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猝死頻發,其中很多本可以避免,只因忽略了一個檢查

2020-12-22 騰訊網

猝死在以前還是一個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詞彙,但是近些年來新聞中常有報導年輕人猝死的案例。48歲女教師和閨蜜吃飯時突然倒地身亡,38歲上海青年醫生因腦血管破裂不幸離世、名媛因顱內動脈瘤導致猝死......

類似的年輕人猝死的案例非常多,似乎猝死已經不僅限於老年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是逃離不了猝死的厄運。

動脈瘤不是腫瘤,但比腫瘤更兇險!

通常導致年輕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猝死和腦源性導致的猝死,雖然75%以上是心源性猝死,但腦源性猝死也不能小覷,據報導全世界大約每21秒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其中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佔腦血管疾病的2-7%,死亡率高達50%。

這種病就像定時炸彈,會猝不及防發生,只因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一個檢查,很多人有,但不知道,也就無法對動脈瘤進行介入治療(血管重建或封堵)從而預防血管破裂!

那麼具體是哪項檢查可以有效的避免年輕人猝死?接下來說。

避免猝死的一個被忽略的檢查: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檢查腦血管疾病方面的一種最先進的檢查方法,因為和其它檢查方法相比,磁共振血管成像最大的優點是一種無創傷性的檢查方法,並且沒有電離輻射,非常適合於腦部血管疾病方面的診斷。

尤其是對腦部血管的形態,比如閉塞和擴張,血管的完整性以及動脈瘤等,都能夠較快速的診斷出來,非常適合於腦部血管疾病方面的檢查,可以有效的預防腦血管破裂導致的猝死。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可以分別動脈瘤的大小,而不同大小的動脈瘤,不同形狀的動脈瘤都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案。

動脈瘤沒有破裂,尤其是小的動脈瘤或是中型動脈瘤,可能並沒有太多的症狀表現出來。大家常常所說的頭暈、頭痛、視力下降、眼瞼下垂等症狀,往往已經提示腦動脈瘤內部出現破裂出血,對腦組織和腦神經造成了壓迫。

而對於後交通動脈動脈瘤,在它破裂出血之前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前兆症狀,如輕微頭痛、眼眶周圍疼痛,繼之可有動眼神經麻痺。

但是無論哪種部位哪種類型的動脈瘤,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一旦破裂出血,分分鐘鍾足以致命。需要對應做出相對應的防治方案,從而有效預防猝死。

結語

猝死是可以預防的,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外,還應該定期的體檢,及時的進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MRA),這在臨床上對顱內動脈瘤進行早期的確診和治療,以及對動脈瘤破裂的預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王海全,呂光淘,胡海斌,周輝,黃小龍.CTA聯合MRA在顱內動脈瘤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誌,2020,18(11):17-19.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臨床發現很多猝死的人,都曾經歷過高強度工作狀態。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工作60個小時以上的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是工作不超過40小時的人的兩倍。 我國每年平均每分鐘有3-4人發生猝死,其中有1-2人是中青年人。不要以為猝死常見於老年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猝死案例告訴我們:青年人也已經成為猝死的高危人群。
  • 年輕人猝死頻發!關於心血管疾病這些你需要知道
    心血管疾病越來越頻發和年輕化,那麼,年輕人該如何預防和自檢,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呢?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且患病後風險更高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的人數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 闢謠:猝死的年輕人這麼多,難道是這些年輕人不行?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您會知道: 一、心臟問題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猝死可以預防嗎?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容易猝死? 三、猝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 猝死頻繁「找上」年輕人,到底是怎麼了?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年輕人頻發猝死,讓人不勝唏噓。2021年開年元旦,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飾演美琪的孫僑潞的猝死,過度飲酒是誘因。僅僅3天後,年僅23歲的拼多多員工猝死。本該活蹦亂跳的年紀,卻說沒就沒了,這背後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絕望和悲痛,讓人不忍想像。到底是為什麼呢,年輕人猝死頻發?
  • 為何很多年輕人,被檢查出宮頸癌?只因這2個壞習慣,傷害子宮
    近幾年宮頸癌的發病趨勢在不斷的上升,而且有明顯的趨於年輕化,很多女性非常年輕,就被檢查出了宮頸癌,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發現和治療進一步惡化之後,反而還會引發各種併發症。所以從現在開始,應該要重視這種疾病對身體的危害。一、為何很多年輕人,被檢查出宮頸癌?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這些暗藏的隱患,越早知道越好
    審閱者:劉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一項關於猝死病例的屍解研究表明,年齡在 31~63 歲的病例最多,而且以心臟性猝死為主要死因。心臟性猝死為什麼頻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通常有以下這三種常見的原因。
  • 65歲女子後背痛看門診,4小時後猝死!只因忽略了這些心臟檢查
    最近,有關心梗猝死的新聞有點多,繼《巴啦啦小魔仙》女主角跨年夜因突發心梗去世不久,某電商平臺一23歲女員工又在深夜下班回家途中猝死,使得人們談及心梗猶如洪水猛獸。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運動猝死,原因離不開這2點,趕緊避開
    運動猝死,或與2個因素有關運動猝死,指的是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過後的24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意外性死亡。造成運動猝死的因素不只有運動一個,一般是由運動加上潛在的心臟病或心腦血管疾病共同導致的。有許多患者終身都未被診斷,肥厚性心肌病在運動員裡也不罕見,運動猝死的年輕運動員中有1/3是因為肥厚性心肌病。很多新聞報導裡,運動猝死的原因是冠心病,實際上冠心病在35歲以下猝死人群中只佔了2%,但冠心病無疑是35歲以上運動員發生運動猝死的主要原因。
  • 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前,本是可以避免的,只因翻譯官一個失誤
    說起二戰時期,日本慘遭美國原子彈轟炸的事件,相信很多人的心中是五味雜全,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但專家通過查看當年的一些資料後得知,其實那場原子彈爆炸襲擊本是可以避免的。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前,美中英籤署了《波茨坦公告》。但日方後期召開記者會的時候,只因翻譯官一個失誤,並沒有將日方的態度很好的傳達給美方,引起了美方的不滿。
  • 傷心過度為什麼可以導致年輕人猝死? 哪些原因可以引發猝死?
    傷心過度為什麼可以導致年輕人猝死? 哪些原因可以引發猝死?時間:2016-08-27 13:49   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傷心過度為什麼可以導致年輕人猝死? 哪些原因可以引發猝死?
  • 年輕人胸悶、氣短就是猝死的信號?
    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許多人都處於高強度、壓力大的生活環境中,年輕人猝死事件頻發。猝死大多與心源性猝死有關,如冠心病、急性心衰等心臟性疾病。據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總人數高達54.4萬,居全球之首,而搶救成功率不到1%!
  • 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和4個原因離不開!早知道早預防
    年輕人猝死這件事情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那麼,為什麼年輕人猝死如此頻發?長期吸菸的人群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是導致心梗的一個高危因素。 2、酗酒 酗酒也是當代年輕人很多身上都存在的一個問題,酒精可以讓人暫時的忘卻煩惱。但是卻會讓我們的身體承受不住,經常酗酒的人群會加大心肌梗死的風險,到最後易導致猝死。
  • 猝死頻發,基層醫生務必掌握這些急救知識!
    80%的猝死發生在家中,15%發生在路上或者公共場所,而且我國心源性猝死每年約為54萬之多,僅冠心病患者就約佔心臟性猝死的80%,各種心肌病引起的猝死佔5%-15%。對於已經發生的心臟猝死,立即實施心肺復甦和儘早電除顫,是避免發生生物學死亡的關鍵。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年輕人對猝死的焦慮與惶恐,它就像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1、猝死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猝死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原因離不開5點,別不當回事
    55萬居全球之首全球每20秒就有1個20多歲的年輕人猝死搶救成功率不到1%所以今天九叔想來和大家聊聊猝死到底是什麼對於猝死這個詞很多人的認知可能是死亡來得如此突然以至於身邊人都無法接受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裡6小時內的死亡
  • 擔心猝死,年輕人抓緊立遺囑?
    遺囑庫的工作人員,對年輕人立遺囑表現出了熱情和肯定。從法律上來看,立遺囑是法律賦予的權利。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只要做出就可以成立。任何成年人只要願意,都可以立遺囑。任何遺囑,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
  • 寶寶趴在胸口睡覺導致猝死,只因爸媽忽略了這一點,別不當回事
    其實這也就是所謂的嬰兒猝死綜合症,有的時候,就是發生在那種看起來完全健健康康的孩子身上,毫無徵兆,很多時候,經屍檢也無法確定死因。但是,很多父母卻是不以為然,覺得只有本身有疾病的寶寶才會出現猝死的情況。但其實真實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有些表面看著越健康的寶寶可能會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雖然說這種病可能與孩子體質、疾病發展以及周圍的環境都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孩子的睡眠狀態。
  • 猝死為何在年輕人中頻發?
    這兩天,央視、新京報等主流媒體相繼展開了關於年輕人猝死原因的討論。相關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0歲以下的佔到了43%。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猝死人群都很年輕。這些人表面上也許看不出任何毛病,去做體檢也不一定有什麼異樣的數據體現。但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形成了病變的基礎,血管、心臟可能都存在一些問題。
  • 初中生熬夜後猝死?少年猝死事件頻發,原因主要是這三點!
    2015年冬季,河南一名15歲初中生在教室猝死。他死前一晚寫作業到12點,次日早上6點20分就起床去學校上自習,結果因心臟驟停暈倒在早自習的課堂上。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的總人數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 知名女星跨年夜猝死!年輕人猝死率飆升,醫生揭露真相!
    而不知道從什麼開始, 年輕人猝死的事件似乎越來越多了... 澳洲醫生警告: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危險來臨前, 身體往往會發出求救信號, 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