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俗『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4 鄉村黑土哥

農村俗語由來已久,也無人考察,不過能夠流傳至今,肯定有它獨到的地方,它的產生與時代有關,也許在代代傳誦的時候已經變了意思,但是古人的智慧讓人高山仰止,也許老農民知識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對俗語卻出口成章,尤其關於農業生產的俗語,更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比如這句『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冬月』就是農曆十一月,古時又稱『暢月』,關於『冬月』現在有句俗語『冬至大如年』,就是說『冬至』這一天就像過年三十一樣重要,其實,古代『冬月』就是過大年,這句話本來是『冬至曾是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冬至就是過年,大家相互走訪拜歲與賀冬,只是隨著歲月的變遷,『冬至』只能大如年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寒風刺骨、氣溫極低,到處冰天雪地,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候了,民間有俗語『小寒大寒凍成一團』的說法,以前每到這個節氣,農村的小孩都跑到河面上滑冰玩耍,因為這時水域裡的冰最結實、最厚,房簷下都掛著長長的冰稜,2021年大寒是1月20日,距離今天還剩八天,如今已經天寒地凍,明年定五穀豐登。

但是『大寒』若是不下雨下雪,可能這個冬季就是暖冬,而小麥、油菜生長期內必須要求有一定的低溫天氣,否則不能春化,來年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且過早播種的作物可能提前拔節、抽臺,抵抗嚴寒的能力較差,很容易遭到低溫霜凍的危害,這可是農民不希望看見了。

理解了這幾點就好解釋這句俗語了,『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上一句是說『冬月』過大年,大家走親訪友,自然晴天最好,陰雨天道路泥濘,不便出行,難免有點美中不足,但是更可怕的是『大寒』節氣裡滿天繁星,這樣預示來年作物減產,農民食不果腹。

綜上,農村俗語『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是古代以農耕為主的社會裡,農民不擔心過年走親訪友方不方便,而是更擔心來年作物減產,一家老小餓肚子,現在又何嘗不是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到了寒冬臘月,農活基本都放下了,這時的老農在閒暇之餘也常常出去溜達溜達,看看農田,看看天氣,就像有首歌裡那樣唱的「寒冬臘月哦,盼春風」,他們期盼的是來年能有個好收成。以前就常聽老人說「不怕冬月三一陰,只怕大寒滿天星」,當時也不懂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已經是農曆十一月除二了,眼瞅著這西北風呼呼的刮,可就是不下雪,可溫度已經降到—6℃,村裡的積水處結了一層薄冰,每年到這時候應該下一場雪了,可就是因為陰天,太陽就是出不來,農村有句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諺「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啥意思?可預測倒春寒嗎?
    「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啥意思?古人預測倒春寒的依據!文/農夫也瘋狂2019年1月20日將迎來狗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該節氣期間,因為有寒潮頻繁南下,國內大部分地區將迎來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在民間還有著「過了大寒,又是一年」,也就是說等過了大寒節氣以後,這一年也就基本結束了,即將迎來新的一年。大寒作為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了,緊接其後的就是立春了,所以大寒節氣期間的天氣情況,對來年開春的天氣也是有預測的,而古人早就發現了其中的聯繫,在民間也有很多這樣的農諺:「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啥意思?古人預測倒春寒的依據。
  • 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
    導讀: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明年馬上就要來了,因為今天已經到12月16號了,陽曆新年只剩下半個月時間了,2021年要全新開啟了。不過,今天已經進入農曆的冬月的第二天了,冬月就是農曆的十一月。冬月的天氣對於來年的收成是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的。比如俗語說「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冬月的天氣能預測來年的農作物生長情況。「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 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今年春節冷嗎?今天是12月15號,這是陽曆時間,我好奇今天早上有人拿著香紙往村裡的祖堂走,這是我們當地一個習俗,農曆初一十五要上香,大概農村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查了一下農曆時間。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一,農曆十一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月,今天已經到冬月初一了,到正月初一還有整整兩個月,還有兩個月就要過春節了。
  •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意思想必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男人的生辰中怕遇見「孤辰」,或者出生在凌晨的三更,而女的則怕在生辰中遇到「寡宿」或生在正午。那麼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來說很理解這其中含義,前面的男怕和女怕都是非常好理解,而中間的孤辰、寡宿和帶三、有午就非常難理解,這句話含義很深奧。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首先在古時候記時辰的方式一般說出生時間都是說亥、子、丑年即豬年、鼠年和牛年時,在八字中帶寅,即寅月、寅日和寅時,而寅月為正月寅日是甲日開始的第三日,寅時則是凌晨的三到五點。
  • 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今天是12月13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九,再有8天的時間就到了冬至的節氣,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再有兩個節氣過後,節氣就要重新開始計算下一年了,到了冬至天氣也是開始愈發的寒冷起來,對於此事的農村基本在家裡也是沒有農活做,大家有時間的話都會聚在一起聊天,而在農村裡
  • 農村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生活是多彩多樣的,特別是一些俗語,更是老人飯後的話題,雖然聽起來特別俗氣,但確有著它一定的道理。
  •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
    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啥意思?三白是啥?在以前,我們對待農村人的態度是十分親切的,因為正是他們進行勤勞的耕種,我們才有了瓜果蔬菜以及肉食品可以食用。可以說,以前是農村人養活了我們。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農業的產業化越做越好。
  • 今天九月十三,「九月十三陰,柴草貴過金」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天九月十三,「九月十三陰,柴草貴過金」啥意思?陰天對農業好嗎?今天是陽曆的10月29號,農曆的九月十三,普通的一天有兩種不同的計時方法,這也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的。在農曆九月,人們最注重的節日就是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這天,俗稱的九九重陽節,而九月十三也是農民眼中與九月初九這天同樣重要的時間節點,這兩個時間節點有很多俗語說法,特別說到這些天的陰晴圓缺的天氣對冬季天氣和農耕生活的影響。比如說「重陽晴,一冬晴」,「十三無雨一冬幹」等等。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立冬無雨看冬至:這裡說的「立冬」是說的立冬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第一個節氣,從氣象學上說,是冬季的開始,「立冬,萬物收藏也。」
  • 農諺「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時最冷?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大寒在小寒後面,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俗語:最怕端午節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啥意思,有根據嗎?
    俗語:最怕端午節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啥意思,有根據嗎?文|海豐說歷史農村的俗語有不少和節氣,氣候有關,而莊稼和天氣可是息息相關,一旦天氣紊亂,對種植的作物可是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的。最怕端午節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七月半是我國的傳統鬼節,相傳陰氣極重,太陽落山之後最好不要在外面逗留,有可能生病或者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而端午節的水是指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前後的較大降水,這個時候下大雨以來會影響到端午節本身的賽龍舟活動,二來會對莊稼的生長造成影響,嚴重程度甚至大於七月半的鬼。
  • 「大寒見三白,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民平常都是很忙的,也只有到了冬天之後,農民可以輕鬆一些,冬天的時候地裡已經沒有辦法種東西了,農民也就呆在家裡歇著了,偶爾再找朋友打打牌,和朋友聊天,再預測一下明年的天氣,天氣對農民來說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天氣不好,農民說不定就要白幹一年了,天氣預報雖然可以估計出一星期以後的天氣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智囊全集》這句話的意思是: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禍發生以前就能迅速預測它。即使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能矇騙我。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什麼意思?
    有句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我們乍一看會把「三更子」和「午時辰」當成一種事物或者是什麼怪物之類的東西。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就來給大家淺顯地說一下吧。如果大家不了解「三更」,那麼一定知道「「三更半夜」」是什麼意思。其實如果這樣就容易理解了,「三更子」就是「在三更半夜生的男子」。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古人講:「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比如古人在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上就有這樣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後人並知道其中的道理,這句話在很多偏遠的農村,依舊流傳。一、為什么女孩最怕午時出生?在古代,雖然女孩的地位比較低,但是家裡面有女孩出生,家人還是很高興。傳統家族提倡開枝散葉,男女都要有。如果家族裡都是男孩,沒有女眷也是一種遺憾。
  • 俗語「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啥意思?有沒有道理?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文化的精髓之一可以說非漢字莫屬了,這些漢字有些簡單有些筆畫繁多,我們的古人更是用這些漢字創造出了很多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東西,比如成語、俗語、諺語等一系列的具有教育意義且可以觀測到天象語句的句子,對於為人處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叫做「男怕耳煽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到宇宙乾坤,下到天文地理,可以說在古人的觀察之下,都慢慢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下這麼一句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這樣的俗語想來大家可能已經耳熟能詳啦,但是具體的意思大家知道嗎?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這句俗語在生活中經常聽得到,其實句中的「三六九和二五八」指的是一個人的出生月份。多數人認為男孩在三月六月九月出生的沒有福氣,女孩出生在二月五月八月也沒能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