十字會獲悉,截至今年5月15日,全市已登記捐獻志願者4000餘人,捐獻遺體856例,捐獻角膜1166例,2000餘名角膜致盲者重見光明,捐獻器官718例,救治器官衰竭者2000餘名。
  • 衡陽男子突發疾病離世,捐獻角膜和遺體
    「謝謝你們,謝謝給我捐獻角膜的好心人,我以後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等我康復了,我也要去幫助別人。」6月24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病房裡,剛接受完角膜移植手術的55歲李先生激動地握住醫生的手道謝。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接受了他的遺體捐獻,正式成為醫學院的一位大體老師。李斌的一生命途多舛,幼年時他便患上了癲癇,被病魔折磨長達50年之久。
  • 長沙79歲老人捐獻遺體和角膜
    根據他生前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國家,幫助眼疾病患者,並成為醫學生們的 「大體老師 」。 接到逝者家屬電話通知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的醫療專用車及時趕到盧德源家中,工作人員一邊向家屬講解捐獻流程和要求後,一邊按照老人的願望,幫他穿戴整齊。
  • 呼和浩特市2019年完成遺體、器官、角膜捐獻9例,他們都是好樣的
    呼和浩特日報訊 12月13日,記者從市紅十字會召開的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座談會上獲悉,2019年,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共完成遺體、器官、角膜捐獻9例,其中遺體捐獻8例,器官捐獻1例。85歲的與會代表王治國有著雙重身份。
  •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2019-06-2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父親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南南的父母親將她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至少能幫助 2 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她的遺體則捐贈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教學研究,攻克醫學難題。" 南南是一名懂事堅強的孩子,相信她願意為更多像她一樣還在和尼曼匹克病作鬥爭的兒童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南南的媽媽劉珊珊強忍著悲痛說。
  • 最珍貴的「鏡頭」:蘇州紀錄片攝影師捐獻角膜 高校學子將重獲光明
    在邵蘇峰生前與妻子沈萌共同創辦的攝影工作室裡,拍攝出無數作品的攝像機仍按原樣擺放在那裡。早在2015年拍攝《人間世》的時候,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共同作出了捐獻的決定。   「他就覺得人活一輩子,其實很短暫,要把美好的東西去傳承下去的,那麼對他來說鏡頭就是他的傳承的一個方式,所以他喜歡用鏡頭去記錄很多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我們之前在拍《人間世》的時候,我們很認真探討過關於生和死,他其實對死亡的這種很豁然的態度感染了我。」沈萌說。
  • 周新善、鄒花香夫婦成為東營區第120、121位遺體(角膜)、器官捐獻...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通訊員 劉旖晗 東營報導9月16日下午,東營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趕到勝利油田中心醫院,來自仙河鎮的周新善和鄒花香夫婦在病房裡籤署了捐獻遺體、角膜和器官申請,成為東營區第120位、121位捐獻志願者
  • 與父同「肝」共苦,4歲小女孩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南」能可貴
    南南的父母將她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至少能幫助2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她的遺體則捐贈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教學研究,攻克醫學難題。「南南是一名懂事堅強的孩子,相信她願意為更多像她一樣還在和尼曼匹克病作鬥爭的兒童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南的媽媽劉珊珊強忍著悲痛說。
  • 聾啞人右眼扎傷或失明 換上"人造角膜"將重見光明
    據悉,我省3患者「人造角膜」移植術均取得成功,這也是西北首次使用「人造角膜」替代稀缺的供體捐獻角膜。  右眼扎傷 聾啞人面臨失明  52歲的安康患者李女士是聾啞人,1月初砍柴時不慎被樹枝扎傷右眼,從縣醫院轉入西安市第一醫院時,右眼幾乎失明,被診斷為真菌性角膜炎。
  • 河北:老師用遺體捐獻的方式上了最後一課
    2020年12月4日上午,河北醫科大學遺體捐獻接受中心。哀樂低回,鮮花環繞,石家莊退休女教師陶雅會女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莊重的氣氛中舉行。按照陶老師的遺願,她辭世後,角膜和遺體被捐獻,用於科研和教學。退休第二天發現患肺癌晚期58歲的陶雅會老師退休前是石家莊市第22中學的老師。自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陶雅會先後在維尼綸廠子弟學校、化肥廠子弟學校和石家莊市第22中學教學。從教36年,陶雅會老師先後培養出70後、80後、90後乃至00後等不同年齡段的優秀人才。
  • 用愛點燃生命之火——安慶夫妻共同登記為捐獻遺體(角膜)志願者
    原標題:用愛點燃生命之火——夫妻共同登記為捐獻遺體(角膜)志願者「今天是世界紅十字日,在這一天實現我和愛人多年以來的心願,非常有紀念意義。」
  • 南充九旬老人捐獻遺體,生前他是這樣的一個人
    近日,92歲的四川省川中監獄離休幹部金志文與世長辭沒有大操大辦的葬禮簡單的告別儀式之後家人按照金老的生前遺願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了1962年,金志平調任四川省第一監獄(現四川省川中監獄)工作直至退休。「他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一生,就想在去世後再為醫學事業作點貢獻。」金志平的老伴高家月告訴記者, 捐獻遺體和眼角膜是6年前金志平和她之間的一個「約定」和「承諾」,這個決定同樣得到了子女們的同意。
  • 昨成功移植角膜的兩眼疾患者將重見光明 - 今日早報
    劉吉波走了  但他還能「看見」我們  昨成功移植角膜的兩眼疾患者將重見光明  ●《遇害的哥捐獻角膜了卻心願》後續                   □通訊員 餘寧寧 實習生 李敏 本報記者 丁原波    早報訊 在鄭美花的心裡,只要丈夫劉吉波的心臟還在跳動,她就能感受到他還活著
  •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勉縣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我們願意這樣做!」近日,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他們自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此次醫院22名眼組織捐獻志願者中,有大約80%是來自眼科的醫護人員,這些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角膜疾病患者,對患者的處境都非常理解,因此這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進行得很順利。據了解,角膜病是致盲的第二大疾病,很多患者都因為角膜材料短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南南不幸去世了,家人決定捐獻其角膜遺體,讓人生最後旅程感受眾人溫暖的孩子,留愛人間。(南南和媽媽的合影)爸爸為她捐肝,孩子仍舊不幸去世2017年8月,湖南益陽1歲半的南南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尼曼匹克病,經過爸爸捐贈的肝移植手術,以及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