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戲,高潮已過,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幾年,陸陸續續給一些家長提供一些填報志願參考的同時,這些個家長在諮詢我的時候,其實大部分已經拿定了主意,只是讓我幫助確認,強化他們的觀點,我也樂得其成,臨門一腳,順水推舟。
因為平時對高校情有獨鍾,一般去某個城市不管是旅行還是出差,當地的知名高校幾乎都是必選之處。
很少糾結於該選擇南大還是武大,往往是蘇大還是東大這種讓人猶豫不決。
過程中,也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新的認識。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的主宰,說人也是動物,很多人會覺得不舒適,天生具有優越感的人有種被辱罵的感覺。
細心觀察,幾乎所有的動物,只要活著,能動,要麼是在覓食,要麼就是在覓食的路上。
也唯有人類,覓食之外還有很多令動物百思不得其解的活動:藉助腦力,使用工具,徵服世界。
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用「混口飯吃」當作從事很多職業的謙稱,由此可見,吃飯是一個人一生最頭等的大事。
簡單,樸素,卻寓意深刻。
儘管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僅僅為了吃飯。
一個人生而為人,活著,總歸有點人生目的和意義。
先得獨善其身,用庸俗的話講:讓自己吃好點,穿好點,住好點,用好點;
本事大了,達則兼濟天下,照顧別人「點」。
這些是個「點」是比較級,要有東西對比才感覺得到。
達爾文的進化論: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這是跨越時間與空間最偉大的理論、實踐。人生無處不競爭。
人生的幸福便是來源於比較。
讀書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類再怎麼學習,下圍棋有可能也無法超越阿爾法狗。
人如果贏不了機器,那起碼也得贏跑得慢的人。
讀書學習,上大學,絕大多數人是為了未來能先拔頭籌,贏得主動。
用現在的努力緩解對未來的焦慮,用現在的勤奮對衝不確定性。
我們還沒有到共產主義,還沒有到按需分配的歷史階段。
好日子等不來,靠不來,唯有奮鬥得來。
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這個階層趨於固化殘酷現實裡面為數不多的機會,這個機會一旦錯過,就永遠錯過。
考上大學,是這個社會最基本的門檻,找準方向刻苦努力就是門,魚躍龍門;缺乏自律隨波逐流就是檻,龍降淺灘。
未來不是掌握一門技能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科學發展,技術湧現,任何人的工作都有可能受到新科技成果的威脅。
每一場科技革命最終都會淘汰掉一批老式的工種,幸運的是科技也創造了一批新的職位,人只有不停的學習方能存在於未來。
人為爭取自由,反抗「剝削」的革命是成功的,但未來,一個毫無學習能力的生物意義上的人類,跟一隻寄生蟲毫無差別,反抗「無足輕重」比反抗「被剝削」困難得多。
冰花弟弟
人不會苦一輩子,但讀書學習總會苦一陣子。
許多人為了逃避苦一陣子,卻苦了一輩子。
學習的終極目標是讓人學會並擁有終生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前浪們,後浪們,一起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