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點燃生命之火——安慶夫妻共同登記為捐獻遺體(角膜)志願者

2021-01-07 鳳凰網

原標題:用愛點燃生命之火——夫妻共同登記為捐獻遺體(角膜)志願者

「今天是世界紅十字日,在這一天實現我和愛人多年以來的心願,非常有紀念意義。」近日,46歲的龍朱敏和妻子陳清華一起來到大觀區紅十字會,並向工作人員表達了想要成為捐獻遺體(角膜)志願者的意向,在聽完工作人員對捐獻相關政策和流程的介紹後,兩人鄭重地填寫了捐獻登記表,成為大觀區首對同時登記遺體(角膜)捐獻的志願者夫婦。

龍朱敏、陳清華夫婦倆是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慶區域中心的員工。在工作中,他們經常會遇到因突發事件需要救助的情況,早就萌發了捐獻遺體(角膜)的想法。平時,他們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參加義務獻血、為困難群眾和災區捐款捐物,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和擔當。特別是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當看到為抗擊疫情魔獸,許多醫務工作者、各行各業的志願者舍小家顧大家,不顧個人安危,捨生忘死,全身心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夫妻二人心情難以平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社區的疫情防控,主動為防控疫情捐款。同時,早就在心中萌發的成為一名捐獻遺體(角膜)志願者的願望愈發強烈,因此,他們決定在世界紅十字日,這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一天,登記成為光榮的志願者。

「如果去世後,能將自己的遺體(角膜)捐獻給醫學事業和需要的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生命的升華,我們願意送出這份生命禮物!」在籤字確認時,夫妻二人面帶著微笑,眼神裡透露出的是輕鬆、愉悅而又欣慰……

龍朱敏、陳清華夫婦的善舉在單位和社會上引發了一定的反響,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正能量,真正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用龍朱敏的話說:「這就是愛的傳遞!死後還能點燃他人的生命之火,我覺得生命在延續!」(安慶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2019-06-2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金醫院知名骨科專家病逝 捐獻遺體和角膜
    其女兒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時捐獻了角膜。在醫學院,遺體捐獻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主要用於學生的人體解剖學習。蔡體棟教授的女兒、瑞金醫院康復科醫生蔡海鷗說:「早在2014年,父親便提出生後要將遺體和角膜進行捐獻,我非常贊成和理解,因為我也做了相同的選擇……」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的遺體(角膜)捐獻告別儀式上,交大醫學院紅十字志願者周仕依代表所有交醫學子向遺體捐獻者表達了崇高敬意和感謝之情。
  • 呼和浩特市2019年完成遺體、器官、角膜捐獻9例,他們都是好樣的
    呼和浩特日報訊 12月13日,記者從市紅十字會召開的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座談會上獲悉,2019年,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共完成遺體、器官、角膜捐獻9例,其中遺體捐獻8例,器官捐獻1例。85歲的與會代表王治國有著雙重身份。
  • 結婚20周年紀念日 這對青島70後夫妻去捐獻了遺體
    這對70後夫妻並沒有選擇去浪漫餐廳慶祝「瓷婚」,而是一同來到了青島市紅十字會,籤署了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成為2019年青島市第289名、第290名申請登記遺體捐獻的市民。記者從青島市紅十字會獲悉,截至今年5月15日,全市已登記捐獻志願者4000餘人,捐獻遺體856例,捐獻角膜1166例,2000餘名角膜致盲者重見光明,捐獻器官718例,救治器官衰竭者2000餘名。
  • 衡陽男子突發疾病離世,捐獻角膜和遺體
    「謝謝你們,謝謝給我捐獻角膜的好心人,我以後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等我康復了,我也要去幫助別人。」6月24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病房裡,剛接受完角膜移植手術的55歲李先生激動地握住醫生的手道謝。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接受了他的遺體捐獻,正式成為醫學院的一位大體老師。李斌的一生命途多舛,幼年時他便患上了癲癇,被病魔折磨長達50年之久。
  • 與父親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南南的父母親將她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至少能幫助 2 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她的遺體則捐贈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教學研究,攻克醫學難題。" 南南是一名懂事堅強的孩子,相信她願意為更多像她一樣還在和尼曼匹克病作鬥爭的兒童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南南的媽媽劉珊珊強忍著悲痛說。
  • 與父同「肝」共苦,4歲小女孩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南」能可貴
    南南的父母將她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至少能幫助2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她的遺體則捐贈給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教學研究,攻克醫學難題。「南南是一名懂事堅強的孩子,相信她願意為更多像她一樣還在和尼曼匹克病作鬥爭的兒童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南的媽媽劉珊珊強忍著悲痛說。
  • 讓生命延續,癌症患者能捐獻器官嗎?—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當癌症患者的生命走到最後,你會選擇成為一抹黃土,還是成為一盞明燈? 他們的選擇...... 18歲的湖南高三女學生陳薇薇,本應該參加今年的高考,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的接力
    溫州醫科大學師生為遺體捐獻者舉辦感恩追思會  溫州網訊 有一種愛,讓心跳不止、讓生命延續。  11月底,年僅30歲的安徽小夥劉先生,在安裝電梯時,意外從高處跌落致腦死亡。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  器官捐獻路漫漫 最大的阻力來自社會公眾的認知  「你願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
  • 疫情期間捐出200多噸消毒液 志願者登記捐獻遺體器官
    本報訊 (記者陳靈 黃耿煌 通訊員周培煌)12月21日,南安市紅十字文化宣傳志願服務隊志願者陳龍強,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了卻了一樁心願: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當看到電腦屏幕上顯示自己成為第1944812名志願登記者時,他長舒一口氣說:「多年前我就有登記捐獻遺體、器官的想法,卻不知如何辦理登記手續。今年關注了『南安紅十字』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紅十字會的『三獻』工作和捐獻流程。這次我籤訂了遺體、器官捐獻協議,希望未來有機會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 讓生命再度綻放,北京遺體捐獻發展歷程
    1982年召開的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上,胡傳揆、葉恭紹、嚴鏡清等48位市人大代表,聯名籤署了《捐獻遺體,供醫學之用》的倡議書。他們向醫藥衛生戰線的工作者發出了捐獻遺體的倡議:「既然我們在生前能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祖國醫學科學的進步,為什麼不能在死後將遺體捐獻給人民衛生事業的發展呢?」「我們在此首先公開立下遺言,自願在死後將本人遺體整個捐獻給祖國,供燒傷修補、臟器移植、教學觀察以及醫學科學研究之用。」
  • 湖南七旬老人捐獻遺體:完成登記放心離去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羅悅 通訊員 潘愛華)2月13日凌晨5時,湖南省湘潭縣河口鎮蘆花村措樹組72歲的老人陳浩林沒有抵抗住病魔,完成捐獻登記後離世。陳老幾年前不幸患癌,在家人悉心的照顧和慈濟志工的無私幫助下,他漸漸產生了一個溫暖的願望:捐獻身上有用的遺體器官組織。今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潘愛華教授介紹:「陳浩林是河口鎮第一位角膜遺體捐獻者,這種方式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正在走向重生。」陳浩林老人是60年代的高中生,自學成材成為了一名建築工程師,曾任長瀏高速公路建設副指揮長,他的一生平平淡淡但光明磊落。
  • 生命禮讚延續光明| 普瑞眼科冬至致敬所有角膜捐贈者
    泰戈爾曾說過「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誠然,一個人在離開人世之時,將自己寶貴的器官捐獻出去,這不僅讓生命得以延續,更是給那些忍受病痛折磨的人傳遞生的希望。角膜器官遺體捐獻,就是其中一種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的大愛,背後是無數個瀕臨崩潰的家庭重新點燃的希望,看見光明的未來。
  • 退休小學老師捐獻角膜遺體,助兩人重見光明
    三湘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潘愛華 楊麗紅)「我媽曾經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早在2013年,她就籤訂了志願遺體捐獻申請書!她告訴我們,百年之後能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繼續為學生傳道授業,能像蠟燭一樣,燃儘自己貢獻最後一絲光輝,是老師最光榮和無悔的事情!」
  • 凡人善舉 無悔選擇——走近遺體捐獻志願者呂格平
    多年來,他不僅熱心社會公益,每年堅持義務獻血,而且還義無反顧,選擇成為一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的志願者。近日,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呂格平家中 ,現場為他頒發了甘肅省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優秀志願者紀念章。今年49歲的呂格平熱情開朗,工作認真,也是一名蘭州市文明志願者。
  • 「英雄無畏 歲月有痕」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身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有愛 留給他人一片光明2020年10月14日,祖籍重慶的抗美援朝老兵鄒鑑在長沙病逝,享年90歲。當天上午,鄒鑑的小女兒鄒寧聯繫湖南省紅十字會,按照父親遺願,決定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
  • 人生有盡 善念恆遠 湘潭一老人捐獻遺體
    然而,他對慈善、對社會的愛,卻依然在延續。身為湘潭慈濟志工的陳老侄女郭女士告訴我們,因不幸患癌,近幾年來,陳老感受到了家人的悉心照顧和慈濟志工的無私幫助,他產生了一個溫暖的想法,捐獻出自己身上有用的遺體器官組織,為社會做出有價值、有意義的貢獻。
  • 78歲退休老師捐獻角膜遺體,成為「大體老師」繼續傳道授業
    據悉,陳欣的眼角膜質量良好,於5月16日分別移植給一名病毒性角膜炎和一名角膜白斑患者。5月13日21時48分,飽受病痛折磨的陳欣靜靜地走完了生命最後時刻,享年78歲。家人遵循她生前的囑咐,將老人的角膜和遺體分別無償捐獻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南南不幸去世了,家人決定捐獻其角膜遺體,讓人生最後旅程感受眾人溫暖的孩子,留愛人間。(南南和媽媽的合影)爸爸為她捐肝,孩子仍舊不幸去世2017年8月,湖南益陽1歲半的南南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尼曼匹克病,經過爸爸捐贈的肝移植手術,以及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
  • 用熱情與奉獻繪就人生畫卷!衡陽男子去世後捐獻眼角膜
    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李斌進行角膜摘取手術。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完成了他的遺願。李斌的一生命途多舛,幼年時他便患上了癲癇,被病魔折磨了50年之久。初中時因病無奈輟學,結婚生子後,工作的工廠倒閉,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他跟人學習補胎以此補貼家用。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兒子順利考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