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越來越多的人幹活幹的就覺得有點無所適從,感覺好像自己沒有進步,明明已經幹完好幾個活了,看了好幾本書了,聽了很多專家的課了,可是發現內心的焦慮和彷徨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了,這裡面尤其以中年男子為主,一方面是有家庭,有房貸,另一方面是職場的晉升遇到了一個瓶頸期,沒有辦法很好的突破,對比之下產生了濃濃的焦慮感,有時候半夜睡的睡的就睡不著了,失眠導致睡眠質量嚴重下降。
為什麼焦慮感產生的這麼密集呢?主要源於我們身邊可接觸的內容太多了,打開微信是不是就能看到」某某通過何種方式實現了提升「,」某某又掙了多少萬「,這樣的信息太多了,導致我們可能把一部分兼職當成了自己的主幹道,覺得這種方式我們也可以複製,於是交了一堆付費課程的錢,知識沒有學到多少,技能沒有學到多少,倒是焦慮產生了不少,越來越覺得自己價值不夠,焦慮感越來越強,但其實擺脫焦慮感並不是那麼難,曾經有一位35歲的中年男人也有濃濃的焦慮感,努力堅持這3點,三個月後發現自己晚上能睡夠7個小時了。
1、適度控制急切的欲望
焦慮主要來源於什麼?其實主要來源於人的欲望,只要你對金錢、對事業、對名有欲望,就會有焦慮,但你要說這是壞事麼?當然不是壞事,只有人對某一些事物感興趣才能有動力去追求,要是沒有欲望,人何來的進步之心呢?但是你要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短期實現的,有些欲望則是太急切了。
比如日常幹完一個項目,便渴望這個項目能夠得到老闆的賞識,最終迎來升職加薪。
比如寫完十篇稿子,便渴望這些稿子都能夠得到編輯部的認可,最終迎來一波稿費。
這些可能麼?可能真會有,但是那是偶然性的事件,你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這樣就會讓自己太累,什麼時候都渴望第一時間獲得收益,這樣的急躁心態要不得,不是人人都是錦鯉附身,你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沉澱下來,然後渴望下一次機會的來臨。有時候,自己的步伐應該走得慢一點。
2、及早的釋放焦慮情緒
其實這是心理學上的作用,當一個人某一方面情緒過度集中時,就會讓這種情感支配自己的大腦。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換個思路,換個狀態,就比如我們常說的,時常坐到辦公室的椅子裡面,也要起來走動走動,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放鬆一下,而釋放焦慮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運動。
心理學研究證明:運動10-20分鐘,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從某一狀態釋放出來,很好的調節自身狀態。
事實上我也是這樣做的,平常在辦公室覺得焦慮了,就起來看看風景,利用辦公室的簡易健身器材活動活動,爬爬樓梯轉一轉,回來就發現自己狀態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3、避免無效的社交活動
常常聽到有人說:你要怎麼怎麼努力,要不你的孩子就要落後了。你要怎麼怎麼提高,要不你的工作就掙不到錢了。還有人說,你應該提升你的英語、提升你的寫作等等一堆能力,還有告訴你要考一堆證件。
這些人說的有毛病麼?沒有,但是你要想一想,你的時間是寶貴的,不要過多在意別人的社交活動,也許這個對別人有用,但是對於你可能就是累贅,而你應該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目標,選擇一件相對來說能夠集中做的事情,比如考一本真正對你有難度但是有含金量的證書,比如努力提升某一方面的技能(寫作,演講)。這一件事做好了,再去做另一件事,貪多嚼不爛,還容易讓自己累巴巴的。
焦慮這件事情從來都是因人而異的,開跑車的人羨慕擁有直升飛機的人,開十多萬車的人羨慕開跑車的人,騎共享單車的人羨慕有車開的人,沒有工作的人羨慕騎單車去寫字樓上班的人,所以羨慕是根據自身實力來決定的,你的高度決定了你渴望達到的目標,王健林才會說一個億是小目標。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減少自己的焦慮,提升自己的專注度,提升自己的檔次,不只是睡眠質量會變好,而是生活中也會充滿陽光。
你有焦慮感麼?如何改變的?歡迎關注和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