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近期和一位客戶聊天,他目前是某高校大三學生,課外時間兼職創業,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來找我主要是想了解資金該如何打理。結合資金的短、中、長期以及客戶對收益的要求,我給出了相應的投資建議。了解到客戶未來一至兩年,他有出國留學讀研或者讀博的計劃,我建議他為自己配置合適的重疾險和境外醫療險。
為什麼留學生出國之前要買重疾險和醫療險呢?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分析,
1、重疾發病率年輕化,來日並不方長
年輕人總以為自己很年輕很健康,每一處都洋溢著青春氣息,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重疾離自已還很遠。但殘酷的現實是重疾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重疾而失去生命,重疾年輕化已成為這個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據《中國中青年防癌科普報告》顯示,一生中男性患癌風險比女性高出50%-60%,但在15-39歲的青年時期,女性比男性患癌風臉高出50%。在平均年齡35歲的新生代保民理賠案例中,惡性腫瘤理賠案件佔比高達45%。其中,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等最為高發,佔據惡性腫瘤理賠前十。
總覺得年輕還能醒著拼,可重疾不給你機會。90後女演員徐婷、王潔曦26歲就被癌症奪去了生命,2014年曾經爆紅網絡的最美女孩李娜癌細胞擴散去世時也僅有20歲。回顧這幾年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近年來青壯年患惡性腫瘤的人數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著,這是個相當可怕的數字。
重大疾病險和健康醫療險已成為抵禦未知風險的必須品,一份專業的全球理賠的、終身健康險保險計劃,不僅可以支付高額醫療費用還可以提供患病後的經濟補給,減緩在外求學的經濟壓力。
2、留學生集體吐槽境外看病貴,表示病不起
很多留學生開玩笑,在國外就算病到暈倒,也不叫教護車,昏迷前喊千萬別叫救護車,因為救護車的起步價上千美元起。身在異鄉最怕的就是生病,家人朋友不在身邊,醫療費用又這麼貴,如果沒有充足的醫療保險,一場在國內算不上嚴重的疾病或者意外事故,都可能將中產家庭推入破產的深淵。
所以,出國留學保險必不可少,有備無患,建議在出國前就買一份能在境外理賠的醫療險。無論是意外事故還是突發大病,都能給予充分的保障。
3、畢業或工作後再買大病險,需考慮健康因素,付出的保費成本更高
保險公司在為保費設置費率時,其中一大因素是年齡。相同的保障,投保年齡越小,付出的保費也就越少,而年齡越大,所需要的費用就越多。很多留學生從大學開始留學,完成本科、研究生或博士學業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等工作安定下來,開始考慮基本保障時,五年十年已經過去,20歲的保費費率和30歲的保費費率,相差不是一點點。
另外一方面,與核保有關,不讓保險挑你。健康保險都是需要進行健康告知的,如果健康告知不通過,就無法投保。雖然年輕人身體相對來說比較健康,但身體萬一出現什麼問題,核保通不過,就失去購買健康險、重疾險的資格。
在過去的兩年中,粗略的對我所銷售的大病險做了匯總,結果顯示2018年度,所銷售的大病醫療險,平均10位客戶中8位客戶標準體承保,只有2位客戶需要補充材料;而2019年度核保結果有所變化,平均10位客戶申請投保大病醫療險,其中一半的客戶需要進一步體檢或被要求加費承保,並且被加費和被拒保的客戶呈年輕化趨勢,有些只有20歲左右。所以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遭遇風險。
目前出國留學已不僅僅是部分高淨值家庭為子女做的安排,很多中產家庭也會節約開支,只為子女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以便贏在起跑線。那麼在出國之前配備足夠的重疾醫療險,防範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大病支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儘早做好準備,才能從容應對風險的到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需轉載該文,請私信進行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