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淨水網 近日,媒體報導了一起隱形眼鏡造成的病例,浙江一位14歲的少女,因為用自來水衝洗了OK鏡,導致左眼感染了棘阿米巴原蟲,眼睛差一點瞎掉釀成大禍。
OK鏡,即角膜塑形鏡,和隱形眼鏡外表類似,日常廣告多宣稱「升學、招工、體檢不願做手術的首選」、「戴一晚,第二天就可脫掉眼鏡」……北京大學眼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陳躍國介紹說,其實它是一種特殊設計,鏡片放置在角膜表面,空間空隙靠淚液填充,閉眼通過眼皮壓迫,使得角膜上皮重新分布,也就是說中間的角膜變薄,兩邊的角膜增厚,從而緩解近視。
事件回顧
該女孩在四五年級的時候開始戴OK鏡,在兩年半時間內,每天涼開水衝洗後戴上。初二時候住校,因為熱水不方便,聽信同學建議用自來水衝洗,三四次之後,她突然感到左眼腫痛,畏光,眼白全變紅了,看什麼都模模糊糊的。經過多方就診,終於確診為棘阿米巴原蟲角膜炎。
棘阿米巴原蟲沒有專用藥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教授介紹,棘阿米巴原蟲是一種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原蟲,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像土壤、河水、自來水、瓶裝水以及未經過嚴格消毒的遊泳池中,它的破壞力非常強,在眼睛裡會快速繁殖,破壞角膜,嚴重的不僅會造成失明,甚至要把患者眼球挖掉也有可能。
棘阿米巴原蟲還非常難以根治,只要有一條沒有消滅乾淨,它就會重新迅速繁殖,直至佔滿整個眼睛。更糟糕的是,它還有孢囊,不怕冷不怕熱,不怕給自來水消毒的氯氣,很難被殺死,全世界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治療棘阿米巴原蟲角膜炎的專用藥。
OK鏡為危險級別最高醫療器械
國家食藥監部門將OK鏡納入「三級醫療器械」,即危險性級別最高的醫療器械的管理範圍。OK鏡的適用範圍十分嚴格:一般要求年齡為8周歲以上18歲以下;近視度數最好在500度之內;角膜性散光要低於150度;角膜曲率在41.00度-46.00度之間;單眼最佳矯正視力在1.0以上,眼壓正常;另外,還需測量高角膜離心率及合適的角膜厚度。
我國明文禁止600度以上近視配戴角膜塑形鏡。2013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文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批准上市角膜塑形鏡的矯正屈光度最高為600度。」
配戴OK鏡有正規流程
正規的配戴OK鏡的流程應該是:配戴前用專門的OK鏡清洗液仔細揉搓鏡片,然後再用專門的衝洗液衝洗乾淨後配戴。
市面上也有全功能護理液,同時包含清洗和衝洗作用,但清洗後直接接觸眼睛可能仍有刺激,最好是用獨立的清洗液和衝洗液。
為避免刺激感,有的醫生可能會推薦用全功能護理液後再用涼白開水衝洗乾淨鏡片,但姚玉峰教授認為這個方法其實也是不合適的,因為100℃高溫並不一定能殺死棘阿米巴原蟲。只有在身邊確實沒有衝洗液的情況下,偶爾可以允許用涼白開救急一兩次,但要保證水是充分煮沸過的,盛冷卻開水的容器是清潔衛生的。
如果能用生理鹽水代替涼白開救急,會更為合適和標準。
角膜塑形鏡鏡片絕對不能用自來水直接衝洗後戴入眼睛,也不能隨便用個杯子裝清洗液對OK鏡進行衝洗。絕對不能。這樣做的話,眼睛即使沒有被棘阿米巴原蟲感染,也有可能被別的細菌、微生物感染,比如被綠膿桿菌感染,也會失明。
警惕角膜感染,記得定期複查
「最擔心的是角膜的感染和發炎,特別是角膜感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近視雷射專業負責人陳躍國提醒,患者須定期檢查,進行嚴格的護理消毒保養。每副角膜塑形鏡都是單獨定製,如匹配度不好,過緊或過松,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會致角膜損傷。
不少人認為OK鏡屬於硬質隱形鏡,和日常那些「日拋」「年拋」的軟質隱形鏡相比,有更長的使用期限,甚至24小時佩戴。
原國家藥監局規定,醫院必須對所有配戴者建立檔案,保存驗配記錄、複查記錄,保存期為5年。隨訪複查的時間前6個月內至少7次,6個月後定期複查,內容包括:屈光度、視力、移動度、中心定位、舒適度等。
分享按鈕責任編輯:孫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