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長沙79歲老人捐獻遺體和角膜

2020-12-22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 實習生 龍飛鵬)「請幫我穿戴整齊,將我捐獻給國家!」 10月10日下午16時,家住長沙天心區的盧德源老人不幸病逝。根據他生前遺願,希望將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國家,幫助眼疾病患者,並成為醫學生們的 「大體老師 」。

接到逝者家屬電話通知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的醫療專用車及時趕到盧德源家中,工作人員一邊向家屬講解捐獻流程和要求後,一邊按照老人的願望,幫他穿戴整齊。

隨後,大家通過簡單而莊嚴的儀式,向盧德源作最後的告別。「 父親原來是一名鄉村醫生,臨終時他提出將自己體面又尊嚴地捐獻給國家!」盧老的女兒盧淑姝哽咽回憶。

盧老生於 1941年,是益陽桃江人。他生前經歷風風雨雨,在當地是有口皆碑的老實人。年輕時他自學成才,成為鄉裡遠近聞名的鄉村醫生。兒子盧學文介紹,自家也算是中醫世家,爺爺在解放前也是一名中醫,父親繼承並發揚了爺爺的醫術,一般的病都能治得好,但從不多收一分錢,很多年之後還有鄉親來家裡感謝父親。後來,父親去了海南,在華昌水泥廠當上了廠長。

醫學院工作人員幫助盧老穿戴整齊,讓他體面、尊嚴的實現人生最後的願望。  看到這幅畫面,在場的親友無不動容,告別儀式的氛圍也有些凝重,盧老生前幫助過那麼多人,在生前最後的願望還是幫助別人,唯一希望自己可以穿戴整齊,把自己體面的捐獻給國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潘愛華教授說,盧老捐獻遺體是大愛義舉,值得我們後人的緬懷崇敬。幫助盧老穿戴整齊,這傳遞著對於死亡的尊重和愛,這就是人類偉大的愛的最高體現!

長沙愛爾眼庫主任王叢香介紹,盧老捐獻的角膜將幫助一位角膜穿孔的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從某種意義上看,他老人家還在注視著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78歲退休老師捐獻角膜遺體,成為「大體老師」繼續傳道授業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湖南七旬老人捐獻遺體:完成登記放心離去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悅 通訊員 潘愛華)2月13日凌晨5時,湖南省湘潭縣河口鎮蘆花村措樹組72歲的老人陳浩林沒有抵抗住病魔,完成捐獻登記後離世。陳老幾年前不幸患癌,在家人悉心的照顧和慈濟志工的無私幫助下,他漸漸產生了一個溫暖的願望:捐獻身上有用的遺體器官組織。今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潘愛華教授介紹:「陳浩林是河口鎮第一位角膜遺體捐獻者,這種方式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正在走向重生。」陳浩林老人是60年代的高中生,自學成材成為了一名建築工程師,曾任長瀏高速公路建設副指揮長,他的一生平平淡淡但光明磊落。
  • 退休小學老師捐獻角膜遺體,助兩人重見光明
    三湘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志願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能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能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瑞金醫院知名骨科專家病逝 捐獻遺體和角膜
    該院骨科專家、86歲的蔡體棟教授因罹患肺癌醫治無效,與世長辭。 芊燁 攝瑞金醫院15日披露,該院骨科專家、86歲的蔡體棟教授因罹患肺癌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其女兒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時捐獻了角膜。在醫學院,遺體捐獻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主要用於學生的人體解剖學習。
  •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南南不幸去世了,家人決定捐獻其角膜遺體,讓人生最後旅程感受眾人溫暖的孩子,留愛人間。(南南和媽媽的合影)爸爸為她捐肝,孩子仍舊不幸去世2017年8月,湖南益陽1歲半的南南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尼曼匹克病,經過爸爸捐贈的肝移植手術,以及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
  • 衡陽男子突發疾病離世,捐獻角膜和遺體
    「謝謝你們,謝謝給我捐獻角膜的好心人,我以後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等我康復了,我也要去幫助別人。」6月24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病房裡,剛接受完角膜移植手術的55歲李先生激動地握住醫生的手道謝。6月19日下午,57歲的李斌因突發疾病永遠的離開他的親人與好友。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接受了他的遺體捐獻,正式成為醫學院的一位大體老師。
  • 孤寡發小哥相約一起捐遺體 在敬老院辦理了捐獻手續
    胡宏文(左)和張家業先後在遺體捐獻登記表上按下了手印。  他們是兩位孤寡老人,一個79歲、一個80歲,無兒無女。  昨天,在長豐縣楊廟敬老院,他們共同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食國家糧、穿國家衣,沒啥回報的,死了就把自己交給國家,用來救人吧。」請記住兩位老人的名字:張家業、胡宏文。  七十年坎坷路  昨天,在長豐縣楊廟敬老院,張家業和胡宏文靜靜地坐在床邊。這是他們共同的房間,約15平方米,乾淨整潔。
  • 《76歲美國人三亞捐角膜,至少幫兩人重見陽光》追蹤:他生前遺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9日消息(記者 王天宇) 6月27日,在博鰲超級醫院,經過兩臺緊張的手術,76歲的美國人Swanson John Michael(中文名:約翰·斯旺勝)捐獻眼角膜的愛心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他去世後捐獻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了2名失明患者的眼中,來自四川和河南的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2019-06-2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雄無畏 歲月有痕」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身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父親走了,我們慢慢整理他的遺物,找到了一枚五角星帽徽、一塊毛主席接見紀念手帕……」19日,說起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父親鄒鑑,鄒寧的話語裡透著滿滿的敬意和不舍。有愛 留給他人一片光明2020年10月14日,祖籍重慶的抗美援朝老兵鄒鑑在長沙病逝,享年90歲。當天上午,鄒鑑的小女兒鄒寧聯繫湖南省紅十字會,按照父親遺願,決定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
  • 人生有盡 善念恆遠 湘潭一老人捐獻遺體
    紅網時刻2月16日訊(通訊員 楊麗紅 周巧)2月13日凌晨5點,湖南省湘潭縣河口鎮蘆花村措樹組72歲的陳浩林老人沒有抵抗住病魔的折磨,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他對慈善、對社會的愛,卻依然在延續。身為湘潭慈濟志工的陳老侄女郭女士告訴我們,因不幸患癌,近幾年來,陳老感受到了家人的悉心照顧和慈濟志工的無私幫助,他產生了一個溫暖的想法,捐獻出自己身上有用的遺體器官組織,為社會做出有價值、有意義的貢獻。陳浩林是60年代的高中生,自學成材成為了一名建築工程師,曾任長瀏高速公路建設副指揮長。
  • 周新善、鄒花香夫婦成為東營區第120、121位遺體(角膜)、器官捐獻...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通訊員 劉旖晗 東營報導9月16日下午,東營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趕到勝利油田中心醫院,來自仙河鎮的周新善和鄒花香夫婦在病房裡籤署了捐獻遺體、角膜和器官申請,成為東營區第120位、121位捐獻志願者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1月5日,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陳琦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取得聯繫。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想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
    22歲女大學生捐獻角膜:想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 2021年1月6日     本報長沙訊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離世後捐贈了角膜和遺體。
  • 與父親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南南的父母親將她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至少能幫助 2 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她的遺體則捐贈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教學研究,攻克醫學難題。" 南南是一名懂事堅強的孩子,相信她願意為更多像她一樣還在和尼曼匹克病作鬥爭的兒童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南南的媽媽劉珊珊強忍著悲痛說。
  • 與父同「肝」共苦,4歲小女孩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南」能可貴
    2017年8月,湖南益陽1歲半的南南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尼曼匹克病,經過肝移植和一階段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然而,今年4月2 日,琳琳的病情突然惡化,因病情嚴重且無好的治療方案,醫生不建議繼續治療。4月9日上午,4歲的南南在與疾病搏鬥2年零6個月後安靜地離世。
  • 53歲癌症患者捐器官遺體
    核心提示: 「能捐的我都捐,要那麼多沒啥用,我活著幸福,死了也幸福!」18年前郭雙根見義勇為,落下終身殘疾。今年年初他查出淋巴癌,堅持捐獻器官遺體,昨天,郭雙根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22歲湖南女大學生患病離世,生前最後的願望...
    「當我離開,把愛留下!」 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一直催媽媽聯繫省城長沙紅十字會。陳琦的母親告訴記者,女兒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但她還很年輕,想要把角膜留在世上,幫助別人看見這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活下去,遺體捐出來做醫學教研,用最後的力量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 青島1歲大孩子捐獻遺體:願你化為天使(組圖)
    昨天上午,即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即墨西元莊新城小區,為王永坤1歲2個月的兒子皓皓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皓皓10歲的姐姐拿起手機為弟弟拍下了最後一張相片。王永坤說,兒子去年5月出生後,就發現有腦癱和先天性腸破裂等疾病,為給孩子治病花去了16萬元。
  • 「我的遺體捐國家……我老婆呢?」無語凝噎!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我的遺體捐國家」。今天,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賢友在病危時寫下的歪歪扭扭的7字遺書讓人淚奔。不少網友還注意到,在這份遺書後面還有歪歪扭扭的4個字:我老婆呢?這更讓網友無語凝噎,他們說,「他平凡且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