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在以前還是一個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詞彙,但是近些年來新聞中常有報導年輕人猝死的案例。48歲女教師和閨蜜吃飯時突然倒地身亡,38歲上海青年醫生因腦血管破裂不幸離世、名媛因顱內動脈瘤導致猝死......
類似的年輕人猝死的案例非常多,似乎猝死已經不僅限於老年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是逃離不了猝死的厄運。
動脈瘤不是腫瘤,但比腫瘤更兇險!
通常導致年輕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有心源性猝死和腦源性導致的猝死,雖然75%以上是心源性猝死,但腦源性猝死也不能小覷,據報導全世界大約每21秒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其中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佔腦血管疾病的2-7%,死亡率高達50%。
這種病就像定時炸彈,會猝不及防發生,只因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一個檢查,很多人有,但不知道,也就無法對動脈瘤進行介入治療(血管重建或封堵)從而預防血管破裂!
那麼具體是哪項檢查可以有效的避免年輕人猝死?接下來說。
避免猝死的一個被忽略的檢查: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檢查腦血管疾病方面的一種最先進的檢查方法,因為和其它檢查方法相比,磁共振血管成像最大的優點是一種無創傷性的檢查方法,並且沒有電離輻射,非常適合於腦部血管疾病方面的診斷。
尤其是對腦部血管的形態,比如閉塞和擴張,血管的完整性以及動脈瘤等,都能夠較快速的診斷出來,非常適合於腦部血管疾病方面的檢查,可以有效的預防腦血管破裂導致的猝死。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可以分別動脈瘤的大小,而不同大小的動脈瘤,不同形狀的動脈瘤都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案。
動脈瘤沒有破裂,尤其是小的動脈瘤或是中型動脈瘤,可能並沒有太多的症狀表現出來。大家常常所說的頭暈、頭痛、視力下降、眼瞼下垂等症狀,往往已經提示腦動脈瘤內部出現破裂出血,對腦組織和腦神經造成了壓迫。
而對於後交通動脈動脈瘤,在它破裂出血之前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前兆症狀,如輕微頭痛、眼眶周圍疼痛,繼之可有動眼神經麻痺。
但是無論哪種部位哪種類型的動脈瘤,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一旦破裂出血,分分鐘鍾足以致命。需要對應做出相對應的防治方案,從而有效預防猝死。
結語
猝死是可以預防的,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外,還應該定期的體檢,及時的進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MRA),這在臨床上對顱內動脈瘤進行早期的確診和治療,以及對動脈瘤破裂的預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王海全,呂光淘,胡海斌,周輝,黃小龍.CTA聯合MRA在顱內動脈瘤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誌,2020,18(11):17-19.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