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那句「似曾相識燕歸來」怎麼來的?什麼是「集句詞」?

2020-12-12 遠大的奮鬥目標

晏殊在北宋初期是個很重要的詞人。他有一首代表作《浣溪沙》,是這樣寫的: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很有名的句子,但據說這兩句並非完全由晏殊寫出,而是由他與王琪一同完成的。王琪是揚州府江都縣尉,有一次,晏殊經過揚州,在大明寺停留,大明寺裡有一塊供文人詩客寫詩的詩版,晏殊發現裡面有一首詩寫得很好,打聽之下才知道是王琪所寫。於是晏殊請王琪來吃飯,吃完飯後還一同到池邊散步聊天,聊到晏殊有個習慣,就是會將平時想到的好句寫在牆上,可是有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他一直不知道下面要接什麼。

王琪就說,何不接「似曾相識燕歸來」?這讓晏殊大為賞識,後來晏殊就把這兩個對句寫在《浣溪沙》中,而王琪也獲得拔擢。雖然很多東西好像是每年、每天都一樣的,但其實也都不一樣,就像每天都有夕陽西下,但今天的太陽落下了,就不會再回頭了,明天還是有夕陽,但明天的夕陽並不是今天的夕陽。很多事情總會一再重複,但是每次的重複,都和上次不同;而每次的重複,有令人無奈的凋零,也有令人欣慰的再度重逢,萬事萬物,就是一直這樣的循環,卻又伴隨一些無常。

我們對於生命的道理、無常,總是感到有些彷徨,而且,人生在世都是孤獨的,所以晏殊才會說「獨」「徘徊」。結構上,每片的前兩句都是寫生命的循環,後一句則富有哲理,是首意境深刻的詞。加上那兩句名句,這首詞於是成了晏殊的詞中最有名的一首。

「集句詞」就是擷取前人寫過的句子,重新組成新的詞作。句子的來源,可以來自詩、詞、經書,甚至是詞牌名。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是不太尊重智慧財產權,看似抄襲,但是真要作「集句詞」也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詞畢竟有較為嚴格的格律,每一句都有它的平仄,所以要從眾多句子中,找出合乎平仄的,再集結成一首文意通順的詞,並不容易;再者,古時候並沒有那麼多工具書和搜尋引擎,所以句子從哪裡來,也很考驗作者平日讀書的多寡以及記憶力。

蘇軾和辛棄疾都寫過集句詞,像蘇軾的《南鄉子·集句》而且他還會在每個句子下註明作者:悵望送春懷(杜牧)。漸老逢春能幾回(杜甫)。花滿楚城愁遠別(許渾),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劉禹錫)。吟斷望鄉臺(李商隱)。萬裡歸心獨上來(許渾)。景物登臨閒始見(杜牧),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而辛棄疾所寫的集句詞《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則是以《論語》《易經》等經書裡的句子入詞,也頗合乎他「以文為詞」的風格。

雖然詞人寫詞,不一定都出於原創,也會有所襲用,但重要的是能否將這些襲用的東西再融鑄成自己的東西,產生新意,若真能做到,也不失為一種創作的方式。集句最初是從詩開始的,一直到現代,流行歌曲中也有集句的現象,如《刺激》就是擷取各首歌曲中的一句和詞,再組成一首新歌,可見集句真是歷久不衰。

相關焦點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晏殊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詞,14個字道盡人生悲喜,千年來無人超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北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是一首開篇十分愜意的詞,暮春時節,宰相晏殊偷得浮生半日閒,帶著美酒來到亭子裡,準備填新作的詞,何等輕鬆自在。但看到這舊時的亭子,他陷入了沉思中:眼前的夕陽西下後,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在萬般無奈中,花兒紛紛落去,又是一年春去了,此時那似曾相識的燕子卻翩翩歸來。此情此景下,晏殊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獨自在花園小路上徘徊。
  • 【人文素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文學品味]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字同叔,十四歲的時候,
  • 【巴暘品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如過讓我寫出一個最具小資情調的古人,那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晏殊。此君一首《浣溪沙》詞可謂唱響千古。這不,你看,你抬頭看,燕子,是的,那隻燕子,就是那隻多情的燕子,它又回來了,它又飛回來了,對,是老朋友了,一冬未見,它還不曾把我忘記,它還能找到歸來的路,這隻多情燕子,就是有情的造物主對你的恩賜。這時的你,滿腔愁緒,頓化為烏有,感到了新生,看到了希望,心底也豁然開朗。一首小詞,寫的如此婉轉細膩,意境高遠,東坡居士亦難為也。
  • 「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五十七至六十節)
    (待續)【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一節)【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二節)【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三節)】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十三至十五節)【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十六至十八節)【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十九至二十一節)【小說連載】石祥勝: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二十二至二十四節)
  • 晏殊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對出下聯,從此平步青雲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首詞入選中學課本,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尤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幾乎人人都聽過。王琪雖然只是芝麻小官,但是在面對晏殊的時候,卻能不卑不亢,應答如流,晏殊心中對他也頗為賞識。他想起去年填的那首詞,也許是為了考教王琪,也許只是單純想了了自己的一樁心願,便對王琪道「我作詩時,每得一句,便題在粉牆上,以便對出下句,有時幾日便能成詩,有時幾月甚至一年都對不出下句。
  • 讀宋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回憶總是那般的美好!
    有時,一朵花,一撮小草,都會不經意的勾起我們心底深處的那根弦。任時光荏苒,歲月穿梭,我們心裡不變的是對美好生活的那種嚮往!我們如此,古人也是如此!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他的詞作上承五代花間派詞人韋莊、馮延巳清新婉麗的餘韻,下啟晏幾道、秦觀等婉約派蘊藉淡雅的先風,可以說,晏殊是北宋詞壇上具有承先啟後作用的詞人。晏殊著有詞集《珠玉詞》,詞風風流蘊藉,對宋代初期的詞風產生重要影響。
  • 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一直想不到下聯,此人隨口對出千古絕對
    一個能夠被稱為千古絕對的對仗句,定然是上下句宛若天成、渾然一體的,說了上句,順口便能道出下句;說了下句,腦海自然浮現上句。很多詩詞,偶有絕佳妙句,但往往因為上下句不圓融渾然,失了味道,例如「山雨欲來風滿樓」,這是極為出色的佳句,但上句與之不甚匹配,很多人對上句都沒有印象。
  • 通過崔白演唱的小詞《調笑令》來了解一下古代的「集句詞」
    沒錯的,這首詞的每一句都是有出處的,這實際上是一首「集句詞」。詩有集句詩,就是利用前人詩句,把它們重新組裝成新詩。這本來只是一種文字遊戲,但在宋朝很多像王安石等大文人的努力下,創作了大量集句詩,既有獨特的藝術性,也能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就讓集句詩也成為了詩歌創作的受人關注的獨立品類。
  • 透過晏殊的詞,可以看到北宋生活的寧靜致遠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這句是北宋詞開創時期最重要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感覺花凋落了——加入了個人的主觀意念,花要掉落是你無法挽回的事情,是生命裡哀愁和感傷的基礎,可是,好像又為自己找回一個生命的希望,那就是「似曾相識燕歸來」。那隻回來的燕子,大概是去年春天認識過的。一方面是消失的感傷,一方面變成找回的喜悅,二者同時存在,感傷與溫暖並存。
  • 「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其實不是晏殊所寫,且暗含字謎!
    北宋晏殊以詞聞名於文壇,尤其擅長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小時聰明好學,5歲既能作詩,有「神童」之稱。後來擔任兵部尚書,是官居一品的大學士,為人耿直,舉賢任能,朝野人士皆譽之為「賢宰相」。話說有一個暮春時節,晏殊攜隨從到西湖遊玩。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裡,「曾」的準確意思是什麼
    所以,尒的本義就是肯定句的句末語氣,相當於「然」。【猜想】「尒」的字形就像一個人說了一句肯定的話,或者做了某個「判斷」,中間的「丨」,指的是這個「判斷」,而兩邊的「八」是人的口氣分散的樣子。需要注意的是,尒字在現代詞典201部首檢字法中,歸入「小」部,檢索請到「小」部。
  • 晏殊的一篇代表作,驚豔了千年,其中一句被歷代詞家大為讚賞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便是感傷時光飛逝,人生有限的千古名篇。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逕獨徘徊。此句化用唐末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杯》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日池臺」。舊亭臺,即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就如「去年今日」日時月色」這些沉澱記憶的詞一般,帶著某種淡淡的傷感與無可名狀的惆悵。「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就要在西邊的天空徐徐落下什麼時候オ能再回來呢?正如那逝去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明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心裡為什麼有微微的痛呢?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宋詞,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裡徘徊。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 宰相詞人晏殊最滿意的一首清平樂,寫法獨特,情深意濃
    晏殊開創了北宋婉約的詞風,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詩詞,一點不比筆耕不輟的陸遊差。大家都很熟悉晏殊的《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另外還有《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下面介紹晏殊一首的《清平樂》,這首詞曲調優雅,情景交融,同時也含義雋永。原文:清平樂 宋 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 名相晏殊:女性化的名字背後,屹立著一位德才雙高的真丈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悼惜殘春,感傷時光易逝的經典佳作。(晏殊《浣溪沙》)上闋勾勒出一幅黃昏詩意圖:填了一曲新詞,倒上一杯美酒,天氣遵循往年時令,亭臺還是舊日亭臺,一切都那麼靜謐美好。但筆鋒一轉,卻問:西下的夕陽什麼時候才能再轉回來呢?意境頓時傷感了起來。
  • 晏殊的一首絕美小詞,思想超前了1000年,最後7字點出了人生真諦
    對於晏殊,很多人印象中有個誤區,總以為他的詞都屬於哀傷悽美甚至有些發牢騷的抑鬱之詞,但是當我們將他的詞集《珠玉詞》通讀一遍後,就會發現,我們誤會他了。很多詞正如詞集的名字一樣像玉一樣溫潤,像珠一樣圓潔。
  • 晏殊,宋詞真正的發端之人
    但馮煦自有他的道理,畢竟錢惟演、範仲淹那些人只是偶爾填一填詞,詞於他們而言既是可有可無的事物,他們那寥寥可數的詞作也不曾對時人與後人產生多大的影響。只有張先,詞作較晏殊為多,年紀也長後者一歲,但張先長久以來都是晏殊的僚屬,甚至有幾分清客的意味,所以總給人以一種附屬物的印象,何況他職位太低交遊太窄,遠及不上晏殊的影響力。而晏殊的《珠玉詞》更是宋人流傳後世的第一部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