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船艇編隊駛過雲南景洪港碼頭(2016年12月15日攝)。(新華社發 錢程 攝)
有這樣一條河,它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在中國境內流經青海、西藏、雲南三省區,出境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是亞洲唯一一江連六國的國際河流。它就是瀾滄江-湄公河。
自古以來,這條河就是沿岸各國人民經貿旅遊、友好交往的「黃金水道」。
然而,曾幾何時,湄公河的跨國犯罪、毒品等問題令人憂心。
「非法武裝常常攔截商船,搜刮財物,每一次出航都膽戰心驚。」曾在地方商船工作的武警雲南邊防總隊水上支隊高級士官譚建華說,「為了安全,商船常常聯合出航。有時,還在船上準備些物品留給非法武裝分子,希望能順利通行。」2011年,譚建華所在的「渝州3號」就被非法攔截過。
惡劣的安全環境,威脅著過往船隻上的人員和財產安全,也影響著整個湄公河的航運發展。
2011年10月5日,一個令世人悲痛的日子。在湄公河泰國水域發生了「10·5」慘案,13名中國籍船員慘遭武裝犯罪團夥殺害。
「當時的湄公河航道瀰漫著恐怖氣息,沿岸群眾安全感驟降,河道上幾乎沒有貨船行駛。」譚建華說,湄公河「黃金水道」成為「鬼門關」。
為了維護航運安全,2011年10月31日,在中方積極倡導下,四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正式建立。同年12月10日,首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正式啟動。
「當時,共有5艘巡邏執法艇巡航,護衛著10艘商船通過湄公河。」寮國波喬軍區122艇艇長宋鵬說。
曾參加過首次聯合巡邏執法的宋鵬,當時擔任老方聯絡員。「巡航中,大家密切溝通、配合默契。」他說。
據武警雲南邊防總隊水上支隊湄公河聯合執法大隊政委李傑成介紹,四國成立了聯合指揮部,制定了值班、例會、情報交流、議事執行等制度。
「首次聯合巡邏執法的成功實施,振奮了湄公河上『跑船人』的信心。」西雙版納州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楊志強說。
隨著四國合作不斷加深,聯合巡邏形成常態化機制。「四國設立了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聯合指揮部,每月舉行一次指揮官培訓會、情報交流會,對沿岸情況進行研判。」緬甸萬崩水警分局171艇艇長耶敏特說,今年8月,四國開展了第73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
湄公河的治安形勢越來越好。「特別是在金三角地區,槍聲越來越少。」宋鵬說。
2012年4月25日,在中老警方合作下,湄公河慘案首犯糯康在寮國被抓獲。2012年5月10日,糯康由寮國依法移交中方。2012年11月6日,湄公河中國船員遇害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主犯糯康被判死刑。
2013年,中老兩國在湄公河水域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跨國販毒案件,繳獲毒品冰毒片劑579.7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扣押涉案船隻1艘。這是繼成功偵破「10·5」案後,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聯合巡邏中,中國始終保持著有擔當、負責任的態度。「中國給予我們許多援助,幫助我們維護船體,為執法人員進行語言、技能培訓。」耶敏特說。
不久前,耶敏特帶隊到雲南進行船體維護,並參加指揮官培訓。這是他第5次到中國參加培訓。
為了全面維護好航運安全,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已從聯合巡邏發展為綜合執法合作模式,從單一合作領域拓展到打擊非法出入境、拐賣人口、網絡犯罪等新的合作領域。
今天,「黃金水道」再次呈現出繁榮景象。湄公河上,往來船隻不斷。西雙版納州海關監管科副科長肖文華說,2017年出入境人數51312人次,貨船3733艘次,貨物價值達2.03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出入境人數達32397人次,貨船1854艘次,貨物價值近1.12億美元。
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只有穩定,才能發展。四國聯合巡邏執法已成為守護這條『黃金水道』穩定平安的正義力量,也成為不同國家開展執法安全合作的成功典範。」宋鵬說。(新華社記者 李學勇 王經國 解放軍報記者 呂德勝)
原題: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巡邏執法極大改善了湄公河治安形勢——昔日「鬼門關」 今日「黃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