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訊 (通訊員 周曉菲) 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數學第4題,考查了斷臂維納斯的身高。交卷鈴聲一吹響,網上網下的議論聲就沸騰了。斷臂維納斯也因此登上了熱搜榜。此題更是被炒成了網紅題。世紀金榜資深高考專家劉峰日前接受記者採訪,為網友解讀這一網紅考題。
劉峰認為,此題以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為命題背景,探討人體黃金分割之美,將美育教育融入數學教育,考查類比歸納與合情推理,滲透了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我們應該為這次高考數學命題者點一個贊,讓維納斯進入了高考數學,可以說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數學美的普及活動,使人們對抽象的數學不得不刮目相看。」劉峰表示,從該題的命題立意、命題導向、解題途徑等方面來看,這道網紅題可圈可點。
劉峰:從試題的命制上看維納斯背後的「數學美」
劉峰認為試題的命制把數學的美和女神的美結合在一起了,人們在感受維納斯美的同時,可以直接體會到數學的美。維納斯之所以美是因為她身體的結構比例符合黃金分割,正是因為數學之美才賦予了女神之美。斷臂維納斯進入高考數學試卷,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斷臂維納斯的身體結構比例是黃金分割比例,黃金分割比例也因此而火了。
劉峰認為,試題是「以美育人」的體現,它要求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不僅要關注數學計算,更要讓來源於生活的數學不能與生活脫節,變成枯燥的計算和抽象的圖形,要讓數學回歸生活,融於生活,讓學生在美的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美,用美的數學創造美的生活。
劉峰:「斷臂維納斯」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距離
「維納斯身高這一題,就是數學在生活場景中的應用。」劉峰說,數學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但很多人在純粹的數學理論學習中,逐漸迷失。教師在教學中更在乎的是解題、做題,而忽略了數學的本質絕不是「題」;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數學與生活的趣味,只是單一的把做題得分當成升學的敲門磚,如此一來,數學離生活越走越遠,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主動去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
劉峰:這道題根本就不難
劉峰認為,維納斯的身高,這一題根本就不是什麼「偏、難、怪」題,就是將簡單的比例問題放置到了「維納斯身高」這一應用場景當中。試題更生動,更鮮活,屬於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其實,如果出題人將這道題變成線段長度,即線段長度的比例問題,這道題可能就不會成為網紅題了。」劉峰認為,高考是教學的指揮棒,像這樣既有人文特色,又貼近生活的數學命題,將形成未來的一種數學教學大趨勢。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能僅僅依靠書本,更不能搞題海戰術,這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未來數學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之餘,要多走進生活,培養綜合能力。
這道題,有的考生根據西方女性的一般身高推斷維納斯的身高在175釐米左右,有的學生涉獵較廣,自身就知道維納斯的身高,而更有趣的是有的根據自己的偶像明星的腿長與身高數據直接作答,也都答對了。劉峰認為,這些都不能算「歪門邪道」,很多考生一拿到題就是一個「算」,在競爭中扭曲了解決大於解答的關係,其實,調動各種思維,解決問題,才是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正確打開方式。
劉峰:網紅題釋放未來高考強烈信號
針對這一網紅題,劉峰認為以往命題者往往選擇中國古代《九章算術》中的數學文化,今年選擇大家熟悉的黃金分割為背景,通過設置真實情景,引導學生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些改革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就是未來的高考對重點內容的考查,在整體符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要求的前提下,在各部分內容的布局和考查難度上都可以進行調整和改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考查考生靈活應變的能力和主動調整適應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全面學習掌握重點知識和重點內容,同時有助於破解僵化的應試教育。